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布網百里解千結 萬家點贊

初冬的秦巴山區已十分陰冷寒涼。 2017年11月17日, 家住四川省蒼溪縣龍王鎮鐘山村63歲的侯興志老人, 趁著當場日, 同老伴一早來到龍王場, 每人選了一件棉襖, 還買了一床電熱毯和一個電火爐。

龍王法庭法官李天魁就地審判39名村民討薪案。 杜 軍 攝

“老侯不錯呀, 買了這麼多東西, 撿到錢了?”看著老兩口懷裡抱著棉大衣, 背篼裡裝滿了日用品, 鄰村村民老劉跟他開起了玩笑。

“真是撿了錢了呢, 原本以為這個錢泡湯了, 沒想到昨天法庭給我們追回來了。 你說這算不算撿到錢了?”

“咋回事?快給我說說……”遞上一支煙, 老哥倆為找到了共同的話題而興奮的熱聊起來。

川北山區的集鎮, 一般是三天當一次場。 當場天, 商家、小販都會從四周雲集到這裡, 老百姓自家產的蔬菜、水果也在這天拿來賣, 因此只有當場天, 街道上才會有幾個小時的擁擠。 有事就辦事, 沒事也來圖個熱鬧。

遇到熟悉的人, 擺會兒龍門陣, 成為集市上的一項重要活動。

“別擺了, 我們還要到法庭去呢。 ”經老伴兒幾次催促, 老侯才與老哥們握手道別, 向法庭走去……

“布網”一百里

蒼溪縣位於四川盆地北緣、秦巴山脈南麓, 嘉陵江中游, 區內山高坡陡、澗溪縱橫, 幅員2330平方公里, 戶籍人口77.11萬, 是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地, 走出了6位中央委員和18位共和國將軍。

全縣有39個鄉鎮, 只有10個派出人民法庭, 許多鄉鎮到法庭都有幾十公里的山路。 蒼溪縣城又地處整個蒼溪縣的邊緣地帶, 距離縣城最遠的地方有一百多公里。 因此, 老百姓打官司, 不論是到轄區法庭, 還是到縣法院, 都要經歷長途來回奔波, 非常不方便。

如何為群眾提供便捷的司法服務,

讓“群眾少跑路”, 成為四川省蒼溪縣人民法院的“心頭事”。

沉下身子, 貼近群眾, 以“法官多動腿”來解決群眾訴訟難, 成為蒼溪法院人的共識。

從2013年開始, 該院陸續在縣城區矛盾多發的3個社區建立社區法庭, 在全縣未設法庭的28個鄉鎮設立巡迴審判工作站, 在50個被撤並的原鄉鎮所在地社區及部分偏遠村委會設立巡迴審判聯繫點, 2017年又在2個現代工業園區、5個現代農業園區和70個貧困村設立司法服務聯繫點, 構建起了覆蓋全縣的“庭、站、點”三位一體巡迴審判網路。

蒼溪法院在每個“庭、站、點”都設有固定的聯繫法官和對接的基層幹部, 並上牆公佈工作制度、工作紀律、法官的聯繫電話和轄區法庭、法院立案庭的辦公電話。

在“庭”和“站”, 該院借助社區和政府會議室, 還建立起相對固定的巡迴審判庭。

蒼溪法院副院長白柳泉介紹, 聯繫法官每週都要到這裡來值一天班, 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接收相關材料, 能立案的當場立案, 能調解的當場調解, 不能調解的則確定開庭時間。 開庭前三天, 還會張貼開庭公告。

網路建立起來了, 關鍵還得用好。 該院建立了系列推進巡迴審判工作制度。 年初給辦案部門下達巡迴審判任務, 在立案庭專門設立巡迴審判工作辦公室, 按月統計各辦案部門巡迴審判工作情況, 按月通報, 年底納入法官和辦案部門考核。

