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專家表示:結腸癌的治療,儘早發現是關鍵

結腸癌是發生於結腸部位的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 以40-50歲的中年人發病率最高, 其中男性的發病比女性高一些, 大約為3:1。 據統計, 結腸癌每年新發病人數約為13至16萬人, 死亡人數約為6至9萬人, 多發于大中城市。 不少我們熟悉的名人也是因為結腸癌去世, 例如:英國著名電影演員奧地利赫本、麥當勞中國大區首席執政官(CEO)查理—貝爾、中國臺灣著名導演楊德昌等等。

據瞭解, 大腸包括結腸和直腸!將近80%的大腸癌發現時已屬於晚期。 所以結腸癌能及早發現, 爭取儘早的治療非常關鍵。 微醫匯專家指出, 結腸癌早期有以下症狀:

1、排便異常, 有時便秘有時腹瀉

正常人是一天排便一次, 沒有排便困難, 便秘的情況, 也沒有腹瀉。 偶爾一兩次因為飲食或消化不良導致腹瀉, 幾天就恢復正常也可以不理會。 如果出現一天排7次便或以上, 一會兒便秘、一會兒腹瀉,

而且這種狀態持續很長時間, 就要留個心眼了。 要去醫院篩查, 排除結腸癌。

2、便血

結腸癌病人中肉眼可見的便血者占36.5%。 如果出現有膿液的便血, 一天好幾次, 這部分病人也要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3、腹痛腹脹

腹部持續不適、隱痛、腹脹。 當結直腸癌有糜爛, 繼發感染,

由於相應的腸段蠕動增加和痙攣, 可出現腹痛。 部分患者以持續腹部隱痛為首發或突出的症狀。

4、消瘦貧血。

結腸癌病人, 因為腸道有腫物梗阻, 容易造成長期便血, 失血過多會容易出現貧血的情況, 從而導致營養缺失和體重減輕。 當排除了痔瘡等其他消化道疾病, 不明原因出現便血, 就要警惕了, 而且如果患者還有頭暈、臉色蒼白的情況就要更加警惕, 是否已經因為便血導致了貧血。

微醫匯專家表示:當有以上症狀發生時, 一定要進行專業性檢查。 大腸癌的檢查手段包括肛門指檢、肛門鏡、直腸鏡、乙狀結腸鏡、結腸鏡、X線鋇劑灌腸、CT和MR等。 其中結腸鏡是結直腸病變的首選檢查方式, 不過不少人內心非常排斥做結腸鏡。

那麼結腸鏡檢查是怎麼做的呢?

微醫匯專家介紹, 首先醫生會通過腸鏡在患者的腸道內注射一種氣體, 這叫“灌腸”, 打個比方就像給長條的氣球充氣似得。 隨著腸道的氣體充盈, 結腸鏡的探頭伸進去腸子內部進行探查, 這個過程可能會導致患者有點脹痛或牽扯的感覺,

特別是在探頭轉彎的時候表現得更明顯。 不過, 據臨床的情況來看, 大多數患者都能忍受這種不適, 並配合醫生完成腸鏡檢查, 所以患者不要過於恐懼, 而且, 現在有些醫院開展無痛腸鏡技術, 有需要的患者也可以選擇。 再說, 做腸鏡對患者利大過弊時, 我們更不應該抗拒或逃避。

---------------------

瞭解更多精彩內容請微信關注【微醫匯網路醫學學術會議】公眾號,觀看網路醫學學術會議直播與回播, 看知名專家的線上精品課程, 用碎片時間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 進行自我專業技能的提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