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無問西東》:時代給予不了的,要自己追尋!

《無問西東》為紀念清華大學百年校慶而拍, 這讓我想起了母校, 比清華大學百年校慶晚了一年, 時代給予了學校可以以如此的方式紀念校慶, 當然要感謝這個時代, 然而對於個人來說, 又如何在時代的潮流中奔騰呢?

《無問西東》以多線敘事結構講述了四個時代青年男女面對選擇所作出的決定, 從觀影角度來說, 多線敘事如果沒有很強的關聯, 就會架空, 而影片的四個故事雖然有所關聯, 或從地點, 或從人物, 但都是弱關係, 沒有直接的強關係, 所以在觀影的過程中, 就會出現斷層, 從一個時空突然轉換到另一個時空, 就要重新梳理線索梳理情緒。

再者, 在有限的時間中, 通過多線多主角很難完整的講清楚任何一個故事, 這樣就很難塑造好任何一個主角, 所以就會出現六七十年代主角塑造的不突出, 劇情的模糊, 以及二三十年代主角鏤空的塑造。

每個時代單獨就可以拍出一部很長的影片, 才能使劇情更完善使人物更飽滿。 而這樣的強行堆積就很容易造成劇情斷層加之人物缺失, 並且使主旨意義模糊, 而在本部影片最後所表達出的主旨意義並不能完全涵蓋四個時代的故事, 因為每個故事都是獨立成章的。

然而, 對於這樣一部推遲五年上映的電影, 並且以如此宏大的敘事方式最終展現在大眾面前, 還是要以包容的態度去觀看這部影片, 透過時代, 或許每個人看到的得出的都是不一樣的, 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影片去反思一下自己在時代中該如何去面對這錯綜複雜的世界。 或許這才是這部影片的真正價值所在。

張果果, 一家廣告公司的中層管理者, 看似風平浪靜的職場, 卻暗潮湧動, 爾虞我詐, 各方相互對峙, 相互排擠, 都在謀求上位, 通過各種手段拉攏他, 而他面對這樣的爭鬥, 一時卻不知所措, 幾經掙扎, 做出抉擇, 聽從於心, 遠離了這個明爭暗鬥的地方。

但又遇到了病危又經濟困難的四胞胎,

有人說這些人都是騙子, 一旦沾親帶故, 就糾纏不清, 沒完沒了, 找房子, 找工作, 什麼都賴上你了。

但是眼看著病危的四姐妹, 怎麼能袖手旁觀, 他最終慷慨出手救了四姐妹並給他們取了名字, 並不斷地幫助這一家人, 從租房子到找工作, 甚至所有的事, 因為他早已做出抉擇, 這是內心深處應該做的, 無關乎旁人的任何說三道四。

當孩子的母親遞過報答的禮物之時, 想必他是從容的, 因為他始終相信這世界的美好終將抵得過醜陋與罪惡, 這是內心深處最真摯的呐喊!

愛是無私的, 當李想選擇了個人利益的時候, 也就放棄了自己的愛, 當陳鵬放棄個人利益的時候, 也就選擇了自己的愛。 然而, 面對時代, 誰都逃避不了, 都要被時代所拷問, 是放棄所愛, 還是堅持真實, 勇敢去愛。

不屈從於時代, 不逃避於時代, 尋找自己心底之愛, 給予最真實的力量。 哪怕邊疆獻于祖國, 也時刻把愛人牽掛于心, 只待來年重逢。

有人被帶時代所蒙蔽, 喪失了自我, 有人卻跳出時代, 繼續堅持自我, 是後悔一生,還是從心出發,追尋自我。

母親訓斥著光耀,一切的囑託都是偉大的母愛,祖上的苦與難,早已深深烙在了母親的心底,家族的光榮與夢想,都沒子女的一生重要,一生平平安安享其所享,便是為人父母最大期望,然而山河破碎,國不成國,又怎能享其所享,沒有大家之安寧何來小家之樂享。

光耀瞞過父母,踏上了從軍之路,像祖上一樣,這或許就是骨子裡的基因,更是內心深處最真實的嚮往。

“不是華北之大容不下一張平靜的課桌,而是整個國家都危亡了,我們要去當兵。”

當母親贈與大林小林兩碗紅棗蓮子湯時,也徹徹底底明白,這倆孩子也是自己的孩子,國家生死存亡之刻,無畏生死,當與國共存亡,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才有希望,後代才有希望,才能享其所享,樂其所樂。

青春

誰的青春不迷茫?

