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太原176個村將實施環境綜合整治 減少污水對汾河水質影響

原標題:太原市下發水體達標方案, 到2020年完成水質改善目標

市區污泥處置中心6月底前建成投用

為推進太原市流域水生態環境品質改善, 1月7日, 記者從太原市政府獲悉, 《太原市水體達標方案》下發, 將通過實施新建和改建汙水處理廠、治理黑臭水體、新建污泥處理廠等舉措, 確保到2020年完成各項水質改善的目標。 其中, 今年6月底前, 太原市區污泥處置中心將建成並投用。 此外, 為減少污水對汾河水質影響, 太原市還將對176個村莊實施環境綜合整治。

控制工業污染 開展清潔改造

太原市將嚴格控制工業污染,

全面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洗煤、造紙、煉焦、電鍍、農藥、有色金屬冶煉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 對於散亂汙企業, 發現一家, 查處一家。

同時, 加快焦化、化工、製藥、造紙、農副食品加工、酒和飲料製造、電鍍、有色金屬、煤炭采選、黑色金屬采選等重點行業的清潔化改造, 減少對水環境的破壞。

此外, 同步規劃、建設污水和垃圾集中處理等設施。 汾河幹流沿岸, 將嚴格控制煉焦、化工、製藥、有色金屬冶煉、化纖、紡織印染等項目。

擴建汙水處理設施 利用再生水

今後, 太原市新建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執行一級A標準。 同時, 推進市區及三縣一市城市汙水處理設施擴容。 加快建設重點鎮汙水處理設施。 到2020年, 全市所有縣城和重點鎮具備污水收集處理能力,

市區、三縣一市汙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5%、85%以上。

加強老舊城區和城鄉接合部污水截流、收集, 現有合流制排水系統應加快實施雨汙分流改造。 新建汙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投運。 城鎮新區建設實行雨汙分流, 有條件的地區推進初期雨水收集、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今後, 太原市區主要街道將規劃再生水管線, 與城市道路同步建設。 完善再生水利用設施, 逐步實施再生水利用項目, 工業生產、城市綠化、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築施工及生態景觀等用水, 優先使用再生水。

非法污泥堆放點一律取締。 汙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進行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處置, 禁止處理處置不達標的污泥進入耕地。

2018年6月底前, 市區建成並運行區域污泥處理處置中心。 新建汙水處理廠可自行配套污泥處理處置設施, 或依託區域污泥處理處置中心。 到2020年, 市區及三縣一市全部建成和使用符合要求的污泥處理處置設施。

劃定畜禽禁養區 糞便污水要利用

太原市要防治畜禽養殖污染。 科學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 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社區)和養殖專業戶。 現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社區), 要配建糞便、汙水處理設施。 散養密集區實行畜禽糞便污水分戶收集、集中處理。 回收處理後, 鼓勵回用於周邊農田灌溉。

同時, 嚴格控制農藥使用, 調整優化氮、磷、鉀的施用比例。 新建高標準農田要達到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開發整理等環保要求。

水生態敏感區域和大中型灌區, 要利用現有溝、塘、窖等, 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格柵和透水壩, 建設生態溝渠、污水淨化塘、地表徑流集蓄池等設施。

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單元, 實行農村汙水處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 城鎮周邊的村莊, 有條件的地區積極推進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和服務向農村延伸。

試點改造高速公路服務區水資源迴圈利用

加強高速公路服務區汙水處理和利用。 新建高速公路服務區, 汙水處理設施與服務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

加快現有高速公路服務區污水深度處理和中水回用設施建設完善, 開展服務區水資源迴圈利用改造試點建設。

到2020年, 全市高速公路服務區外排污水全部穩定達標。

劃定保護紅線 建設濕地保護區

今後, 太原市將加強河湖水生態保護, 科學劃定保護紅線。 禁止侵佔河道、自然濕地空間, 已侵佔的限期恢復。 加大退耕還林、還草、還河、還濕力度, 加強濱河(湖、庫)帶生態建設, 在河道兩側建設植被緩衝帶和隔離帶。 推進濕地保護區和濕地公園建設。

明確界定城市藍線範圍, 在城市規劃區範圍內保留合理比例的水域面積。 新建專案一律不得違規佔用水域。 嚴格水域岸線用途管制, 留足河道、湖泊和濱河(湖、庫)帶的管理和保護範圍, 非法擠佔的限期退出。

同時, 加大水生野生動植物類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和保護力度, 開展珍稀瀕危水生生物和重要水產種質資源就地和遷地保護,提高水生生物多樣性。

企業排汙超標“黃牌”警示

太原市將加大執法力度,逐一排查工業企業排汙情況,達標企業採取措施確保穩定達標;對超標和超總量的企業予以“黃牌”警示,一律限制生產或停產整治;對整治仍不能達到要求且情節嚴重的企業,予以“紅牌”處罰,一律停業、關閉。

