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技讓人類為所欲為,21世紀需要敬畏之心嗎?

【導讀】隨著社會的發展, 個人主義思想嚴重的人會不斷增加。 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 這樣的人會過於陶醉自己的能力或微不足道的成功, 驕傲自滿, 不僅妨礙自己的成長還會阻礙團隊的發展。

為了形成團隊合力, 在和諧的氣氛中有效地開展工作, 必須意識到“有了大家才會有自己”這樣的道理。 稻盛和夫一直強調要持續保持謙虛的態度, 這是非常重要的。

本章思維導圖(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橫屏預覽效果更佳):

有聽讀書的各位聽友大家好, 今天我們要一起共讀的是《六項精進》的第107頁-第121頁。 請大家帶著以下問題完成今天的共讀:

1、我們為何要保持謙遜?

2、為何說才能屬於我卻不歸我所有?

01

謙虛使人進步

謙虛才是學習上進的源泉。 中國古語中有“惟謙受福”的格言, 意思是傲慢得不到好運和幸福, 只有謙虛的人才會遭遇好運、獲得幸福。

事實上, 謙虛的人會更讓人容易接受並認可。

只有沒有內涵和自信的人才會通過過度誇大來刷高存在感。

在企業管理中, 謙虛的品格更需要保持。 中小企業的經營者, 如果稍微有點盈利就沾沾自喜, 不知天高地厚, 那麼他們的企業就得不到進一步的發展。 如果失去謙虛之心, 傲慢起來, 那麼未來的發展也會受到限制甚至岌岌可危。

所以無論身居何位, 都要把保持謙虛的姿態銘記在心。 企業經營者必須以身作則, 保持謙遜的態度, 才能帶領下屬團結一致, 養成良好的企業風氣, 從而有效的開展工作。

如果企業中的中層管理人員擺架子, 上層領導驕傲自滿, 那麼團隊配合就搞不好, 形不成團隊合力。 職位越高的人越應該謙虛謹慎,

深入群眾, 向大家傳遞企業的理想, 努力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如果公司領導和一般員工都有“謙虛的姿態”, 那麼就能營造出和諧的人際關係, 在此基礎之上, 企業一定能發展壯大。

02

人一旦傲慢必定滅亡

縱觀歷史, 但凡失卻謙遜的文明全部滅亡了, 對人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實業家, 不管取得過怎樣的豐功偉績, 一旦失卻謙虛, 傲慢起來, 那就必然滅亡。

但在現在浮躁的社會, 傲慢變成所有現代人的通病。 所以, 回歸謙虛, 重新樹立對自然的敬畏之心非常重要。 在此之上, 必須建立人類共同的哲學, 構建21世紀拯救人類的新的哲學。 然後希望全世界的領袖們彙聚一堂, 集思廣益, 出謀劃策, 共同探討人類的出路。

古代文明通常都有自己的某種信仰, 或者說是對自然的敬畏之心, 但到了近代, 科技的發展讓人類的一切理想都能實現, 但也因為這樣, 衍生出了傲慢。

“我們可以為所欲為!”

“只要讓科學技術不斷發展, 我們將無所不能!”

人類孕育了卓越的科技, 但細細想來,

現在的人類正在錯誤的道路上加速奔跑。 全球化變暖、越來越多的動物瀕臨滅絕, 環境逐步惡化, 這些都是給人類的警醒。 我們沒有必要像古人一樣盲目的崇拜, 但至少要對世界萬物抱有虔誠之心, 以敬畏之心應對自然, 回歸尊重自然的哲學。

稻盛和夫認為, “國家”存在本身就帶來了人類的傲慢。 事實上, 任何國家, 不論大小, 為爭奪一國的私利而陷入傲慢, 很多國際性的紛爭也就由此而來。 由開始時小小的火種導致大動干戈, 如果各國一味強調自己國家的利益, 人類將無法生存下去。 為了防止此類悲劇的發生, 我們都必須恢復謙虛和虔敬的態度, 國際社會也必須建立起能夠持續和平繁榮的鄰居式的友好關係。

