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扶貧動態》湖南省:產業扶貧斬斷窮根——“五個一批”脫貧攻堅綜述之一

《扶貧動態》:★刊發扶貧政策資訊 ★報導扶貧工作動態★反映扶貧工作問題

點擊右上方的紅色按鈕, 關注【第一書記動態】, 獲取更多重要政策資訊

編者按

近年來, 省委、省政府按照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的“五個一批”要求, 掀起脫貧攻堅戰, 凝心聚力拔窮根。

2017年12月23日, 新寧縣黃龍鎮沉水村12組貧困戶陳德文, 將2500公斤紅心臍橙以每公斤7元的價格出售給外地客商。 接過17500元人民幣, 他的臉上樂開了花。

黃龍鎮氣候適宜, 是種植臍橙的“寶地”, 鎮政府引導貧困村民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 做大做強臍橙產業, 2017年全鎮臍橙產業總產值3700余萬元, 為每戶貧困戶增收6000余元, 臍橙成了“脫貧果”。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要因地制宜, 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

牢記囑託。 湖南省委、省政府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 制定產業扶貧規劃, 出臺一系列措施, 趟出了“資金跟著窮人走、窮人跟著能人走、窮人能人跟著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的“四跟四走”產業扶貧新路子。

如今, 產業扶貧項目在三湘大地遍地開花, 湖南51個貧困縣, 縣縣都有2個以上特色產業, 貧困群眾“人人有事做, 家家有收入”。

拔窮根 發展產業是根本

貧有百樣, 困有千種。 貧困地區只有通過發展產業, 才能實現永久脫貧。

2017年4月6日,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深入益陽市赫山區、資陽區以及高新區, 調研脫貧攻堅和產業發展情況。 調研中, 杜家毫強調, 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關鍵要大力發展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

2017年4月5日至6日, 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深入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武岡市, 調研脫貧攻堅等工作。 許達哲要求, 狠抓產業扶貧, 力爭省市縣三級同頻共振, 促進特色產業發展。

2017年是脫貧攻堅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 湖南省委、省政府聚焦“六個精准”(扶持物件精准、專案安排精准、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脫貧成效精准), 出臺《湖南省以精細農業為特色的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建設規劃》《湖南省產業精准扶貧規劃》和特色產業項目等一系列政策, 支持扶貧產業項目發展, 按照人均投入幫扶資金1萬元(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000元、扶貧小額信貸資金6000元、財政扶貧貼息資金1000元、社會資金1000元)的標準,

因地制宜發展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區域特色產業。

引導427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建立產業扶貧基地617萬畝, 聯接貧困村6000多個, 覆蓋83萬貧困戶;實施省級重點產業項目150餘個, 直接幫扶20余萬貧困人口穩定增收。

 全域推進 產業扶貧迎來多方合力

產業扶貧, 我省一直在不斷探索, 奮力推進。

2014年4月, 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 我省率先提出“四跟四走”的產業扶貧思路。

2016年3月8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審議時, 對湖南率先探索的產業扶貧“四跟四走”路子予以高度肯定。

2016年9月, 全國產業精准扶貧現場觀摩會, 也把會場搬到永州現場, 推廣“四跟四走”產業扶貧模式。

2017年, 按照“四跟四走”產業扶貧要求,

我省調動各方資源形成攻堅合力。

省農委編制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產業扶貧的指導意見》, 依託“百企千社萬戶”現代農業發展工程、“百片千園萬名”科技興農工程, 積極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 引導新型經營主體主動參與產業扶貧, 強化與貧困人口增收對接。

發展產業, 技術是關鍵。 省級農業科研院校所, 組織586名專家組建51個專家服務團隊, 在51個貧困縣開展定點定人、對口科技服務, 説明貧困物件解決技術難題, 篩選並推廣最適合貧困戶的種養模式及主導品種、主推技術, 實施“一對一”的技術幫扶。

為了保證不讓資金缺乏絆住貧困群眾發展產業致富的腳步, 2017年, 我省提質擴面金融扶貧, 新增扶貧小額貸款70億元, 幫助17.8萬貧困農戶解決產業發展資金難題;開展“財銀保”試點, 由省財政安排風險補償金,通過扶貧“財銀保”投放扶貧產業貸款, 2017年共發放貸款120筆,貸款金額1億元。

產業扶貧,既要出產品,還要有好銷路。為防止“好產品爛在深山裡”,2017年我省在全國首創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電商扶貧特產專區”,25個貧困縣成功申報成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電子商務交易額達600億元以上。

政府部門積極作為,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步步高集團在全國率先提出精准扶貧“點石”計畫,主動對接貧困村,引導各村種植養殖與市場需求相匹配的農產品,由集團對產品按照市場行情和保護價格進行包采包銷。

