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資陽一村莊60%經費投入環保 村支書:我們要發展也要生態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王祥龍 記者 田雪皎 攝影報導

雞鳴犬吠, 屋舍潔淨, 縷縷炊煙從廚房飄向湛藍的天空, 資陽市雁江區祥符鎮小高村的這一幕讓人印象深刻。

1月12日, 封面新聞記者走進這座“生態村莊”, 感受在發展與生態中和諧並行的小山村。

“每年區上、鎮上補貼我們經費5萬元, 其中三萬元都是投入到環保工作中。 ”小高村村支書童志超介紹道, 破壞生態環境的事情他們不做, 依靠蔬菜、果樹種植業, 村人均收入可達到每年1萬餘元。

垃圾分類回收 生態在老李家紮下根

村民老李, 名叫李書祥, 今年50歲, 他的家就在與村委會一路之隔的小山腳下。 忙完地裡的活, 老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收拾屋子, 一樓客廳內廢棄的塑膠瓶, 被他撿起來放入小院角落裡的可回收垃圾桶內。

“這裡有兩個垃圾桶, 一個是裝可回收的, 主要是一些塑膠瓶、紙箱, 另一個是裝不可回收垃圾,

廢棄油漆桶居多。 ”李書祥告訴記者, 他家和隔壁鄰居共用這兩個垃圾桶, 家裡產生的垃圾分類放入垃圾桶等待回收。

“剛開始不適應, 也沒有用起來。 ”李書祥說, 但當他發現有了垃圾桶後就有專人每週一次的回收, 把垃圾處理得乾乾淨淨, 於是他再也不亂扔垃圾到後山。 同時, 這樣也避免了風一來一股臭味的日常。

在老李家門口的醒目位置, 一副星級文明戶的牌子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村支書童志超介紹, 星級文明戶考核標準嚴, 每年從567戶村民中選出10戶獲得此稱號, 愛護生態環境, 是重要考核標準之一。

60%經費投入環保 向水果種植業要發展

“每年區上、鎮上補助我們5萬元, 其中3萬元都用來搞環保。 ”村支書童志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15個社就有15個保潔員, 每人每年500元, 優秀的還有200元獎金。 村裡有2人負責垃圾回收, 每人每年2500元, 優秀的獎勵500元, 加上添置設備, 2017年花費3萬元。

小高村有5處垃圾回收池, 每天收集的垃圾都在被回收這裡, 由祥符鎮統一進行回收。 村委會每個星期都會對垃圾回收情況進行檢查督導,

確保沒有白色垃圾污染。

“這些投入都很值得, 村裡的生態環境比以前好得多, 森林覆蓋率達到36.5%。 ”童志超介紹, 小高村處於九曲河上游, 如果有污染, 遭罪的可不止他們一個村。

想要環境好, 佈局污染企業、開山挖土沒有可能。

小高村立足生態保護, 同時發展經濟的目標, 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在村委會後面, 30餘畝的田地裡, 一片白茫茫。 砂糖橘幼苗正在兩層白色薄膜覆蓋的“溫床”裡茁壯成長。

“我們採用的是集體加合作社加農戶的模式, 發展水果種植業。 ”童志超說, 這些苗培育出來, 大部分都會被移栽到村民入股的合作社田地裡, 苗子賣了, 水果收了, 村民就可以賺錢, 同時, 三瓜兩椒等也在村裡廣泛種植。

2017年, 該村2000多名村民人均收入達到1萬多元, 每人存款平均在3萬元左右。 如今, 走在資陽市“兩縣一區”的田間地頭, 稻蝦共生種養殖、新型種植業、農旅結合等生態發展形式遍地開花, 凸顯生機、綠色、活力。 生態發展帶給人民美好生活, 唱響著美麗繁榮怡然資陽主旋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