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紅船精神”響徹在西藏首個“紅船先鋒站”

宣講人:劉德威

(第八批嘉興援藏領隊, 那曲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宣講地點:西藏那曲地區那曲縣羅瑪鎮普拉村村部

視頻載入中...

11月末, 西藏那曲地區已進入隆冬時節, 羌塘草原鋪上了一層薄薄的積雪, 空氣變得更為稀薄, 在那曲縣羅瑪鎮普拉村村部, 全鎮14個村的村兩委班子成員接受了一次“精神輸氧”。

1個多月來, “我是紅船精神踐行者”大型新聞行動之“我宣講 十九大精神鏗鏘行”從嘉興南湖起航, 先後走進了浙江龍泉、四川廣元、新疆沙雅, 足跡遍佈全國, 第十五站宣講登上了海拔4500多米的雪域高原。

去年7月, 嘉興第八批援藏幹部人才來到那曲, 他們克服缺氧、大風嚴寒、語言不通、山高路遠等重重困難, 在精准扶貧、教育醫療、民生關愛、人才發展等領域快速打開了援藏工作新局面,

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一股新風與暖流。

羅瑪鎮是劉德威的聯繫點, 為了讓源於嘉興的“紅船精神”在雪域高原閃耀, 他牽頭在該鎮的普拉村建起了西藏第一個“紅船先鋒站”。

為了這次宣講, 劉德威做了精心準備, 製作了PPT, 側重從“紅船精神”角度對黨的十九大報告進行解讀, 還結合實際, 從民族團結、產業發展、脫貧攻堅、教育人才等方面闡述了發展新理念。

A 十九大精神·原點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加大力度支援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 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 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 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

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 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B 十九大精神·宣講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傳承和踐行“紅船精神”

普拉村和嘉興隔著千山萬水, 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去年, 在劉德威的牽線搭橋下, 海鹽縣通元鎮雪水港村和普拉村兩村黨支部結對共建, 隨後, 雙方在硬體支援、軟體提升、產業互促、精准扶貧等方面開展了積極的交流與合作。

11月28日上午, 來自羅瑪鎮14個村的80多名村兩委班子成員, 聚集到了普拉村村部, 由於藏族村幹部還不能熟練掌握普通話, 這次宣講會採取“雙語”形式, 劉德威用漢語講, 一名藏族的鎮幹部逐句進行翻譯。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就是讓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

從黨誕生之日起就為之奮鬥, 南湖這艘小船見證了這段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

“那曲的黨員幹部該怎麼做?首先要堅決維護那曲的長治久安。 ”劉德威的話鏗鏘有力, “翻開近代史, 我們國家四分五裂、國弱民窮, 所以列強侵略, 人民被蹂躪、被屠戮, 只有國家統一、民族解放、各民族大團結, 中國人民才能夠真正站起來。 ”

“‘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 也是黨的先進性之源……”此時, 劉德威在普拉村道出“紅船精神”的豐富內涵, 具有更為特殊的意義。 今年上半年, 嘉興援藏團隊與通元鎮黨委合力, 以“不忘初心、攜手同行”為主題, 在普拉村村部建立西藏首個“紅船先鋒站”, 宣傳黨的“一大”歷史, 展示“紅船精神”的脈絡與內涵, 為羌塘大地的基層黨建發揮了積極作用。

來自南湖之畔的援藏團隊,既是“紅船精神”的傳播者,也是“紅船精神”的踐行者。

一年多來,他們完成了浙江省“十三五”援藏規劃中投資最大的單體項目——那曲縣杭嘉中學的建設任務,高起點、高標準推進那曲縣新一輪小康示範新村項目,援建了那曲縣首家具備甲級資質的工程品質檢測中心,為15所學校援建了愛心圖書室……

此外,嘉興援藏團隊深入實踐“造血扶貧”的發展理念,結合那曲縣自身稟賦,推進了山泉水開發、藏藥種植加工、工藝品開發等扶貧產業專案;組織援藏醫療專家力量,參與那曲地區全人群包蟲病篩查……在各領域扎實推進援藏工作。

突出抓好人才資源開發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西藏不脫貧,中國就不算真正脫貧,西藏沒有富起來,中國就不算真正富起來。”劉德威說,“那曲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到2020年和全國人民一道實現全面小康!”

