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再關注娛樂圈了,1月8日,請記住這些科學家的名字

今天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71個專案和9名科學家, 其中, 南京理工大學王澤山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預防控制所侯雲徳院士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每年評審一次, 根據2017年5月發佈的《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 三大獎每年授獎總數不超過300項。

王澤山簡介

王澤山被稱作“火藥王”,

出生於1935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教授, 82歲高齡。 研究火炸藥60餘年, 先後攻克了廢棄火炸藥再利用等3項世界性難題, 把中國火炸藥領域的整體實力提升到了世界前列。

王澤山出生于吉林, 當時東北三省已被日軍佔領, 生於戰火年代, 目睹家園淪陷, 這樣的經歷告訴他, 沒有國家的強大, 就沒有個人的自由, 於是他在心裡埋下“救國圖存”的種子。

圖為王澤山院士在遼陽試驗場。

1954年, 考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的王澤山, 選擇了其他同學都不願意去的火炸藥專業。 他回憶報考原因時說:“既然是國家設立的, 是國家需要的, 都需要有人去做”。

王澤山介紹, 火炸藥是火炮、火箭、導彈、航彈、魚雷等火力打擊武器的能源, 把火炮彈丸發射出去、把火箭發射出去完成爆炸毀傷, 就是靠火炸藥。 反過來說, 如果沒有火炸藥, 坦克就不能發射坦克彈, 轟炸機、戰鬥機就成為廢品。

20世紀80年代以來, 王澤山團隊接連攻克難題, 提高火炸藥的含能性能。 他們成為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三冠王”:

憑廢棄火炸藥再利用的多項關鍵技術獲199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憑降低武器對環境溫度敏感性這一尖端技術獲1996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憑等模組裝藥和遠端、低膛壓發射裝藥技術獲2016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王澤山最後一項時, 已經61歲, 足足用了20多年的時間才攻克。

他接受採訪時說:“國家把(火炸藥)這件任務交給我, 我就要把這件事做好, 給國家有所交代, 如果國家給我的任務沒有做好, 我就會覺得恥辱。 ”

現在, 他仍然活躍在科研一線, 多年來, 已培養出90多名弟子。 王澤山說,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每個中國人渴求的, 也是人人有責, “正是這個信念始終支撐著我”。

侯雲德簡介

侯雲德1929年出生於江蘇常州, 是中國分子病毒學、現代醫藥生物技術產業和現代傳染病防控技術體系的主要奠基人。

他從事科研工作60余年間, 曾率先研發出中國首個基因工程藥物——重組人干擾素α1b, 應用於上千萬名患者的臨床治療。

此外, 他率領團隊成功應對近十年來國內外發生的多次重大傳染病疫情。

2009年,侯雲德率隊實現人類歷史上首次對流感大流行的成功干預,其中在疫苗方面“獨具匠心”。87天研製成功疫苗,打破世界紀錄。由侯老提出的不加佐劑、僅需注射1劑,推翻世界衛生組織“需要注射2劑”的專家共識。

協力廠商評估表明,得益於正確的甲流應對措施,中國減少2.5億人發病和7萬人住院,減少經濟損失逾2000億元人民幣。

在侯雲德主導下,中國已建立“應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的綜合防控網路體系”,實現了72小時內鑒定152種已知病毒、147種已知細菌以及新病原檢測確認和篩查。

“雙鬢添白髮,我心情切切。願將此一生,貢獻四化業。”侯雲德曾賦詩明志。耄耋之年的他仍然矗立在“病毒地獄”大門前,守護著萬千黎民的安康。

回顧

都有誰得到了國家最高科技獎?

