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習十九大 建設新湖南”微心得」實現強起來偉大飛躍必須重視文化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可以說, 站起來著重解決的是“挨打”的問題, 靠的主要是軍事力量;富起來著重解決的是“挨餓”的問題, 靠的主要是經濟力量;強起來更多地要解決“挨駡”的問題, 從一定意義上說靠的是文化力量。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既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綜合國力, 也需要強大的文化力量。

發揮好文化的力量, 前提是堅定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文化自信, 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高度的文化自信, 是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的重要體現。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 ”理論是在長期實踐中形成、凝練出來的一種更高級別、更具理性的文化表現形式。

堅定文化自信, 就要不斷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 恩格斯說過, 一個民族要站在科學的高峰, 就一刻也離不開理論思維。 科學理論具有撥雲見日、吹糠見米, 增強定力、堅定信仰的特殊而重要的功能。 增強理論思維、堅定理論自信, 關鍵是要念好馬克思主義的“真經”、修好黨性鍛煉的“心學”, 核心是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重要的是用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同時應看到, 核心價值觀對文化起著中軸統攬作用, 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 文化自信歸根到底是價值觀自信。 沒有價值觀自信, 文化自信的根基就不會深厚持久。
要通過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 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如春苗“不見其長, 日有所增”、似空氣“受益不覺, 失之難存”, 滴水穿石, 久久為功, 讓中華民族在精神上不斷強起來。

發揮好文化的力量, 關鍵是推動文化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 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要適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文化建設提出的新要求, 著力解決好文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一是統籌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係。 這是推動文化發展的根本點, 必須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始終把牢正確方向, 堅持講品味、講格調、講責任,

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不能讓文化成為一味迎合的附庸, 成為掙錢牟利的工具, 更好地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重要作用。 二是統籌好管理與放活的關係。 這是推動文化發展的方法論, 必須充分認識文化不同於其他產業和產品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價值屬性, 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管理, 讓參與文化建設的各類主體既有充分的自主權, 又不逾越意識形態紅線和道德倫理底線, 使文化發展一腳踩“油門”, 跑出“加速度”, 按下“快車鍵”;一腳踩“刹車”, 確保安全有序, 行穩致遠。 三是統籌好城市與鄉村的關係。 這是推動文化發展的著力點, 必須進一步提升標準化均等化建設水準, 讓文化發展成果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一方面, 著眼城鎮化加快發展的趨勢, 加大“三館一中心”等文化設施建設力度, 發揮城市輻射功能, 讓城市反哺、支援、帶動農村文化建設。 另一方面, 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鄉風文明建設, 推動更多文化建設項目和資金向基層和農村傾斜, 用文化扶貧助推精准扶貧, 用文化小康助力全面小康, 不斷提升基層群眾特別是廣大農村居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發揮好文化的力量, 標誌是實現文化繁榮。 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文化成就, 最終要靠作品來說話、靠精品來標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優秀文藝作品反映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創造能力和水準。 不斷推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優秀作品, 是實現文化繁榮的顯著標誌。當前應著眼解決文藝創作生產有高原缺高峰的問題,進一步繁榮活躍文藝創作生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社會主義文藝本質上是人民的文藝,要通過“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等,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走出書齋、走出方寸之地、走進人民群眾中,拋棄“陽春白雪”的門戶之見,汲取“下里巴人”的群眾智慧,創造生產出更多既“養眼”又“養心”、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的優秀作品,努力用文藝滋潤人心、涵養情操、提升幸福。堅持把提升原創能力作為突破口。任何一部傳世之作,無不是創新創造的結晶。當前導致有數量缺品質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在文藝創作生產中原創力比較缺乏。必須重視文學、劇本、詞曲等基礎性環節的創作生產,讓文藝創作融入更多的創新因數、創造元素,不斷築就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堅持把優化創作環境作為著力點。探索實行重點作品重點扶持、重點專案重點攻關、重點生產主體重點培育的制度機制,加強人才培養,造就名家大師,進一步激發文藝創作活力。同時注重用好文藝評論這把“利劍”,把好評論的“方向盤”,激濁揚清、褒優貶劣,推動文藝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發揮好文化的力量,動力是推進文化創新。文化引領時代風氣之先,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從一定意義上說,沒有文化的創新,就難以做到以文化人。惟有用“創新之犁”耕耘文化沃土,才能為文化發展繁榮提供“點火系”和“動力源”。堅持在立足傳統中推陳出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按照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方針,傳承好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之活起來、火起來、傳下去。堅持在深化改革中革故鼎新。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須有“將文化改革進行到底”的信心、耐心和韌勁,進一步健全“雙效統一”、確保正確導向的體制機制,完善“四管統一”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加大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著力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解放和增強文化發展活力。堅持在融入融合中吐故納新。強化“文化+”理念,充分發揮文化引領作用,推動文化與旅遊、體育、農業、製造業等行業的深度融合,積極培育文化新業態新動能。特別要深刻把握文化與科技的關聯互動,把科技創新作為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強大引擎,推進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消費等各個層面、各個環節的創新發展。堅持在交流互鑒中守正出新。文化交流最容易生產思想的火花,是文化創新的有效途徑。不同的民族有其獨特的文化,蘊含著不同的智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應當以更加自信和開放的姿態接納不同的文化,萃取其中的精華,使之成為我國文化創新發展的重要借鑒。

發揮好文化的力量,根本是展現文化魅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展現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神韻、風采、氣度,就要著力推動文化“走出去”。一方面要“走進去”,深入研究和把握國外受眾的心理特點和接受習慣,注意運用本土化策略,通過必要的轉換、嫁接,巧妙傳播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和中國當代文化,消除隔膜感,增進“代入感”,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先進文化近悅遠來、無遠弗屆。另一方面,要“走上去”,積極尋找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的最佳契合點、與西方主流社會的最大共鳴點、與世界主要媒體和智庫的共同興趣點,充分展示中國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增強親和力感染力,使中華文化傳播既有對普通民眾的“制地權”、又有對主流社會的“制空權”,從而更好展現中華文化魅力,努力用中國智慧、中國理念、中國精神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難題提供重要啟迪。

(作者單位: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

新湘評論

“學習十九大 建設新湖南”——學習黨的十九大微心得大賽正在火熱進行中,歡迎網友們積極參與。

網友

徵文有什麼具體要求呢?

