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梁文道:“出版”一款酒

1.

出版

“我們不生產產品, 我們出版產品。 ”

每當我和合作夥伴們說起這句話的時候, 不管是將致力在中國做出精品葡萄酒的家族酒莊, 還是一位傳承古老技藝的日本匠人, 他們臉上都會閃過一瞬不解的神情。

但是很快的, 他們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當然了, 這就是我選擇跟他們合作的理由。

跨界合作早已不是新聞, 各種自媒體兼售產品的潮流更是早已開到荼蘼。

早在三年以前, “看理想”成立之初, 我們就已經打算在視頻和音頻等文化傳播內容之餘, 另外推出各種物件產品。

不像其他走在時代先鋒的同行,

我們的動作比較慢。 那是因為我們一直在思考:

我們為什麼要推出產品(除了很明顯的商業理由)?

我們是誰?

那些產品和我們又有什麼關係?

“看理想”脫胎于傳統出版事業, 它的原點在於重新肯定出版的本意。

所謂出版(publishing), 無非就是把有價值的內容交付公眾(publics)。

在我們看來, 傳統紙質書籍只不過是這些有價值的內容其中一種最重要的載體罷了, 除了書籍, 出版應該還可以有其他很多的形式, 例如我們已經在嘗試的視頻和音訊節目。

同樣的, 我們和物質產品之間的關係是不是也能是一種“出版”呢?

你可以買得到世上最便宜的東西, 也可以買得到你所能負擔的最昂貴的東西, 整個消費過程可以不加思索, 全憑欲望推動。

這種欲望還要不斷受到刺激, 你以為你今天買到的一件貨物已經是世界上最好的了嗎?

你錯了, 因為明天很快有人會告訴你另外一百種選擇。

終於, 大量消費品填滿了我們可憐的生活空間, 而且它們還全都可以被輕易替代, 往往一個物件沒有被用過幾回,

就被迅速拋棄, 騰出位置給更新更炫的東西。

我們不想生產這樣的消費品, 是因為我們相信物件其實也可以包含更多的訊息, 甚至感情;它們不只能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實際用途, 或許也能讓我們重新感受和思考生活的豐美本質。

“出版產品”, 意思就是做一些對我們所設想的公眾而言, 有意義、有價值, 以及有溫度的物件。

它們不該是快消的爆款, 而是值得我們好好珍重和感受的“出版品”, 提醒我們去發掘一種物件和一些相關生活脈絡的本來面目。

你就是我們這款產品的“讀者”, 我們把產品交到你手中, 就好比我們寄出的一封瓶中信。 我們相信, 或遲或早, 你會讀懂這封信裡的內容。

2.

記憶

推廣葡萄酒的種種宣傳文案總是喜歡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們, 葡萄酒是一種文化, 一種品位, 一種生活方式......於是我們往往忘記, 其實它首先是一種農產品。

葡萄酒是一種農產品, 意思就是葡萄的藤蔓不會自動往上生長, 必須有人去把它搭在架上, 或者纏在樹上。

生產葡萄酒就和生產任何農產品一樣,

必須面對種種不可測、不可控的自然條件:陽光、 雨水、風向、石塊、泥土和昆蟲。

造酒人的工作又如農夫, 終其一生都在學習怎樣面對這一切無常。

也許某年是個好年份, 風調雨順, 但在收成的前一天卻遇上一陣冰雹。 更常見的情況是收成之前來了一場大雨, 這時候的葡萄充滿水分, 所以不可採收;但要是此時不收, 雨停之後天氣可能會變得更加陰濕, 葡萄眼看就要發黴變壞了。 你該怎麼辦呢?

每一瓶酒都是一本書, 它記錄了一整年發生在某一片土地上的事, 以及造酒人回應那些事件的辦法。

有些年份的酒之所以罕見,是因為大自然在那一年和農民開了一個玩笑。 例如 2013 年加州納帕山谷(Napa Valley), 全年都是好天氣,但釀出來的酒才進桶沒多久,就發生了一場毀滅性的大地震。

又有些時候,人為的災禍也會影響到酒的狀況,所以我們今天還能見到1930 甚至1920年代的法國老酒,偏偏很難遇上1940到1945那幾年的酒,因為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年份。

不論好壞,葡萄酒都忠實地記錄了時間,它是可以飲用的記憶。

3.

