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學理工的您盤點十二大工科類牛校

我國向來重理輕文, 現在雖開始注重全面發展並漸次取消文理分科, 但是從實際就業來看理工類專業更傾向于實用與應用。 有鑒於我國處於發展中國家, 對工科類的人才需求很大, 因此“985”等國家重點培養計畫中工科類大學所占比例仍較大。

達人教育網小編通過整合“985”、“211”計畫名單及“雙一流”大學名單, 為大家盤點一下工科類大學中的十二大牛校, 希望為您在填報志願時提供一些參考。 如果您想瞭解更多的高校資訊, 可以點擊達人教育網(www.darenjy.com)“志願諮詢”欄目下的“高校介紹”進行詳細瞭解。

1.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 因水木清華而得名, 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亞洲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 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現有20個學院, 58個系, 80個本科專業, 39個國家重點學科,

65個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 87位專職院士, 61個實驗室, 13943位教職工。

2.北京航空航太大學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成立於1952年, 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併組建。 為國際宇航聯合會、“中歐精英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成員, 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太高等學府。 有10個學科門類, 36個國家重點學科, 9個北京市重點學科, 10個國防特色學科, 55個本科專業, 61個博士、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 6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5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3907位在校教職工。

3.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創立於1940年, 前身是延安自然科學院, 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 是“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卓越大學聯盟”成員。

學校現設有20個專業學院, 12個國家重點學科, 18個博士後流動站, 56個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 1個“2011計畫”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 8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及工程研究中心, 在校教職工3342名。

4.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其前身為北洋大學, 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 “卓越大學聯盟”成員高校, “中歐工程教育平臺”、“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合作高校, 中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有62個本科專業 , 64個博士、碩士學科授予點, 15個國家重點學科, 13位專職院士, 10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 7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3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 4個國家工研究中心, 7個“111”引智基地, 1個國家文物重點科研基地,

4595個在校教職工。

5.大連理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是中國共產黨為迎接新中國建設而創建的第一所正規大學, 是“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主要成員。 學校設有87個本科專業, 7個學部, 8個獨立建制的學院、教學部, 3個專門學院和1所獨立學院(盤錦校區有基礎教學部和7個學院;開發區校區3個學院), 10個國家重點學科, 69個博士、碩士一級學科點, 2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4個國家級教育、教學基地, 8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3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教職工4321人, 專職院士13人。

6.東北大學

東北大學始建於1923年4月, 為“21世紀學術聯盟”成員高校。 有9個學科門類, 68個本科專業, 4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

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 100多個研究機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 國家工程實驗室3個), 2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 3個遼寧省協同創新中心, 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1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85個學科有權招收和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另設10個專業學位授權點), 17個博士後流動站, 8個國家重點學科, 在校教職工4194人, 有兩院院士4人, 外籍院士3人。

7.哈爾濱工業大學

學校始建於1920年, 當時校名為“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 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主要成員, 享有“工程師的搖籃”之美譽。 有20個學院, 87個本科專業, 17個國家重點學科, 68個博士、碩士授權點, 10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5個國家級教學和人才培養基地,5297位教職工,38位兩院院士。

8.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的前身是1907年創辦的德文醫學堂,是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合作聯盟、國際設計藝術院校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同濟—伯克利工程聯盟成員。學校設有10個學科門類,75個本科專業,75個博士、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45個,13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含培育)10個,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708人專任教師,兩院院士17人(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外籍院士4人。

9.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為“九校聯盟”成員、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有20個學院、30個系,6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14個國家重點學科,14個國家級科研機構,50個院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1812位教學與科研人員,43位專職院士。

10.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創建於1934年,是“建築老八校”、“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主要成員。有300個博士、碩士授權點,26個博士後流動站,5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503位在校教職工,33位兩院院士,1位外籍院士。

11.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是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合併創建而成,被譽為“中國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有24個學院(部),66個本科專業學校,4個國家重點學科,41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在校教職工3800余人。

12.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由西北工學院和原西安航空學院於1957年10月在西安合併成立,是“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成員。有16個學院,65個本科專業,54個博士、碩士學位一級授權學科,17個博士後流動站,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8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防科技創新中心,3個國家地方聯合創新平臺,在校教職工3700余人,兩院院士(含外聘)26 人。

10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5個國家級教學和人才培養基地,5297位教職工,38位兩院院士。

8.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的前身是1907年創辦的德文醫學堂,是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合作聯盟、國際設計藝術院校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同濟—伯克利工程聯盟成員。學校設有10個學科門類,75個本科專業,75個博士、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45個,13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含培育)10個,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708人專任教師,兩院院士17人(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外籍院士4人。

9.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為“九校聯盟”成員、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有20個學院、30個系,6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14個國家重點學科,14個國家級科研機構,50個院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1812位教學與科研人員,43位專職院士。

10.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創建於1934年,是“建築老八校”、“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主要成員。有300個博士、碩士授權點,26個博士後流動站,5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503位在校教職工,33位兩院院士,1位外籍院士。

11.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是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合併創建而成,被譽為“中國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有24個學院(部),66個本科專業學校,4個國家重點學科,41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在校教職工3800余人。

12.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由西北工學院和原西安航空學院於1957年10月在西安合併成立,是“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成員。有16個學院,65個本科專業,54個博士、碩士學位一級授權學科,17個博士後流動站,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8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防科技創新中心,3個國家地方聯合創新平臺,在校教職工3700余人,兩院院士(含外聘)26 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