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採訪時,我們一起碰過的釘子|採訪技巧分享

本文由“真實, 從這裡開始”的地平線非虛構工作室出品

裡查到。 如果採訪物件有著作問世, 他的出版商會有他的位址, 即使不願透露這個地址, 也是樂意把信件轉交給他的。 只要採訪對象開過講座或演出過, 舉辦講座或演出的單位 就知道他的蹤影。 如果他有近期作品發佈, 刊登作品的雜誌社定能向你提供他的地址, 或者至少能幫你查詢。 只要他在某個專門領域頗有名氣, 這個領域的業務通訊 或組織機構便可能知道該去哪裡找到他。

志趣相投的人們喜歡相聚在一起。 有時候, 一次約定的採訪可以引出其他的線索。

專欄作家邁克·埃德爾哈特說:“在為我的一篇文章進行調查的過程中, 我的第一個採訪對象告訴了我他那個領域裡所有其他主要人物的姓名、地址和電話號碼。 ”不管你是通過什麼途徑, 去搞到一批可供採訪的對象名單, “只要你搞到手了”, 安排採訪物件接受採訪的工作就開始了。

STEP4:敲開他的家門

你可能經常在採訪對象的家門口碰釘子。 不信請問卡爾·伯恩斯坦和鮑布·伍德沃德。

卡爾·伯恩斯坦和鮑布·伍德沃德

這兩位調查水門事件的《華盛頓郵報》記者每天工作十二至十八個小時, 每星期工作七天, 這樣在四個月時間內, 採訪了一千多人。 伯恩斯坦告訴記者蒂莫西·克勞 斯:“你要叫許多扇門。 打許多次電話, 而接談的人又把你推給別人。 採訪物件十有八九不讓我們進門, 不過也有讓進的。 這道理就在於, 許多人在他們的工作場所 最不希望碰到的事情, 就是讓某個叫做伍德沃德或伯恩斯坦的人前來採訪。 你只要打電話約他們, 他們就准會不同意。

伍德沃德補充說:“不過, 你要是在他們家裡露面, 並且顯得衣著整齊, 舉止文雅, 那就不同了。 ”伯恩斯坦說:“你還得使他們相信, 你只對事實真相感興趣, 而不願理會任何成見。 你可以告訴他們, 萬一你弄錯了, 他們有充分權利向你指出你錯在哪裡。 我們並不認為我們會經常出錯, 但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開場白。 ”

《採訪技巧》(中文版)

《作家文摘》的編輯約翰·布萊迪( John Brady)本人也是一位有成就的採訪者, 他為提問藝術編寫了一份不可或缺的指南。 《採訪技巧》以生動的、腳踏實地的方式涵蓋了採訪過程的所有方面——獲得採訪機會、做相關研究、面對面地圍繞主題進行訪談、輕鬆跨越危機、進行強硬提問、記筆記(如果需要的話, 可以偷偷記錄下來)、錄音、處理非公開信息、結 束採訪、驗證採訪成果並寫下來。 布萊迪還在書中寫了許多軼事, 揭示了我們這個時代一些最知名的採訪者的經歷。 書中還包括一個採訪歷史附錄, 值得關注。

近期好文薦讀:

《時代》雜誌2017年最佳通訊社攝影師鏡頭裡的中國

2017全球獲獎深度報導回顧 | 困難時期能孕育出最好的新聞報導

投稿、合作郵箱:cmyj2015@126.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