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羅教你創業:自媒體圈子如何做出大價值,讓用戶買單?

如今這個是互聯網+和資訊化年代, 想要在自己的圈子裡面有一份可觀的手入, 或者是說讓別人來買你的單, 自己沒有別具一格的風格我估計有點難, 正如:現在流行自媒體靠寫文章掙錢, 只要你的文章寫的好90%會有人來買你的單的。 哪今天我就和大家說說如何在自己小領域做出大成績。 文章內容可能有點多, 可以細細看完。

錢是靠努力加堅持換來的

比如你想出一本互聯網灰色產業大揭秘的書, 你可以一個禮拜寫一個案例, 一個月就四個案例, 一年就大概有50個案例了。 那麼到年尾的時候這本書就可以出版了。 比如說:我是一個專注做QQ空間行銷的, 那麼關於QQ空間的一些案例, 思維, 和一些技巧, 每一周我做一個, 像如何利用評論去引流、如何做QQ群排名等等, 然後將詳細的思維和案例都寫出來, 以後這些案例都可以整理成一本書了。 不要怕文采不好,

出版社專門有人會幫你去梳理這些內容的。

我以前寫的內容都沒有一個大的方向和歸類, 到最後要整合成一本書的時候就很亂, 什麼微商、網站、引流各種內容都去寫了。 沒有專注去寫某些案例或者思維。 所以, 現在要聰明一點, 可以側重於某一個領域的內容, 深挖去寫, 不要求全, 但是要求深。 我現在把每一個公眾號都進行一個細分, 專門是微商的、新媒體運營的, 創業賺錢項目的, 思維的等等, 將他們進行一個個的小領域分類。

這樣, 以後我的每一個公眾號的內容沉澱下來, 都可以做成一本書, 當然出版一本書並不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但是如果你能在微信運營這個行業每一個小領域都出一本書, 那就很牛逼了。

我們以前做公眾號都是只做一個號, 每天發幾篇文章, 有寫微商的、公眾號運營思維的, 有寫網站推廣的, 亂七八糟的內容都發一個號裡面, 但發覺這樣一個號似乎很難運營起來。 因為不夠垂直, 各方面的內容都做得不夠深, 不夠全。 所以我們現在就拆分了, 做網路創業專案的一個號, 微商的一個號...這樣細分下來, 用戶粉絲就會變得很精准, 內容沉澱也會很精准, 這樣就很容易在每個小領域裡做到行業前三。

比如說做淘寶運營的這些人, 他們很少會去關注什麼創業項目!他們更多的會去關注一些有關淘寶詳情頁如何優化、寶貝排名如何優化、寶貝標題如何優化、直通車怎麼開等等。 他們需求的內容都很垂直,

只要打開頁面, 他們就想看到的東西就是自己感興趣的。

因此, 現在我們運營公眾號的一個整體思路就是, 每一個領域我們都會分派不同人員去研究這方面內容, 比如淘寶運營、百度SEO或是燒廣告、微信派單等, 細分到每一個領域, 做十幾個號出來, 每一個號的內容都可以沉澱成一本書, 每一個號的粉絲都非常精准, 每一個號的用戶群都可以打造成出一個領域社群, 每一個號的廣告推廣也好、產品也好, 服務也好都十分精准, 在變現方面也十分的精准, 不然一個公眾號用戶很雜, 到時候都不知道推什麼好, 裡面有淘寶的, 有微商的、電商的等等....都不知道往哪個方向推。

相反, 如果都是做淘寶運營的那就很簡單了,

你就做一些淘寶運營的課程就可以了, 或是發佈些淘寶資訊、淘寶軟體等等, 這樣就很容易去運營, 很容易維護, 很容易變現了, 長久下來, 你在這個領域做的就比較深了, 這些內容也就比較有價值了。

方向一定要明確

如果你的公眾號編輯, 今天寫這個, 明天寫那個,他們就不夠專注,無法聚焦,做出的內容深度自然就不夠,這樣就無法產生公信力。所以,我們新來的編輯,這個號是新開的任他寫,寫這個行業的內容,如果第一個月不行,那就第二個月,第二個月不行,就第三個月,在這個團隊,有一天他始終會成長,會做出好的作品。

