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細菌也能養對蝦?浙江海洋大學學子革新養殖出新招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 我們細菌養蝦專案終於實現了規模化養殖。 ”談及很多同學想都不敢想的細菌養蝦研究專案時, 浙江海洋大學大二學生嚴海俊同學難掩興奮之情。 在克服重重困難之後, 他和自己的創業團隊打開了“對蝦養殖”的一個“新窗戶”。

嚴海俊是江西人, 憑著對養殖的熱愛, 填報大學專業的時候就算分數有餘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水產養殖。 當真正開始接觸到這方面時他迅速產生了興趣, 並拉著同是養殖專業的小夥伴們開始走上了研究提高對蝦養殖產量等方面的道路。

“在深入研究對蝦養殖這個領域之後, 發現對蝦養殖存在很多病害問題。 對蝦是現在產量最高的蝦類, 但是現在遇到養殖瓶頸, 在養殖過程中對蝦病害種類越來越多, 並隨著產業的增大, 病害問題日益嚴重。 ”這使得他們團隊找到了研究的方向。

南美白對蝦於1988年7月,

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從美國夏威夷引進我國, 是“海蝦淡養”的優質品種, 適鹽度範圍廣, 在海水、鹹淡水、淡水等地區均可養殖。 近年來已經成為水產養殖業的熱點, 中國對蝦養殖業近幾年來產量和規模都位居世界第一位。

“我們曾經看到養殖戶因病害問題死了一池子的蝦, 很是心痛, 養殖戶們也想工廠化養殖, 但是成本太高。 ”自2015年產生要改變對蝦養殖現狀的這個想法之後, 這個年輕的團隊開始了探索, 他們從對蝦的餌料方面作為突破口, 從而發現了一種芽孢桿菌可以消化餌料形成絮團, 並被對蝦所食用, 使得本來只有20%多的餌料利用率大大增加。 這不但降低了成本, 同時處理了養殖池中的氨氮、殘餌以及糞便,

形成了可再生的迴圈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