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下次靜脈輸液時別亂“探針”,會出問題噠!

導語

又一打針乾貨, 還不快來學習一下!

作者:珠粉不深均

話題

早上上班, 同事王姐說星期日值班的時候, 一個病人血管特不好, 她一針見血後, 病人跟她抱怨說, 那天一個護士給她紮了好幾針也沒有紮上, 後來又找了一個護士才紮上了。

其實, 靜脈穿刺一針見血是很多病人的心願, 也是我們護士對自己的最高要求, 誰不願意做一個被稱為“一針”的護士呢?

聽著王姐的一席話, 同事趙姐說:“病人說的那個護士可能是我吧?可是, 我並沒有給她紮好幾針啊!她的血管不好, 我只不過是在裡面“探”了幾下,

但是也沒有碰到血管, 一針沒有紮上, 後來我就果斷換人了, 沒想到……”

點評

同事趙姐所說的“探針”, 也屬於臨床中經常發生的情況, 就是因為在靜脈穿刺中, 沒有固定好血管, 或者進針的角度不對, 造成穿刺沒有成功。 但是護士並沒有把針頭拔出來, 而是選擇角度後, 又重新進針, 臨床護士把這種情景叫“探針”。 可是, 大部分病人對此並不認可, 由此可以引發諸多的問題。

存在問題

第一、容易引發紛爭

大約10年前, 我們臨近城市的一個兒科護士, 被患者告狀告到了省城。 家屬訴說, 護士給患兒紮了10針。 我們做護士的人都覺得是不可能發生的。 後來才得知, 是護士在裡面反復的“探針”, 家屬把這都算在裡面了。 “最多我也就是紮了4針”護士無比委屈地說。

第二、探針更容易引發疼痛

經常有護士覺得只要是針頭不拔出來就不能算是紮了兩針。 除此之外就是忽略了針頭在裡面重複挑、穿刺引發的劇烈疼痛。 有老病人來紮點滴, 看見年輕的護士, 和藹點的老人不好意思提出要經驗豐富的護士穿刺, 但是依然會委婉地說:“咱先說好了!紮兩針三針是可以的, 我血管不好, 可是千萬不能拿針在裡面“攪和。 ”病人說的意思就是“探針”, 由此可見, 此舉引起的疼痛大於重新穿刺。

第三、探針可以造成皮下淤血、青紫

給老年靜脈穿刺的時候, 一定要注意進針角度, 固定好血管。 如果第一次靜脈穿刺沒有成功, 探針後, 由於老年人血管壁薄、脆、彈性差容易紮穿, 造成皮下淤血、和青紫,

恢復起來也很慢, 給患者留下不良印象。

第四、探針容易造成神經損傷, 造成永久的傷害。

“探針”最嚴重的可以造成橈神經損傷, 多發生在采血的時候。 神經受到短時間輕微針刺傷後, 經過一段時間修復後有可能恢復, 但是大部分因為損傷嚴重而導致不可恢復的感覺和功能障礙。

對策

護士在操作中一定要嚴格執行靜脈輸液的操作程式。 選擇好靜脈後, 如不能“一針見血”, 確定是沒有固定好靜脈, 尤其是腕部靜脈不容易固定的, 可以採取探針, 如果再次失敗, 果斷給予拔出重新靜脈穿刺。

其實, 大部分病人都是通情達理的。 前提是做好解釋工作, 重新選擇好靜脈;如果第二針穿刺不成功, 可以向高年資的護士尋求幫助。

千萬不可怕丟失面子, 而引發矛盾。

護士工作中重要的是護患配合, 互相理解, 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護理工作。

2018版護士資格考試、護士考試、主管護師考試寶典已更新。 寶典在手, 考試不愁!考試寶典歷年考試通過率高達93%。 點擊底部閱讀原文開始做題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