各辦案部門除了報送案件相關資料, 還要報送就地開庭、取證、送達等事項的照片。 監察室還會不定期給各“庭、站、點”的對接幹部打電話,

詢問、核實法官就地辦案情況。

“有任務、有通報、有考核、有督查, 目的就是要讓這項工作落到實處, 真正讓法官貼近群眾身邊。 ”立案庭庭長淩敏說, “以前我們也搞巡迴審判, 有了案子, 法官就地審了也就走了, 現在通過這個固定網路, 將法官定格在網格上, 延伸了我們的服務觸角和工作半徑, 在方便群眾訴訟的同時, 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遇到難題時能夠隨時找得到法官。 ”

三分安排, 七分落實, 巡迴審判照樣如此。 以前是群眾來, 現在是法官去, 必然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為此, 蒼溪法院在人員、車輛、油耗、補貼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各辦案部門為了減少辦案成本, 就地開庭一件, 便會把沿途所涉案件的法律文書和卷宗全部帶好。 送達、回訪、上門立案……走一路,就解決一路的問題。

“起初,我對這項工作很有意見,認為是吃力不討好,經過這幾年的堅持,現在讓我坐在法庭審案子反而覺得不習慣了。”東溪人民法庭庭長何林說,就地審判,從案件來說,有利於查清案情,分清是非,通過當地的幹部和當事人親友一起做工作,還有利於矛盾糾紛的化解;從社會效果來說,通過群眾身邊的案件以案說法教育群眾,最生動也最有效果。

侯興志老人所經歷的案件,讓記者深入體驗並印證了他們對巡迴審判的評價和說法。

解糾千千結

來到龍王人民法庭法官李天魁的辦公室時,侯興志和老伴看到同村的幾個老夥計已圍著爐火熱烈地擺談著。

“那年冬天,比今年還冷……”75歲老人劉應其回憶起3年前,仍十分感慨。

2014年,鄰村做中藥材生意的趙某,在鐘山村承包了一塊土地種植中藥材。藥材成熟時已是冬天,趙某便雇請村民幫助採挖。

村裡的青壯勞力都外出打工了,為了每天60元的收入,39名留守老人和婦女挽起袖子就上了山。從早上五點起床到天黑才回家,自帶口糧冒著嚴寒幹了20多天。由於太冷,許多人的手都凍裂了口,一用勁還滲出血來。

藥材採收完了結帳時,39人共計工錢29700元。

本以為能夠立即拿到手,趙某卻稱要等藥材銷售了才能支付。善良的村民們認為,都是鄉里鄉親的,別人有難處,就等一等。

沒想到這一等就是3年。1000多元,對於這些老人和婦女,不是一個小數目,足可以支付一個家庭一年的油鹽作料錢。“關鍵是我們掙得多苦嘛,那20多天,真把人凍慘了,也累慘了。”

3年間,趙某像從地球上消失一般,外出不知音訊。

2017年11月16日中午,有人發現趙某回家了。

聽到這個消息,39名村民坐不住了,很快相約來到趙某家,把準備外出辦事的趙某堵在了家裡。面對眾多村民,自知理虧的趙某始終低著頭,但錢卻沒有。

正當大家束手無策時,侯興志老人說,法庭在我們村設有聯繫點,並公佈有聯繫電話,要不打電話試試。

接到電話,得知村民較多,且情緒激動,李天魁一邊電話要求村民們保持冷靜,一邊迅速組織全庭幹警趕往趙某家。

聽了大家的情況介紹,李天魁心中有了底。當著群眾的面,李天魁從情理法理、鄉情友情出發,對趙某進行了嚴肅的批評。看到法官幫自己說話,村民們激動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

為從根本解決問題,李天魁決定當場立案,當場審判。

國徽、法槌、座牌等巡迴審判所需物品,隨時都備在車上。幾張凳子,幾張桌子一搭,一個簡易的巡迴審判庭就搭好了。其間,應李天魁電話邀請,當地的村組幹部也來到現場。

由於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庭審很快結束。

官司贏了,但拿到錢才是根本。李天魁知道這錢對這些老人、婦女意味著什麼,也知道一旦錯過今天,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把案子執行到位。

