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淮南好人:陳曉平!

陳曉平, 女, 1963年3月1日出生, 中共黨員, 潘集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主任, 2016年第三季度被評為“淮南好人”。

有一種公僕, 叫淩晨起床

2016年潘集區人民法院新設立了一個職能部門——訴訟服務中心, 該部門的主要職責是立案審查和訴前調解。 50多歲的陳曉平自5月份擔任潘集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主任以來, 每個工作日的中午, 都一直處在自願加班狀態。 給當事人打電話, 是每天中午陳曉平必做的工作, 她常常跟新進院的年輕同事們說, “中午給當事人打電話是我多年工作下來養成的一個提高辦案效率的好習慣,

因為在這個時間段最容易聯繫到當事人, 當事人也是相對空閒, 能夠靜下心來聽我們說話調解, 電話溝通好了, 當事人到我們這裡, 坐下來很快就能把調解工作做完, 我們多辛苦一些, 群眾就能少跑一次法院;一次能調解完成的, 我們絕不拖兩次辦;當天能解決的, 我們一定當天接案當天辦結。 ”

在同事們的眼裡, 陳曉平是個“拼命三郎”, 除了她多年工作養成的中午加班聯繫當事人的習慣外, 更多是因為她時時刻刻把群眾放在心頭、把工作擺在首位。 家住在田家庵區的陳曉平, 由於單位和家之間有近一個小時的車程, 白天忙碌繁忙的工作和來回奔波身體的疲憊, 使得她晚上早早的休息。 淩晨3時多, 她會自然醒來, 然後會把當天要進行的工作在腦子裡梳理一遍, 爭取把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 早晨5時多, 簡單洗漱後, 她就6時許從家裡出發, 7時許趕到法院開始一天的工作, 直至傍晚結束, 偶爾遇到手上工作多的時候, 陳曉平還會再加夜班。 院裡的一些80、90後的年輕幹警們都自歎不如,

都比不了陳曉平這股撲在工作上的這勁。

有一種廉潔, 叫不近人情

工作30多年來, 陳曉平一直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 把公正作為自己的職業生命。 面對繁重的工作壓力和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干擾, 陳曉平時刻保持著清醒, 她淡泊名利, 以對黨和對人民負責的工作態度, 公平公正地完成手中的每一項工作、每一個案件, 始終能夠嚴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五條禁令”、“六個不准”、“十三個不得有”等規定要求, 規範自己的行為。 工作中, 她拒絕辦理“關係案”“人情案”“金錢案”, 面對當事人送來的紅包, 陳曉平總是婉言謝絕, 並耐心地給當事人講道理, 打消當事人的顧慮。 凡是經過陳曉平辦結的案件,

當事雙方對她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評價:“女包拯”。 為了把各種人為影響辦案的因素降低到最小, 近年來, 陳曉平幾乎不參加任何親朋、同學聚餐, 尤其和案件有關的人情宴, 她更一律拒絕。 “酒桌上吃吃喝喝, 思想難免要滑坡, 即使不滑坡, 吃吃喝喝也是對金錢、對時間的一種浪費, 有這些錢不如捐給需要幫助的人, 做一些善事, 有這個時間, 不如多讀一本書, 多補充些新知識。 ”正是因為她在工作面前這種不近人情的作風, 她才贏得了案件當事雙方的信任, 調解、審判和執行工作才能夠順利進行。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 尤其是離婚案件, 往往都是不易辦理的一種案件。 不過, 陳曉平抱著對當事人負責, 對工作認真的態度, 曾在8月1日當天, 她一天就調解辦結了7對離婚案, 她常跟身邊的同事說:“只有你公平公正, 在法的尺度內, 最大限度平衡了訴訟雙方的需求, 才能贏得當事人的信任, 有了信任, 調解結果就能得到認可得到切實執行, 法的威嚴才能得到切實維護。 ”

有一種態度, 叫平平淡淡

俗話說無欲則剛,工作上“拼命三郎”的陳曉平,生活上反倒追求的是平平淡淡。她覺得人的一生時間有限,在有限的時間內,她覺著應該要把兩件事情做好,一是把工作做好,二是要把日子過好,大富大貴的是一種生活活法,而她更看重的是平平淡淡一家人和和美美的生活。為了在繁忙的工作之餘能更好的照顧母親,陳曉平把自己90多歲的母親接過來跟自己生活在一起。工作之余的陳曉平最大愛好就是為家人下廚房燒飯做菜。每逢週末或是放假,她一般早早的來到菜市場,買些新鮮的食材,給家人燒出一桌好菜,看著一家人坐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自己燒的飯菜,她總能從家人的笑容中找到最大的滿足感。工作的繁忙,早出晚歸,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非常少,陳曉平內心深處一直覺著虧欠家人,為了彌補這份不足,她就把燒一桌好菜作為犒勞家人的首選,週末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頓香噴噴的飯菜,成了她最舒心的休閒方式。

同樣,在單位陳曉平除了做好自己“女包拯”的工作外,生活上她還是同事眼中的“知心大姐姐”,同事遇到一些家務事或是想不開的問題時,都喜歡向她訴說,她也總是熱情地幫著開解。陳曉平說:人活一世當抱著一份不卑不亢、公允誠善的初心,對人對事做到問心無愧,在我看來這才算是一個合格的人。

叫平平淡淡

俗話說無欲則剛,工作上“拼命三郎”的陳曉平,生活上反倒追求的是平平淡淡。她覺得人的一生時間有限,在有限的時間內,她覺著應該要把兩件事情做好,一是把工作做好,二是要把日子過好,大富大貴的是一種生活活法,而她更看重的是平平淡淡一家人和和美美的生活。為了在繁忙的工作之餘能更好的照顧母親,陳曉平把自己90多歲的母親接過來跟自己生活在一起。工作之余的陳曉平最大愛好就是為家人下廚房燒飯做菜。每逢週末或是放假,她一般早早的來到菜市場,買些新鮮的食材,給家人燒出一桌好菜,看著一家人坐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自己燒的飯菜,她總能從家人的笑容中找到最大的滿足感。工作的繁忙,早出晚歸,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非常少,陳曉平內心深處一直覺著虧欠家人,為了彌補這份不足,她就把燒一桌好菜作為犒勞家人的首選,週末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頓香噴噴的飯菜,成了她最舒心的休閒方式。

同樣,在單位陳曉平除了做好自己“女包拯”的工作外,生活上她還是同事眼中的“知心大姐姐”,同事遇到一些家務事或是想不開的問題時,都喜歡向她訴說,她也總是熱情地幫著開解。陳曉平說:人活一世當抱著一份不卑不亢、公允誠善的初心,對人對事做到問心無愧,在我看來這才算是一個合格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