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骨質疏鬆防治誤區,你會中招嗎?(下)

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 骨質疏鬆症患者越來越多。 雖然人們對“骨質疏鬆”這個名詞耳熟能詳, 但對它的認識常常是“一知半解”、“正誤參半”, 許多骨質疏鬆患者由於受錯誤觀念的誤導, 在防治上走了許多彎路。 看看以下這些誤區, 你中過招嗎?

誤區6:骨質疏鬆症是老年病, 與年輕人無關

很多年輕人都把骨質疏鬆症視為老年病, 似乎與自己無關。 然而, 最新的研究發現, 二三十歲的女性(尤其是體型消瘦者), 也有可能罹患此病, 這與年輕人不良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如今許多年輕人沒事就宅在家裡,

出門以車代步, 缺乏戶外運動, 日照時間不足;吃飯偏食, 嗜好煙酒、喜飲濃茶咖啡;更有一些年輕時尚女性, 為了追求身材苗條而拼命節食減肥。 上述種種不良的生活方式, 導致鈣攝入不足、維生素D合成減少, 可能年紀輕輕就會患上骨質疏鬆症。

誤區7:預防骨質疏鬆, 無須從小開始

骨與其他組織一樣, 時刻不斷地進行著新陳代謝, 由此舊骨不斷破壞, 新骨不斷形成, 也就是醫學上所講的“骨吸收”和“骨形成”。 從出生到青年期, 骨的形成大於骨的吸收, 使得人體內骨量逐漸增多, 大約在30-35歲, 人體的骨量達到最高峰值(即骨峰值), 此後一段時期, 骨的形成漸漸小於骨的吸收, 也就是骨量會慢慢地減少, 尤其是女性在絕經後的5-10年,

由於激素變化, 骨量的流失會大大增加。

如果在青少年時就注重飲食補鈣並堅持適量的運動, 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骨骼發育期的峰值骨量, 峰值骨量越高就相當於人體中的“骨礦銀行”儲備越多, 到老發生骨質疏鬆的時間越推遲, 程度也越輕。

所以, 預防骨質疏鬆症, 必須從小時候抓起。 中年以後才進行補鈣及鍛煉, 其預防效果往往會大打折扣。

誤區8:人老骨脆是自然規律, 沒必要干預

骨質疏鬆是因為老年後體內激素(主要是性激素)水準下降, 骨吸收加快, 骨形成延緩, 導致骨量不斷丟失所致。 合理治療, 包括雌激素、活性維生素D的補充及雙膦酸鹽等藥物治療, 可以延緩骨量丟失, 預防骨折的發生。

正規的治療不僅可以改善腰酸背痛的症狀,

還可間接減少發生骨折的危險性, 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品質。

誤區9:鈣是骨骼的營養素, 多補無害

缺鈣可以導致骨質疏鬆, 但補鈣絕非多多益善。 鈣攝入過量並不能變成骨骼, 還會加重消化道的負擔, 出現胃痛、便秘等不適, 更為嚴重的是會引起高鈣血症, 增加腎結石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因此, 在補鈣預防之前, 一定要到醫院做血鈣、尿鈣等相關檢查, 並在醫師的指導下合理用藥, 同時要增加戶外運動, 避免嗜煙、酗酒, 慎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

美國全國骨質疏鬆基金會(NOF)認為, 人體每日所需的鈣與年齡、性別有關:≤70歲的男性和≤50歲的女性, 每天需補充1 000 mg鈣, ≥71歲的男性和≥51歲的女性, 每天所需鈣量上升到1 200 mg。

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成人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800 mg, 絕經後的女性以及老年人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1000 mg。

誤區10:有骨質增生, 不能補鈣

錯。 許多老年骨質疏鬆患者同時伴有骨質增生(俗稱骨刺), 有些老人擔心這種情況下補鈣會加重骨質增生。 我們講, “補鈣”和“長骨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補鈣增加的是血鈣, 通過代謝沉積到骨骼之中, 使骨質更加緻密而非過度生長。 相反, 骨質增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骨質疏鬆後機體在代償過程中發生鈣的異位沉積所致(鈣常常沉積於頸椎、腰椎、膝關節表面形成“骨刺”), 而補鈣恰恰可以糾正機體缺鈣狀態, 從而部分糾正這一異常過程, 減少“骨刺”的形成。

因此, 對於骨質增生患者,

適量補鈣非但不會導致和加重骨質增生, 還可以起到改善骨骼代謝、治療和預防骨質增生的作用。

知識

骨質疏鬆的危險——1分鐘自我測試表

①您的父母雙親中有無輕微碰撞或者跌倒就會發生髖骨骨折?

②您是否曾經因為輕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會傷到自己的骨頭?

③您經常連續3個月以上服用“可的松” “強的松”等激素類藥品嗎?

④您的身高是否降低了3cm?

⑤您經常過度飲酒嗎?

⑥您每天吸煙超過20支嗎?

⑦您經常因痢疾或腸炎引起腹瀉嗎?

⑧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歲之前就絕經了?

⑨女士回答:您曾經有過連續12個月以上沒有月經(除了懷孕期間)嗎?

⑩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勃起功能障礙或缺乏性欲這些症狀?

這10道測試題中任何一個問題的答案為“是”, 就表明您有患上骨質疏鬆的可能,但這並不證明您現在就患了骨質疏鬆症,還需要去醫院進行骨密度測試來確定。

就表明您有患上骨質疏鬆的可能,但這並不證明您現在就患了骨質疏鬆症,還需要去醫院進行骨密度測試來確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