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昆明共用單車:入駐四月超十萬輛 行業呼籲准入標準

被扔在盤龍江裡的單車。 攝影:徐前

人民網昆明4月11日電 (徐前)“五毛錢的生意, 何必呢!”看著倉庫裡成排被人為損壞的缺座椅少把手的單車,

永安行共用單車昆明城市經理梁正超顯得很無奈。

走在昆明的街上, 顏色各異、外形時尚的共用單車給這座城市增加了別樣的活力, 也掀起了綠色出行, 健身騎行的新風潮。 快速發展的共用單車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模式, 但無序亂停放、故障車多、人為損壞、騎行安全等問題頻現, 也給共用單車的發展蒙上一層陰影, 昆明共用單車能走多遠?

企業:呼籲建立行業准入標準

2016年12月8日, 永安行共用單車入駐昆明, 成為昆明首家入駐的共用單車企業, 隨後ofo、摩拜單車先後進入昆明市場。 3月1日, 昆明公共自行車也亮相呈貢, 截至目前為止, 昆明共用單車總投放超過十萬輛。

“共用單車要長久的走下去, 行業准入標準必不可少。

”摩拜昆明區域市場總監李龍表示, 共用單車企業要加大對產品的投入, 在GPS定位、安全性等方面要有責任擔當, “政府和企業要共同建立起行業准入標準, 對單車從投放到管理、回收都要有明確規定, 不僅要做到能投能管, 更要管的住。 ”

目前, 昆明區域內的共用單車使用模式都是先實名認證, 12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允許使用, 認證之後通過押金的方式作為抵押或者使用費用。

梁正超告訴記者, 永安行單車的盈利靠的就是“五毛錢半小時”的騎行收費, ofo昆明區域市場經理陳雲燕也表示, ofo的盈利很大程度上也依靠“一小時一元”的收費模式。 因此, 面對被人為惡意損壞的單車, 梁正超發出文章開頭的感歎。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被騎進社區的共用單車。 攝影:徐前

針對外界對共用單車企業押金使用的議論, 李龍告訴記者, 摩拜單車的押金是有專門的金融機構監管, 和招商銀行合作, 銀行對監管帳戶內所有資金進行嚴格的審核、監管, 確保押金的管理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摩拜與使用者之間的《使用者指南》《車費與押金》的規定。

ofo媒介經理李鷗也告訴記者, 為確保押金安全, ofo有專門的帳戶存管, 專款專用。

文明用車依然是主流

實際上, 在各家共用單車企業進入昆明之前, 都做過前期的調研, 對城市人口密度, 道路狀況, 天氣情況, 政府包容度等方面都會有考量。 “這些條件昆明都很完美, 政府很支持, 道路設計也有自行車道, 呈貢最明顯, 昆明的自行車道在全國範圍來看都是做的不錯的。 ”梁正超表示。

4月6日, ofo小黃車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對外發佈《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主要城市騎行報告》, 報告顯示, 在車均使用次數方面, 昆明排名第一, 成為“最愛騎共用單車的城市”。

“共用單車真的很方便, 昆明作為一個旅遊城市,

騎單車更能領略城市的韻味。 ”來昆明旅遊的李潔小姐告訴記者, 她最喜歡的就是摩拜單車, 沒想到昆明也有, 同時她也看到了很多損壞的單車無法使用。

4月5日, 記者跟隨永安行共用單車的運維人員晚師傅和鄭師傅回收損壞的單車, 在盤龍江一城中村段,不足百米的河道中多輛小黃車泡在江裡。

盤龍江邊的環衛工尹阿姨告訴記者,自己好幾次親眼見到小孩將單車扔進盤龍江,“這些小孩太不應該了,好好的車輛不珍惜,用完就扔到江裡,旁人勸都勸不住,大人都不在身邊,沒人管他們。”

在昆明永安行共用單車一個倉庫裡,記者看到成排被損壞的單車。“現在每天要拉回倉庫二十多輛,其中大部分是鎖壞了。除此之外,手柄斷了,座椅沒了,鋼圈斷了,被噴漆的,編號或者二維碼被損壞的,情況不一而足。”梁正超表示,其中大部分是人為損壞的。

雖然各家單車被損壞的慘狀讓人氣憤,但三家單車企業都表示,損壞在企業可控範圍之內,損壞率適中,實際影響並不大。“昆明市民都非常愛護單車,文明用車是主流。”陳雲燕告訴記者,ofo運維採用網格化管理,專職的運維師傅身穿工作制服進行維護和管理,確保用戶滿意,車況良好,保證車輛擺放有序。