謙虛是很多人失卻的美德之一。頷首低頭以示恭敬,功勞讓與別人,得意時不忘形,互相禮讓,秉持一顆審慎謙卑之心,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

03

保持謙遜

人生在世,有時需要強調自我,堅持自己的主張。但是謙虛這個有代表性的美德漸漸被我們遺忘,不能不說是日本社會莫大的損失。住在這個國家裡不再感到愉悅,失卻謙虛禮讓是原因之一。

確實,對凡人而言,要始終保持謙虛決不是容易的事。

在精密陶瓷這個未曾開拓的領域,稻盛和夫開發了很多新技術新產品,京瓷以驚人的速度成長發展,KDDI的發展也令人驚歎。

也是因此,稻盛和夫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稱讚。面對別人的追捧,他也在飄飄然和自我反省中不斷反復,到最後才明白,自己所得到的這一切,不過是上蒼偶爾的賜予,任何人的才能都是從上天借來之物,不可過分驕傲。

因此,傑出的才能,由這才能創造的成果,屬於你卻不歸你所有。才能和功勞不應由個人獨佔,而應該用來為世人為社會謀利。就是說自己的才能用來為“公”是第一義,用來為“私”是第二義。這就是謙虛這一美德的本質所在。

然而,隨著謙虛精神日趨淡薄,把才能私有化的人有增無減,特別是身居要職的領導、官僚主義者更容易有這樣的傾向。曾經躊躇滿志的想要造福於民,最後卻貪贓枉法,醜聞纏身。這其中,就是缺乏了本質的“誠實”和“謙遜”。

對人生對工作,盡可能做到誠實。不馬虎,不偷懶,拼命地工作,認真地生活。只有這樣,滿懷感恩的心,上蒼才會給予你更多的驚喜。

回顧稻盛和夫的人生歷程,“感謝之心”就像地下水一樣,滋潤著他道德觀的根基。而這與稻盛和夫在幼年時的體驗深切相關。

稻盛和夫的老家在鹿兒島,四五歲時和父親一起去參與“隱蔽念佛”。所謂“隱蔽念佛”,可遠溯至德川時期,“一向宗”受到薩摩藩的打壓時,那些虔誠的佛教徒把宗教儀式偷偷保存了下來。稻盛和夫幼小時,還保留著這種信仰方式。

一路默默無語,幼小的稻盛和夫緊跟父親到了山頂的一戶人家。

佛龕裡擺放著氣派的佛壇,穿袈裟的僧人在前面誦經。屋內零星點著幾支小蠟燭,十分暗淡,稻盛和夫隨父親坐下,靜聽著低沉的誦經聲。

誦經結束,孩子們按指示一個接一個向佛壇獻香拜謁,這時候僧人會對孩子簡單地說幾句話,有的孩子被要求再來,而稻盛和夫聽到的卻是:“你已經行了,不要再來了,今天拜過就好了。”

接著,那僧人又說:“從今以後,你每天都要說‘南無、南無,謝謝!’向佛表示感謝。活著的期間,只要這麼做就可以了。”然後轉向父親說:“這孩子以後不用再帶來了”。好像給他的人生下了個保證。

這是稻盛和夫最早的宗教體驗,印象深刻。當時幼小的他已經學到了感謝的重要性,這種意識塑造了稻盛和夫心靈的原型。實際上一直到現在,只要有什麼事,“南無、南無,謝謝!”這句話在無意識中就會脫口而出,在他耳邊回蕩。

這句“祈禱”的話語,已經超越宗教、宗派,融入了他的血肉,已經成為滲入他內心深處的“心靈的口頭禪”。

領讀君說:有言道:謙遜基於力量,傲慢基於無能。自我修養越高的人越懂得謙遜美德,不自大虛誇,不高傲自滿,對待任何事物都有一顆平淡容讓之心。在如今浮躁的社會中,需要謙遜的態度來保持內心的寧靜;作為領導人,更需要提高自我修養,才能更好的造福社會,服務人民。

