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心臟支架手術沒用?安慰劑效應到底有多大?

一位醫生俯身站在手術床上方, 將一根長長的導線送入你的身體, 從腹股溝一直通到心臟。 這時的你意識清醒、渾身舒服, 但心裡未必平靜。

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 心臟病專家一直在開展血管成形術(angioplasty)和經皮冠脈介入術(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簡稱 PCI )。 這類心臟支架手術的目的是打通患者阻塞硬化的動脈, 從而逆轉並改善心臟病的症狀。

到了今天, 單是在美國, 一年就要做大約 100 萬台這類的手術。 在大約 45 分鐘的時間裡, 盤旋在病人上方的心臟病專家一邊觀看螢幕上的 X 射線實況圖像, 一邊指揮導線通過血管、進入心臟、最終到達冠狀動脈。

接著他將一隻小型氣囊沿導線送入血管, 在其中充氣, 強行張開血管的狹窄部位。 氣囊的外面還套有一層金屬管道, 它隨著氣囊一道擴張, 最終撐住血管, 而這層管道就稱為「支架」。

手術完成, 根據 X 射線圖像的顯示, 血管的情況會立刻好轉:狹窄的部分變寬了, 血液也能自由流動了。

「當我們告訴病人:瞧, 我們幫你疏通好了, 他們馬上會體驗到顯著的改善。 」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心臟電生理學家約翰·曼卓拉(John Mandrola)說道。

他和許多醫生都見證過病人在術後的好轉:他們自稱胸痛減少了, 人更精神了, 耐力更強了, 還體會到了「各種好處」。

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的網站這樣向讀者介紹了血管成形術:動脈粥樣硬化是脂肪斑在你的心血管中緩慢堆積形成的。

當服藥或改變生活方式已經無法改善你的心臟健康, 或者你有突發心臟疾病、胸痛加劇(心絞痛)或其他症狀, 你的醫生就可能建議你接受血管成形術。

然而, 根據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 醫生或許開錯了方子。 這項發表在《柳葉刀》(The Lancet)雜誌上的研究資料顯示, 對於冠狀動脈嚴重阻塞的患者, 手術並不能緩解心絞痛(而這正是全世界每年近 50 萬台 PCI 手術的目的), 也不能增強患者在跑步機上的運動能力。

醫學史上最令人失望的新聞?

在經過四十年時間、數百萬台手術和幾十億美元的投入之後, 今天的醫生卻開始對這種常見手術產生了懷疑, 他們問道:在大多數非急救病例身上, 手術的療效是否被大大高估了?再進一步,

手術究竟有沒有療效?

不過, 有許多病人和醫生都一口咬定它真的有效。 曼卓拉就描述了一個典型的病例:一位病人感到胸痛, 心臟應力試驗也顯示他有心臟疾病, 醫生因此建議他接受心導管插入術。 病人問了朋友, 也上網查了資料, 得知醫生一旦找到阻塞點, 就會將它「疏通」。

曼卓拉解釋說:「醫生的想法是, 冠脈阻塞是致命的, 所以必須疏通, 而疏通的手段就是 PCI。 手術時, 他們把病人家屬帶進心導管室, 或者給他們觀看阻塞的光片。 疏通完成, 皆大歡喜。 醫生、護士、病人和家屬都覺得滿意。 從這個場景中產生了強烈的安慰劑效應。 病人一下子感覺好了。 」

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的醫學教授麗塔·雷德伯格( Rita Redberg )也表示:「有一句話我已經說了許多年:我們並不知道病人覺得好轉是因為安裝了支架,

還是因為病人在接受了侵入性治療之後總會覺得好轉。 人的頭腦就是會產生這樣的錯覺。 」

這樣看來, 知道了這種療法有很大一部分安慰劑效應, 就會降低它的療效。 讀完這篇文章, 病人也許會覺得胸更痛了。

如果用來疏通冠狀動脈的支架竟然無法在非急救的狀況下幫助病人, 那可就真是醫學史上最令人失望的新聞之一了, 因為心臟病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頭號致死疾病。 患者的心血管會逐漸淤積, 直到完全堵塞, 這會導致心肌死亡, 病人也會跟著喪命。

「這是一項破壞性極大的研究。 」曼卓拉說道, 「它的意義非常深遠:我們花費了數十億美元,

讓數十萬病人承受 PCI 的風險, 到頭來卻無法證明這種療法的功效。 」

那麼, 除了急性心臟病發作之外, 還有別的情況適合接受 PCI 嗎?

