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重拳拆違 鐵腕整治復興國土分局再掀拆違新“風暴”

11月8日, 隨著全區主城區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大幕的拉開, 復興國土分局搶抓時機, 借勢而上, 勇爭全區周邊環境綜合整治主戰場的先鋒團, 持續推進, 強力攻堅, 堅決做到違建拆不盡, 工作不停歇, 誓將拆違攻堅戰進行到底, 奮力奪取全面勝利。 經過兩個月的集中整治, 配合全區累計拆除違建1810處(含企業228處)、65.2萬平方米, 騰退土地7541.73畝;清運垃圾593處(含企業70處)、82萬方;在騰退土地上植樹163530株, 綠化面積2061畝。

復興區地標趙苑公園

一、強化領導, 周密部署, 違建拆除攻堅戰強勢展開

全區動員會後, 復興分局先後三次召開動員部署會議, 對此次攻堅行動的任務目標、推進措施、完成時限、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進行動員部署, 要求將此次整治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全域重點和亮點工作來抓, 借全區拆違大勢, 徹底將違建一拆到底, 實現全域清零。 按照區動員會提出的“零補償、零上訪、全域零違建”工作目標,

加快推進, 迅速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主管副職為副組長, 相關科室所負責人為成員的環境綜合整治及違法占地整改拆除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始終堅持每天深入一線, 靠前指揮, 督導整改拆除工作推進;對督導工作中發現的問題, 研究在一線, 解決在現場。 實行每天調度制, 對當日整治拆違情況進行匯總, 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 對第二天的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確保按照時間節點高效完成階段性任務目標。 通過強力督導、加壓鼓勁, 全面激發了全域幹部職工拆違攻堅激情, 堅定了拆違信心與決心, 凝聚了全域幹部職工幹事合力。

二、摸底排查, 建立台賬, 違建拆除攻堅精准發力

針對城區周邊違建林立、土地權屬複雜, 拆違整治難度大、頭緒多等問題, 復興分局聯合多部門, 對“散亂汙”、“僵屍”企業、違法經營路邊商鋪、村民自建各類違章建築等進行全面排查, 並一一登記造冊, 拉出清單。 利用展板張貼違建圖斑圖紙, 採取“紅、黃、綠”三色法標注未拆除圖斑、正在拆除圖斑和已拆除圖斑, 通過掛圖作戰, 真正做到數著分秒推進, 翻著日曆攻堅, 奔跑起來工作。 同時, 根據每天拆違情況更新推進情況一覽表, 緊盯紅色、聚焦黃色, 逐宗推進, 對標銷號, 保證了攻堅整治的針對性和精准性。

三、宣傳造勢, 全面發動, 違建拆除攻堅乘勢突破

堅持“讓群眾明白、促群眾參與、使群眾支持”的原則, 在轄區範圍內進行廣泛宣傳動員,

將違法占地整改拆除的目的、意義和法規告知居民群眾, 在鄉(鎮)、街道顯要位置懸掛環境綜合整治及違法占地整改拆除條幅, 張貼整改拆除通告。 同時, 利用微信、廣播、展板等方式廣泛宣傳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 保證了群眾的知情權。 分局工作人員深入轄區企業, 登門入戶開展思想工作, 幫助相關企業、群眾轉移安置, 爭取理解配合支持。 動員和鼓勵群眾對違法占地進行監督舉報, 積極營造了濃厚的拆違整治工作氛圍, 形成了強大的整治拆違聲勢。

四、突出重點, 應拆盡拆, 違建拆除攻堅戰決戰不休

復興分局切實將周邊環境綜合整治攻堅行動看大看重, 擺在要位, 對違法占地、違規建築, 堅持一把尺子、一個標準、一拆到底。

分局領導小組積極與鄉(鎮)街道溝通協調, 強化協作意識, 加大拆除整改推進力度。 對違建拆除攻堅行動中遇到的難點問題, 主動向區指揮部彙報請示, 並提出合理化建議, 當好參謀角色, 發揮助手作用。 攻堅行動開展以來, 復興分局全體幹部職工充分發揮頑強拼搏的優良作風, 勇於擔當, 攻堅克難, 主動放棄休息日, 晝夜鏖戰, 戮力攻堅, 全域再次掀起違建拆除攻堅行動新高潮, 誓將違建拆除攻堅戰進行到底, 力爭早日實現違建拆除全域清零。

五、即拆即清, 即綠即美, 助力建設“生態綠美復興”

拆是前提, 綠是基礎, 美是關鍵。 復興分局在積極做好拆違配合工作的同時, 積極與美麗鄉村辦聯繫, 借秋冬季植樹最佳時機, 本著“少占耕地、有空必綠”和“以綠為先,宜綠則綠,能綠全綠”的原則,積極探索,打破常規,積極向上爭取資金、爭取支持,把消除違法占地作為全區建設“生態綠美復興”的助推器,通過“見縫插綠、破硬植綠”等方式,在城區、村莊、道路等違建消除複墾的同時,及時進行補植插綠,防止違法占地行為“死灰復燃”,逐步在全區構築起“點、線、面”相結合的綠色屏障,真正形成“村在林中、人在綠中”園林美景,助力建設“生態綠美復興”。

本著“少占耕地、有空必綠”和“以綠為先,宜綠則綠,能綠全綠”的原則,積極探索,打破常規,積極向上爭取資金、爭取支持,把消除違法占地作為全區建設“生態綠美復興”的助推器,通過“見縫插綠、破硬植綠”等方式,在城區、村莊、道路等違建消除複墾的同時,及時進行補植插綠,防止違法占地行為“死灰復燃”,逐步在全區構築起“點、線、面”相結合的綠色屏障,真正形成“村在林中、人在綠中”園林美景,助力建設“生態綠美復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