謙虛是很多人失卻的美德之一。頷首低頭以示恭敬,功勞讓與別人,得意時不忘形,互相禮讓,秉持一顆審慎謙卑之心,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

03

保持謙遜

人生在世,有時需要強調自我,堅持自己的主張。但是謙虛這個有代表性的美德漸漸被我們遺忘,不能不說是日本社會莫大的損失。住在這個國家裡不再感到愉悅,失卻謙虛禮讓是原因之一。

確實,對凡人而言,要始終保持謙虛決不是容易的事。

在精密陶瓷這個未曾開拓的領域,稻盛和夫開發了很多新技術新產品,京瓷以驚人的速度成長發展,KDDI的發展也令人驚歎。

也是因此,稻盛和夫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稱讚。面對別人的追捧,他也在飄飄然和自我反省中不斷反復,到最後才明白,自己所得到的這一切,不過是上蒼偶爾的賜予,任何人的才能都是從上天借來之物,不可過分驕傲。

因此,傑出的才能,由這才能創造的成果,屬於你卻不歸你所有。才能和功勞不應由個人獨佔,而應該用來為世人為社會謀利。就是說自己的才能用來為“公”是第一義,用來為“私”是第二義。這就是謙虛這一美德的本質所在。

然而,隨著謙虛精神日趨淡薄,把才能私有化的人有增無減,特別是身居要職的領導、官僚主義者更容易有這樣的傾向。曾經躊躇滿志的想要造福於民,最後卻貪贓枉法,醜聞纏身。這其中,就是缺乏了本質的“誠實”和“謙遜”。

對人生對工作,盡可能做到誠實。不馬虎,不偷懶,拼命地工作,認真地生活。只有這樣,滿懷感恩的心,上蒼才會給予你更多的驚喜。

回顧稻盛和夫的人生歷程,“感謝之心”就像地下水一樣,滋潤著他道德觀的根基。而這與稻盛和夫在幼年時的體驗深切相關。

稻盛和夫的老家在鹿兒島,四五歲時和父親一起去參與“隱蔽念佛”。所謂“隱蔽念佛”,可遠溯至德川時期,“一向宗”受到薩摩藩的打壓時,那些虔誠的佛教徒把宗教儀式偷偷保存了下來。稻盛和夫幼小時,還保留著這種信仰方式。

一路默默無語,幼小的稻盛和夫緊跟父親到了山頂的一戶人家。

佛龕裡擺放著氣派的佛壇,穿袈裟的僧人在前面誦經。屋內零星點著幾支小蠟燭,十分暗淡,稻盛和夫隨父親坐下,靜聽著低沉的誦經聲。

誦經結束,孩子們按指示一個接一個向佛壇獻香拜謁,這時候僧人會對孩子簡單地說幾句話,有的孩子被要求再來,而稻盛和夫聽到的卻是:“你已經行了,不要再來了,今天拜過就好了。”

接著,那僧人又說:“從今以後,你每天都要說‘南無、南無,謝謝!’向佛表示感謝。活著的期間,只要這麼做就可以了。”然後轉向父親說:“這孩子以後不用再帶來了”。好像給他的人生下了個保證。

這是稻盛和夫最早的宗教體驗,印象深刻。當時幼小的他已經學到了感謝的重要性,這種意識塑造了稻盛和夫心靈的原型。實際上一直到現在,只要有什麼事,“南無、南無,謝謝!”這句話在無意識中就會脫口而出,在他耳邊回蕩。

這句“祈禱”的話語,已經超越宗教、宗派,融入了他的血肉,已經成為滲入他內心深處的“心靈的口頭禪”。

領讀君說:有言道:謙遜基於力量,傲慢基於無能。自我修養越高的人越懂得謙遜美德,不自大虛誇,不高傲自滿,對待任何事物都有一顆平淡容讓之心。在如今浮躁的社會中,需要謙遜的態度來保持內心的寧靜;作為領導人,更需要提高自我修養,才能更好的造福社會,服務人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