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記河北省優秀殘疾人胡夏娟

遇見更美的自己

——記河北省優秀殘疾人胡夏娟

文/楊俊玲

這是一間不起眼的、簡單卻溫馨的學生心理諮詢工作室, 若不是尋它而來, 很難注意到。

它處於臨漳縣第一中學第三教學區的西南隅, 房門縮在過道的裡頭。

那天, 我是奔著它的主人胡夏娟去的。

我不是去做心理諮詢, 也非她的好友, 在之前只是與她有過匆匆一面之交。 她拄著一副拐杖, 嬌小的個頭, 全身的重量壓在這副銀亮的、有些倔強的不銹鋼拐杖上, 只靠右腳跟蜻蜓點水式地觸碰地面, 輔助前行。

一天, 文聯主席李林海跟我說, 殘疾女孩胡夏娟最近被評為“河北省優秀殘疾人”,

她身上有種常人沒有的東西, 你應該去認識一下她。

走到她的工作室門口, 恰好她開門出來, 一張充滿笑意的臉就這樣近距離地撲入我的眼中。 這是一張姣美的臉, 白皙、水潤的皮膚上, 沒有一點瑕疵, 歲月好像並不“青睞”她, 不曾留下一絲痕跡;一雙清澈而又安靜的眼睛, 似一湖碧水, 我的心瞬間如她的眼一樣安靜。

我坐在靠北牆的沙發上, 她坐在靠東牆的沙發上。 話題是從哪裡扯出來的, 已記不清楚。 我問了些什麼, 也記不清楚。 從下午三點到晚上七點, 我們一直談著, 忘記了時間。

她時而平靜地講著, 時而激動地流淚, 時而幸福地笑著……

而我用了四個小時, 走過了她三十五年的歲月。

(一)

1982年夏天, 胡夏娟出生了, 父母給她起了一個詩意而又美好的名字——夏娟。

那時的父母該是多麼欣喜!他們似乎看到了穿著白裙子、紮著羊角辮的女兒, 圍著他們嬉笑。 可是, 他們的希望落空了, 先天性脊椎裂, 如睛天霹靂, 炸響在剛剛出生的小夏娟頭上。

人生第一場劫難, 懵懂的她在父母向醫生的再三哀求中中保住了生命, 但是手術後遺症奪走了她終身站立行走的權利, 奪走了她生存的最基本的尊嚴——大小便不能自控, 雙腿膝蓋之下沒有知覺。

童年在胡夏娟的世界裡暗無天日。 幸運的是她有一個慈祥的姥姥陪著她, 訴說著姥姥眼中的世界。

十一歲, 姥姥已填不滿小夏娟的心, “上學!我要上學!我要上學!”她哭鬧、絕食、懇求, 一日一日地抗爭, 終於得到了父母的同意。

小夥伴學她走路, 喊她小鐵拐, 對她來說這算不了什麼;尿在褲子裡, 她照樣抬頭走路。 這比她窩在斗室裡, 挨過一個一個空洞的日子有意思多了, 況且書向她敞開了一扇飛向世界的天窗。

入學的第一堂課, 她什麼也沒有聽懂。 拼搏了一個學期後, 她考了全班第一名。 從此, 第一名便成為了她的專屬品, 單科第一名、總分第一名、全班第一名、全校第一名……

鮮花、掌聲、讚美, 一路走來, 她從來不缺。 “多舛的童年給了我一顆堅強的心。 ”“我的心依然可以和身體健全的人一樣美。

”她知道除了外表美, 還有一種美叫“心靈美”。

(二)

生物工程, 對胡夏娟來說並不是一個最恰當的選擇。

在大連大學大四那年, 胡夏娟準備報研的時候, 生物工程學院五十多歲的院長王永奇找她談話。 那個下午, 對胡夏娟來說, 心似乎被掏空了。

進入大連大學, 胡夏娟克服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 攻讀著學業, 她的成績一直位於學院前茅。 因為有個善良的心願在支撐著她——破解癌症密碼, 減輕癌症病人的痛苦。

這個心願的背後有一個心酸的故事。

2002年7月10日, 高考完沒兩天, 疼她戀她的姥姥在癌症的折磨下再也撐不下去, 走了。

前一天, 胡夏娟守著姥姥一天一夜, 在姥姥的床頭, 給姥姥梳理頭髮。 “我跪在姥姥背後, 淚流滿面, 抽噎聲哽在喉嚨間,不敢出聲,我怕姥姥知道她的病情,因為直到姥姥離世,沒有一個人告訴她真實的病情。”胡夏娟看著姥姥扭曲的表情和抽搐的肢體,就下定決心:要學生物工程。

她的每一個批次,每一個志願,全部是生物、基因等與癌症相關的專業。她說,那時就立志,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打破癌症的磨咒。

她為愛選擇了生物工程。

王院長卻勸她放棄繼續研修生物工程。王院長講了他一生在生物工程道路上所經歷的艱辛,明確表示雙腿殘疾的她不適合天天與實驗室打交道。

那天走出院長辦公室,天色已晚,昏暗的樓道顯得寂靜而幽深。胡夏娟步履沉重地走著,“咚、咚、咚”的拐杖敲擊地板的聲音,沉重、沮喪,慢慢擴散在混沌的空氣中。

多年來的努力付諸東流!

