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2018年科技巨頭將持續壯大,小玩家卻只能“夾縫中求生存”!

編者按: 本文作者 Alex Sherman , 原文發表自 CNBC。

2017 年大型科技交易少之又少, 超過 50 億美元的交易只有三筆, 2018 年這一情況將有所轉變, 並且交易對象可能會讓你意想不到。

大型科技公司佔據主導地位, 小公司需要思考自己能否保持獨立狀態求得生存和發展?

2018 年科技領域 IPO 可能會趨近歷史最低值。

2017 年是科技領域企業稱霸的一年, 現在世界範圍內市值最高的六家企業全部都來自於科技行業。 但是, 儘管資金和權力進一步鞏固集中, 2017 年大型技術交易數量卻少之又少, 但 2018 年這一形勢將有所轉變。

據 Morrison & Foerster 律師事務所國際並購事務聯合主席 Robert Townsen 表示, 隨著 Alphabet、亞馬遜和蘋果不斷擴大自己的產品組合和市場份額, 那些影響力相對較小的科技企業的董事會成員和 CEO們將不得不考慮這樣一個問題:他們是否還能夠以獨立狀態發展壯大起來。

最重要的是, 這些科技巨頭們現在都在密切關注著新一年開始的企業稅下降問題,

他們可以將在海外積累的數十億美元資金的一部分撤回到美國。 Townsend 表示:“真正達到一定規模的科技企業只有幾家, 例如亞馬遜、Google、蘋果、微軟、阿裡巴巴和騰訊等, 整個科技領域的格局將會變成杠鈴結構, 非常大型的科技和 IT 服務供應商在杠鈴一端, 其他所有人在另一端, 中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如果你並沒有進入最頂端的那個位置, 那接下來的日子可能並沒有那麼好過。 ”

據 FactSet 資料顯示, 去年公佈的涉及美國買家或賣家的科技領域交易中, 只有三筆交易額超過了 50 億美元, 其分別是:東芝以 180 億美元價格將晶片業務出售給由美國私人股權投資公司貝恩資本(Bain Capital)領銜的聯合財團;英特爾以 153 億美元收購以色列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公司 Mobileye;以及晶片製造商 Marvell Technology 60 億美元收購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 Cavium。

除此之外, 無線晶片製造商博通(Broadcom)在去年年底向競爭對手高通(Qualcomm)提出了 1030 億美元的收購要約, 但高通以“被低估”為由正是拒絕了博通的這一收購要約。

2017 年技術領域大型交易量較 2016 年相比存在大幅度下降, 2016 年對外公佈的技術交易中, 共有 12 筆交易金額超過 50 億美元。 其中包括微軟斥資 260 億美元收購 LinkedIn 以及騰訊 86 億美元收購遊戲開發商 Supercell。 再往前推一年, 2015 年共有 8 筆交易金額超過 50 億美元, 其中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安華高科技(Avago)以 370 億美元收購博通, 創下有史以來最高交易額記錄。 到 2015 年年底, 戴爾斥資 670 億美元收購 EMC, 再創交易額新高。

Townsend 表示這種規模甚至更大規模的交易未來可能會變得更加常見。

而隨著 Google 推進雲服務和自動化, 蘋果公司展現出了涉足原創內容市場的想法, 亞馬遜也通過收購全食進軍實體零售領域, 這些大型交易的物件可能來自於讓你意想不到的一些領域。

大型科技公司的主導地位在 IPO 市場產生了冷卻效應, 剛剛過去的兩年是自 2009 年以來科技公司 IPO 市場最為沉寂的兩年。 這其中除了初創企業對於 IPO 後的大型平臺存有疑慮之外, 還因為他們有充足的資金來源來保證自己發展所需的資金, 例如軟銀 1 億美元的 Vision Fund, 這樣他們就可以長時間保持私有狀態。 Wilson Sonsini Goodrich & Rosati 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 Larry Sonsini 是蘋果、Alphabet 和 Netflix 的代理律師, 他預計 2018 年 IPO 數量將趨近歷史最低點。

Sonsini 表示, “現在有些轉變正在形成”, 更多的價值累積到初創企業手中, 而不是上市公司, 並且大公司開始對私人市場敞開他們的腰包。 Facebook 在過去幾年一直是這樣做的, 陸續收購了風險資本支持的 Instagram、WhatsApp 和 Oculus。 他說:“這將導致一些科技巨頭獲得更多的權力, 然後他們會進行進一步的整合, 斬斷這些公司的 IPO 之路。”

蘋果、微軟和 Alphabet 是最適合利用美國共和黨支持的稅收法案的公司,因為他們在海外的資金和有價證券總額超過 5000 億美元,這些都可以利用較低的稅率撤回到美國國內。除此之外,美國聯邦企業所得稅也將從現在的 35% 降至 21%。

更難擴大規模

雖然美國推出了一些激勵措施推動美國企業資金回流,但最新的企業稅率仍然要高於一些歐洲國家,例如英國和愛爾蘭。Hogan Lovells 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Jamie Wickett 表示,那些在海外避稅的科技企業應該沒有什麼理由再去幫助美國進行資本回流。但不可否認,這其中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推動力,尤其是當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自己原本有著明確的發展路線,但市場份額卻被科技巨頭所搶佔的時候。半導體製造商已經得出了這個結論,也因此推動了安華高收購博通的交易。

Sonsini 表示:“當下的競爭越來越強烈,企業更難去擴大規模。因此,很難為上市企業建立起一個真正會推動增長並且符合投資者興趣的商業模式。”

(36氪編譯組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斬斷這些公司的 IPO 之路。”

蘋果、微軟和 Alphabet 是最適合利用美國共和黨支持的稅收法案的公司,因為他們在海外的資金和有價證券總額超過 5000 億美元,這些都可以利用較低的稅率撤回到美國國內。除此之外,美國聯邦企業所得稅也將從現在的 35% 降至 21%。

更難擴大規模

雖然美國推出了一些激勵措施推動美國企業資金回流,但最新的企業稅率仍然要高於一些歐洲國家,例如英國和愛爾蘭。Hogan Lovells 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Jamie Wickett 表示,那些在海外避稅的科技企業應該沒有什麼理由再去幫助美國進行資本回流。但不可否認,這其中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推動力,尤其是當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自己原本有著明確的發展路線,但市場份額卻被科技巨頭所搶佔的時候。半導體製造商已經得出了這個結論,也因此推動了安華高收購博通的交易。

Sonsini 表示:“當下的競爭越來越強烈,企業更難去擴大規模。因此,很難為上市企業建立起一個真正會推動增長並且符合投資者興趣的商業模式。”

(36氪編譯組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