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2018年初性價比超划算的5款遊戲本(6000

---------------------------正---------文----------開----------始-----------------------------

遊戲類代表對性能有一定需求的使用者, 此類用戶一般用於遊戲設計轉碼等需要大量計算性能的要求的程式, 所以遊戲本方面我們更注重性能和散熱, cpu一般為移動i5、i7不帶u為主, 顯卡必須選擇gtx起始的遊戲級顯卡, 螢幕以15寸為宜。 (以下排名沒有先後)

聯想拯救者R720(血色戰旗版)

主要評估:

聯想拯救者R720血色戰旗版, 該款遊戲本配置上採用了Intel Core i7 7700HQ處理器和GTX 1050Ti 4G獨顯, 內置8G DDR4記憶體和128G M.2 SSD+1T HDD。 其顯示器採用了現在主流的15.6寸IPS屏, 解析度為1080p, 清晰度有保證。 螢幕下方的轉軸兩邊巧妙地置入了揚聲器, 配合哈曼卡頓音響和杜比音效, 整體聽趕仿佛置身電影院。 背面的超大散熱口設計顯得該遊戲本非常霸氣, 內部的散熱系統為雙內旋渦扇式風扇+全黑化雙導熱管設計, 降溫力度應該非常有效。

細節展示:

我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有沒有DOTA2的玩家, 聯想拯救者是Dota2官方為助力2017《完美大師賽》推薦的一款遊戲本。

血色戰旗, 榮譽勳章, 拯救者R720降臨

戰旗揚時, 難掩心中熱血。 榮譽輝時, 難忍眼中熱淚。 想必是眾多Dota2玩家對國際賽事的最真實的內心寫照。 基於此, 全新推出的拯救者血色戰旗和榮譽勳章, 將象徵著熱血的紅融入拯救者血液當中, 鐫刻榮耀的黑金賦予拯救者的生命當中。 為無論在嗜血風暴中廝殺的你, 還是靜謐中等待狩獵的你, 給予全新的炫酷外觀和更強大的buff加成。

聯想拯救者R720的整機外觀採用了一種類似“利刃”元素的“戰爭外觀”, 十分和該筆記本的遊戲定位相符, 整機採用了聯想經典的紅黑配色, 整體風格上承襲了拯救者家族的經典色系元素。 外殼採用仿碳纖維紋理機身, 相比工程塑料, 更加堅固耐磨不留指紋。 前端採用了斧刃式前沖設計, 頂殼表面擁有三條立體戰痕, 使拯救者R720機身外觀更佳鋒利, 無論紅色還是黑金都更具有戰鬥激情, 寒光切邊而溢。

聯想拯救者R720的螢幕效果還算令人滿意的, 由於採用了全高清IPS屏,

所以可視角度以及螢幕對比度相對不錯, 同時加入了防反光的霧面技術, 使得我經常在窗戶邊用電腦並不會感到特別嚴重的反光。

和眾多筆記本廠商喜歡大玩功能鍵盤不同, 聯想拯救者R720的C面看起來十分清爽和簡潔, 尤其是右側靠上位置的電源按鈕,

既不容易誤觸。 整個C面其實分兩個部分, 和轉軸以及電源按鈕結合的是拉絲金屬材質, 其餘部分包括腕托位置則是親膚材質, 適合長時間遊戲, 而且不會因為沾染汗漬而打滑。 血色戰旗鍵盤上採用了純紅配色, 白色背光的光效, 更顯得高檔奢華。 1.7mm鍵程的大鍵程, 超大面積觸控板, 更為極致使用體驗錦上添花。

現在扇熱口越來越多的筆記本選擇放在機器的後方,這樣出風口的面積更大,並且在機器高速運行時,散熱口的熱風也不會影響到用戶的正常使用。拯救者R720也是採用的這種設計方法,並採用了柵格的機身設計,使得出風口並不是非常的突兀。吸風口設置在機身底部,大面積的吸風口加上腳墊使得機器的的散熱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不知道聯想一直被詬病的散熱效果這次表現如何。總之,雙熱管和雙風扇肯定會對散熱有相當正面的作用!

