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愛無疆讓這個冬天不再冷

——成都市新都區舉行2018援助甘孜州理塘縣扶貧專案捐贈儀式, 川音學子朱子楊慷慨解囊十萬元

本報訊2018年1月8日上午九點半, 成都新都區雨夾雪,

氣溫降到了零度。 但是在新都區文廣中心8樓新都區民政局的會議室裡卻滿是暖意濃濃, 一場特殊的而有溫度的捐贈儀式正在這裡隆重舉行。 隨著甘孜州理塘縣常務副縣長何孫剛從新都慈善會手中接過沉甸甸的十萬元愛心定向捐贈, 一場關於愛心的傳遞就此開始。

按照捐贈約定, 這十萬資金將對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的低保家庭、困難兒童、孤兒、孤寡老人、失獨家庭和重殘物件進行救助, 給這些正處於寒冬的人們送上濃濃的暖意和愛心, 為這些困難群體點亮一盞明燈, 溫暖他們的心靈, 讓他們的這個冬天不再冷。

記者瞭解到, 這筆十萬元的捐贈者叫朱子楊, 系中國音樂教育家協會會員、“與愛同行”大型公益慈善專案中國組委會副主席、中國民辦教育公益聯盟副主席。

1982年出生於大別山腳下一個貧窮的小山溝中, 從小就嘗盡貧困的滋味, 從那時起就下定了決心一定要發奮圖強。 後來經過刻苦努力, 考入四川音樂學院並於2006年畢業後創辦川音朱子楊藝術學校。 學校在教學的課餘時間, 積極組織愛心公益活動和一系列慈善演出活動, 加上優秀的教學品質, 很快樹立起良好的學校口碑, 學校發展蒸蒸日上, 朱子楊本人的生活品質也有了很大提升。

但是, 作為中共黨員, 朱子楊在自己事業發展火熱的時候並沒有忘記自己的社會責任。 他得知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還有很多低保家庭、困難兒童、孤兒、孤寡老人、失獨家庭和重殘對象急需進行救助的時候,

心裡十分難過。 經過和家裡人商量, 很快做出了向貧困地區捐贈的決定。

“十萬元的數目不是很大, 但是我作為黨員要首先站出來, 有責任出一把力, 為貧困地區的困難群眾雪中送炭, 希望他們能過上幸福溫暖的中國年, 這個冬天不再冷。 ”朱子楊對記者表示, 眾人拾柴火焰高, 希望更多的人們加入到這個幫扶的佇列中來, 一起為貧困人群的生活條件改善添上一把柴。

新都區統戰部副部長、民宗局局長張勝利儀式上認為, 社會愛心人士對理塘的傾心傾力的幫扶, 是該縣早日脫貧奔康的的重要抓手。 作為深度貧困縣, 理塘縣的脫貧攻堅任務十分繁重。 目前, 新都縣直接財政投入到理塘的資金已經達到3500萬,

後續還有5000萬, 社會愛心人士捐贈物品價值達到150萬以上。

下一步, 新都區將廣泛宣傳, 組織有社會責任感的愛心人士走進理塘縣, 實地感受和作為, 來帶動更多的人發揚扶危濟困的精神和傳統, 鼓勵大家採取以購代捐等方式, 助推理塘縣早日脫貧奔康。

2006年,全國將艱苦邊遠縣分為六類, 其中四川石渠、理塘、色達3縣劃定為最艱苦邊遠的“六類”縣。 2016年, 通過精准識別, 石渠、色達、理塘三縣最終建檔立卡的貧困村、貧困戶和貧困人口數量都占相應總數的40%以上。

作為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方, 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返貧面廣, 成為當地破解貧困難題的重要短板, 急需社會伸出援助之手。

何孫剛副縣長感動地對記者表示,

有了社會各方的溫暖支持, 理塘縣73000多藏族兒女將奮發圖強, 打贏脫貧攻堅戰。 新都對口援助理塘一年以來, 理塘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有了很大變化, 雖然與發達地區還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現在全縣老百姓心懷感恩, 將把這種溫暖幫扶轉化成發展的動力、“我們絕不躺在捐贈上過日子, 一定努力拼搏, 實現早日脫貧。 ”何孫剛表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