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世界上最長的蛇有多長?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動物的總稱, 屬於爬行綱蛇目。 正如所有爬行類一樣, 蛇類全身佈滿鱗片。

所有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 目前全球總共有3,000多種蛇類。

蛇屬於爬行綱有鱗目蛇亞目。 又有蛇、虺、螣、蚺、蜧、蜦等別稱, 根據品種也會有蝮、蚺、蟒、蝰等近義稱呼, 屬於有鱗目。 身體細長, 四肢退化, 身體表面覆蓋鱗片, 蛇雖細長卻是脊椎動物。 大部分是陸生, 也有半樹棲、半水棲和水棲的, 分佈在除南極洲以及紐西蘭、愛爾蘭等島嶼之外的世界各地。 以鼠、蛙、昆蟲等為食。

網路上傳播的大蛇

網傳遼寧新賓縣修路挖出大蟒蛇精事件:

神奇大蛇齡140年、蛇身16.7米長.在挖土施工山包上的確挖出兩條大蛇, 一條已經死亡, 另(較小)一條已無蹤影, 該蛇(已死亡)是稀有的蛇種, 全身金黃色, 鱗片均勻堅硬, 劇毒, 身長1670.0 CM, 長有蛇冠子, 蛇齡在140年左右, 體重103公斤, 蛇屍已交國家有關部門說是要進行研究。

高速公路被車撞飛的大蟒蛇

實拍高速高路上被撞飛的水蚺車禍現場, 已被清理事故的人員盤成了一堆, 旁邊散落著多隻小蛇。 亞馬遜森蚺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蛇, 最長可達10米以上, 重達225公斤以上。 森蚺生性喜水, 通常棲息在泥岸或者淺水中, 捕食水鳥、龜、水豚、貘等, 有時甚至吞吃長達兩公尺半的凱門鱷。

美洲鱷撕破了巨蟒蛇的肚子

美洲鱷撕破了巨蟒蛇的肚子。 中國有句老話“人心不足蛇吞象”, 最近, 美國一個公園則上演了“蟒蛇吞大鱷魚”的真實版。 但是, 這條貪婪的蟒蛇實在不自量力, 它在吞吃大鱷魚的過程中, 肚子竟然“爆炸”了。 結果, 鱷魚死在蟒蛇腹中, 蟒蛇也因肚子開裂而亡。 這令人震驚的一幕發生在佛羅里達州的大沼澤地國家公園。

公園的生物學家斯諾透露說, 不久前, 在公園一個非常邊遠的角落裡, 人們意外發現了一條大蟒蛇和一條鱷魚的屍體。

2003年12月28日, 印尼捕獲一條長14.85米, 重447公斤的巨蟒。 到目前為止, 這條蟒蛇是世界上最大的蟒蛇。

幾個月前,

印尼蘇門答臘島占碑省的一些村民就在叢林中發現了這條巨蟒, 它屬“網狀蟒蛇”類, 通常以牛、羊等動物為食, 有時也攻擊人。 這種蟒主要生活在東南亞地區的沼澤和叢林中。 村民們發現它時, 這條巨蟒還算老實, 每月僅吃掉村民們養的三四條狗。 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 村民們才成功地捉到了這條巨蟒, 並把它送到一個村莊的原始動物園飼養。 近日, 這所動物園對外展出這條巨蟒, 吸引了大批村民前往觀賞。

據《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記載, 迄今為止, 人們捕捉到的蛇類最長為9.75米, 最重的為緬甸的一條蟒蛇, 重達182.76公斤。 看來, 印尼的這條巨蟒很有可能創造新的“吉尼斯紀錄”了。

要說世界到目前為止上最長的蛇, 是下面這種,

平均體長15米, 重1噸的泰坦巨蟒!

6000萬年前, 恐龍剛剛滅絕, 哺乳動物雖然擺脫了爬行動物的壓制, 但還沒有完全佔領地球的陸地表面。 這個時候在哥倫比亞的沼澤地區潛伏著一種尺寸誇張的巨大蟒蛇。 它體長15米, 體重一噸多, 比普通的蟒蛇重了10倍!