因此,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他們多一些的時間,讓他們專注的去做,慢慢的培養這些號,讓他們練手,同時又容易歸類用戶。

現在就已經很多人通過細分領域去沉澱用戶的,在我們的會員裡有個案例——“三少爺”三千個精准粉絲,一個月能做到兩百到三百萬的銷售額,而他做的產品利潤,起碼能達到六到七成,這還是最保守的估算,因為他的產品是“非標品”,利潤是非常高的。

比如我現在單單給你設計一個課程,一個項目,那麼這個就是“非標品”,收費肯定是非常高的;如果這是一聽可樂,一般商家都是賣兩塊五,這就是“標品”,那麼當你賣到五塊的時候,即便是再有情懷的用戶,可能都不會去幫你消費,因為在周圍到處都可以比價,所以我們儘量可以去做一些“非標品”的一種服務,一種定制。

服務比技術更重要

所以很多人都會用到這樣一種行銷策劃,幫你制定出一些東西,價值自然就不一樣了。以前,我在做美髮師的時候,別人剪頭髮都是收68塊,當時是零幾年的時候,68剪個頭髮已經很貴了,但是我卻收幾百塊,然後很多客人就問我,別人都收68,你為什麼要收幾百塊,難道你的技術,你的功力比別人好麼!我看不見得。

然後我就給出了這樣一個理由,別人就接受了,我就說了:“人家剪的頭髮都是按照髮型書上剪的,你走到街上,大家都有這個髮型,比如說剪個平頭裝,這種髮型大部分理髮師都可以剪出來。但是如果你找我做的話,我必然是按照你的特徵去設計的一個髮型,這個髮型是獨一無二的,走到大街上只有你自己才有的,如果別人也有的話,只能說是模仿你的。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理由,別人一下子就能接受了。別人幫你剪個頭髮,只要半個小時,十幾分鐘,我剪個頭髮要三個小時,花那麼多心思,那麼多時間,慢慢的在那裡剪,這樣一來,用戶感受到的價值就不一樣了,別人用很長的剪刀,我就用小剪刀,人家拉個發片拉的很大,我就小小的拉,讓用戶感覺到這就是不一樣的價值,然後客戶就會通過口碑去傳播,這個髮型師好,有專業態度,獨一無二的等等....這樣的話,我就能拉到很多客戶,因為我跟別的髮型師有一個差異化,如果你想要“獨一無二”那麼就會想到來找我,其實獨一無二並不難,如果現在流行平劉海,我就在中間剪個“坑”,在某個細節找幾個亮點,再進行一個修飾,整那麼兩刀就可以了,這樣就獨一無二了,說起來也是非常簡單的。

這個道理也是很簡單的,很多人都樂意接受,你剪三個小時,肯定比別人剪半個小時的工藝好很多,即便是在同等技術的情況下,只要一對比,那麼整體效果,肯定會比別人更好,所以,這就是一種差異化“非標品”的價值。

運營公眾號用戶真的是非常簡單的,特別是做這種產品使用者的時候,都不是難事,而是怎樣去做,才能讓這些人幫你做二次傳播,三次的傳播,重複消費,未來是做一個單用戶,看的是每一年在你這裡反復消費多少錢,而不是說你這一次賺了他多少錢,因為未來你獲取一個用戶的成本會越來越高,而你流失一個用戶,在後期再想去獲取用戶的時候,就會非常的難,因為會有一個口碑傳播。

在你有了這樣一種口碑傳播之後,一些用戶就會更加信任你,同時的話,這些用戶你就可以持續的去賺他們的錢。

現在很多朋友都在做會員收費。如:交了1980元會費,而入群之後,有一些人會需要一些個性化的制定,那麼我們又可以提供另外的服務或者產品給他們。給大家講一個簡單的道理,有一些大咖入群後,他感覺只加入我們一個微信群不夠,他要加三個,可以啊,那你就交三份錢唄,這是最簡單的一個道理。那麼一下子,他就消費了6000塊錢,對吧!

