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與諾貝爾哥遼寧郭英森先生關於一篇文章的評論對話

引言:我們所說的科學, 其實是一種泛稱, 這種說法歸根溯源, 應該是源自對一個標準的“科學理論”的建立流程的擴展、延伸概念的統稱, 這個流程可以認為是一種人類認知世界的“認知模式”。

即一個標準的科學理論, 應該是以感應資訊(來自觀察、觀測、實驗等等)以及群體性感應資訊共同認可建立起來的經驗認知為基礎, 通過已經經過檢驗的思維工具(如數學、邏輯、方法論等)做思維加工處理, 得到擴展後的資訊, 並且再次經過檢驗。 整個流程寫成一個系統性的“檔”, 這就是科學理論。

對於同樣的感應資訊為基礎,

也可以發明出其他科學理論, 關鍵是流程可靠, 流程可靠, 必然保證結果可靠。 我的關鍵觀點:流程可靠, 荒誕的內容也是可靠;流程不可靠, 荒誕的內容就是真荒誕。

昨天發了一篇文章《如果現在還有人想成為愛因斯坦, 那他的認知較低》, 跟網友遼寧郭英森先生在下面評論中進行了多個回合的對話, 現將對話做了整理。

遼寧郭英森:文章的作者屬於典型的思維固化。 雖然說的有理有據的, 但卻沒有看到今天科學所面對的是比愛因斯坦時代的科學更多的未知面。 比如本人可以從學術上表述清楚超光速問題的實質, 以及與狹義相對論的邏輯順序。 再比如本人建立的飛碟飛行力學-正負引力力學, 就是可以解決作者幾個認知問題的實例。 科學探索不要僵化於形式邏輯與方法論中思維才會有突破。

探索貓:科學理論的誕生肯定不是任意想像, 是以感應資訊, 而且是群體性共同認可的感應資訊即經驗認知為基準, 通過已經證明可行的思維工具做思維上的加工放大,

整個過程或者說流程都是經過檢驗過的, 這樣才能保證結果的可靠, 當然結果也需要實驗的檢驗

遼寧郭英森:我說這些主要希望你眼界放寬些, 心態放平靜些。 要知道, 未知面前是人人平等的, 千萬不要認為自然規律會依隨人的規則變化。 其實, 不論牛頓創立的規則還是愛因斯坦創立的規則, 都是一個近似的結果還遠沒有達到真理的結局。

探索貓:心態放寬, 也要符合已經驗證過的流程, 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 沒有流程的模式, 肯定是不可靠的, 所有的事都是如此。

遼寧郭英森:不是科技不可以任意想像, 而是國內一些人認識不到尚有我們不知道的科學創造, 就認為別人說的不成立。 完全一種井底之蛙與鼠目寸光的狀態。

比如本人在非你莫屬視頻中展示的算符方程, 方肘子根本不懂那是什麼物理概念, 就胡說八道的說那只有你自己懂, 國內的很多人都認為方肘子說的對, 而對我本人一再的侮辱誹謗。 不可笑嗎?

探索貓:當然那是他態度問題。 但在研究一個問題的時候, 可靠的流程是保證結果可靠的關鍵。 近現代科學, 可以說是一種可靠的流程化的模式。 真的有顛覆, 也不會是對傳統歷史觀念的顛覆, 而是對這種流程本身的顛覆, 因為這種流程現在已經出現“科學主義”似的觀念, 認為科學無所不能。

遼寧郭英森:你反對科學主義這個觀點我還是贊成的。 但創新往往是顛覆以前的觀念而不是流程。 比如,

我如果要發表研究結果也需要寫論文, 也需要遵守論文的八股規則, 也需要有數學歸納, 圖像說明。

遼寧郭英森:但我不會遵守流程, 也許論文會與眾不同。

遼寧郭英森:看來你對創新真的不懂, 其實, 創新的本質就是胡思亂想, 你敢想才能敢做。 說的更具體, 這就是常說的叫大膽假設。 至於求證則屬學術方法上的問題。

遼寧郭英森:創新往往不匱於流程, 匱於流程則屬於因循守舊。 主要的不是流程而是要給創新者機會。 比如, 本人去非你莫屬要用打工的機會積攢研究經費, 就用胡說八道的方法去打擊誹謗對嗎?發稿就讓你石沉大海對嗎?

探索貓:創新不是胡思亂想, 可靠的流程才是關鍵, 包括前提來自感應資訊(實驗、觀測), 思維工具也是經過驗證過的(數學、邏輯、方法論)。

探索貓所有文章基於如下邏輯:意識本質 —>個人意識 —>群體意識(意識形態:巫術、宗教、哲學、科學、未來某種形態)。關於意識的本質,探索貓認為意識就是“感應”,是各種尺度下物質對微觀量子的感應,而且這種感應是雙向的,只有雙向的才叫意識。宇宙萬物都有這種能力,可以從物質尺度上分成三大類:1、微觀尺度上的感應,即量子之間的感應;2、亞宏觀尺度物質對量子的感應,這就是生命的意識;3、整個宇觀尺度對微觀量子的感應,即整個宇宙就是一個“意識主體”。

思維工具也是經過驗證過的(數學、邏輯、方法論)。

探索貓所有文章基於如下邏輯:意識本質 —>個人意識 —>群體意識(意識形態:巫術、宗教、哲學、科學、未來某種形態)。關於意識的本質,探索貓認為意識就是“感應”,是各種尺度下物質對微觀量子的感應,而且這種感應是雙向的,只有雙向的才叫意識。宇宙萬物都有這種能力,可以從物質尺度上分成三大類:1、微觀尺度上的感應,即量子之間的感應;2、亞宏觀尺度物質對量子的感應,這就是生命的意識;3、整個宇觀尺度對微觀量子的感應,即整個宇宙就是一個“意識主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