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父母總是放心不下孩子

有時候父母的心中總是很矛盾, 所有的父母都是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孩子, 有哪個父母希望自己的言行和行為對孩子造成傷害?我相信沒有這樣的父母。

在你周圍的家庭中你會發現, 父母跟成年子女之間有很多的愛恨情仇。 也就是說父母非常地疼愛子女, 子女也很願意孝順父母, 彼此之間都有很深的親情和愛, 可是為什麼這樣一個愛的關係卻有許多的痛苦, 有許多的掙扎和糾結。

有時候我為了看看中國目前社會上有什麼樣的人際關係或心理上的需求, 我會看看中國的連續劇。 中國的連續劇有一個很好的特色,

就是他們很能夠寫實, 把中國具體的社會現象表露出來, 當然他們編劇未必有一個好的解決之道。 可是至少我們看這些連續劇的時候, 可以發現劇情中所描述的通常是在我們生活當中現實的問題。

我隨便舉兩個例子來跟大家說明, 比如說有一部《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起初我以為這部電視劇是描寫大概是十三四歲青少年的孩子跟爸爸媽媽之間的衝突, 可是看了以後才知道這個故事中的主角其實是成年, 也就是成年子女跟父母之間的關係。 男主角叫鄧家齊, 他是獨生子。 鄧家齊的父母非常疼愛自己的兒子, 從小到大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父母為他精心地安排。 鄧家齊也是從小就被父母管頭管腳,

長大後雖然也循規蹈矩, 可是心裡面非常地不快樂, 很有壓力。 中國的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獨生子, 鄧家齊有了一個女朋友叫白曉鷗, 父母親非常的不喜歡這個白曉鷗。 鄧家齊的父母親要親自為孩子挑選他們理想中的媳婦, 他的父母並沒有真正地去瞭解白曉鷗, 就已經拒絕了。 因為感情的事情是沒有辦法用了理性去說服的, 你已經付出感情, 要終止這份感情是很痛苦的。 所以父母對成年子女婚姻的干涉通常會造成下一代很大的痛苦。 從小父母就什麼事情都干預, 這個已經讓他很受壓, 當你心裡面愛著一個人但是要被迫終止這份愛的時候, 這個情緒的痛苦會更加地膨脹和深刻。 白曉鷗也愛他愛得死去活來,
兩個年輕人就非常地痛苦。 後來鄧家齊為什麼會屈服?這也是中國家長經常上演的一齣戲就是“苦肉計”, 媽媽心臟病突發住院了。 當父母用這種“苦肉計”的時候, 孩子們就會把他對情感和婚姻熾熱的感情被迫割斷, 無奈之下, 娶了父母為他安排的賀飛兒。 鄧家齊為什麼會娶賀飛兒呢?一方面是他不得不屈服, 先是媽媽一生氣就住院了, 後是爸爸摔跤也住院了;另外一方面是他想向爸爸媽媽證明父母為他規劃的路線是錯誤的, 他是準備用他悲慘不幸福的婚姻, 最後離婚讓他父母知道他們強加給他的人生只能導致兒子的不幸。 雖然這個戲中的賀飛兒她非常地賢淑智慧, 終於打動了男主角。 可是這部戲從一開始到最後整個過程裡面,
你會看到他賠上了許多人的幸福和快樂。 賀飛兒是無辜的, 因為她被拿來當作兒子報復父母, 證明不幸的一個工具。 男主角和父母、白曉鷗在整個過程中也是非常煎熬和痛苦的。 看起來是一部戲劇,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有血有淚的真實故事被編劇反映到戲劇裡面。 當我在看這部戲的時候我就在思考, 在過程當中父母和子女多方的煎熬和痛苦是無法言語的, 這些痛苦能不能省略掉不經歷呢?我們並不是要去責怪父母親, 而是要讓深愛子女的父母親及很愛父母的兒女都能夠找到可以省略掉過程中的痛苦和傷害的方法。