持續開展“萬企幫萬村”“村企共建”活動。截至2017年12月1日,全省3330家民營企業精准對接4113個貧困村,投資金額80億元,實施專案6543個。

 碩果累累 打造“聚寶盆”,栽下“搖錢樹”

元旦假期,汝城縣泉水鎮旱塘村高山茶園,風光秀美,遊客們三五成群玩得歡。

2017年,旱塘村茶園面積發展到6000多畝,來茶園參觀遊玩的旅客超過了1萬人次。受益於茶葉產業和旅遊,旱塘村村民收入“節節高”,2017年全村茶葉產值超過了2000萬元,預計全村116戶貧困戶425人可全部實現脫貧。

產業扶貧,為貧困戶打造了“聚寶盆”,栽下了“搖錢樹”。全省各市(州)縣(市)區紛紛發力,發展產業,幫助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2017年10月19日,湖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產業扶貧對接活動啟動儀式在龍山縣舉行。2017年自治州大力發展柑橘、茶葉、獼猴桃、百合、煙葉、油茶、優質稻米和湘西黃牛、湘西黑豬等特色種養業,實現所有貧困村都有支柱產業覆蓋;全州累計實施產業扶貧開發項目超2萬個,建成萬畝精品園12個,農村特色產業基地超過300萬畝。

鳳凰縣制定《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產業扶持政策》等系列檔,為貧困戶發展產業脫貧致富提供政策支撐。

江永縣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為主攻方向,打造了一批獨具特色的“產業明星村”,如勾藍瑤村的鄉村旅遊產業、向光村的夏橙產業、和興村的電商產業等。

脫貧攻堅戰鼓聲聲,產業扶貧成效喜人。2014年至2016年,湖南有16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產業扶貧直接脫貧。

產業扶貧方興未艾。憑藉產業扶貧栽下的“搖錢樹”、形成的“聚寶盆”,越來越多的農村貧困群眾將甩掉“貧困帽”,踏上小康路。

點擊右上方的紅色按鈕,關注【第一書記動態】,獲取更多重要政策資訊

歡迎大家留言,反映扶貧工作問題,助力精准扶貧!

由省財政安排風險補償金,通過扶貧“財銀保”投放扶貧產業貸款, 2017年共發放貸款120筆,貸款金額1億元。

產業扶貧,既要出產品,還要有好銷路。為防止“好產品爛在深山裡”,2017年我省在全國首創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電商扶貧特產專區”,25個貧困縣成功申報成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電子商務交易額達600億元以上。

政府部門積極作為,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步步高集團在全國率先提出精准扶貧“點石”計畫,主動對接貧困村,引導各村種植養殖與市場需求相匹配的農產品,由集團對產品按照市場行情和保護價格進行包采包銷。

持續開展“萬企幫萬村”“村企共建”活動。截至2017年12月1日,全省3330家民營企業精准對接4113個貧困村,投資金額80億元,實施專案6543個。

 碩果累累 打造“聚寶盆”,栽下“搖錢樹”

元旦假期,汝城縣泉水鎮旱塘村高山茶園,風光秀美,遊客們三五成群玩得歡。

2017年,旱塘村茶園面積發展到6000多畝,來茶園參觀遊玩的旅客超過了1萬人次。受益於茶葉產業和旅遊,旱塘村村民收入“節節高”,2017年全村茶葉產值超過了2000萬元,預計全村116戶貧困戶425人可全部實現脫貧。

產業扶貧,為貧困戶打造了“聚寶盆”,栽下了“搖錢樹”。全省各市(州)縣(市)區紛紛發力,發展產業,幫助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2017年10月19日,湖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產業扶貧對接活動啟動儀式在龍山縣舉行。2017年自治州大力發展柑橘、茶葉、獼猴桃、百合、煙葉、油茶、優質稻米和湘西黃牛、湘西黑豬等特色種養業,實現所有貧困村都有支柱產業覆蓋;全州累計實施產業扶貧開發項目超2萬個,建成萬畝精品園12個,農村特色產業基地超過300萬畝。

鳳凰縣制定《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產業扶持政策》等系列檔,為貧困戶發展產業脫貧致富提供政策支撐。

江永縣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為主攻方向,打造了一批獨具特色的“產業明星村”,如勾藍瑤村的鄉村旅遊產業、向光村的夏橙產業、和興村的電商產業等。

脫貧攻堅戰鼓聲聲,產業扶貧成效喜人。2014年至2016年,湖南有16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產業扶貧直接脫貧。

產業扶貧方興未艾。憑藉產業扶貧栽下的“搖錢樹”、形成的“聚寶盆”,越來越多的農村貧困群眾將甩掉“貧困帽”,踏上小康路。

點擊右上方的紅色按鈕,關注【第一書記動態】,獲取更多重要政策資訊

歡迎大家留言,反映扶貧工作問題,助力精准扶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