另外我們還有一些業務上面的、資源上面的對接等等,他信任你之後,在同等需求都能獲得同等效果下,他首先會選擇你這裡,那麼今年,不管他在這個行業有什麼需求,只要我們能夠服務的,他都會選擇在我們這裡消費,那麼他的年消費單價就會高了。其實現在每一個用戶一年給我們帶來的收益,按平均的是3000-4000,那麼如果說我有2000個用戶,我按每人4000的話,那麼我就有800萬的一個銷售額。

就算除了300萬的運營成本,我也能賺到500萬,那明年我再增加個項目,花個200萬去做後端的價值,打個比方,有一些用戶是很高端的,他們每個月至少都賺個幾十萬以上,他們需要很多互聯網灰產的專案,我們就做這樣一個服務,我建立一個群,這個群的話每一年可以得到至少12份有關灰產的專案研究報告,包括流程,像前段時間的這個交友專案,我稍微跟一些人講,有個做了個半個月,也賺了200萬。很多人會去找這樣短期的項目,因為我們有這個資訊,我就可以專門派幾個人,專門做這樣的研究。

有舍才有得

假設有個項目很賺錢,我就派人每天盯著它,它的廣告源頭在哪裡,它是賣什麼產品,它的廠家大概是在哪裡,它的成本是多少,包括它的廣告費投去了哪裡等等,依靠這些資料,我們就可以進行一些調研,做一份報告賣給真正需要的這些使用者,我這個群每個人我就收3萬塊錢的年費,如果拉了200個,一年下來就又漲了600萬的一個業績,就算我在運營中花了200萬請人,那我也有400萬的利潤。

這個針對不同的使用者做一個產品的開發,去做一個用戶的年消費,我不看他月消費,看整年,就整年的一個計畫,包括人家需要一些廣告管道什麼的,只要對接上我們能夠做的,我們能做得比別人更好的,別人就會參與進來。

很多東西大家都去做,每個領域都是一樣的,思維都是差不多的,但這樣的服務,我這裡有,在別人那裡沒有,別人就沒有辦法和我競爭,因為他沒有2000多會員,他沒有這麼多核心的會員,因為人家不瞭解他,不信任他,哪裡敢搞三萬塊給他,2000塊都不敢,那我們有,我們是先收錢,再把錢分出去請高端的人才,一年花個200萬請人的話,那麼每一個月就是近20萬的請人費用,有多少人能花20萬去做這個東西?所以說這就是一個核心的競爭力。

一傳十,十傳百口碑行銷

為什麼我們要去做這些東西,就是為了把這個利潤給拉高,利潤拉高了,服務品質才會高。如果做一個專案都虧錢了,服務品質肯定也做不好。而一邊有錢賺,還有錢請人去服務,做好每一個細節,自然就會贏得口碑,

贏得口碑之後,你就會有更多精准的用戶過來。後期做新媒體,做精准用戶的,都是要往這一個思路去走,儘量的去累積一些高品質的核心用戶,用公眾號的內容去做連結,把你的內容鋪天蓋地的去發佈,當然肯定會有人吐槽你,因為不瞭解你,但肯定也會有人感覺到你的價值,因為有一些人他有需求,對於沒有需求的人,就覺得你很虛。包括進個群就收幾萬塊,開個課程又收多少什麼的。

因為他們沒有這方面的變現能力,有一些專案交到一個有能力的人手上,他每個月能產生幾百萬的利潤,交到小白手上,本身一分錢都沒有的,你給他一點用都沒有,賣給他,他都覺得你是在忽悠。

每個用戶的需求,要去進行一個調研,調研之後,你要預估這個量達到多少,才能夠支撐這個成本,在支撐成本的情況下有錢賺,有錢賺就可以提高層次,去把這個服務做好做精。

後期有核心用戶的自媒體,賺錢都不會很難,最難的是沒有精准用戶的,只是單純的泛流量的那種,後期騰訊去打擊的時候,這些號就很難去生存,而且這些號專門靠廣告收入,粉絲被洗了太多次的話,那麼後期的一個價值就會越來越低,所以大家有流量的,就必須要去進行流量轉型,做一些有價值的用戶,細分用戶才更有價值。這樣早期可能收益不太好,但後期你做好了,肯定是會做起來的。

明天寫那個,他們就不夠專注,無法聚焦,做出的內容深度自然就不夠,這樣就無法產生公信力。所以,我們新來的編輯,這個號是新開的任他寫,寫這個行業的內容,如果第一個月不行,那就第二個月,第二個月不行,就第三個月,在這個團隊,有一天他始終會成長,會做出好的作品。

