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萬萬沒想到!南充這個窮山溝如今搖身變成3A景區

1月7日是週末, 在通往儀隴縣新政鎮安溪潮村的水泥路上, 車來車往, 甚是熱鬧, 三三兩兩的遊客來到村裡觀光遊覽。 幾年前, 村黨支部副書記彭傑不會想到, 一個窮山溝, 竟還能變成景區。

安溪潮村2016年底出列後, 利用脫貧攻堅打下的堅實基礎, 走上了旅遊發展的路子, 2017年12月, 安溪潮村成功升級為3A景區, 又一次實現了美麗蝶變。

昔日貧困村 今日搖身變成景區

在儀隴縣新政鎮, 有一條蜿蜒流淌的小溪, 叫安溪。 溪上有座安溪橋, 橋外有座安溪廟。 安溪水蜿蜒流淌而過的村莊, 叫安溪潮村。

時令雖正值寒冬,

但在安溪潮村, 遊客仍然絡繹不絕, 走在村子裡, 一排排川北民居風格的“小洋房”有序排列, 剪紙宣傳畫點綴外牆。 從山坡向下俯瞰, 玉帶般的水泥路蜿蜒起伏, 通向一個個村民聚居點, 一排排現代化的蔬菜大棚、波光粼粼的魚塘整齊劃一呈格狀分佈。 “這哪裡像農村, 比城裡人的日子還舒服呢。 ”遊客發出由衷感歎。

85歲的村民譚精業, 早起剛給庭院裡的作物澆了水, 他的2層樓小院子前有菜園, 後有果樹。 “以前, 安溪潮村就是個山溝小村, 山高路不平, 三天不下雨, 臉都洗不成。 現在, 老鄉們住上了小洋樓、用上了天然氣, 光纖也通到了家裡, 實現了安居樂業, 過上了好日子。 ”

雖然已經85歲高齡, 但譚精業精神頭好著呢。 閑來沒事的時候,

就喜歡沿著乾淨的水泥路轉悠, 看看村道上車輛進進出出, 衣著時尚的遊客在村裡拍照留影, 熱熱鬧鬧的場景讓老人感到特別開心。

打了一場脫貧攻堅硬仗, 2016年底, 安溪村正式出列, 摘掉了貧困帽子。 如何鞏固脫貧成效, 引導村民在奔小康的路上越走越快?儀隴縣委、縣政府, 新政鎮黨委、政府, 安溪潮村的村民都在思索。 很快, 7條硬舉措“出爐”:鞏固脫貧奔康長效機制;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發展庭院經濟;鼓勵支持貧困群眾到果園、蔬菜園務工;利用光伏發電積累資金建立返貧救助基金;低保兜底27戶;扎實抓好醫療救助、健康體檢、惠農政策補助及農保。

“利用脫貧攻堅時期打下的堅實基礎發展鄉村旅遊, 被提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也成了全村的中心工作。 ”彭傑說, 一年時間以來, 村裡建起了農耕文化體驗區, 實現了由觀光農業向農耕文化體驗的轉變;打造了百果園, 裡面栽種著大雅柑橘、翠紅李、獼猴桃、杏子、無花果等, 一共20餘個品種;對環繞村子的雙龍山進行了旅遊開發, 建設了旅遊觀光亭、游步道、兒童遊樂場;村裡還新建了旅遊公廁;打造了釣魚場, 村道邊栽上了格桑花……

通過一年時間的打造, 2017年12月, 安溪潮村順利通過驗收, 正式成為3A旅遊景區。

遊客紛至遝來 村裡農家樂常常客滿

當前屬於旅遊淡季, 但在安溪潮村, 每天都會有遊客前來觀光遊覽, 少則一兩百人, 一到週末或者是節假日, 遊客則上千人, 他們在村子要麼休閒垂釣, 要麼採摘蔬菜水果,

要麼參觀現代化的蛋雞大棚、蔬菜大棚, 盡得其樂。 “待到春暖花開時, 村裡將會更加熱鬧。 ”彭傑認為。

安溪潮村的美麗蝶變, 也讓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機。 村裡的農家樂“老闆娘”趙春銀, 就是安溪潮村的新晉業主。 她和丈夫瞭解到安溪潮村的發展後, 將城裡的汽車輪胎生意交給兒子、兒媳打理, 夫妻倆邀上其他幾個朋友, 投資200多萬元, 在安溪潮村開起了第一家農家樂。 2017年4月25日開業至今, 營業額近百萬元。 一到週末, 農家樂裡生意興隆。 “菜是村裡自己種的, 廚師手藝也好, 除了吃飯, 還有棋牌、垂釣等。 ”趙春銀介紹, 絕大部分是自駕來安溪潮村過週末的遊客, 以前從儀隴縣城過來要3個多小時, 現在交通方便了, 公路直通, 開車10多分鐘就到了。

彭傑介紹, 目前在安溪潮村, 還有兩家上檔次的農家樂也正在打造, 到時村裡的老百姓, 既有蛋雞場、蔬菜大棚的入股分紅, 還有土地流轉收入, 也可以在產業園區、農家樂裡上班, 收入將繼續穩定增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