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暖心》戰嚴寒、鬥冰雪!生命綠洲裡總有一抹檢察藍

“一腳踩下去, 雪沒了膝蓋, 我們艱難地往山上走, 生平還是第一次體驗這樣的生活。 ”近日, 記者在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檢察院副檢察長閆曉華的辦案手記中, 看到她這樣描寫塞罕壩。 為了核查塞罕壩機械林場被盜伐樹木的數量, 她和辦案檢察官頂風冒雪來到林場的一個作業區。 車輛無法行駛, 她們就徒步行走4個多小時進山。 下山時, 不但雙腳凍僵, 鞋帶和褲腿也凍在一起解不開了。

塞罕壩位於河北省最北端, 新中國成立初期是一片荒漠。 50多年來, 一代又一代塞罕壩人戰嚴寒、鬥冰雪, 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 而一批又一批檢察官默默無聞地服務塞罕壩, 生命綠洲中總有那麼一抹檢察藍。

“這是全市唯一一個經市編辦批准的實職正科級單位, 使檢察機關服務塞罕壩機械林場工作更為順暢。 ”2012年6月, 圍場縣檢察院派駐禦道口檢察室成立。

曾在圍場縣檢察院工作、現已調任承德市雙灤區檢察院檢察長的呂山告訴記者, 根據有關規定, 2002年撤銷了塞罕壩機械林場檢察室。 為了解決壩上偏遠地區群眾訴求和更好地服務塞罕壩機械林場, 圍場縣檢察院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 提出設立派駐禦道口檢察室的申請, 並獲編辦同意。 檢察室服務範圍為塞罕壩機械林場、禦道口牧場、木蘭圍場國有林場管理局、紅松窪自然保護區以及禦道口鄉。 在檢察官員額十分緊張的情況下, 圍場縣檢察院專門安排兩名員額檢察官到檢察室工作, 並負責全縣的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工作。 為方便工作, 檢察室還在塞罕壩機械林場專門設立了工作站。

“村民禁牧後在林地邊開荒種胡蘿蔔和土豆,

能增加很大一筆收入, 這要感謝檢察官。 ”連營村黨支部書記李岩對記者說。 連營村位於塞罕壩自然保護區核心區, 村裡的村民雖是農民身份, 卻沒有集體土地, 長期在塞罕壩機械林場管理範圍內的國有林地中放牧、耕種。 村民的生產經營, 嚴重影響了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 為此, 派駐檢察室的檢察官經常深入該村開展保護生態環境法治宣傳活動, 不斷提高村民遵規守法保護環境的意識。

“有檢察官在, 我們就有底氣。 ”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所屬千層板林場場長於士濤告訴記者, 過去林場工作人員經常與連營村村民發生矛盾, 在檢察官的幫助下, 現在關係非常融洽, 村民們越來越懂得環境保護優先的道理。

而林場的生產經營也受益匪淺, 他們建章立制, 依法規範管理, 許多客戶更願意與他們合作。

“全市檢察機關要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 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者和保障者的職責。 ”承德市檢察院檢察長紀志明2017年曾專門到塞罕壩機械林場調研, 就該市檢察機關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而這項工作也得到了承德市人大常委會的充分肯定。

承德市人大常委會在聽取了承德市檢察院關於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工作情況的報告後, 認為該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工作, 新增設了生態環境保護檢察部門, 與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協調聯動, 密切配合, 依法有效打擊和預防生態環保領域各種犯罪,

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對該市檢察機關給予了高度評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