“或許,有更適合你的事業正在遠方招手。”王院長言辭懇切地安慰夏娟。

“若放棄,我將何去何從?”

四肢健全的人面臨畢業,也萬分焦慮。何況她!

她諮詢學哥學姐,無果;她求助老師,無果;她問父母,無果。她投了200多份簡歷,無望。這是一個迷茫、痛苦、焦慮、壓力全部交織在一起的階段。

後來,她找了一家特殊教育學校,院長答應用她,可她得進修了特殊教育專業。

考研,學習特殊教育。她堅定了自己的意願。可父母提出唯一要求:必須回到河北上學,父母實在放心不下她一人漂泊在外,四年大學,父母的心懸了四年。為了父母,她選擇回來。

可她聯繫了河北幾家高校,都沒有特殊教育專業。偶然的一次上網,她發現了心理學專業,直覺告訴她,這條路可以走下去。兩個多月,她從生物工程跳到心理學,並成功被河北師範大學錄取。

因為愛,胡夏娟選擇生物工程;也是因為愛,她又選擇了心理學。

(三)

成為一名心理輔導老師後,胡夏娟說,自己的人生價值在逐步放大。

一年,七、八百個個體諮詢。這樣的工作量對於正常人來說,都有點吃力,胡夏娟卻做了下來。

在她的工作室的東牆上,一個立體的LOVE造型十分醒目,淡雅的窗簾上繪著“捨得”的字樣。胡夏娟說:“現在有太多人承受著心理疾病的折磨。用我所學,幫助他們打開心結,我感受到了自我價值實現的快樂。”

2016年春天,一個在衡水一中就讀的臨漳籍高三男生,平日成績非常優異,臨近高考,出現了嚴重的焦慮症,經常感覺心慌氣短、失眠多夢、食欲不振。模擬考試一次不如一次,這樣又催化了他的焦慮心理,整天恍恍惚惚。他曾離校回家調養,也不見效。父母無耐,通過他人介紹,領著孩子走進了胡夏娟的工作室。那段時間,胡夏娟把自己變成了那個男生,幫著他一起傾訴著他的擔憂、期盼、夢想,每隔幾天,就給他一個小小的任務,讓他完成。漸漸地,這個男生又開朗起來,最後,以600多分的成績被重點大學錄取。

“孩子打來電話報喜的時候,我比他都激動。”胡夏娟抑制不住滿臉的幸福。

她講著一個個在她的説明下、走出心理陰影的孩子的故事。每一個故事背後,都牽著一家人的喜愁。她喜歡這份職業,她記的住每一個孩子的不同和一點點的成長。

“孩子臉上出現笑容時,我都覺得自己很美!”自信的胡夏娟用價值培育自己的美麗。

(四)

就是這樣一個女子,在別人認為已經很了不起的時候,相繼出版了三本書,10萬字的自傳《追逐太陽》,20萬字的人物傳記《太陽·雪》,36萬字的小說《鐵血清流》。

我不知該用什麼詞彙來形容她和自己的心情。我一個身體健全的人都覺得不可能完成的事,她做成功了。

“我喜歡挑戰,我的恩師王申來說,寫長篇小說,最能鍛煉一個作家。我就開始創作《鐵血清流》。”

挑戰對胡夏娟來說,不是風雨和磨難,它只會讓自己更加有力和堅韌。創作《鐵血清流》,她與小說裡的人物朝夕相伴,她自己已分不清,自己究竟是現實裡的觀眾,還是故事裡的角色?當敲出小說的最後一個字時,她淚流滿面。兩年來,她數次修改書稿,大到小說的故事脈絡、人物性格的塑造,小到一個段落的描寫、一個詞語的選擇,她反復比較、斟酌、潤色,她對書稿的品質異常苛刻,若不最好,絕不罷手。“700多個日夜,我和他們一起悲,一起喜,一起哭,一起笑。”胡夏娟在談她創作的過程時,整個人又回到了那個充滿戰亂的年代。

我找了她的書來,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看到了胡夏娟超乎常人的毅力和不平凡。

她說:“接下來,我想為一位畫家寫傳記,走進這個全新的藝術世界。我想寫出有別於以往的東西……”

“因為我想遇見更美的自己!”

