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人文桐城|發現桐城美

發現桐城美

來源|《品格》

桐城的生態之美

有人曾用一句話來概括桐城所處的地理位置:“抵天柱而枕龍眠, 牽大江而引樅川”。 從地形上看,

龍眠山幾乎環抱著大半個桐城。 如果將橫貫市中心的龍眠河稱作桐城的母親河, 那麼綿延數公里海拔為1065米的龍眠山, 便是古老桐國的脊樑和心骨, 她背負的是幾千年悠久厚實的歷史與文化。 正是龍眠的山和水養育並造就了桐城人民, 讓他們生生不息, 代有才人。

初到龍眠山, 便被其俊美的風姿所震懾。 時值初冬, 秋意未盡。 滿目蔥蘢高高低低的青綠色松樹, 于風中傲然挺立, 它們悠然而和諧地聯成一片, 形成龐大的整體氣勢。 那氣勢仿佛一望無際的原野之上橫臥著的一條巨龍。 正如明代詩人許浩詩中所雲:“山盡山複起, 宛若龍眠形”。 而從山頂上看, 那些密密麻麻的松樹以及夾雜其間多種多樣的草木植物,

很像是龍眠山身著的一件華麗的外衣。

在彎彎曲曲的盤旋公路下邊, 境主廟水庫以其龐大體量和獨特的區位優勢, 承載著龍眠山恒久不變的人文節操。 站在某個高處往下看, 水庫與長白山上的天池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同是四面環山, 形狀象一口巨大的鍋。 水面清澈如鏡, 全部蓄水均來自純天然降雨和更高處山澗中的自然匯流。

假如也用一句話來概括龍眠山的特色, 那就是它的小、巧、靈、秀。 小, 指的是它的高度和長度即體量;巧, 指的是地形地貌大巧若拙的憨態呈現;靈, 指的是山水聯成一體的集婉約與恢宏於一身的獨特神韻;秀, 指的是山林植被四季常青而又色彩紛呈的絢爛多姿。

龍眠山同祖國各地的名山大川相比, 儘管自有它的弱勢, 不夠高也不夠險峻, 但這絲毫不減龍眠山的靈秀, 或許正恰如此, 才吸引了古往今來的文人騷客, 來此修身養性, 頤養天年, 乃至終老。 這似乎有意無意印證了“仁者樂山, 智者樂水”古文人習性。

位於桐城東南部, 國家4A級景區, 嬉子湖, 也是一方天然安諡的生態家園。 沿湖濕地連綿, 珍稀飛禽隨季遷徙棲息, 形成罕見的濕地景觀。 湖水上漲季節, 嬉子墩一山獨秀, 遠近島嶼風光旖旎, 古樸漁村, 船家生活趣味盎然。 雄峙湖濱的松山, 三峰相連, 植被茂密, 黛色山石縱橫交錯。 登高遠眺,

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漫步湖邊, 柳醉春煙, 鷗鷺翔集。 放舟湖上, 波光瀲灩, 似一匹無限延展著的絲綢。 無論朝霞初上, 夕陽西下, 亦或繁星閃爍, 明月中天, 還是漁歌唱晚, 雁陣驚寒, 都令人賞心悅目, 流連忘返。 嬉子湖恰似有聲的畫, 無字的詩, 讓人回味遐想, 桐城八景之中的“松湖落雁”, 果然名不虛傳。

離嬉子湖不遠, 有個落鳳窩, 是個“日有千人唱喏, 夜有萬盞明燈”的濱湖勝地, 自張英之父葬母于此, 後因父子宰相張英張廷玉的政治身名, 於是便有了“帝許江南第一家”的顯赫尊榮。

