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特色小鎮專題(一)|回首2017,展望2018,特色小鎮的路怎麼走?

回顧2017, 可以說是特色小鎮浪潮來襲的一年,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20個省份提出特色小鎮創建計畫, 總計畫數量已超過1500個, 2017年7月住建部公佈了第二批276個特色小鎮名單, 加上2016年住建部公佈的第一批特色小鎮127個, 目前全國特色小鎮一共有403個, 結合剩餘14個尚未公佈計畫的省份推算, 全國至少將會出現2000多個省級特色小鎮, 爭取千鎮計畫的名額。

特色小鎮進化史

特色小鎮並不是一個行政意義上的城鎮, 而是一個大城市內部或周邊的, 在空間上相對獨立發展的, 具有特色產業導向、景觀旅遊和居住生活功能的專案集合體。

特色小鎮既可以是大都市周邊的小城鎮, 又可以是較大的村莊, 還可以是城市內部相對獨立的區塊和街區, 其中部分服務功能可以和城市共用。 特色小鎮的核心是特色產業, 一般是新興產業, 如互聯網金融、創意設計、大資料和雲計算、健康服務業, 或其他智力密集型產業。

1.0版本, 也就是第一代特色小鎮, 比如說農村有“一村一品”, 杭州有龍井茶, 特色小鎮是一個地區的產業象徵, 為的是解決當地農民農業問題, 是銷售和加工的基地。

2.0版本特色小鎮是改革開放以來, 小鎮加企業, 將許多資源要素聚集起來, 產生非常細緻的專業分工與合作, 這是40年來浙江的創舉。

3.0的小鎮, 是上個世紀90年代, 一些以古代傳統建築為主體的小鎮,

保持了傳統的風貌特徵, 然後被旅遊者開發、完善, 成為區別城市面貌的特殊村落, 帶動了許多當地的就業與經濟發展。

4.0版特色小鎮, 是在新經濟體下誕生的創新型小鎮形態, 小鎮在城市裡湧現, 成為城市的生態修補、產業修繕的一種特殊的經濟組織, 這種經濟組織是特色小鎮的主體, 是技術創新與新資源創造下產生的。

4.0版的特色小鎮必須是源於城市, 服務於城市, 它跟農村的一、二、三代特色小鎮完全不一樣, 是新產品、新結構、新的創業業態的形成。

政策解讀

中央高度重視特色小鎮發展分別從土地、財稅、金融等三個方面在經濟上大力支持特色小鎮發展, 各部委、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相應政策,

支持特色小鎮創建工作, 特色小鎮進入了國家層面推廣的新階段。

總體而言, 主要包括土地、財政、金融三個方面:

土地方面:1、優先安排用地指標;2、對如期完成的按比例給予獎勵, 對未達成的加倍扣減;3、利用現有房屋和土地興辦文化創意、科研、健康養老、工業旅遊、文創空間、現代服務業、互聯網+新業態的, 可實行5年的原類型過渡期政策, 期滿後可按新用途變更。

財稅方面:包括一般3-5年的財政返、資金獎勵(有的按年給, 累計三年;有的一次性給予獎勵, 規模200-500萬元不等)和貼息扶持三種。

金融方面:支持產業投資發展基金、產業風險投資基金等基金設立, 鼓勵採取TOT(轉讓經營權)、BOT(建設-經營-轉交)等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專案融資模式等。

整體上來看, 各地在金融方面政策差距較小, 但在土地和財政支持方面具有較大差異:

天津、雲南、福建、江蘇對特色小鎮的扶持力度較大, 在土地、財政方面均給予多種優惠政策;

在政策優惠程度居中的省份中, 浙江、江蘇、山東等省份在土地、財政方面側重於考核後獎懲;

河北、重慶、江西、甘肅、湖北等省份則側重于優先支持;

遼寧、海南等省份目前僅給予一定程度的資金支持, 扶持力度相對較小。

區域發展現狀

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活躍、居民收入水準相對較高, 為特色小鎮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京津冀地區相較之下, 特色小鎮數量偏少, 未來仍具備較大發展空間。