抽噎聲哽在喉嚨間,不敢出聲,我怕姥姥知道她的病情,因為直到姥姥離世,沒有一個人告訴她真實的病情。”胡夏娟看著姥姥扭曲的表情和抽搐的肢體,就下定決心:要學生物工程。

她的每一個批次,每一個志願,全部是生物、基因等與癌症相關的專業。她說,那時就立志,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打破癌症的磨咒。

她為愛選擇了生物工程。

王院長卻勸她放棄繼續研修生物工程。王院長講了他一生在生物工程道路上所經歷的艱辛,明確表示雙腿殘疾的她不適合天天與實驗室打交道。

那天走出院長辦公室,天色已晚,昏暗的樓道顯得寂靜而幽深。胡夏娟步履沉重地走著,“咚、咚、咚”的拐杖敲擊地板的聲音,沉重、沮喪,慢慢擴散在混沌的空氣中。

多年來的努力付諸東流!

“或許,有更適合你的事業正在遠方招手。”王院長言辭懇切地安慰夏娟。

“若放棄,我將何去何從?”

四肢健全的人面臨畢業,也萬分焦慮。何況她!

她諮詢學哥學姐,無果;她求助老師,無果;她問父母,無果。她投了200多份簡歷,無望。這是一個迷茫、痛苦、焦慮、壓力全部交織在一起的階段。

後來,她找了一家特殊教育學校,院長答應用她,可她得進修了特殊教育專業。

考研,學習特殊教育。她堅定了自己的意願。可父母提出唯一要求:必須回到河北上學,父母實在放心不下她一人漂泊在外,四年大學,父母的心懸了四年。為了父母,她選擇回來。

可她聯繫了河北幾家高校,都沒有特殊教育專業。偶然的一次上網,她發現了心理學專業,直覺告訴她,這條路可以走下去。兩個多月,她從生物工程跳到心理學,並成功被河北師範大學錄取。

因為愛,胡夏娟選擇生物工程;也是因為愛,她又選擇了心理學。

(三)

成為一名心理輔導老師後,胡夏娟說,自己的人生價值在逐步放大。

一年,七、八百個個體諮詢。這樣的工作量對於正常人來說,都有點吃力,胡夏娟卻做了下來。

在她的工作室的東牆上,一個立體的LOVE造型十分醒目,淡雅的窗簾上繪著“捨得”的字樣。胡夏娟說:“現在有太多人承受著心理疾病的折磨。用我所學,幫助他們打開心結,我感受到了自我價值實現的快樂。”

2016年春天,一個在衡水一中就讀的臨漳籍高三男生,平日成績非常優異,臨近高考,出現了嚴重的焦慮症,經常感覺心慌氣短、失眠多夢、食欲不振。模擬考試一次不如一次,這樣又催化了他的焦慮心理,整天恍恍惚惚。他曾離校回家調養,也不見效。父母無耐,通過他人介紹,領著孩子走進了胡夏娟的工作室。那段時間,胡夏娟把自己變成了那個男生,幫著他一起傾訴著他的擔憂、期盼、夢想,每隔幾天,就給他一個小小的任務,讓他完成。漸漸地,這個男生又開朗起來,最後,以600多分的成績被重點大學錄取。

“孩子打來電話報喜的時候,我比他都激動。”胡夏娟抑制不住滿臉的幸福。

她講著一個個在她的説明下、走出心理陰影的孩子的故事。每一個故事背後,都牽著一家人的喜愁。她喜歡這份職業,她記的住每一個孩子的不同和一點點的成長。

“孩子臉上出現笑容時,我都覺得自己很美!”自信的胡夏娟用價值培育自己的美麗。

(四)

就是這樣一個女子,在別人認為已經很了不起的時候,相繼出版了三本書,10萬字的自傳《追逐太陽》,20萬字的人物傳記《太陽·雪》,36萬字的小說《鐵血清流》。

我不知該用什麼詞彙來形容她和自己的心情。我一個身體健全的人都覺得不可能完成的事,她做成功了。

“我喜歡挑戰,我的恩師王申來說,寫長篇小說,最能鍛煉一個作家。我就開始創作《鐵血清流》。”

挑戰對胡夏娟來說,不是風雨和磨難,它只會讓自己更加有力和堅韌。創作《鐵血清流》,她與小說裡的人物朝夕相伴,她自己已分不清,自己究竟是現實裡的觀眾,還是故事裡的角色?當敲出小說的最後一個字時,她淚流滿面。兩年來,她數次修改書稿,大到小說的故事脈絡、人物性格的塑造,小到一個段落的描寫、一個詞語的選擇,她反復比較、斟酌、潤色,她對書稿的品質異常苛刻,若不最好,絕不罷手。“700多個日夜,我和他們一起悲,一起喜,一起哭,一起笑。”胡夏娟在談她創作的過程時,整個人又回到了那個充滿戰亂的年代。

我找了她的書來,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看到了胡夏娟超乎常人的毅力和不平凡。

她說:“接下來,我想為一位畫家寫傳記,走進這個全新的藝術世界。我想寫出有別於以往的東西……”

“因為我想遇見更美的自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