三道岩風景區,位於桐城西南的陶沖鎮。面積約10平方公里,景區內峰巒疊嶂,飛瀑流泉,丹霞炫彩,煙嵐騰霄,似一幅天然山水畫卷。古老的陶沖驛,始建於元代,史料記載中最早的驛站之一,是粵閩贛等南方官員、商賈、士庶、行人前往京師的必經之路。境內群山環抱,沃野平疇,掩映在崇山峻嶺之中,有一條秀麗幽深的峽谷,謂之“三道岩”,分下岩、中岩、上岩三層。下岩一簾瀑布從空投下,飛珠瀉玉,其聲數百米可聞;中岩怪石嶙峋,飛泉噴射,化出一道長虹;上岩從岩頭跌落,形成數迭瀑布,似雪簾披垂,灑珠如玉。三道岩也是軍屯河的源頭。昔日太平天國起義軍曾在此屯兵駐守,扼守長江天塹,痛擊搖搖欲墜的清王朝。

沿山谷蜿蜒上行,移步換景,路轉峰回。小憩石上,撿石敲打岩面,但聽渾厚悠長的空穀回音,當地人稱“石鼓”;渴了,彎腰攏手,掬捧河水潤喉,似一注甘泉滋潤心田。三道岩瀑布深藏山谷中,遠聞清泉跌落的陣陣迴響,近前一簾瀑布岩口落下,似一架斜靠山崖的銀梯,高百余米,飛泉噴射,蔚為壯觀。屹立岩上,只見峰巒疊嶂,石筍排空,丹霞炫彩、煙嵐騰霄,不禁嘆服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與神奇。

桐城的曲調音韻之美

桐城是黃梅戲之鄉,孕育了以嚴鳳英為代表的一代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中國五大劇種。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詞兩大類。花腔以演小戲為主,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風味,多用“襯詞”如“呼舍”、“喂卻”之類。有“夫妻觀燈”、“藍橋會”、“打豬草”等;平詞是正本戲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敘述,抒情,聽起來委婉悠揚,有“梁祝”、“天仙配”等。現代黃梅戲在音樂方面增強了“平詞”類唱腔的表現力,常用于大段抒情、敘事,是正本戲的主要唱腔;突破了某些“花腔”專戲專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樂成分,創造了與傳統唱腔相協調的新腔。黃梅戲以高胡為主要伴奏樂器,加以其它民族樂器和鑼鼓配合,適合於表現多種題材的劇碼。

在劇碼方面,號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主要表現的是當時人民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現實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如《蕎麥記》、《告糧官》、《天仙配》等。小戲大都表現的是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鬥籮》。

由於文教傳統源遠流長,即便是山村野夫、小腳老太、幼稚小兒,也能哼得幾段歌謠。搖籃曲、納涼曲、逍遙曲,粗俗中帶著幾分真實,調侃中帶著幾分勸導。被稱為“吳楚遺韻”的“桐城歌”風格獨特,體式結構自由活潑,方言和土語疊現,節奏揚抑疾徐,內容饒有情趣,真切地反映出黃梅戲的“原生態”:

《火亮蟲,夜夜飛》:火亮蟲,夜夜飛,爹爹叫我捉烏龜。烏龜沒有長毛,爹爹叫我扯毛桃;毛桃沒有開花,爹爹叫我扯黃瓜;黃瓜沒有落地,爹爹叫我唱戲;唱戲沒有搭台,爹爹叫我扒柴;扒柴不夠爹爹燒,爹爹把我頭上打一個包。

《小麻雞,上草堆》:小麻雞,上草堆。爹爹馱棍子打,奶奶燒水泡麻雞。爹爹吃(七)肉(育),奶奶啃骨,兒子喝湯,媳婦聞香。小伢小伢你莫哼,鍋裡還有一塊小雞肫,拿去和你(恩)小姑倆個人分。吃半邊,留半邊,留給奶奶床裡邊。老貓含(扛)到踏板上,老鼠含(扛)到屋簷邊,老哇叼到樹頭尖。奶奶好吃(七)哭三天,眼(俺)睛哭之燈盞大,嘴吧哭之歪半邊(踏板:床前放鞋的隔板;老哇:烏鴉)。