「我想不出有什麼情況。 」雷德伯格說, 「為什麼要讓病人沒來由地經受這種療法的風險呢?」

梅奧醫學中心對這些風險做了明確介紹, 簡要來說, 其中包括了出現血塊、突發心臟疾病(導線可能使動脈內壁的一些脂肪斑脫落, 反而造成突發心臟疾病)、冠狀動脈損壞(前面說過, 手術時有一根導線和一隻氣囊強行塞入心臟表面直徑 3 毫米的血管內)、心律失常、腎衰竭和中風。 這些固然都是罕見的情況, 但是當 PCI 的益處變得不再明顯時, 這些風險就值得仔細考慮了。

看來心臟不像馬桶那麼容易「疏通」

手術怎麼會無效呢?

從這個問題可以看出世界的理想形態和它的實際形態之間的差距。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機理相當明確的疾病。一個智力中等的人就能想出把阻塞的血管打通的療法。就像管道工從下水道掏出一團毛髮就能使浴室煥然一新一樣,心臟病專家也能除掉你淤積多年的辛苦、使血流重新滋潤心臟。

對這個領域的醫生來說,第一次巨大的衝擊發生在 2007 年,那一年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上發表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項試驗。研究者對比了 PCI 和藥物的療效,結果意外地發現,PCI 並不能降低患者在術後突發心臟疾病的風險。

看來心臟畢竟不像馬桶那麼簡單,不是通通就會好的。

不過,這項研究還是發現了 PCI 能使心絞痛(伴隨心臟病出現的胸痛)有所緩解,雖然這個療效也會在三年後消失。雖然好處很少、花費很高,許多心臟病專家卻仍在開展 PCI 治療。「這已經是現代文化的一部分了,」雷德伯格說,「我們已經做了太久的 PCI。」

有時是醫生相信 PCI 有效,有時是病人希望接受 PCI,要是哪個醫生不做,他們還會給他差評。有時情況更糟:醫生害怕不做就會遭到起訴,因為 PCI 仍是目前公認的標準療法。

據曼卓拉的介紹,這次的《柳葉刀》研究還「向臨床醫師傳授了安慰劑效應的重要價值,還介紹了它的近親――反安慰劑效應( nocebo effect )。」

反安慰劑效應和安慰劑效應正好相反:人一旦相信了某件事物會產生負面效果,就會導致它真的產生負面效果。「當我們嚇唬病人說他們的病情很重、或是藥物有副作用時,就會對病人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鑒於安慰劑效應在醫療中的強大力量,《柳葉刀》論文的幾位作者不得不設計了一種方法,使患者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安裝支架。他們策劃了「假手術」,讓患者進入手術室、在他的腹股溝上開了切口、然後伸進導線――但他們沒有用氣囊擴張血管,也沒有安裝支架。整台手術只是一場表演,患者始終蒙在鼓裡,他的的動脈裡是否真有一根金屬管,他根本就不知道。

曼卓拉表示:「這是我見過的最美妙的實驗方法,效果太、太、太好了。」《柳葉刀》的文章配圖顯示了這些患者冠狀動脈裡的嚴重阻塞。面對這種情況,許多醫生都會毫不猶豫地開展 PCI 治療。我把圖片給曼卓越拉看時他說:「在美國,要是有這樣的病人吃了三種藥後還有胸痛,那麼沒有一個醫生會不給他們疏通的,絕對沒有。」

然而這項研究裡的幾位醫生就沒有。他們給病人「安裝」了子虛烏有的支架,然後就打發他們回家。結果大家都看到了:這些病人和真的安裝了支架的患者相比,無論是跑步機上鍛煉的時長、還是生活品質分數,都沒有統計學上的差異。

曼卓拉指出:「這項研究會改變一些心臟病專家和患者的成見,使他們不再認為局灶性阻塞非疏通不可。這類發現會幫助醫生和患者明白,冠狀動脈疾病是一種彌漫性的全身性疾病。局灶性阻塞只是大範圍疾病的局部表現罷了。」

到底是安慰劑效用還是β誤差?