新酒

有趣的是,公認糟糕的年份不一定釀不出好酒。

經過釀酒師的慧心巧藝,以及時間的作用,多年之後,也許我們會得到一瓶性格鮮明的獨特好酒。

值得陳年等待的酒,必須精心侍候,溫度和光線的照射都得仔細調控。

然而,並非所有葡萄酒都適合陳年,也並非只有能夠陳放數十年的酒才叫做好酒。

每一本書都有它的 “閱讀時限”,有些書可以等你老了之後才看,有些書今年不看就怕過時。酒也一樣,每一瓶葡萄酒都有最適合它,最能表現出它巔峰狀態的開瓶時刻。

其中最獨特的就是“新酒”,比方說舉世知名的法國“博若萊新酒”(Beaujolais Nouveau),以“二氧化碳浸漬法”發酵,不經橡木桶陳年,在葡萄收成不久之後立刻灌瓶上市。

這種紅葡萄酒口感清新,果香味重,和一般的紅葡萄酒截然不同。

這種非正統的紅葡萄酒在二十世紀後半葉蔚為風潮,每年十一月第三個星期四上市的日子,甚至成了全球酒客的慶典。

容易入口的特質使其充滿歡樂氣息,大受年終各種派對的歡迎,冷卻之後尤其適合烤肉圍爐等輕鬆歡聚的場合。

“看理想”和“怡園酒莊”聯合推出的這款“年華”,除了沿襲新酒使人愉悅的特質之外,更想強調新酒的本來面目。

那就是讓沒有經過橡木桶陳年造成的複雜變化所影響,只是稍稍過濾過的新鮮紅葡萄酒,去完整地表現出過去一年怡園酒莊的風土狀況。

在杯酒當中,我們可以喝到去年的天氣和土地留在葡萄身上的痕跡。在農曆新年期間品嘗“年華”,對飲者而言,無異於喝下往昔一年的酸甜苦辣。

不論我們經過多少風雨起伏,這一年畢竟過去,人生多少興衰,且付杯酒笑談。

揭西(禮品)擂茶

擂茶是客家人的特製飲料,其製作與風味別具特色。客家先民在遷徙過程中,艱辛勞作,勞動歸來,美美地享用一碗擂茶,甘醇的清流沁人心脾。

全年都是好天氣,但釀出來的酒才進桶沒多久,就發生了一場毀滅性的大地震。

又有些時候,人為的災禍也會影響到酒的狀況,所以我們今天還能見到1930 甚至1920年代的法國老酒,偏偏很難遇上1940到1945那幾年的酒,因為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年份。

不論好壞,葡萄酒都忠實地記錄了時間,它是可以飲用的記憶。

3.

新酒

有趣的是,公認糟糕的年份不一定釀不出好酒。

經過釀酒師的慧心巧藝,以及時間的作用,多年之後,也許我們會得到一瓶性格鮮明的獨特好酒。

值得陳年等待的酒,必須精心侍候,溫度和光線的照射都得仔細調控。

然而,並非所有葡萄酒都適合陳年,也並非只有能夠陳放數十年的酒才叫做好酒。

每一本書都有它的 “閱讀時限”,有些書可以等你老了之後才看,有些書今年不看就怕過時。酒也一樣,每一瓶葡萄酒都有最適合它,最能表現出它巔峰狀態的開瓶時刻。

其中最獨特的就是“新酒”,比方說舉世知名的法國“博若萊新酒”(Beaujolais Nouveau),以“二氧化碳浸漬法”發酵,不經橡木桶陳年,在葡萄收成不久之後立刻灌瓶上市。

這種紅葡萄酒口感清新,果香味重,和一般的紅葡萄酒截然不同。

這種非正統的紅葡萄酒在二十世紀後半葉蔚為風潮,每年十一月第三個星期四上市的日子,甚至成了全球酒客的慶典。

容易入口的特質使其充滿歡樂氣息,大受年終各種派對的歡迎,冷卻之後尤其適合烤肉圍爐等輕鬆歡聚的場合。

“看理想”和“怡園酒莊”聯合推出的這款“年華”,除了沿襲新酒使人愉悅的特質之外,更想強調新酒的本來面目。

那就是讓沒有經過橡木桶陳年造成的複雜變化所影響,只是稍稍過濾過的新鮮紅葡萄酒,去完整地表現出過去一年怡園酒莊的風土狀況。

在杯酒當中,我們可以喝到去年的天氣和土地留在葡萄身上的痕跡。在農曆新年期間品嘗“年華”,對飲者而言,無異於喝下往昔一年的酸甜苦辣。

不論我們經過多少風雨起伏,這一年畢竟過去,人生多少興衰,且付杯酒笑談。

揭西(禮品)擂茶

擂茶是客家人的特製飲料,其製作與風味別具特色。客家先民在遷徙過程中,艱辛勞作,勞動歸來,美美地享用一碗擂茶,甘醇的清流沁人心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