《肚子痛》:肚子痛,找老盛;老盛不在家(ga),找老張;老張家(ga)裡起著火,不找旁人就找我。

不論是在老房子中的天井下,還是在空曠的田野之中,歌謠總迴響在耳邊。“一愛姐,好人才,好象個天女下凡來﹔二愛姐,小白臉,不用得胭脂水分點……”老奶奶的音容依稀可見。“搖窩裡的叔,白頭毛侄。”老奶奶笑著說。

那時的歌謠很多,在所表現的內容上,鮮活生動。有對現實生活的刻意描摩,有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展望,也有直面人性的惟美讚歎。在形式上則活潑多樣,不拘一格,是介於古詩詞與現代詩之間的一種通俗化的即興口語寫作,或者說歌謠就是民諺、順口溜、俚語和方言等民俗語言所共同塑造出來的民歌形式。民歌應該是通俗歌曲的雛形,一種最質樸原汁原味的通俗歌曲。

在語言藝術風格上,桐城歌不僅含蓄、凝練,且韻味十足、饒有情趣。流覽《桐城歌謠》和《桐城傳統兒歌三百首》,不難發現其歌詞樸素自然,優美流暢,準確傳神。另外,桐城歌與其他歌謠一樣,有歌唱的,有吟誦的,但歌唱是以抒情為主,音調鏗鏘,吐字清爽,韻律和諧,節奏明快。清代桐城先賢姚興泉,對桐城歌的音律作了言簡意賅地表述:“調最高而音極響,揚抑疾徐,自然合節”,“實非尋常吟詠”。

桐城歌因體式獨具特色,語言優美,曲調和諧,博得當朝學界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加之刊佈成帙,流傳廣泛,所以,《明代雜曲集》收載桐城歌25首,馮夢龍的《明清民歌時調集——山歌》收錄桐城歌24首,《中國古代歌謠精品賞析》《中國古代民歌鑒賞辭典》《情歌五唱——中國古代民間情歌選》《中國情歌》等辭書,均或多或少地收錄了桐城歌。

桐城人的謙和禮讓之美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自然災害不斷。安徽人靈柔不如南方仔,剛猛不如北方佬。有著南方人與北方人之間的過渡性格,這裡的人剛柔相濟、平凡、恬淡、沉靜、甚至不乏滿身土氣。安徽的男人淳樸少言,才思敏捷。安徽的女人朦朦朧朧,皮膚白淨,當地人說是"水色好"。吃苦耐勞,具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安徽的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優秀人才很多,每年都大批外流,安徽人最想去的就是上海,可是上海人卻壓根看不起安徽人。

這是一名網友對安徽人的評價,桐城人的性格大抵無出其右。且以鄉村宴請風俗為例:

宴請在農村日常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宴請時,從設席、坐席、上菜到散席都有一套非常講究的規矩。農村宴客多用方桌,四方設座。按桌縫可擺為橫端、直端兩種席,鄉宴多用直端席,直端席桌縫順堂屋軸線,共坐十人。進門靠右一方上首為一席,下首為三席,一席對面為二席,三席對面為四席,上方為五、六、七席,下方為末席,俗謂“腳肚子朝大門"。末席右端的席位為末座,是陪酒者的座位。婚喪喜慶等大型宴席,數桌同開時,桌席又有主、次之分。一般以位於中堂最裡面的一桌為主席。坐席時,多要謙讓別人坐上席。即便是被宴請的主客坐上席,也要推辭一番才落座。在來客不分主次的宴席中,人席者也都能主動依據年齡、身份以及與主人的親疏關係等拉席讓坐,體現長幼有序、親疏有別、賓主有致的傳統古風。鄉間延席以雞、魚、肉為主,稱為“三牲席",一般十五至二十碗。桐西地區普遍用盤子,七八盤、十幾盤不等。菜分道數,依次為冷盤、熱炒、清燉,一般最後上圓子,寓“圓滿"之意。席間,頭兒杯酒須執壺者或陪客者先請,俗語雲:“東不請,客不飲"。酒過三巡,主人開始按席次依次敬酒,並招呼大家“菜寡酒,但要多喝一蠱。"一般宴席上都勸酒,觥籌交錯,盡歡方休。席間先放碗者起立舉筷,遍告同席人“慢慢吃"。陪客者須等客人吃畢才能放碗。

