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學鋒:在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培育特色小鎮

圖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李學鋒對“百強縣特色小鎮發展指數研究課題”進行說明。 新華網 發

新華網長沙1月14日電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李學鋒在“全國百強縣特色小鎮發展指數研究課題”說明會上說, 在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培育特色小鎮。

李學鋒介紹, 該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指數反映全國特色小鎮培育建設的狀況, 去探索特色小鎮與中小城市或者與百強縣市區發展耦合的機制;通過典型特色小鎮的示範效應, 推廣成功經驗, 推動資本、產業、文化、生態等要素在特色小鎮聚集。 同時, 也會探討鄉村振興過程當中特色小鎮應該如何發揮戰略支撐作用。

從指標體系來看, 該研究從理念、內涵、形態的角度, 會從規劃管控、產業支撐、文化傳承、基礎設施、生態宜居、機制創新、聯動發展等方面去深化、去完善。

李學鋒從新型城鎮化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前景可期、百強縣市區承擔發展新使命三個角度進行了說明。

人口和產業向中西部地區雙轉移沒有實現

到2016年年底城鎮化率已經到57.35%, 放到全球去比, 目前我們的城鎮化水準大致處於中等水準。 如果我們城鎮化率到70%、75%的話, 可能還有大約3億人口需要進城。 資料表明, 現在城鎮化速度並沒有變慢, 預計到2020年城鎮化率會達到60%左右之後。

李學鋒指出, 現在依然可以看到相當大比重的人口都集中在東部地區。 在2000年以後, 東部地區的人口比重一直處於提升當中。 也就是說人口並沒有向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轉移, 相反中部地區從2000年以後,

連續16年人口比重都處於穩定的下降狀態之中, 西部人口總體來說沒有明顯上升。 在這樣一種背景之下, 可以得出結論, 第一, 城鎮化仍然在快速推進, 第二, 人口仍然在向東部流動。

從經濟總量的變化來看。 以2010年以後的6年資料來看, 西部地區的增長比東部地區要快一些, 但是, 中部地區仍然比不過東部地區。 這意味, 產業向中西部地區的轉移, 西部地區獲得新的發展優勢並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 從這個角度來說, 人口和產業向中西部地區雙轉移並沒有實現。

百強縣市將會成為鄉村振興的戰略支點和關鍵結點

十八大以來, 城鄉一體化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 在城鄉差距逐步縮小、城鄉一體發展取得新成效的同時,

十九大對鄉村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於城鄉融合發展中, 雙向流動的障礙、資本人才下鄉的阻礙方面, 李學鋒說:“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人才和資本之所以不願意下鄉, 是由於中小城市不夠發達, 它的服務體系、支撐能力、生活環境不能達到資本和人才的需求, 這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支點和關鍵結點。 ”

對此, 李學鋒認為百強縣市區會成為重要載體, 在人口仍然向東部地區聚集的情況下, 二線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鎮將會迎來黃金的發展機遇。 百強縣市區憑藉優良的區位優勢、雄厚的基礎, 將在人口吸納方面發揮戰略作用。

更重要的是, 百強縣市將會成為鄉村振興的戰略支點和關鍵結點。

鄉村振興一個重要的要求就是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這個難點在於具體的投入方式上。 我們需要在流動自由、選擇權利和底線保障三個方面著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