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阿裡再發《打假年報》:制假沒有底線,打假要亮底牌

楊國英

售價、制假無底線, 打假就必須亮出底牌。 2017年, 阿裡亮出的底牌是假貨攔截率97%的資料黑科技, 是再立戰功的“打假特戰隊”,

更是直擊假貨源頭、推動制假入刑的決心。

讓打假不再是一件帶有悲情色彩的事情, 能否實現?還有多遠?

儘管言“天下無假”尚早, 但阿裡巴巴最新發佈的打假報告, 似乎給出了足以讓外界感到振奮的結果——2018年1月10日, 阿裡巴巴對外發佈《2017年阿裡巴巴智慧財產權保護年度報告》, 結果顯示, 整個2017年, 消費者因為懷疑買到假貨而發起的退貨比例, 比去年大幅下降了29%, 每1萬筆訂單中, 僅有1.49筆為疑似假貨。

消費者信心提振, 阿裡資料黑科技和“打假特戰隊”功不可沒。

假貨之“禍”, 最終直接買單的是消費者。 單純以“結果導向”的思維的思維來看, 阿裡的打假成果之所以令人振奮, 就在於消費者的權益保障以及消費信心, 同步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和提振。

當然, 在打假這個問題上, 結果重要, 方向和過程更重要, 畢竟, 線上下商業時代所流行的運動式打假, 已經讓我們見識了制假、售假死灰復燃的“勢猛如虎”的情形。 其實, 定期發佈打假年報、打假力度有增無減的阿裡, 顯然對此有著更深的體會。

也正因此, 阿裡的打假工作顯然更加注重走在正確的道路上——2017年的打假報告顯示, 建立在9項大資料黑科技基礎之上的假貨識別與攔截能力, 已經能夠將97%的假貨置於“上線即被封殺”的常態性的監管高壓之下;而在源頭性的制假環節, 過去一年, 阿裡打假特戰隊已與全國23個省開展線下打假合作, 通過向執法機關推送涉假線索、協助抓捕涉案人員, 直接搗毀窩點數1328個。

振奮之餘,

仍需清醒:“制假入刑”不容回避。

售假可以在平臺間流竄, 制假更是根植線下, 改造整個中國的商業大環境, 顯然是阿裡一家的常態化高壓打假所鞭長莫及的。 馬雲當初呼籲“像治理酒駕一樣打假”, 原因也正在這裡。

售假者的流竄、制假者超強的“抗打擊”能力, 並非莫須有的問題。 正如阿裡打擊年報中所顯示的, 售假者向微信等社交平臺、京東等電商平臺轉移, 乃至搭建海外網站, 是事實而不是臆想;在打假實戰中, 阿裡“發現線下假貨生產源頭依然堅挺存在”, 更是一個讓人不寒而慄的現實。

事實上, 在當下談打假, 對廣佈線下的制假者布下法網, 已經是無可回避的問題。 換句話說, 在阿裡的打假技術、團隊已經頗為成熟的當下,

不走出“制假入刑”這一步, 後續的深入打假對於中國整個商業大環境的提升, 就有事倍功半之虞——在一個合理的治假體系中, 法律應該是確立底線、維護底線的關鍵一環, 而類比酒駕入刑, 制假的危害範圍乃至程度不僅不亞於酒駕, 考慮到其中的暴利驅動因素, 更是只有通過法律提高制假成本, 才能根治假貨問題。 如果說阿裡的打假報告所揭示的打假現狀對我們有所啟發, 這當然是最為核心的一點。

打假應該回歸兩個本位:社會化、法制化。

就道德、誠信而言, 制假、售假是一種社會現象, 就商業而言, 則是一種需要法律嚴格規範的經濟現象。 這就決定了, 打假需要的不只是單一平臺的技術化、專業化, 更需要社會化、法制化。

“如果制售假不能直接入刑,只會讓我們的執法機關累死,全社會的制假售假者背地裡笑死,廣大的消費者哭死!”鄭俊芳。 阿裡巴巴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的這句話, 不僅直擊阿裡打假工作的初心、痛心、決心, 實際上也直抵打假的本質, 和社會化、法制化兩個應有的本位。

事實上, 阿裡堅持發佈“打假報告”, 顯然可以提高打假工作的社會化認知;而阿裡不計投入、廣泛協同的打假實踐, 以及對“打假入刑”的呼籲, 則像是一堂打假法制化的實踐課、普法課, 對於“制假入刑”的最終落地, 更是不可忽視的推動力。 受此啟發, 不僅更大範圍內的社會化協同打假是必要的, 從人人喊打、願打到人人能打, 更需要法制環境的保障和激勵。

互聯網、新經濟能夠推動商業和社會的進步,得益于技術作為一種工具,能夠直擊社會發展需求的本質。作為阿裡打假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的一年,2017年也必然是打假進一步回歸本位的一年,在社會協同、制假入刑方面,我們離真正亮出打假底牌一天,可能已經不再遙遠。

互聯網、新經濟能夠推動商業和社會的進步,得益于技術作為一種工具,能夠直擊社會發展需求的本質。作為阿裡打假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的一年,2017年也必然是打假進一步回歸本位的一年,在社會協同、制假入刑方面,我們離真正亮出打假底牌一天,可能已經不再遙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