為此,李天魁同村組幹部一起進一步給趙某做工作,讓他看在這些鄉里鄉親不容易的份上,一定想辦法把這個錢還上。

在大家的共同堅持和努力下,最終趙某聯繫上了自己的幾個朋友,籌借了2萬多元,並當場履行兌現。

辦完這一切,夜色已經浸染了這個寧靜的小山村。

“昨天忙了一下午,你一口熱水都沒喝,今天說啥我們也得來道聲謝。”侯興志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沒想到一個電話,就起了這麼大作用。”“今後有啥事,一定先問問你們法庭。”“關鍵時候,還得靠法。”……

目送走幾位老人,李天魁說:“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我就滿足了。”

通過巡迴審判,就地開庭,快速處理化解群眾的矛盾和糾紛,同時通過以案說法開展法制宣傳,是蒼溪法院開展巡迴審判的一項核心工作任務。

據介紹,近兩年該院巡迴審判數量達1457件,占到可就地開庭數的41%,調解結案率達到78.3%,遠高於全院的平均調解率。李天魁介紹,他們法庭2017年已經結案192件,平均辦案週期僅27天,開展法制宣講已近百場。

如今,巡迴審判,就地開庭,已經成為蒼溪法院的審判工作常態。

“現在群眾有糾紛,找黨委政府的少了,胡攪蠻纏的更少了,直接找法官的多了。”白柳泉說,“我們能隨叫隨到,能實際解決問題,群眾就會相信法,遇事就會主動找法。”

談到這一點,陵江鎮杜裡社區的幹部對此深有感觸。

服務到萬家

陵江鎮杜裡社區是新建城區,鱗次櫛比的高樓處處顯露著現代都市的生機與活力。

由於區域的重新規劃,杜裡社區涉及大量土地徵收和房屋拆遷的糾紛。3年前,社區法庭就適時建在了這裡,就地化解了大量因城市拓展所引發的矛盾糾紛。

社區工作人員楊建瓊告訴記者,社區法庭讓法律走近居民身邊,實現了很好的普法效果。“這幾年,我明顯感到居民的法制意識增強了,有什麼問題以前找社區,現在用法律。”她說,“我們工作中遇到一些難題,不懂的也會隨時聯繫法官,有了他們給我們出主意,工作更有底氣了。”

針對審判實踐中發現的問題,法庭還會深入調研分析,向黨委政府提出司法建議。陵江鎮黨委書記權利告訴我們,近幾年不論是新城區建設、舊城區改造,還是重大專案建設,都沒有發生群體性事件或大的矛盾糾紛,社會保持穩定發展,法院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隨著巡迴審判工作的深入開展和社會對司法需求的不斷增加,如何讓司法利用巡迴審判網路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發展和黨委中心工作,成為蒼溪法院面臨的又一重要問題。

通過不斷的探索總結,該院在將巡迴審判與案件回訪、上門立案、法制宣傳等服務舉措結合的同時,更與青年法官培養、人民調解指導、代表委員聯絡、脫貧攻堅等工作深度融合,讓法律走進企業、學校、鄉村和千萬個家庭。

時逢年底,儘管辦案的任務很重,但該院民二庭庭長謝亞紅還是決定抽空到自己聯繫的武當工業園區去看看。

2017年11月21日上午,在蒼溪亞泰油脂廠,該廠經理申文明向她詳細介紹了2017年菜籽油的生產銷售情況,並提出了經營和合同履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謝亞紅對簽訂的合同文本進行了認真翻看,並就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決辦法,對其中幾筆欠款,她建議應當立即起訴,如有需要還應同時進行財產保全。

一上午,謝亞紅就走了四家企業。“我每季度都要來一次,和他們都成老熟人了。”謝亞紅不無擔心地表示,“儘管之前對合同法進行過培訓,但今天轉了一圈還是發現了一些問題,爭取在舊曆年前,結合這些問題把他們集中在一起再組織一次培訓。園區許多企業都涉及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發展了,才能更好引領人民群眾脫貧奔康。”

年底忙的,還有該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的青年法官趙小蘭。

2017年11月19日,趙小蘭來到一家運動品牌的時裝店。她告訴店員:“您幫我搭配一套顏色亮麗的服裝,要青春有活力的,1.5米高的男孩子,鞋子38碼。”

