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聚焦」第十屆中國律師論壇在深圳舉行,張軍作主題報告

新時代 新格局 新機遇

第十屆中國律師論壇在深圳舉行

張軍作主題報告

今天, 在世界矚目的黨的十九大閉幕不久, 第十屆中國律師論壇在停辦七年後,

於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蛇口舉行。 司法部黨組書記、部長張軍出席論壇並就律師行業党的領導, 新時代中國律師肩負的歷史責任, 律師在執業過程中遇到種種不如意、吐糟等和律師在深化依法治國實踐中建功立業四個主題作報告。

張軍表示

此次論壇的舉行, 適逢中國改革開放迎來40周年的歷史節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偉大時刻、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 可謂意義非凡。 來自各界代表近一千人就“《律師法》修改與深化律師制度改革”主題一起來謀劃新時代律師事業改革發展,

更是律師界的一件大事、一件盛事。

張軍指出

1月5日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上, 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中三個“一以貫之”, “做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 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 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 為在新的更高起點上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提出了根本遵循。

張軍認為

黨的十九大為新時代律師工作再上新臺階, 推動律師事業改革發展加快速度、寫好新篇章指明了正確方向。

律師行業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關鍵要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 用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 為人民日益增長的更好生活需要, 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 以34萬律師職業之擔當、執業之審慎, 以法律人精工之筆觸、有據之言論, 共同描繪“兩個百年”壯美畫卷!

張軍指出

党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 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 沒有党的領導就沒有律師事業發展。 堅持党對律師工作的領導、加強律師行業党的建設, 不是一句口號, 更不是權宜之計, 是與中國國情完全契合、完全相適應的基本制度安排, 是事關律師事業長遠發展的政治制度安排。

加強律師行業党的建設就是一項鑄魂工程, 是全面加強党的建設偉大工程重要內容之一。

張軍指出

在新的歷史征程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對律師來說, 既有廣闊空間, 又提出了新的挑戰。 我國律師事業改革發展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廣大律師在思想觀念、能力素質上有沒有做好準備?“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中,涉外律師人才隊伍建設能不能滿足需求?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律師有沒有適應這個變化?律師能不能在黨委政府決策中履好職、服好務?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律師的數量、職業道德水準和出庭辯護品質是不是適應需要?建立律師調解制度,律師、律所的公信力能不能滿足社會要求、獲得群眾認可 ?這些都是我們要高度重視、一一破解的問題。

張軍提出

儘管目前通過法律援助等方式解決了170多個縣沒有律師的問題,但只能是聊勝於無,這些傳統法律服務遠遠不能滿足實際的剛需,律師服務還要進一步解決好“有沒有”——縣、鄉、城市的“傳統”法律服務不足的問題,同時,又必須一步跨入“好不好”發展新階段,這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張軍認為

新時代、處於新的歷史方位,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對律師職能作用發揮提出了新要求,對整個律師行業提出了新期待。律師是提供公共法律服務的主體,要承擔起新時代賦予律師行業的歷史責任,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法律服務理念,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使人民群眾有更實在、內涵更豐富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最後,張軍強調

律師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力量,要以《律師法》修改為契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律師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推進律師事業改革發展,完善律師執業權利保障,規範律師執業行為,加強律師隊伍建設。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和廣大律師都要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律師制度承擔起自身的職責, 都要在深化依法治國實踐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司法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全國律師行業黨委書記熊選國也在論壇開幕式上作了主題報告。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徐顯明,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廣東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何忠友,深圳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華楠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廣大律師在思想觀念、能力素質上有沒有做好準備?“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中,涉外律師人才隊伍建設能不能滿足需求?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律師有沒有適應這個變化?律師能不能在黨委政府決策中履好職、服好務?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律師的數量、職業道德水準和出庭辯護品質是不是適應需要?建立律師調解制度,律師、律所的公信力能不能滿足社會要求、獲得群眾認可 ?這些都是我們要高度重視、一一破解的問題。

張軍提出

儘管目前通過法律援助等方式解決了170多個縣沒有律師的問題,但只能是聊勝於無,這些傳統法律服務遠遠不能滿足實際的剛需,律師服務還要進一步解決好“有沒有”——縣、鄉、城市的“傳統”法律服務不足的問題,同時,又必須一步跨入“好不好”發展新階段,這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張軍認為

新時代、處於新的歷史方位,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對律師職能作用發揮提出了新要求,對整個律師行業提出了新期待。律師是提供公共法律服務的主體,要承擔起新時代賦予律師行業的歷史責任,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法律服務理念,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使人民群眾有更實在、內涵更豐富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最後,張軍強調

律師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力量,要以《律師法》修改為契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律師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推進律師事業改革發展,完善律師執業權利保障,規範律師執業行為,加強律師隊伍建設。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和廣大律師都要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律師制度承擔起自身的職責, 都要在深化依法治國實踐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司法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全國律師行業黨委書記熊選國也在論壇開幕式上作了主題報告。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徐顯明,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廣東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何忠友,深圳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華楠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