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必讀!論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重要講話

做好新時代的答卷人

“時代是出卷人, 我們是答卷人, 人民是閱卷人。 ”新年伊始,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深刻闡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等重大問題, 為全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 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天下將興, 其積必有源。 ”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 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寶貴成果。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党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 也是我們党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

要實現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 必須把党領導人民進行了97年的這場偉大社會革命繼續推進下去。

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主義譬如一面旗子, 旗子立起來了, 大家才有所指望, 才知所趨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我們的新時代,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而不是別的什麼新時代。 旗幟引領方向, 方向決定道路。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我們黨才能肩負起新時代的歷史使命, 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進程中,

不斷開闢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境界。

新時代孕育新思想, 新思想引領新實踐。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 在新時代, 要深入領會這一思想的科學體系、精神實質、實踐要求, 全面掌握這一思想貫穿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 在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上下功夫, 在統一思想、凝聚力量、落實部署上取得實效。

“石可破也, 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 而不可奪赤。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對共產黨人來說, 最根本的是不要忘記自己是共產黨人,

是革命者, 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 新征程上, 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 只有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才能攻堅克難、闖關奪隘。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寫好新時代的歷史答卷, 要求全黨永遠保持革命精神、革命鬥志, 不因勝利而驕傲, 不因成就而懈怠, 不因困難而退縮, 萬眾一心、開拓進取, 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以自我革命精神全面從嚴治黨

二論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重要講話

“勇於自我革命, 從嚴管黨治黨, 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 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 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新挑戰新要求, 深刻闡釋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大意義,

對領導幹部提出五個“過硬”的具體要求。 講話蘊含強烈的使命意識和擔當精神, 彰顯了黨中央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和深謀遠慮。

辦好中國的事情, 關鍵在黨。 要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 我們黨必須勇於進行自我革命, 把党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在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中, 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新時代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落實新時代党的建設總要求, 把党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既是我們党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客觀要求, 也是我們党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和發展的內在需要。

曆覽興衰治亂,“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功成名就時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創業初期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狀態不容易,執掌政權後做到節儉內斂、敬終如始不容易,承平時期嚴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變革關頭順乎潮流、順應民心不容易。我們党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樑,始終成為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就必須一以貫之地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向人民交出管黨治黨新答卷。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艱巨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對我們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戰新要求。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就要發揮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著力解決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消除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各種因素。要進一步把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起來,既培元固本,又開拓創新,既把住關鍵重點,又形成整體態勢,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實現自身跨越,不斷給黨和人民事業注入生機活力。

党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幹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要把党建設好,必須抓住“關鍵少數”。領導幹部尤其是高級幹部必須做到信念過硬,帶頭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做到政治過硬,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做到責任過硬,以釘釘子精神擔當盡責;做到能力過硬,全面提高領導能力和執政水準;做到作風過硬,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持之以恆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久久為功祛除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從我做起,就會增強凝聚力、提高引導力,成為人民群眾信賴的主心骨、領路人。

“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各級領導幹部將踐行“三嚴三實”貫穿於全部工作生活中,把好潔身自好的第一關,樹起道德修養的“風向標”,落實廉潔自律的高標準,就能形成以上率下的“頭雁效應”,在新征程上不斷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党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增強憂患意識 防範風險挑戰

三論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重要講話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迎來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如何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實現我們黨確立的偉大目標?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分析我國面臨的發展形勢和國際環境,科學回答防範風險挑戰“怎麼看”“怎麼辦”等重大問題,為我們增強憂患意識、應對風險挑戰提供了重要遵循。

我們党生於憂患、成長於憂患、壯大於憂患。正是因為時刻心存憂患、勇於直面挑戰,我們黨才能團結帶領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當前,我國正處於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但前進道路上面臨的挑戰和風險也不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社會矛盾和問題交織疊加,意識形態領域鬥爭依然複雜,國家安全面臨新情況,党的建設方面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等等。黨的十九大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放在三大攻堅戰之首,彰顯了深沉的憂患意識,提醒全黨時刻警醒、戒驕戒躁,在憂患中繼續砥礪奮進。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絕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面對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複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既要對事業發展充滿信心,又要對問題風險保持警覺,審時度勢、順勢而為、化危為機,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穩中求進、行穩致遠。