這些蟒蛇平時懶洋洋的懸浮在水中,只露出一部分頭來進行呼吸和觀察周圍的環境。在這裡任何一種動物都有可能成為它的腹中之餐:6米長的鱷魚、3米長的肺魚、2米大的烏龜,只要被泰坦巨蟒鎖定就難逃一死。

雖然體型巨大,但是泰坦巨蟒借助水的浮力仍然能夠快速的向獵物發起進攻。如果被這樣的巨大蟒蛇纏住,即使巨大的烏龜也會粉身碎骨,背上的硬殼根本起不到保護作用。

泰坦巨蟒很少到岸上捕獵,因為它的身體太重了,只有借助水的浮力才能克服自身的重量帶來的不便,這也是為什麼鯨魚在進化到海裡後體型越來越大,直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因為在重力的制約下所有的動物的體型都不能無限增加,否則就會給生存帶來困難,導致滅絕!只有克服重力,才有條件進化的更加巨大!

泰坦巨蟒能長這麼大,除了食物來源豐富,缺少強有力的競爭者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那個時代,地球的溫度比現在要高。

當時在哥倫比亞地區的平均溫度大約有32℃左右,比現在要高上5,6℃。所以,不僅泰坦巨蟒體型巨大,其他的爬行動物的體型也比今天的動物巨大,比如鱷魚和烏龜。除了爬行動物外,哺乳動物也在奮起直追,體型開始變得比自己的祖先更大,更強壯。所以,在未來不久,這些爬行動物將會迎來哺乳動物的全面競爭,最終將陸地的大部分資源拱手相讓!

那麼作為冷血動物,泰坦巨蟒是如何調節身體溫度的呢?據科學家說,它們調節溫度的主要媒介是水。在炎熱的天氣,泰坦巨蟒就將身體浸在水中,讓體溫降下來,假如氣溫下降了,它們就來到岸上嗮太陽,將身體盡可能的暴露在陽光下,吸取更多的熱量。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葉網微信公眾號

這些蟒蛇平時懶洋洋的懸浮在水中,只露出一部分頭來進行呼吸和觀察周圍的環境。在這裡任何一種動物都有可能成為它的腹中之餐:6米長的鱷魚、3米長的肺魚、2米大的烏龜,只要被泰坦巨蟒鎖定就難逃一死。

雖然體型巨大,但是泰坦巨蟒借助水的浮力仍然能夠快速的向獵物發起進攻。如果被這樣的巨大蟒蛇纏住,即使巨大的烏龜也會粉身碎骨,背上的硬殼根本起不到保護作用。

泰坦巨蟒很少到岸上捕獵,因為它的身體太重了,只有借助水的浮力才能克服自身的重量帶來的不便,這也是為什麼鯨魚在進化到海裡後體型越來越大,直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因為在重力的制約下所有的動物的體型都不能無限增加,否則就會給生存帶來困難,導致滅絕!只有克服重力,才有條件進化的更加巨大!

泰坦巨蟒能長這麼大,除了食物來源豐富,缺少強有力的競爭者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那個時代,地球的溫度比現在要高。

當時在哥倫比亞地區的平均溫度大約有32℃左右,比現在要高上5,6℃。所以,不僅泰坦巨蟒體型巨大,其他的爬行動物的體型也比今天的動物巨大,比如鱷魚和烏龜。除了爬行動物外,哺乳動物也在奮起直追,體型開始變得比自己的祖先更大,更強壯。所以,在未來不久,這些爬行動物將會迎來哺乳動物的全面競爭,最終將陸地的大部分資源拱手相讓!

那麼作為冷血動物,泰坦巨蟒是如何調節身體溫度的呢?據科學家說,它們調節溫度的主要媒介是水。在炎熱的天氣,泰坦巨蟒就將身體浸在水中,讓體溫降下來,假如氣溫下降了,它們就來到岸上嗮太陽,將身體盡可能的暴露在陽光下,吸取更多的熱量。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葉網微信公眾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