其中, 蘇、浙、魯三省更加注重特色小鎮培育, 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位列特色小鎮總量前三,

第二批特色小鎮入選數量是第一批入選特色小鎮數量的2倍之多。

超過60%的特色小鎮為傳統產業升級, 如旅遊、文化、農林牧漁等, 其中以旅遊產業為主的小鎮占比達到37%, 超過三分之一, 連同占比16%的文化產業一起, 僅文旅類小鎮便超過特色小鎮的半壁江山。

新興資訊、健康、時尚、金融、環保等新興產業占比在30%以上, 相對較少。

但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國家在第二批特色小鎮申報時提出“以旅遊文化產業為主導的特色小鎮推薦比例不得超過1/3”, 對新興產業給予更多的政策傾斜。

2018特色小鎮申報指南

自第二批國家級特色小鎮名單塵埃落定之後, 第三批特色小鎮的申報準備工作已提上日程。 近日,四部委發文規範推進特色小鎮建設,對在特色小鎮推進過程中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於求成、盲目發展、市場化不足以及有些地區政府債務風險加劇和房地產化等問題再次糾偏,特色小鎮進入規範時間。對於2018年的特色小鎮申報要點,總結了如下幾點:

生態環境保護

生態保護建議目光長遠,開發小鎮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更要做好生態平衡,對可能犧牲環境而謀取經濟效益的行為亮起紅燈。

環境問題作為小鎮的通病,整治環境概念在全國小鎮都有提及,其中以部分內蒙,遼寧為代表的東北地區以及華南地區最為明顯。其主要原因有,東北地區產業結構相對落後,重工業產業集群較為集中,因此環境、生態問題較為嚴峻。而華南部分地區過往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高速發展,也使得區位中特色小鎮環境治理的問題尤為嚴重。

產業完備

產業作為特色小鎮開發的核心,特色產業的選擇、導入與培育,是特色小鎮開發成功推進的關鍵和最大的難題。許多小鎮在選擇發展特色的道路上搖擺不定或以多為優,缺乏對產業的做深做精的聚焦意識,把“互聯網電商”、“文化旅遊”、“科普教育”等概念簡單拼湊疊加,使得小鎮產業發展規劃出現“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情況。在聚集特色產業的前提下,再進行在產業鏈上延伸,從而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作用方符合經濟學原理。

產鎮融合是小鎮開發的前提條件,生搬硬套、盲目跟風進行特色小鎮開發並不可取。為了避免特色小鎮統一模式化,在第二次特色小鎮評選中專家評審意見共計54次提及“產鎮融合”概念,明確指出“落實‘產鎮融合’的發展策略,培育專業的小城鎮運營主體”的評審意見,為突出地方特色及小鎮多元化提出了先決條件。

歷史積澱

特色風貌在評定中普遍關注相對缺乏新興產業發展基礎的中西部省份,特別是擁有著悠久歷史、優質農產業等特色產業資源的小鎮也往往能夠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比如湖北潛江市熊口鎮小龍蝦產業、通遼市開魯縣東風鎮紅幹椒產業等。

文旅IP

一些專家強調指出:對照國外特色小鎮的發展,提煉本地小鎮獨有的人文、文旅IP,在發展特色小鎮競爭的過程中的有著極強重要性。

但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國家在第二批特色小鎮申報時提出“以旅遊文化產業為主導的特色小鎮推薦比例不得超過1/3”,對新興產業給予更多的政策傾斜,也看出特色小鎮的產業均衡建設,平衡發展。

創新機制體制

以小鎮發展為要務,用體制機制創新確保小鎮發展,增多小鎮內部對產業的支持,是小鎮持續發展的關鍵。特色小鎮建設是通過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促進政府治理方式科學化、規範化,達到推動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目的。由於在實際工作中忽略體制機制改革,發展模式、規劃建設、政府治理等方面鮮見創新成果,許多地方政府違背了國家培育特色小鎮的初衷,仍然沿襲過去的發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特色小鎮的培育只有在體制改革、機制創新方面有所突破,才能夠避免偏離國家培育特色小鎮的初衷,使特色小鎮真正成帶動產業發展、農民致富的新領域。

否決房地產概念

發展實體產業是整體特色小鎮戰略的根本。在特色小鎮評選過程中曾多次提出警惕小鎮地產化的問題,對特色小鎮的發展提出要求:重視培育產業而非地產。

2018特色小鎮將會持續發力,逐步走向規範化建設,相信在創新的環境下,會有更加值得期待的小鎮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的標杆!

