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州地區公立醫院改革 市醫保實施多項配套改革措施

大洋網訊 去年7月, 廣州地區啟動公立醫院改革。 為完善全民醫療保障制度、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動落實分級診療制度、健全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 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亦出臺實施多項配套政策。

市醫保配套改革

工作亮點多

醫改取消藥品加成、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後, 符合醫保目錄規定的基本醫療服務專案已全部納入報銷範圍, 按比例報銷;門診診查費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支付標準為每診次7元, 參保人普通門診費用減少1元/診次。

去年5月, 廣州市按病種付費病種數量擴大至149種;還提高了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支付比例和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

屬於社會醫療救助對象的, 不設報銷封頂線。 同時落實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 10月1日起執行2017年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 醫保藥品目錄同時適用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醫改後

參保人費用有升有降

普通門診、門特、門慢均以藥費為主, 取消藥品加成減輕了參保人的門診醫療費用負擔。

例1:參保人甲, 患慢性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在三級醫院就醫享受醫保門慢待遇, 門慢以藥品治療為主, 原總費用258元, 取消加成後總費用減少34元, 個人負擔減少11.8元。

住院治療中, 以藥品為主要治療手段的參保人費用下降, 以手術等診療項目為主要治療手段的參保人費用小幅增長。

例2:參保人乙(退休人員)在某三級醫院因肺惡性腫瘤入院治療, 以化療藥品治療為主;總費用18603.87元, 西藥費17297.54元, 新政策實施後, 藥品加成取消, 藥費下降, 其個人負擔減少1795元。

例3:參保人丙(城鄉新生兒), 在某二級醫院因新生兒肺炎入院治療, 以特級護理、心電呼吸血氧飽和度監測為主, 總費用5755.59元, 新政策實施後, 治療、護理項目價格提高, 醫保報銷後其個人負擔增加305元。

33個病種

不設統籌基金起付標準

去年廣州市開展按病種付費後, 促使定點醫療機構進一步加強醫療服務管理, 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上漲。 33個病種不設統籌基金起付標準, 由個人和統籌基金按原住院結算起付標準以上的分擔比例進行支付。

2018年, 還將在此基礎上全面實施按病種分值付費, 引導醫院控制成本, 進一步減輕參保人負擔。

例4:參保人丁(在職職工), 在某三級醫院因面部腫物行淺表腫物切除術治療, 在新政策實施前, 需支付起付線1600元;新政策實施後, 起付線部分納入統籌基金支付範圍, 按統籌支付比例80%計算, 可為其減輕個人負擔1280元。

例5:參保人癸(在職職工), 因頭部血管瘤在某三級醫院門診行淺表腫物切除術治療, 新政策實施前, 所需費用3500元只能按門診統籌記帳300元, 需自付3200元;新政策實施後, 該次就醫按指定手術單病種結算, 可報銷費用2800元(報銷比例80%), 可為其減輕個人負擔2500元。

此外, 今年城鄉居民醫保的一般性待遇將大幅提升,

其中住院起付線標準下降一半, 參保人住院報銷比例總體提高約10個百分點。

廣報全媒體記者伍仞 通訊員穗衛計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