同時,將重點打擊私設暗管或利用滲井、滲坑、溶洞排放、傾倒含有毒有害污染物廢水、含病原體污水,監測資料弄虛作假,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處理設施,或未經批准拆除、閒置水污染物處理設施等環境違法行為。對負有連帶責任的環境服務協力廠商機構,依法予以追責。

此外,全面推行排汙許可,依法核發排汙許可證。以改善水質、防範環境風險為目標,將污染物排放種類、濃度、總量、排放去向等納入授權管理範圍。禁止無證排汙或不按許可證規定排汙。

176個村莊實施環境綜合整治

為切實保障2020年水質目標實現,太原市還將實施一批水生態環境品質改善重點工程。

其中,太原市將新建汾東汙水處理廠一期工程、不銹鋼園區汙水處理廠,兩個汙水處理廠建成後,出水水質均要達到一級A標準,實現回收利用。同時,建設完善城市污水收集管網,確保城六區及綜改示範區污水全部進入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理。

在市迴圈經濟環衛產業示範基地中,開建污泥無害化處理專案。建成後,日處理污泥700噸,一期完工後,日處理能力500噸。此外,對城六區98個村莊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減少污水排放對汾河水質的影響。

在現有汙水處理廠擴容提標的基礎上,建設古交市第二汙水處理廠,提升汙水處理能力。同時,開建古交市污泥無害化處理專案。建成後,日處理污泥70噸。古交市汾河沿岸22個村莊開展環境綜合整治。

新建清徐縣河東北總退汙水處理及濕地工程,完工後,出水水質均達到一級A標準或以上,實現回收利用。清徐縣現有汙水處理廠實施擴容改造,提高汙水處理能力。對清徐縣29個村莊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減少農村污水排放對汾河水質的影響。

陽曲縣現有汙水處理廠實施擴容。轄區27個村莊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建設陽曲縣城雨汙分流及陽曲縣食品園區污水管網等工程,確保生活污水全部得到集中處理。

實施楊興河河道綜合整治,並建設楊興河人工濕地工程,美化沿岸景觀。

記者 李飛飛 路麗虹

開展珍稀瀕危水生生物和重要水產種質資源就地和遷地保護,提高水生生物多樣性。

企業排汙超標“黃牌”警示

太原市將加大執法力度,逐一排查工業企業排汙情況,達標企業採取措施確保穩定達標;對超標和超總量的企業予以“黃牌”警示,一律限制生產或停產整治;對整治仍不能達到要求且情節嚴重的企業,予以“紅牌”處罰,一律停業、關閉。

同時,將重點打擊私設暗管或利用滲井、滲坑、溶洞排放、傾倒含有毒有害污染物廢水、含病原體污水,監測資料弄虛作假,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處理設施,或未經批准拆除、閒置水污染物處理設施等環境違法行為。對負有連帶責任的環境服務協力廠商機構,依法予以追責。

此外,全面推行排汙許可,依法核發排汙許可證。以改善水質、防範環境風險為目標,將污染物排放種類、濃度、總量、排放去向等納入授權管理範圍。禁止無證排汙或不按許可證規定排汙。

176個村莊實施環境綜合整治

為切實保障2020年水質目標實現,太原市還將實施一批水生態環境品質改善重點工程。

其中,太原市將新建汾東汙水處理廠一期工程、不銹鋼園區汙水處理廠,兩個汙水處理廠建成後,出水水質均要達到一級A標準,實現回收利用。同時,建設完善城市污水收集管網,確保城六區及綜改示範區污水全部進入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理。

在市迴圈經濟環衛產業示範基地中,開建污泥無害化處理專案。建成後,日處理污泥700噸,一期完工後,日處理能力500噸。此外,對城六區98個村莊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減少污水排放對汾河水質的影響。

在現有汙水處理廠擴容提標的基礎上,建設古交市第二汙水處理廠,提升汙水處理能力。同時,開建古交市污泥無害化處理專案。建成後,日處理污泥70噸。古交市汾河沿岸22個村莊開展環境綜合整治。

新建清徐縣河東北總退汙水處理及濕地工程,完工後,出水水質均達到一級A標準或以上,實現回收利用。清徐縣現有汙水處理廠實施擴容改造,提高汙水處理能力。對清徐縣29個村莊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減少農村污水排放對汾河水質的影響。

陽曲縣現有汙水處理廠實施擴容。轄區27個村莊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建設陽曲縣城雨汙分流及陽曲縣食品園區污水管網等工程,確保生活污水全部得到集中處理。

實施楊興河河道綜合整治,並建設楊興河人工濕地工程,美化沿岸景觀。

記者 李飛飛 路麗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