父母要怎麼做才能夠更加幫助孩子建立一個很幸福和美滿的家庭呢?每一個父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幸福快樂的。

中國家庭中的文化特色我們並不陌生, 家庭中的痛苦和煎熬也並不陌生。 另外一部戲《小兒難養》它在第一集就提到父母跟成年子女, 甚至已婚子女的衝突。 中國有許多戲劇將現實家庭中的悲劇深刻的描述出來, 我到中國做諮詢室培訓的時候, 有機會為來做培訓的這些准諮詢師做個別的輔導。 這些成年的孩子將來是要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去幫助其他的人, 可是我聽到他們心裡的掙扎和痛苦也都是跟他們的父母親有關係。 這些要去幫助其他人年輕人父母帶給他們很多的傷害和痛苦, 他們本身就是帶傷的人, 如果他們不從這個傷害中走出來的話, 即使成為諮詢師,也有些人再吃憂鬱症的藥物。他們該如何去輔導和幫助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呢?

父母親過度的愛以至於對孩子指手畫腳,管頭管腳讓孩子們很受苦。甚至有人認為是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很不一樣的地方。有一些人會認為說東方文化因為強調長幼尊卑,好像無形中有一個階級制度,父母就是長,孩子就是幼,父母是尊,孩子是卑,所以兒女一定要聽父母的。子女完全聽從父母說的話,縱然父母的看法或方式不對,孩子也不能反駁,只能照著去做。在孩子成年之後,會引起和很多對父母的反抗,而親子之間也缺乏了互相交流的感情。有人認為西方文化中父母把孩子當作朋友看待,他們能尊重孩子的人格,讓他們自由地發展,孩子可以自由跟父母親來交流各種思想,有商有量,共同做出對策,也可以像朋友一樣勾肩搭背,能夠尊重子女的意願。我自己個人認為這個並不是所謂的東西方的差異,我覺得最主要的問題是人們能不能按照造物主的真理來行。這不是東西方的問題,而是造物主創造律的問題,如果違反這個律,就好像我們違反在物理學當中的一些律,就會有危險和不方便。比方說我們在宇宙之間有一個重力加速度,還有自由落體。如果我在二樓看見淩雲牧師很高興,但是我不能為了方便和快捷而直接從二樓跳下來,因為違反了這個律,就會斷手斷腳,就會受傷。同樣的,人與人之間,造物主也給人有一個固定的心理功能,如果你違反了這個律的時候,我們的生活裡面會引起很多的麻煩。

當我們的孩子成年之後,他需要離開父母,建立自己的家庭。這個離開的意思,用現代語言來講就是所謂的割斷臍帶做大人。我們人生有兩個割斷臍帶的重要時刻:第一個割斷臍帶的時刻就是嬰兒從父母的身體離開,這個臍帶需要剪斷,雖然會痛。如果這個臍帶不剪,這個孩子沒有辦法好好地活下去。剪斷臍帶他才會有一個不斷成長,健康的好的人生;第二個隔斷臍帶的時期應該是十八歲以後,就是所謂的成年的時期。這個臍帶不是生理上的臍帶,而是心理上的期待。孩子在思想、意志和情感上他已經開始人生的另外一個階段,他要與父母割斷臍帶。十八歲孩子成年之後,孩子在心態上割斷臍帶,父母親也要在嬰兒時期一樣,讓他離開你的身體,讓他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由的意志和自主權,要開始做一個有擔當並且堂堂正正的成年人。他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這個心理的期待要割斷,他前面的路才會走得好。如果心理的臍帶不能夠割斷,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嬰兒從母體出來,媽媽如果不願意將臍帶割斷,這個嬰兒會悲悲慘慘地枯萎掉,他的生命會受損。一樣的,當孩子十八歲的時候,他跟父母心理上的臍帶如果不割斷的話,那麼孩子前面的路也會悲悲慘慘,親子之間血淋淋地糾纏不清。