旅遊規劃

http://www.laiyelvyou.com/

近日,四部委發文規範推進特色小鎮建設,對在特色小鎮推進過程中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於求成、盲目發展、市場化不足以及有些地區政府債務風險加劇和房地產化等問題再次糾偏,特色小鎮進入規範時間。對於2018年的特色小鎮申報要點,總結了如下幾點:

生態環境保護

生態保護建議目光長遠,開發小鎮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更要做好生態平衡,對可能犧牲環境而謀取經濟效益的行為亮起紅燈。

環境問題作為小鎮的通病,整治環境概念在全國小鎮都有提及,其中以部分內蒙,遼寧為代表的東北地區以及華南地區最為明顯。其主要原因有,東北地區產業結構相對落後,重工業產業集群較為集中,因此環境、生態問題較為嚴峻。而華南部分地區過往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高速發展,也使得區位中特色小鎮環境治理的問題尤為嚴重。

產業完備

產業作為特色小鎮開發的核心,特色產業的選擇、導入與培育,是特色小鎮開發成功推進的關鍵和最大的難題。許多小鎮在選擇發展特色的道路上搖擺不定或以多為優,缺乏對產業的做深做精的聚焦意識,把“互聯網電商”、“文化旅遊”、“科普教育”等概念簡單拼湊疊加,使得小鎮產業發展規劃出現“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情況。在聚集特色產業的前提下,再進行在產業鏈上延伸,從而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作用方符合經濟學原理。

產鎮融合是小鎮開發的前提條件,生搬硬套、盲目跟風進行特色小鎮開發並不可取。為了避免特色小鎮統一模式化,在第二次特色小鎮評選中專家評審意見共計54次提及“產鎮融合”概念,明確指出“落實‘產鎮融合’的發展策略,培育專業的小城鎮運營主體”的評審意見,為突出地方特色及小鎮多元化提出了先決條件。

歷史積澱

特色風貌在評定中普遍關注相對缺乏新興產業發展基礎的中西部省份,特別是擁有著悠久歷史、優質農產業等特色產業資源的小鎮也往往能夠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比如湖北潛江市熊口鎮小龍蝦產業、通遼市開魯縣東風鎮紅幹椒產業等。

文旅IP

一些專家強調指出:對照國外特色小鎮的發展,提煉本地小鎮獨有的人文、文旅IP,在發展特色小鎮競爭的過程中的有著極強重要性。

但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國家在第二批特色小鎮申報時提出“以旅遊文化產業為主導的特色小鎮推薦比例不得超過1/3”,對新興產業給予更多的政策傾斜,也看出特色小鎮的產業均衡建設,平衡發展。

創新機制體制

以小鎮發展為要務,用體制機制創新確保小鎮發展,增多小鎮內部對產業的支持,是小鎮持續發展的關鍵。特色小鎮建設是通過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促進政府治理方式科學化、規範化,達到推動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目的。由於在實際工作中忽略體制機制改革,發展模式、規劃建設、政府治理等方面鮮見創新成果,許多地方政府違背了國家培育特色小鎮的初衷,仍然沿襲過去的發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特色小鎮的培育只有在體制改革、機制創新方面有所突破,才能夠避免偏離國家培育特色小鎮的初衷,使特色小鎮真正成帶動產業發展、農民致富的新領域。

否決房地產概念

發展實體產業是整體特色小鎮戰略的根本。在特色小鎮評選過程中曾多次提出警惕小鎮地產化的問題,對特色小鎮的發展提出要求:重視培育產業而非地產。

2018特色小鎮將會持續發力,逐步走向規範化建設,相信在創新的環境下,會有更加值得期待的小鎮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的標杆!

旅遊規劃

http://www.laiyelvyou.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