國家最高科技獎自2000年正式設立到現在,已經有29位科學家獲獎。

2016年度

趙忠賢。中國高溫超導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屠呦呦。發現青蒿素,201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5年度

空缺

2014年度

於敏。中國著名的核子物理學家、核武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展的領軍人物。

2013年度

張存浩。中國高能化學鐳射、分子反應動力學開拓者和奠基人。

程開甲。中國核武器發展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2012年度

鄭哲敏。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力學家、爆炸力學專家。

王小謨。“中國預警機之父”。

2011年度

謝家麟。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吳良鏞。被譽為“人居環境科學創建者”。

2010年度

師昌緒。被譽為“高溫合金之父”。

王振義。內科血液專家、血液研究的領軍人物。

2009年度

穀超豪。享有國際盛譽的數學家。

孫家棟。“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著名的航太技術專家。

2008年度

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的開拓者之一。

徐光憲。著名的化學家和教育家、“稀土之父”。

2007年度

閔恩澤。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

吳征鎰。著名植物學家,植物區系研究的權威學者。

2006年度

李振聲。著名遺傳學家、小麥育種學家。

2005年度

葉篤正。著名氣象學家。

吳孟超。“中國肝膽外科之父”。

2004年度

空缺

2003年度

劉東生。中國環境學專家、地質學家、“黃土之父”。

王永志。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總設計師。

2002年度

金怡濂。中國巨型電腦事業的開拓者之一。

2001年度

王選。漢字雷射排版系統的創始人。

黃昆。中國固體物理學、半導體技術奠基人之一。

2000年度

吳文俊。中國數學機械化研究的創始人之一。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經路怒寶篩選推送——2017.1.8

2009年,侯雲德率隊實現人類歷史上首次對流感大流行的成功干預,其中在疫苗方面“獨具匠心”。87天研製成功疫苗,打破世界紀錄。由侯老提出的不加佐劑、僅需注射1劑,推翻世界衛生組織“需要注射2劑”的專家共識。

協力廠商評估表明,得益於正確的甲流應對措施,中國減少2.5億人發病和7萬人住院,減少經濟損失逾2000億元人民幣。

在侯雲德主導下,中國已建立“應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的綜合防控網路體系”,實現了72小時內鑒定152種已知病毒、147種已知細菌以及新病原檢測確認和篩查。

“雙鬢添白髮,我心情切切。願將此一生,貢獻四化業。”侯雲德曾賦詩明志。耄耋之年的他仍然矗立在“病毒地獄”大門前,守護著萬千黎民的安康。

回顧

都有誰得到了國家最高科技獎?

國家最高科技獎自2000年正式設立到現在,已經有29位科學家獲獎。

2016年度

趙忠賢。中國高溫超導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屠呦呦。發現青蒿素,201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5年度

空缺

2014年度

於敏。中國著名的核子物理學家、核武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展的領軍人物。

2013年度

張存浩。中國高能化學鐳射、分子反應動力學開拓者和奠基人。

程開甲。中國核武器發展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2012年度

鄭哲敏。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力學家、爆炸力學專家。

王小謨。“中國預警機之父”。

2011年度

謝家麟。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吳良鏞。被譽為“人居環境科學創建者”。

2010年度

師昌緒。被譽為“高溫合金之父”。

王振義。內科血液專家、血液研究的領軍人物。

2009年度

穀超豪。享有國際盛譽的數學家。

孫家棟。“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著名的航太技術專家。

2008年度

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的開拓者之一。

徐光憲。著名的化學家和教育家、“稀土之父”。

2007年度

閔恩澤。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

吳征鎰。著名植物學家,植物區系研究的權威學者。

2006年度

李振聲。著名遺傳學家、小麥育種學家。

2005年度

葉篤正。著名氣象學家。

吳孟超。“中國肝膽外科之父”。

2004年度

空缺

2003年度

劉東生。中國環境學專家、地質學家、“黃土之父”。

王永志。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總設計師。

2002年度

金怡濂。中國巨型電腦事業的開拓者之一。

2001年度

王選。漢字雷射排版系統的創始人。

黃昆。中國固體物理學、半導體技術奠基人之一。

2000年度

吳文俊。中國數學機械化研究的創始人之一。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經路怒寶篩選推送——2017.1.8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