因此,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他們多一些的時間,讓他們專注的去做,慢慢的培養這些號,讓他們練手,同時又容易歸類用戶。

現在就已經很多人通過細分領域去沉澱用戶的,在我們的會員裡有個案例——“三少爺”三千個精准粉絲,一個月能做到兩百到三百萬的銷售額,而他做的產品利潤,起碼能達到六到七成,這還是最保守的估算,因為他的產品是“非標品”,利潤是非常高的。

比如我現在單單給你設計一個課程,一個項目,那麼這個就是“非標品”,收費肯定是非常高的;如果這是一聽可樂,一般商家都是賣兩塊五,這就是“標品”,那麼當你賣到五塊的時候,即便是再有情懷的用戶,可能都不會去幫你消費,因為在周圍到處都可以比價,所以我們儘量可以去做一些“非標品”的一種服務,一種定制。

服務比技術更重要

所以很多人都會用到這樣一種行銷策劃,幫你制定出一些東西,價值自然就不一樣了。以前,我在做美髮師的時候,別人剪頭髮都是收68塊,當時是零幾年的時候,68剪個頭髮已經很貴了,但是我卻收幾百塊,然後很多客人就問我,別人都收68,你為什麼要收幾百塊,難道你的技術,你的功力比別人好麼!我看不見得。

然後我就給出了這樣一個理由,別人就接受了,我就說了:“人家剪的頭髮都是按照髮型書上剪的,你走到街上,大家都有這個髮型,比如說剪個平頭裝,這種髮型大部分理髮師都可以剪出來。但是如果你找我做的話,我必然是按照你的特徵去設計的一個髮型,這個髮型是獨一無二的,走到大街上只有你自己才有的,如果別人也有的話,只能說是模仿你的。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理由,別人一下子就能接受了。別人幫你剪個頭髮,只要半個小時,十幾分鐘,我剪個頭髮要三個小時,花那麼多心思,那麼多時間,慢慢的在那裡剪,這樣一來,用戶感受到的價值就不一樣了,別人用很長的剪刀,我就用小剪刀,人家拉個發片拉的很大,我就小小的拉,讓用戶感覺到這就是不一樣的價值,然後客戶就會通過口碑去傳播,這個髮型師好,有專業態度,獨一無二的等等....這樣的話,我就能拉到很多客戶,因為我跟別的髮型師有一個差異化,如果你想要“獨一無二”那麼就會想到來找我,其實獨一無二並不難,如果現在流行平劉海,我就在中間剪個“坑”,在某個細節找幾個亮點,再進行一個修飾,整那麼兩刀就可以了,這樣就獨一無二了,說起來也是非常簡單的。

這個道理也是很簡單的,很多人都樂意接受,你剪三個小時,肯定比別人剪半個小時的工藝好很多,即便是在同等技術的情況下,只要一對比,那麼整體效果,肯定會比別人更好,所以,這就是一種差異化“非標品”的價值。

運營公眾號用戶真的是非常簡單的,特別是做這種產品使用者的時候,都不是難事,而是怎樣去做,才能讓這些人幫你做二次傳播,三次的傳播,重複消費,未來是做一個單用戶,看的是每一年在你這裡反復消費多少錢,而不是說你這一次賺了他多少錢,因為未來你獲取一個用戶的成本會越來越高,而你流失一個用戶,在後期再想去獲取用戶的時候,就會非常的難,因為會有一個口碑傳播。

在你有了這樣一種口碑傳播之後,一些用戶就會更加信任你,同時的話,這些用戶你就可以持續的去賺他們的錢。

現在很多朋友都在做會員收費。如:交了1980元會費,而入群之後,有一些人會需要一些個性化的制定,那麼我們又可以提供另外的服務或者產品給他們。給大家講一個簡單的道理,有一些大咖入群後,他感覺只加入我們一個微信群不夠,他要加三個,可以啊,那你就交三份錢唄,這是最簡單的一個道理。那麼一下子,他就消費了6000塊錢,對吧!