在劉德威看來,基層黨員要做脫貧致富的帶頭人,教育和引導身邊的群眾轉變生活觀念,提高生活品質,追求幸福生活;要樹立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的輿論導向,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那曲自然條件特殊,人才極度匱乏,產業發展缺乏根基與後勁。如何留住人才、培養人才、用好人才,這是劉德威援藏一年多來感觸最深、思考最多的問題。“外面的人才引不進來、留不住,當地的人才得不到開發和培育,這是那曲的現狀和短板,制約了各方面工作的開展。”劉德威說。

今年3月,劉德威跑遍了羅瑪鎮全鎮14個村,發現不少在家待業的大學畢業生,每年參加兩次公務員考試,平時就等待鎮村提供公益性、臨時性崗位。再一摸底,全縣這兩年返鄉待業大學生激增,保守估計有600多名!

“那曲縣一方面外地人才引不進、留不住,制約了企業發展水準和產業層次提升,另一方面返鄉待業的大學生不少,普遍就業適應性較差,兩相矛盾。”劉德威在自己起草的《那曲縣紅船領航產業人才培育計畫》中分析,“必須建立畢業返鄉大學生職業發展服務體系,引導更多大學生到經濟戰線特別是企業去工作,服務產業發展,投身創新創業,為那曲縣培養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經濟人才隊伍。”

“作為黨員幹部,要做轉變觀念的排頭兵,教育我們的年輕人,轉變就業觀念。”劉德威說。為了讓返鄉大學生充分就業、人盡其才,今年9月,那曲縣成立了由劉德威擔任組長的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部署整合就業創業政策資源和培訓資源,以鄉鎮為單位建立大學生微信群。

劉德威推出了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組合拳”。10月,啟動了《紅船領航產業人才培育計畫》,在浙江團省委的支持下,先行由海鹽團縣委試點,選派了第一批7名那曲待業大學生到海鹽縣4家企業,在財務、行銷等崗位進行為期兩年的實訓。

“對於那些有想法、有衝勁、敢於挑戰自己的年輕人,我們要為他們提供自主創業的服務平臺,説明他們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劉德威說。

12月5日,由嘉興援藏團隊發起建設的紅船領航眾創空間即將揭牌運行;12月7日,將首次在那曲縣舉辦兩場大學生就業創業專題報告會;12月中下旬,還將舉辦為期7天的全封閉的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訓班……以“紅船領航”命名的一系列人才開發舉措,將哺育出那曲首批產業精英,以源頭活水滋養羌塘大地有待開發的經濟熱土。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來自紅船旁的黨員幹部劉德威信心滿滿,“讓我們繼續踐行‘紅船精神’,一起努力、一起打拼,團結和帶領廣大群眾,為那曲長治久安、長足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C 十九大精神·熱議

莫朗(羅瑪鎮加貢村黨支部書記):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時代,黨的十九大為全黨今後的工作確定了目標,指明了方向,要帶領好群眾,管理好群眾,為早日實現全面小康作出自己的貢獻。

嘎嘎(羅瑪鎮凱瑪村黨支部書記):這次宣講讓我對今後的工作有了明確的思路和目標,在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我要帶領好群眾,發揮好我村特有的地理位置優勢,把人工種草的技能、畜產品的加工技術傳授給貧困群眾,幫助他們早日脫貧。

白瑪曲紮(羅瑪鎮普拉村黨支部書記):我深感肩上的責任和使命重大,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踐行“紅船精神”,在努力帶頭致富的同時,帶領村民一同邁向全面小康。

鄒文敏(羅瑪鎮普拉村駐村工作隊員):這生動的一課讓我深受啟發,我將踐行“紅船精神”,堅持為人民服務和民族團結的宗旨,緊緊圍繞黨建促扶貧,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帶領村民致富。

為羌塘大地的基層黨建發揮了積極作用。

來自南湖之畔的援藏團隊,既是“紅船精神”的傳播者,也是“紅船精神”的踐行者。

一年多來,他們完成了浙江省“十三五”援藏規劃中投資最大的單體項目——那曲縣杭嘉中學的建設任務,高起點、高標準推進那曲縣新一輪小康示範新村項目,援建了那曲縣首家具備甲級資質的工程品質檢測中心,為15所學校援建了愛心圖書室……

此外,嘉興援藏團隊深入實踐“造血扶貧”的發展理念,結合那曲縣自身稟賦,推進了山泉水開發、藏藥種植加工、工藝品開發等扶貧產業專案;組織援藏醫療專家力量,參與那曲地區全人群包蟲病篩查……在各領域扎實推進援藏工作。

突出抓好人才資源開發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西藏不脫貧,中國就不算真正脫貧,西藏沒有富起來,中國就不算真正富起來。”劉德威說,“那曲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到2020年和全國人民一道實現全面小康!”

