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雖然中國鐳射武器暫時還不能擊落美軍機,但這些驕人成果不能忽視

在高能鐳射武器領域要做到完全中國自主生產, 在當時仍然屬於有難度的。 雖然固體鐳射發射器陣列的鐳射發生器中國能夠大批量生產, 可以“高功率泵浦耦合器”當時還是需要進口。 這個部件一卡死, 中國的鐳射武器就會面臨一定的發展瓶頸。 好在中國在最近實現了這一精密設備的核心器件國產化目標, 這使得中國未來的大功率雷射器全部核心元件都是完全國產化的, 助力未來的萬瓦級的鐳射武器能夠儘快投入實戰打下了堅實基礎。 同時還是可以在核心的工業行業中發揮自己的能量,

勝任航空、空天、汽車等產業鐳射切割、鐳射材料堆疊等方向上的。

以中國的“低空衛士”這款已經面向市場的1萬瓦級別的中型鐳射武器來說的, 儘管報導中提到了可以擊落低速的螺旋槳飛機, 但是那也是需要接近10秒的持續對發動機或者駕駛艙進行照射才可以的。

現在的鐳射武器不是利用強大動能摧毀目標的, 而是利用對一個點持續高能照射隨後燒穿一個大洞的, 破壞內部的薄弱機械材質或者其他電子線路;而燒穿的基礎就是穩定的跟蹤, 假如目標變成了能夠隨時進行複雜的機動的戰鬥機, 這樣的難度會猛增數倍。 就算是美國B-2隱身轟炸機這樣的最高機動性在6G左右的大型轟炸機, 一個急轉彎也是能規避現有鐳射武器的持續照射。 而且現在大多數鐳射武器的持續照射能力不足, 進行一次發射以後需要充能和冷卻。 這時再想擊中飛機的話, 那就是難上加難了。

不過對於按照彈道軌跡飛行的遠端彈道導彈來說, 這都不是什麼難事了。 尤其是在大氣層外的區域, 想進行高G值的機動幾乎是不能的。 而鐳射武器只需要燒穿一個小洞, 再入過程中無論是核彈頭還是常規的彈頭都會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一般的, 被大氣層所摧毀了。 這種殺傷效果才是現在鐳射武器主要研發的領域, 在針對敵方有防護能力的導彈、衛星、或者戰機發動鐳射持續照射和打擊,

現在還算世界難題。 需要穩定跟蹤, 持續照射並且要對不同的天氣狀況雲層狀況發生的光學畸變進行提前的調整。 這些難題, 指望單單提升功率來達到一勞永逸狀況, 是不現實的。 不過中國在此領域早在2005年左右就進行過類似的實驗, 從回收的靶彈上打靶痕跡來看, 中國此項實驗是成功的。 目前全世界都在追求10萬瓦鐳射武器實用化研發, 這一領域由於中國科學家的能力理論模型上早就已經實現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