問題是有很多父母看自己的孩子,無論年齡多大都還是不懂事的孩子,都需要他們來保護和照顧。父母為什麼無法對成年的子女放手呢?父母愛他,事事關照他,這有什麼不對不好的嗎?我們可以思考並觀察一下,當你對一個成年的孩子指手劃腳,當你過度干涉孩子的人生的時候,通常會讓雙方都不高興。其實我們已經看到很多的結果,這個結果是有問題的,就像我輔導的一些將來要做諮詢師年輕人,他們正在服用憂鬱症的藥物。經過跟他們的談話知道,他們的問題還是跟父母之間的愛恨糾結,他們剪不斷,理還亂。他們也很困惑,他們在做諮詢的時候,就很不自信,因為他們人生有很多的紛擾。

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卻是我們幾乎每一個家庭都要面對的問題。我們談的過度的愛造成的傷害,我們要記得一個很重要的原理和原則,如果我們把孩子成長的過程用12歲作為一個中間線把它隔開。零到十二歲父母對孩子的養育方式應該是塑造,就是說零到十二歲是我們孩子的依賴期,或者說是孩子的易塑期,是好培育的一個時期。十二歲以後我們稱為自主期,又稱為“難塑期”,這個時候比較就像粘土一樣,經過一段時間已經變得比較硬了,你要去雕塑他,已經有點太遲,不是特別地容易,所以我們要把這個時間表記得特別的清楚。

孩子到十二歲有一個心理的需求,孩子十二歲以後大腦發育到某一個地步的時候,他們的內分泌和荷爾蒙也成熟了,這兩個加起來使身體上的變化導致心理上的變化,他們心裡面有很強烈的成人感,他不希望別人管東管西,他希望自己能夠頂天立地,自己去做一些決定和安排,同時使周圍的人信任他做的一些安排。父母在孩子零到十二歲可塑可雕的時期,過頭的愛就是溺愛,很多東西你沒教,所以當孩子成年的時期,你有很多看不順眼,這個時候你再去管他或教他,可是這個時期已經到了他的獨立自主期,你過頭的愛就是你不該管的時候,你想去過頭的去干預或管理,這個時候會引起很多親子之間的衝突和痛苦。大部分的中國家庭是將這兩個時期顛倒了,一個是過頭不教,隨便溺愛。另外一個是成年之後看不順眼,要教,就變成了不該管而管,這兩個都會出現問題。

即使成為諮詢師,也有些人再吃憂鬱症的藥物。他們該如何去輔導和幫助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呢?

父母親過度的愛以至於對孩子指手畫腳,管頭管腳讓孩子們很受苦。甚至有人認為是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很不一樣的地方。有一些人會認為說東方文化因為強調長幼尊卑,好像無形中有一個階級制度,父母就是長,孩子就是幼,父母是尊,孩子是卑,所以兒女一定要聽父母的。子女完全聽從父母說的話,縱然父母的看法或方式不對,孩子也不能反駁,只能照著去做。在孩子成年之後,會引起和很多對父母的反抗,而親子之間也缺乏了互相交流的感情。有人認為西方文化中父母把孩子當作朋友看待,他們能尊重孩子的人格,讓他們自由地發展,孩子可以自由跟父母親來交流各種思想,有商有量,共同做出對策,也可以像朋友一樣勾肩搭背,能夠尊重子女的意願。我自己個人認為這個並不是所謂的東西方的差異,我覺得最主要的問題是人們能不能按照造物主的真理來行。這不是東西方的問題,而是造物主創造律的問題,如果違反這個律,就好像我們違反在物理學當中的一些律,就會有危險和不方便。比方說我們在宇宙之間有一個重力加速度,還有自由落體。如果我在二樓看見淩雲牧師很高興,但是我不能為了方便和快捷而直接從二樓跳下來,因為違反了這個律,就會斷手斷腳,就會受傷。同樣的,人與人之間,造物主也給人有一個固定的心理功能,如果你違反了這個律的時候,我們的生活裡面會引起很多的麻煩。