坐席與讓座的鄉土禮俗,雖難免有封建等級殘餘之嫌,但非制度化的約定俗成,更多的則反映出桐城的鄉土民風之醇,謙和禮讓的美德,有著深厚的民間基礎。

“一紙書來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六尺巷的故事,桐城人可謂婦孺皆知。2008年2月21日,國務院副總理吳儀來桐城視察,吳儀對六尺巷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看得非常仔細,臨離開時,吳儀神情嚴肅的說:“六尺巷的故事告訴世人:大度做人,克己處事。”

桐城的詞章雅潔之美

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壇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廣、綿延時間久,文學史所罕見。桐城派的文章,論點鮮明,邏輯性強,辭句精練;寫景傳神,抓住特徵,細節盎然,寄世感歎;傳狀之文,刻畫生動;紀敘扼要,流暢時晰。平易清新,是整體流派的鮮明特點。

桐城派的基本理始于方苞。他繼承歸有光的“唐宋派”古文傳統,提出“義法”主張:“義”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言有物,說文章要有內容;言有序,說文章要有條理跟形式技巧。他對於文章,要求的是“雅潔”。散文名篇有:方苞《獄中雜記》、《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登泰山記》。

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的古文主張,在提倡“義理、考據、詞章,三者不可偏廢。”又在學習方法上,提出古文八要:“所以為文者八,曰: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神、理、氣、味者,文之精也;格、律、聲、色者,文之粗也。然茍舍其粗,則精者亦胡以寓焉?”

由“桐城家法”訓練而成的桐城文人,其眼光、學識和文化情懷令人稱道,其中的佼佼者由桐城文章“旁逸斜出”,在文化教育領域的諸多建樹,可謂名動京師,稱譽天下。最為時人所推崇的,是以嚴複、林紓為代表的桐城派文人,以桐城文章翻譯西學,別開生面,介紹新知,為桐城古文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桐城文章作為新學的文化載體,也由此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時代魅力。

姚鼐的世父姚范便被人們推為桐城詩派的鼻祖。姚范,乾隆七年進士,著有《援鶉堂文集》、《援鶉堂筆記》、《詩集》七卷等。清末民初,姚氏之姚永概、姚永朴仍然活躍於詩壇,並“一秉家法”,“以古文義法通之于詩”(錢基博語)。姚範在《援鶉堂筆記》中說:“字句章法,文之淺者,然神氣體勢,皆因之而見”,“文法要莽蒼硬劄高古”,而對於詩,他評韓愈《紀夢詩》即代表了其詩觀:“以健崛之筆,敘狀情事,亦詩家所未有。”方東樹說:“薑塢所論,極超詣深微,可謂得三昧真筌,直與古作者通魂授意。”

當代作家陳所巨先生的散文作品中,滲透著泥土氣息和樸素的山林情懷,《文都墨痕》中的諸多篇什,所涉內容大多與泥土、山林有關。這可能與他的詩歌風格一脈相承。詞章雅潔,文章遣詞追求高潔、雅致。可謂深得桐城派“詞章”真味,也可以說,是桐城派雅潔文風的一種延續;行文淡定,在文章敘事與表情達意上,可謂從容淡定。淡是一種境界,一種胸懷。定是一種能力,一種潛在的意義指向。先生文章大體有兩大鮮明的母題:親自然,重倫理。強調個體的生命存在,不被意義左右,明心見性。