成績一落千丈的吳嶺瀾 ,陷入了青春的迷茫,未來何去何從,生命又是什麼,不停地思索,不停地探求,校長梅貽琦先生的點撥,大詩人泰戈爾的演講之後,他漸漸明晰了自己,發現了真實的自我。

“什麼是真實,做什麼和誰在一起,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所謂的迷茫不過是與心背道而馳,從心出發,一切迷茫將不復存在,跨越青春的地平線,走向未來那個最真實的自我。

在時代的洪流中,也許你迷失了,無數個選擇面前,不知所措,但是無論是戰火紛飛山河破碎的時代,還是國弱家貧政治顛倒的時代,還是國泰民安萬家燈火的時代,總要言你所言,行你所行,聽從你心,追尋最為真實的自己,不被時代所吞沒,時代給予不了的,要自己追尋。

生在每個時代,有些卻早已無從選擇,你的出生,你的家庭,你的身世,以及你周邊的一切。不能選擇,難道就要屈從,就要妥協,就要背道而馳?!

每個時代,都沒有完美的個體,但一定有追求完美的一群人,不迷失在時代的長河中,無畏於任何艱難險阻,甚至作出犧牲,也不變初心,正是有了這樣一群人,時代才愈來愈美好,所謂的真實,善良與美麗,不單單只存在於孩童時代,而是一直都存於每個人的心底。

是後悔一生,還是從心出發,追尋自我。

母親訓斥著光耀,一切的囑託都是偉大的母愛,祖上的苦與難,早已深深烙在了母親的心底,家族的光榮與夢想,都沒子女的一生重要,一生平平安安享其所享,便是為人父母最大期望,然而山河破碎,國不成國,又怎能享其所享,沒有大家之安寧何來小家之樂享。

光耀瞞過父母,踏上了從軍之路,像祖上一樣,這或許就是骨子裡的基因,更是內心深處最真實的嚮往。

“不是華北之大容不下一張平靜的課桌,而是整個國家都危亡了,我們要去當兵。”

當母親贈與大林小林兩碗紅棗蓮子湯時,也徹徹底底明白,這倆孩子也是自己的孩子,國家生死存亡之刻,無畏生死,當與國共存亡,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才有希望,後代才有希望,才能享其所享,樂其所樂。

青春

誰的青春不迷茫?

成績一落千丈的吳嶺瀾 ,陷入了青春的迷茫,未來何去何從,生命又是什麼,不停地思索,不停地探求,校長梅貽琦先生的點撥,大詩人泰戈爾的演講之後,他漸漸明晰了自己,發現了真實的自我。

“什麼是真實,做什麼和誰在一起,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所謂的迷茫不過是與心背道而馳,從心出發,一切迷茫將不復存在,跨越青春的地平線,走向未來那個最真實的自我。

在時代的洪流中,也許你迷失了,無數個選擇面前,不知所措,但是無論是戰火紛飛山河破碎的時代,還是國弱家貧政治顛倒的時代,還是國泰民安萬家燈火的時代,總要言你所言,行你所行,聽從你心,追尋最為真實的自己,不被時代所吞沒,時代給予不了的,要自己追尋。

生在每個時代,有些卻早已無從選擇,你的出生,你的家庭,你的身世,以及你周邊的一切。不能選擇,難道就要屈從,就要妥協,就要背道而馳?!

每個時代,都沒有完美的個體,但一定有追求完美的一群人,不迷失在時代的長河中,無畏於任何艱難險阻,甚至作出犧牲,也不變初心,正是有了這樣一群人,時代才愈來愈美好,所謂的真實,善良與美麗,不單單只存在於孩童時代,而是一直都存於每個人的心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