新湘評論

文章內容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學習十九大 建設新湖南”為主題,結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等實際,暢談學習十九大精神的心得體會和感悟。主題鮮明,觀點正確,邏輯嚴謹,字數2000字以內。

網友

好的,徵文投稿到哪裡呢?

新湘評論

請將徵文發送到郵箱hnzhidian@163.com,郵件標題注明“學習黨的十九大微心得大賽”徵文字樣。

網友

小編,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新湘評論

徵文作品須為原創,在文章結尾注明作者姓名、單位、位址、聯繫電話。

網友

好的,我記住了,目前我們單位正在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我正打算寫寫自己的學習心得呢。

新湘評論

“微心得”大賽期待您的參與!

是實現文化繁榮的顯著標誌。當前應著眼解決文藝創作生產有高原缺高峰的問題,進一步繁榮活躍文藝創作生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社會主義文藝本質上是人民的文藝,要通過“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等,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走出書齋、走出方寸之地、走進人民群眾中,拋棄“陽春白雪”的門戶之見,汲取“下里巴人”的群眾智慧,創造生產出更多既“養眼”又“養心”、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的優秀作品,努力用文藝滋潤人心、涵養情操、提升幸福。堅持把提升原創能力作為突破口。任何一部傳世之作,無不是創新創造的結晶。當前導致有數量缺品質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在文藝創作生產中原創力比較缺乏。必須重視文學、劇本、詞曲等基礎性環節的創作生產,讓文藝創作融入更多的創新因數、創造元素,不斷築就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堅持把優化創作環境作為著力點。探索實行重點作品重點扶持、重點專案重點攻關、重點生產主體重點培育的制度機制,加強人才培養,造就名家大師,進一步激發文藝創作活力。同時注重用好文藝評論這把“利劍”,把好評論的“方向盤”,激濁揚清、褒優貶劣,推動文藝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發揮好文化的力量,動力是推進文化創新。文化引領時代風氣之先,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從一定意義上說,沒有文化的創新,就難以做到以文化人。惟有用“創新之犁”耕耘文化沃土,才能為文化發展繁榮提供“點火系”和“動力源”。堅持在立足傳統中推陳出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按照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方針,傳承好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之活起來、火起來、傳下去。堅持在深化改革中革故鼎新。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須有“將文化改革進行到底”的信心、耐心和韌勁,進一步健全“雙效統一”、確保正確導向的體制機制,完善“四管統一”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加大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著力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解放和增強文化發展活力。堅持在融入融合中吐故納新。強化“文化+”理念,充分發揮文化引領作用,推動文化與旅遊、體育、農業、製造業等行業的深度融合,積極培育文化新業態新動能。特別要深刻把握文化與科技的關聯互動,把科技創新作為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強大引擎,推進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消費等各個層面、各個環節的創新發展。堅持在交流互鑒中守正出新。文化交流最容易生產思想的火花,是文化創新的有效途徑。不同的民族有其獨特的文化,蘊含著不同的智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應當以更加自信和開放的姿態接納不同的文化,萃取其中的精華,使之成為我國文化創新發展的重要借鑒。

發揮好文化的力量,根本是展現文化魅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展現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神韻、風采、氣度,就要著力推動文化“走出去”。一方面要“走進去”,深入研究和把握國外受眾的心理特點和接受習慣,注意運用本土化策略,通過必要的轉換、嫁接,巧妙傳播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和中國當代文化,消除隔膜感,增進“代入感”,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先進文化近悅遠來、無遠弗屆。另一方面,要“走上去”,積極尋找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的最佳契合點、與西方主流社會的最大共鳴點、與世界主要媒體和智庫的共同興趣點,充分展示中國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增強親和力感染力,使中華文化傳播既有對普通民眾的“制地權”、又有對主流社會的“制空權”,從而更好展現中華文化魅力,努力用中國智慧、中國理念、中國精神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難題提供重要啟迪。

(作者單位: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

新湘評論

“學習十九大 建設新湖南”——學習黨的十九大微心得大賽正在火熱進行中,歡迎網友們積極參與。

網友

徵文有什麼具體要求呢?

新湘評論

文章內容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學習十九大 建設新湖南”為主題,結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等實際,暢談學習十九大精神的心得體會和感悟。主題鮮明,觀點正確,邏輯嚴謹,字數2000字以內。

網友

好的,徵文投稿到哪裡呢?

新湘評論

請將徵文發送到郵箱hnzhidian@163.com,郵件標題注明“學習黨的十九大微心得大賽”徵文字樣。

網友

小編,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新湘評論

徵文作品須為原創,在文章結尾注明作者姓名、單位、位址、聯繫電話。

網友

好的,我記住了,目前我們單位正在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我正打算寫寫自己的學習心得呢。

新湘評論

“微心得”大賽期待您的參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