三道岩風景區,位於桐城西南的陶沖鎮。面積約10平方公里,景區內峰巒疊嶂,飛瀑流泉,丹霞炫彩,煙嵐騰霄,似一幅天然山水畫卷。古老的陶沖驛,始建於元代,史料記載中最早的驛站之一,是粵閩贛等南方官員、商賈、士庶、行人前往京師的必經之路。境內群山環抱,沃野平疇,掩映在崇山峻嶺之中,有一條秀麗幽深的峽谷,謂之“三道岩”,分下岩、中岩、上岩三層。下岩一簾瀑布從空投下,飛珠瀉玉,其聲數百米可聞;中岩怪石嶙峋,飛泉噴射,化出一道長虹;上岩從岩頭跌落,形成數迭瀑布,似雪簾披垂,灑珠如玉。三道岩也是軍屯河的源頭。昔日太平天國起義軍曾在此屯兵駐守,扼守長江天塹,痛擊搖搖欲墜的清王朝。

沿山谷蜿蜒上行,移步換景,路轉峰回。小憩石上,撿石敲打岩面,但聽渾厚悠長的空穀回音,當地人稱“石鼓”;渴了,彎腰攏手,掬捧河水潤喉,似一注甘泉滋潤心田。三道岩瀑布深藏山谷中,遠聞清泉跌落的陣陣迴響,近前一簾瀑布岩口落下,似一架斜靠山崖的銀梯,高百余米,飛泉噴射,蔚為壯觀。屹立岩上,只見峰巒疊嶂,石筍排空,丹霞炫彩、煙嵐騰霄,不禁嘆服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與神奇。

桐城的曲調音韻之美

桐城是黃梅戲之鄉,孕育了以嚴鳳英為代表的一代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中國五大劇種。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詞兩大類。花腔以演小戲為主,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風味,多用“襯詞”如“呼舍”、“喂卻”之類。有“夫妻觀燈”、“藍橋會”、“打豬草”等;平詞是正本戲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敘述,抒情,聽起來委婉悠揚,有“梁祝”、“天仙配”等。現代黃梅戲在音樂方面增強了“平詞”類唱腔的表現力,常用于大段抒情、敘事,是正本戲的主要唱腔;突破了某些“花腔”專戲專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樂成分,創造了與傳統唱腔相協調的新腔。黃梅戲以高胡為主要伴奏樂器,加以其它民族樂器和鑼鼓配合,適合於表現多種題材的劇碼。

在劇碼方面,號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主要表現的是當時人民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現實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如《蕎麥記》、《告糧官》、《天仙配》等。小戲大都表現的是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鬥籮》。

由於文教傳統源遠流長,即便是山村野夫、小腳老太、幼稚小兒,也能哼得幾段歌謠。搖籃曲、納涼曲、逍遙曲,粗俗中帶著幾分真實,調侃中帶著幾分勸導。被稱為“吳楚遺韻”的“桐城歌”風格獨特,體式結構自由活潑,方言和土語疊現,節奏揚抑疾徐,內容饒有情趣,真切地反映出黃梅戲的“原生態”:

《火亮蟲,夜夜飛》:火亮蟲,夜夜飛,爹爹叫我捉烏龜。烏龜沒有長毛,爹爹叫我扯毛桃;毛桃沒有開花,爹爹叫我扯黃瓜;黃瓜沒有落地,爹爹叫我唱戲;唱戲沒有搭台,爹爹叫我扒柴;扒柴不夠爹爹燒,爹爹把我頭上打一個包。

《小麻雞,上草堆》:小麻雞,上草堆。爹爹馱棍子打,奶奶燒水泡麻雞。爹爹吃(七)肉(育),奶奶啃骨,兒子喝湯,媳婦聞香。小伢小伢你莫哼,鍋裡還有一塊小雞肫,拿去和你(恩)小姑倆個人分。吃半邊,留半邊,留給奶奶床裡邊。老貓含(扛)到踏板上,老鼠含(扛)到屋簷邊,老哇叼到樹頭尖。奶奶好吃(七)哭三天,眼(俺)睛哭之燈盞大,嘴吧哭之歪半邊(踏板:床前放鞋的隔板;老哇:烏鴉)。