拎著大包小包出了時裝店,趙小蘭便驅車前往雲峰鎮寧家溝,此行要看望的是一位已經結案的14歲當事人小劉。

在小劉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由於交通事故意外去世了。母親一個人拉扯他長大,但在去年的一次工傷事故中不幸死亡,最後獲得了80余萬元的賠償。

這時,小劉同母異父的哥哥羅某卻將小劉告上了法庭,要求分得一部分工傷賠償款。

“娃兒已經受到了兩次非常沉重的打擊,咋說都不能因為官司再受傷害。”為此,趙小蘭多次找到羅某進行調解,並前往80公里外的灕江鎮土鯉村找到小劉的外公、外婆,希望他們給予小劉親情關懷和溫暖。

最終,經過趙小蘭的多方奔走,案件調解結案。

“案件撤訴了,確實與我們法院沒有關係了,但娃兒的情況,我一直放心不下。”趙小蘭認為,讓法官尤其是青年法官深入基層,瞭解群眾的辛與酸、苦和甜,有利於增進彼此的理解和認同,從而真正心懷為民之情,把人民群眾“雞毛蒜皮”的小事當成“比天大的事”來辦。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其實包含著對公正司法、便捷司法、為民司法的熱切期盼,巡迴審判網路的構建,就是通過密植司法服務觸角,解決司法服務在廣大農村不充分、不平衡發展的問題。”該院院長舒強表示,今後還將不斷拓展巡迴審判功能,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同時,更時時處處感受到社會主義法治陽光般的溫暖。

法官手記

四川省蒼溪縣人民法院陵江人民法庭庭長 劉 甯

我曾是一名軍人,轉業到法院工作已經20年。這20年,我一直在基層法庭工作,從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3年前被任命為縣城區法庭——陵江法庭庭長,其間榮立兩次三等功,2016年被表彰為全國法院辦案標兵。

能夠得到這份榮譽,表像在於我近3年每年結案近600件,且無一改判、無一發回重審、無一信訪投訴,而根源在於我及我們法院每一位幹警能夠隨時把人民群眾的事放在心上。

習近平總書記講:“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於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可以說,積極構建並運用好“庭、站、點”巡迴審判網路,就是這種思想的具體落實和深入實踐。

培樹為民情懷。“心有所系才有所為。”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到司法實踐中去,就必須讓法官在思想上首先裝著人民。近年來,法院處於新老交替的活躍時期,我們法庭也走進一大批青年幹警。他們從學校直接來到法院,理論功底深厚,但缺少群眾工作經驗,更缺少對百姓疾苦的深層體會和瞭解。通過長期的巡迴審判,讓他們走村入戶“接地氣”,感知人民群眾的苦與樂、思與盼,學習用群眾的智慧和方式解決問題的辦法,逐步培養他們對人民群眾的智慧認同和深厚情感,進而讓服務人民成為每位元幹警的思想自覺和行為自覺。

促進公正司法。人民法院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公正高效地辦理每一起案件是人民群眾最大的需要和期盼。全面推進巡迴審判,把更多的案件拿到案發地去審,有利於法官查清案情、明辨是非,作出公允判斷,有利於借力基層幹部和鄉土有識之士的力量化解矛盾糾紛,同時將審判過程全面展示在群眾的眼皮底下,全程接受他們的監督,也會促使法官更好、更快的辦理每一起案件。

務實為民舉措。“民有所盼,我有所為。”任何一項司法為民舉措,都要能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滿足他們的期盼,背離了這一點,一切都是“花架子”。根據區域特點和工作實際,不斷密植並延伸司法服務觸角,不但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夠解決糾紛,通過觀摩案件庭審學到了法律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能夠感受到法官隨時在身邊,法律隨時在身邊,遇到什麼難事和問題,能夠及時聯繫到法官,接受專業的法律諮詢服務。

推進管理創新。巡迴審判網路的每一個觸角,既是法院服務的平臺,也是各方資訊收集平臺。群眾、社區、企業以及轄區的每一個社會主體,他們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什麼問題,通過訴訟或諮詢,我們就掌握了相關方面的情況。對於法律諮詢事項,立即給予解釋解答;對於訴訟事項,能立案馬上立案;對於不屬於法院管轄的事項,則指明解決問題的管道和方式;對於一些普遍性或共性問題,則進行認真總結梳理,通過司法建議等方式及時回饋給黨委政府,以及時進行應對和化解,防患於未然,保障社會和諧健康發展。