近些年來,隨著手術的好處一個個地消失,已經有許多心臟病專家轉變觀念,開始用這個新的眼光來看待冠狀動脈疾病了。不過他們雖然都同意這個大致的模型,卻也不是每一個都認可這項研究的。

比如斯克裡普斯轉化科學研究所的所長埃裡克·托波爾(Eric Topol)就指出:「這項研究還有許多瑕疵。」《紐約時報》在網上推送了一篇報導,標題是《豈有此理:心臟支架無法緩解胸痛》( Unbelievable: Heart Stents Fail to EaseChest Pain ),幾分鐘後,托波爾就在推特上批評了這項研究。

「要是我的話不會用豈有此理起頭。」托波爾說,「看見這幾個字我哈哈笑了出來。是啊,這麼區區一項研究,竟然讓大家討論起了更改治療原則,真的是豈有此理。」

他指的是之前《柳葉刀》上發表的一篇社論,作者雷德伯格和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大衛·布朗( David Brown )在其中寫道:「心臟病學的一切治療原則都應修改。」

「我不是要主張在病情穩定的患者身上繼續使用 PCI。它的確被濫用了。」托波爾接著說,「我現在雖然不裝支架,但以前也裝過多年,我見過許多病人在安裝支架以後,心絞痛有了明顯好轉。所以這項研究和我的臨床經驗是對不上的,不過我最關心的是它的設計缺陷。這個試驗樣本很小,才 200 人。這裡是有 β誤差的。」

「β誤差」已經成了科學批評中越來越常見的一個術語,它指的是一項研究沒有足夠的物件,由此產生了假陰性的風險。如果你只拋一枚硬幣兩次,就有四分之一的幾率會認為硬幣的正面絕不會向上。拋擲 1,000 萬次,你的手指會很酸楚,但β誤差的幾率也會下降到零。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如果你想得出正確的結論,那麼我認為你就要採取正確的方法,你的樣本要大一點,比如要有 600 到 1,000 個對象。」托波爾說道,「而這項研究只暴露了研究者對臨床試驗方法的糟糕理解。要是像他們那樣設計試驗,那麼任何研究都會得出陰性結論。β誤差是臨床研究中最常見的一種誤差,他們這篇論文的題目我看不妨改成《一次彰顯β誤差的試驗》。」

曼卓拉的態度也謹慎地補充了一句,「這項研究規模很小,今後應該再做幾項驗證性研究。」他還指出,這項研究招募的患者心絞痛並不嚴重,在其他方面的風險也低,這意味著我們不能將它的結論推廣到其他高風險的患者群體中去。

昂貴的退出機制

這項研究目前還有不少爭議,可它一旦得到廣泛接受,就有可能改變醫學發展的進程。

這就引出了一個根本的問題:要捨棄一種療法,到底該由誰來提供證明?治療原則的修改本來就慢,即使發佈了新的治療原則,醫生們也不會立刻改變習慣的療法。

「這是一個敏感的問題。」雷德伯格說,「當美國心臟病學會發佈最新的治療原則、建議對沒有症狀的患者如何實施PCI時,他們把措辭由不恰當(inappropriate)改成了不太恰當(rarely appropriate),因為他們擔心把 PCI 說成不恰當就不會有人買單了。但是要我來說,對有穩定心絞痛的患者開展 PCI 就是不恰當的。它既沒有好處,又攜帶風險。所以我認為美國心臟病學會應該根據這項研究立即修改治療原則。」

「展望未來,我們應該要求這類療法先有資料支援,然後才能廣泛使用。」雷德伯格說道。

杜克大學的心血管疾病研究員海德·瓦萊士(Haider Warraich)表示:「對這項研究大家盡可以隨便挑刺,但是 PCI 的療效還需要它自己來證明。」

他的這種聲音正在醫學界內不斷增長。要想把高昂的醫療成本減到最低,我們就必須更換一套評估體系:把一種療法實施了 40 年後又發現它根本無效,這種事情不該再發生了。

然而,隨著昂貴的新技術在醫療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改革只會越來越艱難。

有人認為「自由市場」會消滅壞的醫療活動,將無價值的藥品和無效的設備統統淘汰,道理可能是對的。然而壞的醫療一旦進入市場,再要消滅它們就可能要花費幾十年的工夫了,心臟支架手術似乎就證明了這一點。而這樣一次波折造成的危害和浪費是無法彌補的。

手術怎麼會無效呢?

