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延安黃陵:少見!沮河迎來了一批“貴客”

近日, 在我縣沮河下游劉家川段發現了鴛鴦、綠頭鴨、秋沙鴨等百餘隻遷徙候鳥, 它們或成群結隊、或相互依偎, 在河道冰面上滑翔遊戲、嬉耍覓食, 從黃陵攝影愛好者張會文拍攝的照片中看到, 這些候鳥和沮河一動一靜、相映成趣, 給黃陵生態環境增添了一道新景觀。

鴛鴦戲水, 群鴨結隊, 溯溪踏冰, 展翅低飛。

鴛鴦、綠頭鴨、秋沙鴨都屬候鳥, 體態優美、羽色鮮豔、生性機警、活動敏捷, 對駐足、棲息的環境要求很高, 夏天在北方繁殖, 秋天飛往南方越冬。

這些野生珍禽的出現,與近年來黃陵森林覆蓋率提高和生態環境改善息息相關。 省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把秦嶺、橋山形象地稱為陝西的“兩葉肺”。而地處陝北的黃陵橋山林區,就是我省北部的“一葉肺”,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過去五年黃陵森林覆蓋範圍和生態資源保護的可喜成就。自1999年秋以來,國家先後在黃陵啟動實施了“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和‘三北’防護林四期”等林業重點工程,累計完成造林面積20余萬畝,全縣林地面積突破260萬畝,使森林覆蓋率由1999年的64%提高到現在的75.5%。

森林的有效保護和造林面積的擴大,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一些稀有的野生珍禽又重新出現,其種類由原來的不足百種,增加到現在的110多種,實現了生態系統的良性迴圈和發展。特別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鳥中“大熊貓”之譽的黑鸛也在沮河成群出現,為黃陵生態環境的改善增添新的佐證。

對於今後生態建設,黃陵縣持續加大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力度,全面推行河長制,深入推進沮河流域環境綜合整治,通過整治沮河沿岸礦區環境、嚴控水體和大氣污染源、清理河道、美化河岸等措施,確保母親河暢通無阻、一河清水過黃陵。同時狠抓礦區環境專項整治和城區大氣污染治理,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關停一批重點污染企業,治理一批揚塵污染源,堅決不引進帶污染的企業,努力讓龍鄉大地的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

這些野生珍禽的出現,與近年來黃陵森林覆蓋率提高和生態環境改善息息相關。 省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把秦嶺、橋山形象地稱為陝西的“兩葉肺”。而地處陝北的黃陵橋山林區,就是我省北部的“一葉肺”,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過去五年黃陵森林覆蓋範圍和生態資源保護的可喜成就。自1999年秋以來,國家先後在黃陵啟動實施了“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和‘三北’防護林四期”等林業重點工程,累計完成造林面積20余萬畝,全縣林地面積突破260萬畝,使森林覆蓋率由1999年的64%提高到現在的75.5%。

森林的有效保護和造林面積的擴大,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一些稀有的野生珍禽又重新出現,其種類由原來的不足百種,增加到現在的110多種,實現了生態系統的良性迴圈和發展。特別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鳥中“大熊貓”之譽的黑鸛也在沮河成群出現,為黃陵生態環境的改善增添新的佐證。

對於今後生態建設,黃陵縣持續加大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力度,全面推行河長制,深入推進沮河流域環境綜合整治,通過整治沮河沿岸礦區環境、嚴控水體和大氣污染源、清理河道、美化河岸等措施,確保母親河暢通無阻、一河清水過黃陵。同時狠抓礦區環境專項整治和城區大氣污染治理,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關停一批重點污染企業,治理一批揚塵污染源,堅決不引進帶污染的企業,努力讓龍鄉大地的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