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人的“母親花”,可不是康乃馨而是它

你可知除了康乃馨外, 萱草早已經是中國傳統的母親花。

相傳古時遊子在遠行前, 會在母親居住的北堂前, 種植萱草供母親欣賞, 亮麗的花給予精神的慰藉, 希望母親減輕對孩子的思念, 忘卻煩憂。

另外, 萱草翠葉萋萋, 著花秀秀, 煥發出一種外柔內剛, 端莊雅達的風采, 教人感到親切和諧, 賞心悅目。 古人把它比喻慈母的音容, 並以“萱堂”來借稱母親或母親居住的地方。

唐朝孟郊《遊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 遊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門, 不見萱草花。 ”

王冕《偶書》“今朝風日好, 堂前萱草花。 持杯為母壽, 所喜無喧嘩。

”歷代文人也常以之為詠吟的題材, 由此可見萱草在古人生活中的地位。

萱草是葉基生, 排成兩列。 葉片條形。 花亭粗壯, 高60-80釐米。 蠍尾狀聚傘花序複組成圓錐狀, 具花6-12朵或更多。 苞片卵狀披針形。 花橘紅色至橘黃色, 無香味, 具短花梗。 花被下部合生成花被管。

外輪花被裂片3, 長圓狀披針形, 內輪裂片3, 長圓形, 具分枝的脈, 中部具褐紅色的色帶, 邊緣波狀皺褶, 盛開的裂片反曲。 蒴果長圓形。 花, 果期5-7月。

萱草適應性廣, 耐寒, 喜濕潤, 也耐旱, 喜陽光, 也耐半陰。 一般土壤均能生長, 以排水良好, 肥沃的沙壤土為最好。 分佈於我國南部,

西伯利亞, 日本和東南亞。

萱草藥用, 夏, 秋採挖根, 除去殘莖, 鬚根, 洗淨, 曬乾。 味甘, 有毒。 有清熱利濕, 涼血止血, 解毒消腫的功效。 主治水腫, 淋濁, 帶下, 便血, 崩漏, 乳汁不通。 煎服6-9克。 外用適量, 搗敷。

鮮萱草花含有秋水仙堿素, 可引起喉幹, 噁心, 嘔吐或腹脹,

腹瀉, 尿血, 血便。 不建議食用。

萱草花色鮮豔, 栽培容易且春季萌發早, 綠葉成叢極為美觀。 園林中多叢植或于花鏡, 路旁栽植。

萱草對氟十分敏感, 當空氣受到氟污染時, 萱草葉子的尖端就變成紅褐色, 所以常被用來監測環境是否受到氟污染的指針植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