防範化解風險,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未雨綢繆、有備無患,牢牢把握主動權。“思危所以求安,慮退所以能進”。面對風險挑戰,關鍵是突出問題導向,不忽視風險苗頭和小概率風險,也不放過風險聚集點和大概率事件,既防“黑天鵝”,又防“灰犀牛”。知危圖安,要靠主動作為。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守住底線,盯住問題,奮發有為,才能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責重山嶽,能者方可當之。防範化解風險,不僅需要勇氣決心,更要有高強本領。党的十九大提出增強八個方面的執政本領,其中之一就是增強駕馭風險本領。面對各種複雜矛盾,既要學會“彈鋼琴”,也要善於牽住“牛鼻子”,既要找准癥結,也要周密謀劃、精心操作;面對各方面風險,既要及時查漏補缺,也要善於健全防控機制,加強源頭治理;面對各種艱難險阻,既要迎難而上、敢啃硬骨頭,也要培養專業能力、遵循規律辦事。有了過硬本領,就能不為風險所懼,不為干擾所惑,做到“亂雲飛渡仍從容”,在攻堅克難中不斷把事業發展推向新境界。

源自:新華社

編輯:吳敏佳

知廣元 知天下

也是我們党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和發展的內在需要。

曆覽興衰治亂,“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功成名就時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創業初期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狀態不容易,執掌政權後做到節儉內斂、敬終如始不容易,承平時期嚴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變革關頭順乎潮流、順應民心不容易。我們党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樑,始終成為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就必須一以貫之地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向人民交出管黨治黨新答卷。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艱巨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對我們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戰新要求。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就要發揮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著力解決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消除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各種因素。要進一步把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起來,既培元固本,又開拓創新,既把住關鍵重點,又形成整體態勢,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實現自身跨越,不斷給黨和人民事業注入生機活力。

党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幹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要把党建設好,必須抓住“關鍵少數”。領導幹部尤其是高級幹部必須做到信念過硬,帶頭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做到政治過硬,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做到責任過硬,以釘釘子精神擔當盡責;做到能力過硬,全面提高領導能力和執政水準;做到作風過硬,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持之以恆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久久為功祛除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從我做起,就會增強凝聚力、提高引導力,成為人民群眾信賴的主心骨、領路人。

“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各級領導幹部將踐行“三嚴三實”貫穿於全部工作生活中,把好潔身自好的第一關,樹起道德修養的“風向標”,落實廉潔自律的高標準,就能形成以上率下的“頭雁效應”,在新征程上不斷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党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增強憂患意識 防範風險挑戰

三論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重要講話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迎來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如何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實現我們黨確立的偉大目標?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分析我國面臨的發展形勢和國際環境,科學回答防範風險挑戰“怎麼看”“怎麼辦”等重大問題,為我們增強憂患意識、應對風險挑戰提供了重要遵循。

我們党生於憂患、成長於憂患、壯大於憂患。正是因為時刻心存憂患、勇於直面挑戰,我們黨才能團結帶領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當前,我國正處於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但前進道路上面臨的挑戰和風險也不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社會矛盾和問題交織疊加,意識形態領域鬥爭依然複雜,國家安全面臨新情況,党的建設方面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等等。黨的十九大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放在三大攻堅戰之首,彰顯了深沉的憂患意識,提醒全黨時刻警醒、戒驕戒躁,在憂患中繼續砥礪奮進。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絕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面對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複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既要對事業發展充滿信心,又要對問題風險保持警覺,審時度勢、順勢而為、化危為機,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穩中求進、行穩致遠。

防範化解風險,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未雨綢繆、有備無患,牢牢把握主動權。“思危所以求安,慮退所以能進”。面對風險挑戰,關鍵是突出問題導向,不忽視風險苗頭和小概率風險,也不放過風險聚集點和大概率事件,既防“黑天鵝”,又防“灰犀牛”。知危圖安,要靠主動作為。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守住底線,盯住問題,奮發有為,才能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責重山嶽,能者方可當之。防範化解風險,不僅需要勇氣決心,更要有高強本領。党的十九大提出增強八個方面的執政本領,其中之一就是增強駕馭風險本領。面對各種複雜矛盾,既要學會“彈鋼琴”,也要善於牽住“牛鼻子”,既要找准癥結,也要周密謀劃、精心操作;面對各方面風險,既要及時查漏補缺,也要善於健全防控機制,加強源頭治理;面對各種艱難險阻,既要迎難而上、敢啃硬骨頭,也要培養專業能力、遵循規律辦事。有了過硬本領,就能不為風險所懼,不為干擾所惑,做到“亂雲飛渡仍從容”,在攻堅克難中不斷把事業發展推向新境界。

源自:新華社

編輯:吳敏佳

知廣元 知天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