記者:萬紫千

通訊員:彭孝林

送達、回訪、上門立案……走一路,就解決一路的問題。

“起初,我對這項工作很有意見,認為是吃力不討好,經過這幾年的堅持,現在讓我坐在法庭審案子反而覺得不習慣了。”東溪人民法庭庭長何林說,就地審判,從案件來說,有利於查清案情,分清是非,通過當地的幹部和當事人親友一起做工作,還有利於矛盾糾紛的化解;從社會效果來說,通過群眾身邊的案件以案說法教育群眾,最生動也最有效果。

侯興志老人所經歷的案件,讓記者深入體驗並印證了他們對巡迴審判的評價和說法。

解糾千千結

來到龍王人民法庭法官李天魁的辦公室時,侯興志和老伴看到同村的幾個老夥計已圍著爐火熱烈地擺談著。

“那年冬天,比今年還冷……”75歲老人劉應其回憶起3年前,仍十分感慨。

2014年,鄰村做中藥材生意的趙某,在鐘山村承包了一塊土地種植中藥材。藥材成熟時已是冬天,趙某便雇請村民幫助採挖。

村裡的青壯勞力都外出打工了,為了每天60元的收入,39名留守老人和婦女挽起袖子就上了山。從早上五點起床到天黑才回家,自帶口糧冒著嚴寒幹了20多天。由於太冷,許多人的手都凍裂了口,一用勁還滲出血來。

藥材採收完了結帳時,39人共計工錢29700元。

本以為能夠立即拿到手,趙某卻稱要等藥材銷售了才能支付。善良的村民們認為,都是鄉里鄉親的,別人有難處,就等一等。

沒想到這一等就是3年。1000多元,對於這些老人和婦女,不是一個小數目,足可以支付一個家庭一年的油鹽作料錢。“關鍵是我們掙得多苦嘛,那20多天,真把人凍慘了,也累慘了。”

3年間,趙某像從地球上消失一般,外出不知音訊。

2017年11月16日中午,有人發現趙某回家了。

聽到這個消息,39名村民坐不住了,很快相約來到趙某家,把準備外出辦事的趙某堵在了家裡。面對眾多村民,自知理虧的趙某始終低著頭,但錢卻沒有。

正當大家束手無策時,侯興志老人說,法庭在我們村設有聯繫點,並公佈有聯繫電話,要不打電話試試。

接到電話,得知村民較多,且情緒激動,李天魁一邊電話要求村民們保持冷靜,一邊迅速組織全庭幹警趕往趙某家。

聽了大家的情況介紹,李天魁心中有了底。當著群眾的面,李天魁從情理法理、鄉情友情出發,對趙某進行了嚴肅的批評。看到法官幫自己說話,村民們激動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

為從根本解決問題,李天魁決定當場立案,當場審判。

國徽、法槌、座牌等巡迴審判所需物品,隨時都備在車上。幾張凳子,幾張桌子一搭,一個簡易的巡迴審判庭就搭好了。其間,應李天魁電話邀請,當地的村組幹部也來到現場。

由於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庭審很快結束。

官司贏了,但拿到錢才是根本。李天魁知道這錢對這些老人、婦女意味著什麼,也知道一旦錯過今天,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把案子執行到位。

為此,李天魁同村組幹部一起進一步給趙某做工作,讓他看在這些鄉里鄉親不容易的份上,一定想辦法把這個錢還上。

在大家的共同堅持和努力下,最終趙某聯繫上了自己的幾個朋友,籌借了2萬多元,並當場履行兌現。

辦完這一切,夜色已經浸染了這個寧靜的小山村。

“昨天忙了一下午,你一口熱水都沒喝,今天說啥我們也得來道聲謝。”侯興志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沒想到一個電話,就起了這麼大作用。”“今後有啥事,一定先問問你們法庭。”“關鍵時候,還得靠法。”……