《肚子痛》:肚子痛,找老盛;老盛不在家(ga),找老張;老張家(ga)裡起著火,不找旁人就找我。

不論是在老房子中的天井下,還是在空曠的田野之中,歌謠總迴響在耳邊。“一愛姐,好人才,好象個天女下凡來﹔二愛姐,小白臉,不用得胭脂水分點……”老奶奶的音容依稀可見。“搖窩裡的叔,白頭毛侄。”老奶奶笑著說。

那時的歌謠很多,在所表現的內容上,鮮活生動。有對現實生活的刻意描摩,有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展望,也有直面人性的惟美讚歎。在形式上則活潑多樣,不拘一格,是介於古詩詞與現代詩之間的一種通俗化的即興口語寫作,或者說歌謠就是民諺、順口溜、俚語和方言等民俗語言所共同塑造出來的民歌形式。民歌應該是通俗歌曲的雛形,一種最質樸原汁原味的通俗歌曲。

在語言藝術風格上,桐城歌不僅含蓄、凝練,且韻味十足、饒有情趣。流覽《桐城歌謠》和《桐城傳統兒歌三百首》,不難發現其歌詞樸素自然,優美流暢,準確傳神。另外,桐城歌與其他歌謠一樣,有歌唱的,有吟誦的,但歌唱是以抒情為主,音調鏗鏘,吐字清爽,韻律和諧,節奏明快。清代桐城先賢姚興泉,對桐城歌的音律作了言簡意賅地表述:“調最高而音極響,揚抑疾徐,自然合節”,“實非尋常吟詠”。

桐城歌因體式獨具特色,語言優美,曲調和諧,博得當朝學界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加之刊佈成帙,流傳廣泛,所以,《明代雜曲集》收載桐城歌25首,馮夢龍的《明清民歌時調集——山歌》收錄桐城歌24首,《中國古代歌謠精品賞析》《中國古代民歌鑒賞辭典》《情歌五唱——中國古代民間情歌選》《中國情歌》等辭書,均或多或少地收錄了桐城歌。

桐城人的謙和禮讓之美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自然災害不斷。安徽人靈柔不如南方仔,剛猛不如北方佬。有著南方人與北方人之間的過渡性格,這裡的人剛柔相濟、平凡、恬淡、沉靜、甚至不乏滿身土氣。安徽的男人淳樸少言,才思敏捷。安徽的女人朦朦朧朧,皮膚白淨,當地人說是"水色好"。吃苦耐勞,具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安徽的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優秀人才很多,每年都大批外流,安徽人最想去的就是上海,可是上海人卻壓根看不起安徽人。

這是一名網友對安徽人的評價,桐城人的性格大抵無出其右。且以鄉村宴請風俗為例:

宴請在農村日常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宴請時,從設席、坐席、上菜到散席都有一套非常講究的規矩。農村宴客多用方桌,四方設座。按桌縫可擺為橫端、直端兩種席,鄉宴多用直端席,直端席桌縫順堂屋軸線,共坐十人。進門靠右一方上首為一席,下首為三席,一席對面為二席,三席對面為四席,上方為五、六、七席,下方為末席,俗謂“腳肚子朝大門"。末席右端的席位為末座,是陪酒者的座位。婚喪喜慶等大型宴席,數桌同開時,桌席又有主、次之分。一般以位於中堂最裡面的一桌為主席。坐席時,多要謙讓別人坐上席。即便是被宴請的主客坐上席,也要推辭一番才落座。在來客不分主次的宴席中,人席者也都能主動依據年齡、身份以及與主人的親疏關係等拉席讓坐,體現長幼有序、親疏有別、賓主有致的傳統古風。鄉間延席以雞、魚、肉為主,稱為“三牲席",一般十五至二十碗。桐西地區普遍用盤子,七八盤、十幾盤不等。菜分道數,依次為冷盤、熱炒、清燉,一般最後上圓子,寓“圓滿"之意。席間,頭兒杯酒須執壺者或陪客者先請,俗語雲:“東不請,客不飲"。酒過三巡,主人開始按席次依次敬酒,並招呼大家“菜寡酒,但要多喝一蠱。"一般宴席上都勸酒,觥籌交錯,盡歡方休。席間先放碗者起立舉筷,遍告同席人“慢慢吃"。陪客者須等客人吃畢才能放碗。

