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回顧人類航太發展,我國今年預計執行35次宇航發射任務

回顧人類航太發展

人類第一次拜訪太空是1961年4月12日, 前蘇聯的加加林乘坐東方號飛船進入地球軌道。

人類第一次在太空和其他航天器互動是1966年3月16日,

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和斯科特的“雙子星座”8號與“阿金納”艙體對接。

人類第一次登上其他自然天體是1969年7月21日, 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任務, 太空人阿姆斯壯將左腳踏到月球上, 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

人類第一次建造空間站是1971年4月19日,

蘇聯用“質子”號火箭發射世界上第一個載人空間站“禮炮”1號。 共飛行了175天。 運行期間對接了兩艘“聯盟”號飛船。

人類第一次實現可重複利用的載人航太艙是1981年4月12日, 美國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

截止筆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 國際空間站裡面現在還有人, 天宮一號已經結束任務在天上飄著。 天宮二號依然在執行任務, 雖然現在只是執行無人任務, 但它還在等待下一次前來的中國太空人。

我可以提供一下下次我們的天宮二號過境預報。 如上圖所示, 在2018年1月17日, 以京津冀地區為觀察點, 天宮二號將從6點50分開始, 從西南偏西的天空出現。 亮度1.3星等, 如果天氣晴朗的話, 可以直接用肉眼觀察到。 之後再五分鐘之內, 天宮二號將從西南偏西方向快速移動至東北偏東。

而國際空間站則比較大了, 而且幾乎每天早晨或傍晚都能用肉眼觀察到。 當然, 前提是天氣晴朗。 而且現在國際空間站裡面還有人。 當然, 美國最近沒有能搭乘的載人航天器了, 他們是乘坐俄羅斯火箭上去的。

現在的航太,剛剛進入私營階段。美國的SpaceX項目就是由2002年6月建立的美國太空運輸公司運營的。這個項目打算實現火箭完全可以重複利用,以大大降低發射成本,使航太變成像如今的飛機一樣廉價。

雖然SpaceX實際上一直在搞貨運,而不是載人。但是其曾宣稱預計在2017年通過獵鷹火箭把太空人運到國家空間站。然而都2018年了,沒有最新進展的消息。

根據央視網報導,我國預計在2018年將執行35次火箭發射任務。

其中可能包括嫦娥四號以及在拉格朗日點”固定“中繼衛星。有了這些基礎,再開始登陸月球背面。

還要繼續搭建”北斗“導航系統,將”北斗“導航系統推廣到全球範圍。高分五號和高分六號兩”兄弟“也會相繼發射,為我國在太空再填一雙”火眼金睛“。

還有一顆試驗衛星,”張衡一號“。它能獲取全球電磁場、電離層等離子體、高能粒子觀測資料,對我國及其周邊區域開展電離層動態即時監測和地震前兆跟蹤,彌補地面觀測的不足。叫”張衡“就是因為它把對地震的預測從地面提升到了太空,成為人類預測地震的新技術手段。

我們的天宮二號空間站預計在2018年前後發射空間站核心艙進行試驗工作。2020年之前,中國計畫初步完成空間站建設。

我國的空間實驗室任務,標誌中國載人航太進入應用發展新階段。承前啟後,意義重大。

隨著中國航太技術的發展,我們的航太發射計畫將逐漸進入”下餃子“階段。

厲害了,我的國!

現在的航太,剛剛進入私營階段。美國的SpaceX項目就是由2002年6月建立的美國太空運輸公司運營的。這個項目打算實現火箭完全可以重複利用,以大大降低發射成本,使航太變成像如今的飛機一樣廉價。

雖然SpaceX實際上一直在搞貨運,而不是載人。但是其曾宣稱預計在2017年通過獵鷹火箭把太空人運到國家空間站。然而都2018年了,沒有最新進展的消息。

根據央視網報導,我國預計在2018年將執行35次火箭發射任務。

其中可能包括嫦娥四號以及在拉格朗日點”固定“中繼衛星。有了這些基礎,再開始登陸月球背面。

還要繼續搭建”北斗“導航系統,將”北斗“導航系統推廣到全球範圍。高分五號和高分六號兩”兄弟“也會相繼發射,為我國在太空再填一雙”火眼金睛“。

還有一顆試驗衛星,”張衡一號“。它能獲取全球電磁場、電離層等離子體、高能粒子觀測資料,對我國及其周邊區域開展電離層動態即時監測和地震前兆跟蹤,彌補地面觀測的不足。叫”張衡“就是因為它把對地震的預測從地面提升到了太空,成為人類預測地震的新技術手段。

我們的天宮二號空間站預計在2018年前後發射空間站核心艙進行試驗工作。2020年之前,中國計畫初步完成空間站建設。

我國的空間實驗室任務,標誌中國載人航太進入應用發展新階段。承前啟後,意義重大。

隨著中國航太技術的發展,我們的航太發射計畫將逐漸進入”下餃子“階段。

厲害了,我的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