在劉德威看來,基層黨員要做脫貧致富的帶頭人,教育和引導身邊的群眾轉變生活觀念,提高生活品質,追求幸福生活;要樹立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的輿論導向,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那曲自然條件特殊,人才極度匱乏,產業發展缺乏根基與後勁。如何留住人才、培養人才、用好人才,這是劉德威援藏一年多來感觸最深、思考最多的問題。“外面的人才引不進來、留不住,當地的人才得不到開發和培育,這是那曲的現狀和短板,制約了各方面工作的開展。”劉德威說。

今年3月,劉德威跑遍了羅瑪鎮全鎮14個村,發現不少在家待業的大學畢業生,每年參加兩次公務員考試,平時就等待鎮村提供公益性、臨時性崗位。再一摸底,全縣這兩年返鄉待業大學生激增,保守估計有600多名!

“那曲縣一方面外地人才引不進、留不住,制約了企業發展水準和產業層次提升,另一方面返鄉待業的大學生不少,普遍就業適應性較差,兩相矛盾。”劉德威在自己起草的《那曲縣紅船領航產業人才培育計畫》中分析,“必須建立畢業返鄉大學生職業發展服務體系,引導更多大學生到經濟戰線特別是企業去工作,服務產業發展,投身創新創業,為那曲縣培養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經濟人才隊伍。”

“作為黨員幹部,要做轉變觀念的排頭兵,教育我們的年輕人,轉變就業觀念。”劉德威說。為了讓返鄉大學生充分就業、人盡其才,今年9月,那曲縣成立了由劉德威擔任組長的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部署整合就業創業政策資源和培訓資源,以鄉鎮為單位建立大學生微信群。

劉德威推出了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組合拳”。10月,啟動了《紅船領航產業人才培育計畫》,在浙江團省委的支持下,先行由海鹽團縣委試點,選派了第一批7名那曲待業大學生到海鹽縣4家企業,在財務、行銷等崗位進行為期兩年的實訓。

“對於那些有想法、有衝勁、敢於挑戰自己的年輕人,我們要為他們提供自主創業的服務平臺,説明他們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劉德威說。

12月5日,由嘉興援藏團隊發起建設的紅船領航眾創空間即將揭牌運行;12月7日,將首次在那曲縣舉辦兩場大學生就業創業專題報告會;12月中下旬,還將舉辦為期7天的全封閉的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訓班……以“紅船領航”命名的一系列人才開發舉措,將哺育出那曲首批產業精英,以源頭活水滋養羌塘大地有待開發的經濟熱土。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來自紅船旁的黨員幹部劉德威信心滿滿,“讓我們繼續踐行‘紅船精神’,一起努力、一起打拼,團結和帶領廣大群眾,為那曲長治久安、長足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C 十九大精神·熱議

莫朗(羅瑪鎮加貢村黨支部書記):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時代,黨的十九大為全黨今後的工作確定了目標,指明了方向,要帶領好群眾,管理好群眾,為早日實現全面小康作出自己的貢獻。

嘎嘎(羅瑪鎮凱瑪村黨支部書記):這次宣講讓我對今後的工作有了明確的思路和目標,在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我要帶領好群眾,發揮好我村特有的地理位置優勢,把人工種草的技能、畜產品的加工技術傳授給貧困群眾,幫助他們早日脫貧。

白瑪曲紮(羅瑪鎮普拉村黨支部書記):我深感肩上的責任和使命重大,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踐行“紅船精神”,在努力帶頭致富的同時,帶領村民一同邁向全面小康。

鄒文敏(羅瑪鎮普拉村駐村工作隊員):這生動的一課讓我深受啟發,我將踐行“紅船精神”,堅持為人民服務和民族團結的宗旨,緊緊圍繞黨建促扶貧,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帶領村民致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