目送走幾位老人,李天魁說:“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我就滿足了。”

通過巡迴審判,就地開庭,快速處理化解群眾的矛盾和糾紛,同時通過以案說法開展法制宣傳,是蒼溪法院開展巡迴審判的一項核心工作任務。

據介紹,近兩年該院巡迴審判數量達1457件,占到可就地開庭數的41%,調解結案率達到78.3%,遠高於全院的平均調解率。李天魁介紹,他們法庭2017年已經結案192件,平均辦案週期僅27天,開展法制宣講已近百場。

如今,巡迴審判,就地開庭,已經成為蒼溪法院的審判工作常態。

“現在群眾有糾紛,找黨委政府的少了,胡攪蠻纏的更少了,直接找法官的多了。”白柳泉說,“我們能隨叫隨到,能實際解決問題,群眾就會相信法,遇事就會主動找法。”

談到這一點,陵江鎮杜裡社區的幹部對此深有感觸。

服務到萬家

陵江鎮杜裡社區是新建城區,鱗次櫛比的高樓處處顯露著現代都市的生機與活力。

由於區域的重新規劃,杜裡社區涉及大量土地徵收和房屋拆遷的糾紛。3年前,社區法庭就適時建在了這裡,就地化解了大量因城市拓展所引發的矛盾糾紛。

社區工作人員楊建瓊告訴記者,社區法庭讓法律走近居民身邊,實現了很好的普法效果。“這幾年,我明顯感到居民的法制意識增強了,有什麼問題以前找社區,現在用法律。”她說,“我們工作中遇到一些難題,不懂的也會隨時聯繫法官,有了他們給我們出主意,工作更有底氣了。”

針對審判實踐中發現的問題,法庭還會深入調研分析,向黨委政府提出司法建議。陵江鎮黨委書記權利告訴我們,近幾年不論是新城區建設、舊城區改造,還是重大專案建設,都沒有發生群體性事件或大的矛盾糾紛,社會保持穩定發展,法院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隨著巡迴審判工作的深入開展和社會對司法需求的不斷增加,如何讓司法利用巡迴審判網路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發展和黨委中心工作,成為蒼溪法院面臨的又一重要問題。

通過不斷的探索總結,該院在將巡迴審判與案件回訪、上門立案、法制宣傳等服務舉措結合的同時,更與青年法官培養、人民調解指導、代表委員聯絡、脫貧攻堅等工作深度融合,讓法律走進企業、學校、鄉村和千萬個家庭。

時逢年底,儘管辦案的任務很重,但該院民二庭庭長謝亞紅還是決定抽空到自己聯繫的武當工業園區去看看。

2017年11月21日上午,在蒼溪亞泰油脂廠,該廠經理申文明向她詳細介紹了2017年菜籽油的生產銷售情況,並提出了經營和合同履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謝亞紅對簽訂的合同文本進行了認真翻看,並就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決辦法,對其中幾筆欠款,她建議應當立即起訴,如有需要還應同時進行財產保全。

一上午,謝亞紅就走了四家企業。“我每季度都要來一次,和他們都成老熟人了。”謝亞紅不無擔心地表示,“儘管之前對合同法進行過培訓,但今天轉了一圈還是發現了一些問題,爭取在舊曆年前,結合這些問題把他們集中在一起再組織一次培訓。園區許多企業都涉及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發展了,才能更好引領人民群眾脫貧奔康。”

年底忙的,還有該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的青年法官趙小蘭。

2017年11月19日,趙小蘭來到一家運動品牌的時裝店。她告訴店員:“您幫我搭配一套顏色亮麗的服裝,要青春有活力的,1.5米高的男孩子,鞋子38碼。”

拎著大包小包出了時裝店,趙小蘭便驅車前往雲峰鎮寧家溝,此行要看望的是一位已經結案的14歲當事人小劉。

在小劉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由於交通事故意外去世了。母親一個人拉扯他長大,但在去年的一次工傷事故中不幸死亡,最後獲得了80余萬元的賠償。