坐席與讓座的鄉土禮俗,雖難免有封建等級殘餘之嫌,但非制度化的約定俗成,更多的則反映出桐城的鄉土民風之醇,謙和禮讓的美德,有著深厚的民間基礎。

“一紙書來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六尺巷的故事,桐城人可謂婦孺皆知。2008年2月21日,國務院副總理吳儀來桐城視察,吳儀對六尺巷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看得非常仔細,臨離開時,吳儀神情嚴肅的說:“六尺巷的故事告訴世人:大度做人,克己處事。”

桐城的詞章雅潔之美

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壇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廣、綿延時間久,文學史所罕見。桐城派的文章,論點鮮明,邏輯性強,辭句精練;寫景傳神,抓住特徵,細節盎然,寄世感歎;傳狀之文,刻畫生動;紀敘扼要,流暢時晰。平易清新,是整體流派的鮮明特點。

桐城派的基本理始于方苞。他繼承歸有光的“唐宋派”古文傳統,提出“義法”主張:“義”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言有物,說文章要有內容;言有序,說文章要有條理跟形式技巧。他對於文章,要求的是“雅潔”。散文名篇有:方苞《獄中雜記》、《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登泰山記》。

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的古文主張,在提倡“義理、考據、詞章,三者不可偏廢。”又在學習方法上,提出古文八要:“所以為文者八,曰: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神、理、氣、味者,文之精也;格、律、聲、色者,文之粗也。然茍舍其粗,則精者亦胡以寓焉?”

由“桐城家法”訓練而成的桐城文人,其眼光、學識和文化情懷令人稱道,其中的佼佼者由桐城文章“旁逸斜出”,在文化教育領域的諸多建樹,可謂名動京師,稱譽天下。最為時人所推崇的,是以嚴複、林紓為代表的桐城派文人,以桐城文章翻譯西學,別開生面,介紹新知,為桐城古文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桐城文章作為新學的文化載體,也由此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時代魅力。

姚鼐的世父姚范便被人們推為桐城詩派的鼻祖。姚范,乾隆七年進士,著有《援鶉堂文集》、《援鶉堂筆記》、《詩集》七卷等。清末民初,姚氏之姚永概、姚永朴仍然活躍於詩壇,並“一秉家法”,“以古文義法通之于詩”(錢基博語)。姚範在《援鶉堂筆記》中說:“字句章法,文之淺者,然神氣體勢,皆因之而見”,“文法要莽蒼硬劄高古”,而對於詩,他評韓愈《紀夢詩》即代表了其詩觀:“以健崛之筆,敘狀情事,亦詩家所未有。”方東樹說:“薑塢所論,極超詣深微,可謂得三昧真筌,直與古作者通魂授意。”

當代作家陳所巨先生的散文作品中,滲透著泥土氣息和樸素的山林情懷,《文都墨痕》中的諸多篇什,所涉內容大多與泥土、山林有關。這可能與他的詩歌風格一脈相承。詞章雅潔,文章遣詞追求高潔、雅致。可謂深得桐城派“詞章”真味,也可以說,是桐城派雅潔文風的一種延續;行文淡定,在文章敘事與表情達意上,可謂從容淡定。淡是一種境界,一種胸懷。定是一種能力,一種潛在的意義指向。先生文章大體有兩大鮮明的母題:親自然,重倫理。強調個體的生命存在,不被意義左右,明心見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