從這個問題可以看出世界的理想形態和它的實際形態之間的差距。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機理相當明確的疾病。一個智力中等的人就能想出把阻塞的血管打通的療法。就像管道工從下水道掏出一團毛髮就能使浴室煥然一新一樣,心臟病專家也能除掉你淤積多年的辛苦、使血流重新滋潤心臟。

對這個領域的醫生來說,第一次巨大的衝擊發生在 2007 年,那一年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上發表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項試驗。研究者對比了 PCI 和藥物的療效,結果意外地發現,PCI 並不能降低患者在術後突發心臟疾病的風險。

看來心臟畢竟不像馬桶那麼簡單,不是通通就會好的。

不過,這項研究還是發現了 PCI 能使心絞痛(伴隨心臟病出現的胸痛)有所緩解,雖然這個療效也會在三年後消失。雖然好處很少、花費很高,許多心臟病專家卻仍在開展 PCI 治療。「這已經是現代文化的一部分了,」雷德伯格說,「我們已經做了太久的 PCI。」

有時是醫生相信 PCI 有效,有時是病人希望接受 PCI,要是哪個醫生不做,他們還會給他差評。有時情況更糟:醫生害怕不做就會遭到起訴,因為 PCI 仍是目前公認的標準療法。

據曼卓拉的介紹,這次的《柳葉刀》研究還「向臨床醫師傳授了安慰劑效應的重要價值,還介紹了它的近親――反安慰劑效應( nocebo effect )。」

反安慰劑效應和安慰劑效應正好相反:人一旦相信了某件事物會產生負面效果,就會導致它真的產生負面效果。「當我們嚇唬病人說他們的病情很重、或是藥物有副作用時,就會對病人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鑒於安慰劑效應在醫療中的強大力量,《柳葉刀》論文的幾位作者不得不設計了一種方法,使患者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安裝支架。他們策劃了「假手術」,讓患者進入手術室、在他的腹股溝上開了切口、然後伸進導線――但他們沒有用氣囊擴張血管,也沒有安裝支架。整台手術只是一場表演,患者始終蒙在鼓裡,他的的動脈裡是否真有一根金屬管,他根本就不知道。

曼卓拉表示:「這是我見過的最美妙的實驗方法,效果太、太、太好了。」《柳葉刀》的文章配圖顯示了這些患者冠狀動脈裡的嚴重阻塞。面對這種情況,許多醫生都會毫不猶豫地開展 PCI 治療。我把圖片給曼卓越拉看時他說:「在美國,要是有這樣的病人吃了三種藥後還有胸痛,那麼沒有一個醫生會不給他們疏通的,絕對沒有。」

然而這項研究裡的幾位醫生就沒有。他們給病人「安裝」了子虛烏有的支架,然後就打發他們回家。結果大家都看到了:這些病人和真的安裝了支架的患者相比,無論是跑步機上鍛煉的時長、還是生活品質分數,都沒有統計學上的差異。

曼卓拉指出:「這項研究會改變一些心臟病專家和患者的成見,使他們不再認為局灶性阻塞非疏通不可。這類發現會幫助醫生和患者明白,冠狀動脈疾病是一種彌漫性的全身性疾病。局灶性阻塞只是大範圍疾病的局部表現罷了。」

到底是安慰劑效用還是β誤差?