另外我們還有一些業務上面的、資源上面的對接等等,他信任你之後,在同等需求都能獲得同等效果下,他首先會選擇你這裡,那麼今年,不管他在這個行業有什麼需求,只要我們能夠服務的,他都會選擇在我們這裡消費,那麼他的年消費單價就會高了。其實現在每一個用戶一年給我們帶來的收益,按平均的是3000-4000,那麼如果說我有2000個用戶,我按每人4000的話,那麼我就有800萬的一個銷售額。

就算除了300萬的運營成本,我也能賺到500萬,那明年我再增加個項目,花個200萬去做後端的價值,打個比方,有一些用戶是很高端的,他們每個月至少都賺個幾十萬以上,他們需要很多互聯網灰產的專案,我們就做這樣一個服務,我建立一個群,這個群的話每一年可以得到至少12份有關灰產的專案研究報告,包括流程,像前段時間的這個交友專案,我稍微跟一些人講,有個做了個半個月,也賺了200萬。很多人會去找這樣短期的項目,因為我們有這個資訊,我就可以專門派幾個人,專門做這樣的研究。

有舍才有得

假設有個項目很賺錢,我就派人每天盯著它,它的廣告源頭在哪裡,它是賣什麼產品,它的廠家大概是在哪裡,它的成本是多少,包括它的廣告費投去了哪裡等等,依靠這些資料,我們就可以進行一些調研,做一份報告賣給真正需要的這些使用者,我這個群每個人我就收3萬塊錢的年費,如果拉了200個,一年下來就又漲了600萬的一個業績,就算我在運營中花了200萬請人,那我也有400萬的利潤。

這個針對不同的使用者做一個產品的開發,去做一個用戶的年消費,我不看他月消費,看整年,就整年的一個計畫,包括人家需要一些廣告管道什麼的,只要對接上我們能夠做的,我們能做得比別人更好的,別人就會參與進來。

很多東西大家都去做,每個領域都是一樣的,思維都是差不多的,但這樣的服務,我這裡有,在別人那裡沒有,別人就沒有辦法和我競爭,因為他沒有2000多會員,他沒有這麼多核心的會員,因為人家不瞭解他,不信任他,哪裡敢搞三萬塊給他,2000塊都不敢,那我們有,我們是先收錢,再把錢分出去請高端的人才,一年花個200萬請人的話,那麼每一個月就是近20萬的請人費用,有多少人能花20萬去做這個東西?所以說這就是一個核心的競爭力。

一傳十,十傳百口碑行銷

為什麼我們要去做這些東西,就是為了把這個利潤給拉高,利潤拉高了,服務品質才會高。如果做一個專案都虧錢了,服務品質肯定也做不好。而一邊有錢賺,還有錢請人去服務,做好每一個細節,自然就會贏得口碑,

贏得口碑之後,你就會有更多精准的用戶過來。後期做新媒體,做精准用戶的,都是要往這一個思路去走,儘量的去累積一些高品質的核心用戶,用公眾號的內容去做連結,把你的內容鋪天蓋地的去發佈,當然肯定會有人吐槽你,因為不瞭解你,但肯定也會有人感覺到你的價值,因為有一些人他有需求,對於沒有需求的人,就覺得你很虛。包括進個群就收幾萬塊,開個課程又收多少什麼的。

因為他們沒有這方面的變現能力,有一些專案交到一個有能力的人手上,他每個月能產生幾百萬的利潤,交到小白手上,本身一分錢都沒有的,你給他一點用都沒有,賣給他,他都覺得你是在忽悠。

每個用戶的需求,要去進行一個調研,調研之後,你要預估這個量達到多少,才能夠支撐這個成本,在支撐成本的情況下有錢賺,有錢賺就可以提高層次,去把這個服務做好做精。

後期有核心用戶的自媒體,賺錢都不會很難,最難的是沒有精准用戶的,只是單純的泛流量的那種,後期騰訊去打擊的時候,這些號就很難去生存,而且這些號專門靠廣告收入,粉絲被洗了太多次的話,那麼後期的一個價值就會越來越低,所以大家有流量的,就必須要去進行流量轉型,做一些有價值的用戶,細分用戶才更有價值。這樣早期可能收益不太好,但後期你做好了,肯定是會做起來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