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為什麼百度的最大敵人,會是滴滴?

這個標題有點八竿子打不著的感覺, 不過, 因為最近百度和滴滴都去了拉斯維加斯, 參加一場關於無人駕駛的技術峰會, 也沒有人太多提及兩家公司的公司戰略方向問題。

滴滴, 作為全國最大的打車軟體公司, 擁有使用者大資料分析的能力;百度, 國內最早涉足無人駕駛的互聯網公司。 如果滴滴要搞無人駕駛, 是不是兩家公司就有了文章呢?

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 百度在無人駕駛,

人工智慧領域進行了深入摸索, 這有別于騰訊阿裡的戰略方向, 也讓百度從低迷的股價中, 重現走上了正軌。 2017年, BAT的市值, 全面上漲, 百度也沒有掉隊。

而百度市值方面, 樂觀的走勢, 歸根結底是因為其在人工智慧和無人駕駛領域的技術成長。

不過, 最近滴滴程維在接受媒體採訪是表示, “滴滴已經將無人駕駛作為了最高級別的戰略方向”。

另外, 他還表示, 谷歌是無人駕駛領域的第一梯隊, 擁有絕對的主動權和技術水準。 而百度, 特斯拉, 都在第二梯隊。

程維面對媒體說道, ‘’滴滴方面將無人駕駛上升到了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上, 希望在第二陣營中, 保持優勢。 在互聯網的發展史上, 從來都是第一名和第二名, 第三名都是活不下來的。 ”這個已經得到了市場的驗證, 比如手機作業系統, 是iOS和Andriod, 而windows在PC端如此強勢, 也沒能保住5%的市場份額。

那麼, 滴滴為什麼覺得自己能抗衡百度, 甚至打敗百度的無人駕駛呢?

第一、滴滴的商業模式

滴滴的本質是一個打車軟體公司。 面對的問題,

是用戶的起點和終點問題, 所以這個場景特別適用于無人駕駛領域。 未來, 只要有用戶打車, 滴滴就會安排無人駕駛的專車, 去接送。 這個模式, 是滴滴的商業模式, 滴滴願意投入技術和資金在這上面。

第二、大資料分析能力

百度是一家擁有技術優勢的公司,

而滴滴這是擁有大資料分析能力的公司, 現如今, 很多技術都要在分析大量資料, 進行統計後, 才能整合技術。 話句話說, 資料甚至比技術更重要。 技術只是存在於實驗室中, 而大資料, 則能分析出人們出行的規律, 從而對技術做出調整和改良。

滴滴的野心是, 智慧駕駛與構建城市智慧交通。 另外, 滴滴也在去年3月, 在美國建立自己的矽谷研究院, 主攻的就是無人駕駛。

你們覺得, 百度和滴滴的這場無人駕駛之戰, 誰會是勝者?要知道, 滴滴的背後, 還有騰訊這座山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