當我們的孩子成年之後,他需要離開父母,建立自己的家庭。這個離開的意思,用現代語言來講就是所謂的割斷臍帶做大人。我們人生有兩個割斷臍帶的重要時刻:第一個割斷臍帶的時刻就是嬰兒從父母的身體離開,這個臍帶需要剪斷,雖然會痛。如果這個臍帶不剪,這個孩子沒有辦法好好地活下去。剪斷臍帶他才會有一個不斷成長,健康的好的人生;第二個隔斷臍帶的時期應該是十八歲以後,就是所謂的成年的時期。這個臍帶不是生理上的臍帶,而是心理上的期待。孩子在思想、意志和情感上他已經開始人生的另外一個階段,他要與父母割斷臍帶。十八歲孩子成年之後,孩子在心態上割斷臍帶,父母親也要在嬰兒時期一樣,讓他離開你的身體,讓他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由的意志和自主權,要開始做一個有擔當並且堂堂正正的成年人。他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這個心理的期待要割斷,他前面的路才會走得好。如果心理的臍帶不能夠割斷,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嬰兒從母體出來,媽媽如果不願意將臍帶割斷,這個嬰兒會悲悲慘慘地枯萎掉,他的生命會受損。一樣的,當孩子十八歲的時候,他跟父母心理上的臍帶如果不割斷的話,那麼孩子前面的路也會悲悲慘慘,親子之間血淋淋地糾纏不清。

問題是有很多父母看自己的孩子,無論年齡多大都還是不懂事的孩子,都需要他們來保護和照顧。父母為什麼無法對成年的子女放手呢?父母愛他,事事關照他,這有什麼不對不好的嗎?我們可以思考並觀察一下,當你對一個成年的孩子指手劃腳,當你過度干涉孩子的人生的時候,通常會讓雙方都不高興。其實我們已經看到很多的結果,這個結果是有問題的,就像我輔導的一些將來要做諮詢師年輕人,他們正在服用憂鬱症的藥物。經過跟他們的談話知道,他們的問題還是跟父母之間的愛恨糾結,他們剪不斷,理還亂。他們也很困惑,他們在做諮詢的時候,就很不自信,因為他們人生有很多的紛擾。

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卻是我們幾乎每一個家庭都要面對的問題。我們談的過度的愛造成的傷害,我們要記得一個很重要的原理和原則,如果我們把孩子成長的過程用12歲作為一個中間線把它隔開。零到十二歲父母對孩子的養育方式應該是塑造,就是說零到十二歲是我們孩子的依賴期,或者說是孩子的易塑期,是好培育的一個時期。十二歲以後我們稱為自主期,又稱為“難塑期”,這個時候比較就像粘土一樣,經過一段時間已經變得比較硬了,你要去雕塑他,已經有點太遲,不是特別地容易,所以我們要把這個時間表記得特別的清楚。

孩子到十二歲有一個心理的需求,孩子十二歲以後大腦發育到某一個地步的時候,他們的內分泌和荷爾蒙也成熟了,這兩個加起來使身體上的變化導致心理上的變化,他們心裡面有很強烈的成人感,他不希望別人管東管西,他希望自己能夠頂天立地,自己去做一些決定和安排,同時使周圍的人信任他做的一些安排。父母在孩子零到十二歲可塑可雕的時期,過頭的愛就是溺愛,很多東西你沒教,所以當孩子成年的時期,你有很多看不順眼,這個時候你再去管他或教他,可是這個時期已經到了他的獨立自主期,你過頭的愛就是你不該管的時候,你想去過頭的去干預或管理,這個時候會引起很多親子之間的衝突和痛苦。大部分的中國家庭是將這兩個時期顛倒了,一個是過頭不教,隨便溺愛。另外一個是成年之後看不順眼,要教,就變成了不該管而管,這兩個都會出現問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