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崇左:打好抓黨建促脫貧“組合拳”

去年以來, 我市堅持圍繞扶貧抓黨建, 抓好黨建促脫貧, 著眼深化支部聯建、深化千屯組織規範化建設、深化党群致富合作社建設、深化領導幹部“駐村蹲點”制度“四深化”, 打好抓黨建促脫貧“組合拳”, 提高幫扶精准度, 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

我市深化“支部聯建”, 組織439個機關、287個企業黨組織與287個貧困村黨組織“結對聯建”成立聯合黨組織, 通過抓細抓實組織聯建、隊伍聯抓、服務聯動、作風聯促等4個方面的內容, 落實76名處級幹部、228名科級幹部駐村蹲點, 幫助整頓82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 調整了14個村黨支部書記,

進一步夯實了農村基層的攻堅堡壘。 市機關、企業黨組織到聯建村開展“送溫暖·講黨課”活動575場次, 組織貧困村黨員代表到機關、企業參加黨員幹部學習交流會、黨課教育等共912人次, 進一步提升了脫貧攻堅帶頭人的能力及水準;組織黨員幹部深入聯建村開展送培訓、送科技、送專案、送服務活動324批次, 指導在合作社上成立黨組織105個, 組織287個民營企業、商會、個體工商戶為貧困村投入幫扶資金6450萬元, 受益貧困人口近10萬元, 進一步豐富了貧困村攻堅脫貧的能力資源。

我市深化“千屯組織規範化”建設, 重點抓好300人以上自然屯的組織設置、隊伍建設、場所建設、理事制度、激勵保障等“五個規範”建設, 激發屯級黨組織活力, 帶動貧困戶攻堅脫貧。

目前, 全市已完成2310個“屯級組織規範化”建設, 占300人口以上自然屯的95.4%;成立屯級黨支部4401個, 覆蓋率89.49%;設立屯級黨群理事會4313個, 覆蓋率87.6%。 同時, 進一步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討論決議屯級公共服務事項, 有效消除群眾之間的隔閡及矛盾, 強化村民之間的凝聚力。

我市深化党群致富合作社建設, 不斷提高貧困戶發展的自身“造血”功能。 一是把黨組織建立在合作社上, 讓支部組織貧困戶抱團發展, 形成“支部+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新型黨組織結構, 做到經濟產業發展到哪裡, 黨的組織就覆蓋到哪裡。 二是把能人整合在合作社上, 通過能人幫扶和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以產業發展帶動脫貧, 有效提高貧困戶生產發展的組織化程度和風險抵禦能力,

讓貧困戶更加放心地加入合作社。 三是把龍頭企業興辦到合作社上, 讓企業用先進管理模式規範合作社運作, 推進合作社制度化、規範化管理, 促進合作社健康發展。 四是把農戶吸納到合作社上, 讓群眾入社即脫貧主動增強農村集體經濟活力。 目前, 全市創建“党群致富合作社”1838個, 社員12.5萬人, 吸納入社貧困人口7.1萬人, 組建產業鏈黨組織64個。

我市深化領導幹部“駐村蹲點”制度, 實行“領導掛點、單位包村、幹部包戶”制度, 扎實推進精准幫扶、精准脫貧。 在“駐村蹲點”時間方面,市四家班子領導每月到扶貧聯繫點駐村蹲點2次以上, 其他領導每年在聯繫點住6個晚上, 處級後備幹部每年在聯繫點住12個晚上以上。

在“駐村蹲點”工作內容方面,結合自治區年度績效考核要求, 對黨政領導班子落實扶扶開發工作第一責任人責任及黨政領導班子推動扶貧開發任務落實情況納入“駐村蹲點”工作內容。 黨政主要領導帶頭研究協調解決本地扶貧開發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情況。 黨政主要領導每年“駐村蹲點”到基層專題調研督促指導扶貧開發工作不少於6次, 分管領導則不少於12次。 同時,黨政班子領導落實“結一聯五”制度要求, 實行每位領導幹部分別與1個貧困村結對聯繫, 與1戶農村貧困戶、1戶城鎮困難戶、1戶致富典型戶、1戶普通黨員戶、1戶村幹部建立直接聯繫、結對幫扶、定點服務的“基層聯繫戶”關係。 在“駐村蹲點”工作紀律方面,駐村領導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
一般吃住在“東家”, 自帶生活用品, 自己繳納伙食費, 自行深入村屯, 自覺厲行節儉, 堅持輕車簡眾, 不給基層群眾增添負擔,樹立為民務實清廉形象, 密切黨群幹群關係。 同時, 建立"4321"幹部幫扶機制, 廳級領導幫扶4戶, 處級領導幫扶3戶, 科級幫扶2戶, 其他幹部幫扶1戶, 共落實22912名市、縣、鄉、村幹部結對幫扶82586戶貧困戶, 全市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連絡人, 實現到村到戶幫扶全覆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