近些年來,隨著手術的好處一個個地消失,已經有許多心臟病專家轉變觀念,開始用這個新的眼光來看待冠狀動脈疾病了。不過他們雖然都同意這個大致的模型,卻也不是每一個都認可這項研究的。

比如斯克裡普斯轉化科學研究所的所長埃裡克·托波爾(Eric Topol)就指出:「這項研究還有許多瑕疵。」《紐約時報》在網上推送了一篇報導,標題是《豈有此理:心臟支架無法緩解胸痛》( Unbelievable: Heart Stents Fail to EaseChest Pain ),幾分鐘後,托波爾就在推特上批評了這項研究。

「要是我的話不會用豈有此理起頭。」托波爾說,「看見這幾個字我哈哈笑了出來。是啊,這麼區區一項研究,竟然讓大家討論起了更改治療原則,真的是豈有此理。」

他指的是之前《柳葉刀》上發表的一篇社論,作者雷德伯格和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大衛·布朗( David Brown )在其中寫道:「心臟病學的一切治療原則都應修改。」

「我不是要主張在病情穩定的患者身上繼續使用 PCI。它的確被濫用了。」托波爾接著說,「我現在雖然不裝支架,但以前也裝過多年,我見過許多病人在安裝支架以後,心絞痛有了明顯好轉。所以這項研究和我的臨床經驗是對不上的,不過我最關心的是它的設計缺陷。這個試驗樣本很小,才 200 人。這裡是有 β誤差的。」

「β誤差」已經成了科學批評中越來越常見的一個術語,它指的是一項研究沒有足夠的物件,由此產生了假陰性的風險。如果你只拋一枚硬幣兩次,就有四分之一的幾率會認為硬幣的正面絕不會向上。拋擲 1,000 萬次,你的手指會很酸楚,但β誤差的幾率也會下降到零。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如果你想得出正確的結論,那麼我認為你就要採取正確的方法,你的樣本要大一點,比如要有 600 到 1,000 個對象。」托波爾說道,「而這項研究只暴露了研究者對臨床試驗方法的糟糕理解。要是像他們那樣設計試驗,那麼任何研究都會得出陰性結論。β誤差是臨床研究中最常見的一種誤差,他們這篇論文的題目我看不妨改成《一次彰顯β誤差的試驗》。」

曼卓拉的態度也謹慎地補充了一句,「這項研究規模很小,今後應該再做幾項驗證性研究。」他還指出,這項研究招募的患者心絞痛並不嚴重,在其他方面的風險也低,這意味著我們不能將它的結論推廣到其他高風險的患者群體中去。

昂貴的退出機制

這項研究目前還有不少爭議,可它一旦得到廣泛接受,就有可能改變醫學發展的進程。

這就引出了一個根本的問題:要捨棄一種療法,到底該由誰來提供證明?治療原則的修改本來就慢,即使發佈了新的治療原則,醫生們也不會立刻改變習慣的療法。

「這是一個敏感的問題。」雷德伯格說,「當美國心臟病學會發佈最新的治療原則、建議對沒有症狀的患者如何實施PCI時,他們把措辭由不恰當(inappropriate)改成了不太恰當(rarely appropriate),因為他們擔心把 PCI 說成不恰當就不會有人買單了。但是要我來說,對有穩定心絞痛的患者開展 PCI 就是不恰當的。它既沒有好處,又攜帶風險。所以我認為美國心臟病學會應該根據這項研究立即修改治療原則。」

「展望未來,我們應該要求這類療法先有資料支援,然後才能廣泛使用。」雷德伯格說道。

杜克大學的心血管疾病研究員海德·瓦萊士(Haider Warraich)表示:「對這項研究大家盡可以隨便挑刺,但是 PCI 的療效還需要它自己來證明。」

他的這種聲音正在醫學界內不斷增長。要想把高昂的醫療成本減到最低,我們就必須更換一套評估體系:把一種療法實施了 40 年後又發現它根本無效,這種事情不該再發生了。

然而,隨著昂貴的新技術在醫療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改革只會越來越艱難。

有人認為「自由市場」會消滅壞的醫療活動,將無價值的藥品和無效的設備統統淘汰,道理可能是對的。然而壞的醫療一旦進入市場,再要消滅它們就可能要花費幾十年的工夫了,心臟支架手術似乎就證明了這一點。而這樣一次波折造成的危害和浪費是無法彌補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