昆明南屏街西口的一處ofo共用單車推薦停車點。攝影:徐前

讓自行車回歸城市 用情懷做共用單車

“昆明共用單車人目前還是人多車少,遠未達到飽和狀態,ofo正在逐步增加投放量。”陳雲燕的判斷和李龍一致。

摩拜單車的非標設計,四年免維護的設計預期以及多項技術專利的支撐,加上時尚靚麗的外觀,吸引了大批忠實用戶。“目前摩拜在昆明投放了四萬多輛,還在持續增加。因為用戶的需求在增加,我們憑單車的使用率來判斷是否達到投放臨界點。”李龍說。

下一步,各家都在逐漸規範停車區域。“目前昆明不存在共用單車企業惡性競爭,都在摸索如何做得更好。”李龍說。無樁單車固然方便,但同時存在市民使用結束亂停亂放的問題。對此,三家共同在做規範停車的嘗試。

永安行的運維人員將搜尋到的損壞車輛收回倉庫維修。攝影:徐前

摩拜和ofo已經在昆明各商圈和一些低碳環保社區建立了多個停放點,永安行也在很多區域設置永安站,“目前這樣的專門停放區有十多處,採取有點無樁的形式,市民停到指定的區域還有獎勵,可以免使用費。”梁正超說。

“讓自行車回歸城市,就是我們最初的夢想。”李龍說,共用單車是一個大膽創新的實踐,能夠減少城市的碳排放,解決市民的短途出行問題,共用經濟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ofo昆明區域的員工大多數是90後,“他們熱情洋溢,富有激情和幹勁,除了把共用單車當做一份工作之外,大家都有一份情懷在做這件事,一句話概括就是:很忙很快樂。”90後的陳雲雁說。

在盤龍江一城中村段,不足百米的河道中多輛小黃車泡在江裡。

盤龍江邊的環衛工尹阿姨告訴記者,自己好幾次親眼見到小孩將單車扔進盤龍江,“這些小孩太不應該了,好好的車輛不珍惜,用完就扔到江裡,旁人勸都勸不住,大人都不在身邊,沒人管他們。”

在昆明永安行共用單車一個倉庫裡,記者看到成排被損壞的單車。“現在每天要拉回倉庫二十多輛,其中大部分是鎖壞了。除此之外,手柄斷了,座椅沒了,鋼圈斷了,被噴漆的,編號或者二維碼被損壞的,情況不一而足。”梁正超表示,其中大部分是人為損壞的。

雖然各家單車被損壞的慘狀讓人氣憤,但三家單車企業都表示,損壞在企業可控範圍之內,損壞率適中,實際影響並不大。“昆明市民都非常愛護單車,文明用車是主流。”陳雲燕告訴記者,ofo運維採用網格化管理,專職的運維師傅身穿工作制服進行維護和管理,確保用戶滿意,車況良好,保證車輛擺放有序。

昆明南屏街西口的一處ofo共用單車推薦停車點。攝影:徐前

讓自行車回歸城市 用情懷做共用單車

“昆明共用單車人目前還是人多車少,遠未達到飽和狀態,ofo正在逐步增加投放量。”陳雲燕的判斷和李龍一致。

摩拜單車的非標設計,四年免維護的設計預期以及多項技術專利的支撐,加上時尚靚麗的外觀,吸引了大批忠實用戶。“目前摩拜在昆明投放了四萬多輛,還在持續增加。因為用戶的需求在增加,我們憑單車的使用率來判斷是否達到投放臨界點。”李龍說。

下一步,各家都在逐漸規範停車區域。“目前昆明不存在共用單車企業惡性競爭,都在摸索如何做得更好。”李龍說。無樁單車固然方便,但同時存在市民使用結束亂停亂放的問題。對此,三家共同在做規範停車的嘗試。

永安行的運維人員將搜尋到的損壞車輛收回倉庫維修。攝影:徐前

摩拜和ofo已經在昆明各商圈和一些低碳環保社區建立了多個停放點,永安行也在很多區域設置永安站,“目前這樣的專門停放區有十多處,採取有點無樁的形式,市民停到指定的區域還有獎勵,可以免使用費。”梁正超說。

“讓自行車回歸城市,就是我們最初的夢想。”李龍說,共用單車是一個大膽創新的實踐,能夠減少城市的碳排放,解決市民的短途出行問題,共用經濟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ofo昆明區域的員工大多數是90後,“他們熱情洋溢,富有激情和幹勁,除了把共用單車當做一份工作之外,大家都有一份情懷在做這件事,一句話概括就是:很忙很快樂。”90後的陳雲雁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