這時,小劉同母異父的哥哥羅某卻將小劉告上了法庭,要求分得一部分工傷賠償款。

“娃兒已經受到了兩次非常沉重的打擊,咋說都不能因為官司再受傷害。”為此,趙小蘭多次找到羅某進行調解,並前往80公里外的灕江鎮土鯉村找到小劉的外公、外婆,希望他們給予小劉親情關懷和溫暖。

最終,經過趙小蘭的多方奔走,案件調解結案。

“案件撤訴了,確實與我們法院沒有關係了,但娃兒的情況,我一直放心不下。”趙小蘭認為,讓法官尤其是青年法官深入基層,瞭解群眾的辛與酸、苦和甜,有利於增進彼此的理解和認同,從而真正心懷為民之情,把人民群眾“雞毛蒜皮”的小事當成“比天大的事”來辦。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其實包含著對公正司法、便捷司法、為民司法的熱切期盼,巡迴審判網路的構建,就是通過密植司法服務觸角,解決司法服務在廣大農村不充分、不平衡發展的問題。”該院院長舒強表示,今後還將不斷拓展巡迴審判功能,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同時,更時時處處感受到社會主義法治陽光般的溫暖。

法官手記

四川省蒼溪縣人民法院陵江人民法庭庭長 劉 甯

我曾是一名軍人,轉業到法院工作已經20年。這20年,我一直在基層法庭工作,從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3年前被任命為縣城區法庭——陵江法庭庭長,其間榮立兩次三等功,2016年被表彰為全國法院辦案標兵。

能夠得到這份榮譽,表像在於我近3年每年結案近600件,且無一改判、無一發回重審、無一信訪投訴,而根源在於我及我們法院每一位幹警能夠隨時把人民群眾的事放在心上。

習近平總書記講:“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於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可以說,積極構建並運用好“庭、站、點”巡迴審判網路,就是這種思想的具體落實和深入實踐。

培樹為民情懷。“心有所系才有所為。”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到司法實踐中去,就必須讓法官在思想上首先裝著人民。近年來,法院處於新老交替的活躍時期,我們法庭也走進一大批青年幹警。他們從學校直接來到法院,理論功底深厚,但缺少群眾工作經驗,更缺少對百姓疾苦的深層體會和瞭解。通過長期的巡迴審判,讓他們走村入戶“接地氣”,感知人民群眾的苦與樂、思與盼,學習用群眾的智慧和方式解決問題的辦法,逐步培養他們對人民群眾的智慧認同和深厚情感,進而讓服務人民成為每位元幹警的思想自覺和行為自覺。

促進公正司法。人民法院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公正高效地辦理每一起案件是人民群眾最大的需要和期盼。全面推進巡迴審判,把更多的案件拿到案發地去審,有利於法官查清案情、明辨是非,作出公允判斷,有利於借力基層幹部和鄉土有識之士的力量化解矛盾糾紛,同時將審判過程全面展示在群眾的眼皮底下,全程接受他們的監督,也會促使法官更好、更快的辦理每一起案件。

務實為民舉措。“民有所盼,我有所為。”任何一項司法為民舉措,都要能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滿足他們的期盼,背離了這一點,一切都是“花架子”。根據區域特點和工作實際,不斷密植並延伸司法服務觸角,不但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夠解決糾紛,通過觀摩案件庭審學到了法律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能夠感受到法官隨時在身邊,法律隨時在身邊,遇到什麼難事和問題,能夠及時聯繫到法官,接受專業的法律諮詢服務。

推進管理創新。巡迴審判網路的每一個觸角,既是法院服務的平臺,也是各方資訊收集平臺。群眾、社區、企業以及轄區的每一個社會主體,他們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什麼問題,通過訴訟或諮詢,我們就掌握了相關方面的情況。對於法律諮詢事項,立即給予解釋解答;對於訴訟事項,能立案馬上立案;對於不屬於法院管轄的事項,則指明解決問題的管道和方式;對於一些普遍性或共性問題,則進行認真總結梳理,通過司法建議等方式及時回饋給黨委政府,以及時進行應對和化解,防患於未然,保障社會和諧健康發展。

記者:萬紫千

通訊員:彭孝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