聯想R720的介面配備了USB2.0一 個、USB3.0兩個、耳機、麥克風二合一介面、HDMI介面、Type-C 、 mini DP、RJ45各一個。並且這個一鍵還原的介面的設置較為人性化,只需要一個手機的取卡針,就可以讓電腦自動還原C盤,這一點還是很方便的。

至於配置以及顯卡在上文已經提到了,不再做闡述。

電池方面,該機配備了45WH的鋰電池,容量不能說算大,這也是和機身輕薄、元件散熱佈局等情況一個妥協的結果。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拯救者R720內置的聯想自己開發的“Y空間”這個程式,這款小軟體可以優化遊戲網路連接,也可以直接開啟極致散熱模式,作為常駐狀態列功能區的一個小軟體實用性還是相當不錯的。

從程式的主頁看去,介面上直接顯示了目前電腦的硬體設定,而且底下的四個功能可以說是完全針對遊戲影音用戶開發的一鍵快速優化的程式。

比如極速散熱,可以手動開啟,也可以設置快速鍵,打開後能明顯聽到後置風扇立刻開啟狂轉模式,同時噪音也隨之增大,但是帶來的好處是機身內部溫度迅速降低,如果遇到大型3D遊戲或者有相關需求的時候打開就可以,能實現立竿見影的效果。

而遊戲音效增強也是一個針對遊戲用戶開發的功能,要知道,拯救者R720的音效系統也是相當給力的,得益於內置兩個經過專業調校的哈曼卡頓揚聲器,大音盆音箱帶來更加渾厚的音效,配合音箱固定螺絲的緩震墊,還能有效防止低音過重引起的機器共振,再結合第四代Dolby家庭影院技術,能足夠帶來最頂級的聽覺享受。

整體的魯大師測試,i7頂配版綜合性能跑分達到了247000以上,給玩家帶來更淋漓盡致的戰鬥體驗。

點評:

聯想拯救者R720的遊戲性能確實沒得說,一塊不縮水的GTX 1050Ti+Core i7 7700HQ處理器足夠帶動各類大型主流遊戲,對於不追求太高畫質的遊戲玩家,這款遊戲本的配置已經足夠你使用了。而且這款遊戲本在散熱性能上的表現非常優秀,保證長時間遊戲的穩定性。此外,鍵盤背光的加持也能讓該遊戲本的顏值更加增色不少。外觀上的騷紅配色,搭上了內心狂野的硬體猛獸,這款遊戲本的綜合實力已然超群。

惠普暗影精靈III代

主要評測:

機身上大量運用了直線與切割的設計,同時在邊角過度的地方也做了斜切面的處理,讓機身的視覺觀感變得更薄,更加硬朗。類超跑排氣口的散熱系統,搭配120HZ 高刷新率IPS螢幕,可以有效解決畫面撕裂和延遲等問題對遊戲體驗的影響,而且每秒傳輸的畫面資訊更多,遊戲反映速度更快,高速移動瞄準更準確,一切都是圍繞電競遊戲主題。三代暗影精靈採用全新的模具結構,內部設計合理散熱效果更好,搭載Intel Core-i5 7300HQ和GTX 1050 Ti組合。

細節展示:

暗影精靈III代的外觀可以看出來是完全釋放了遊戲的酷炫,機身設計的非常大氣。在機身上大量運用了直線與切割的設計,同時在邊角過度的地方也做了斜切面的處理,讓機身的視覺觀感變得更薄,更加硬朗。

此次惠普在暗影精靈系列產品中首次運用的“飛船助推器”雙通道散熱的設計了。得益于並不算厚重的機身,這個散熱模組的設計也沒有特別張揚,而顯得相對內斂一些,同時這個“飛船助推器”的直線也很好的與A面上的直線進行了呼應,在設計語言上實現了一致。

暗影精靈III代的一大亮點了:在主流遊戲本中史無前例的120Hz刷新率72%NTSC色域的IPS屏。這是一塊不足萬元的高刷新且素質也非常不錯的IPS。要知道這塊螢幕即使不是高刷新率的話素質也是遊戲本中數一數二的了,在120Hz的刷新率的加持下,這塊螢幕就變成了一個既能修圖也能暢玩遊戲的怪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的暗影精靈III代是可以像MacBook一樣優雅的單手將螢幕打開的。這種小地方雖然會在成本上加幾個美金,但是這的確是會實實在在影響到用戶的使用感受。不過對於經常需要在不同的場景下使用的人群來說,轉軸的阻尼就顯得有點小了,在桌面不穩的情況下螢幕可能會有所晃動。

鍵盤是比較標準的巧克力鍵盤,在周圍做了一圈非常硬朗的下沉式的設計,在設計上與機身整體的設計語言保持了一致。

整個鍵盤的下方都有紅色的背光燈,在遊戲中常用的WASD鍵位採用了白色的背光燈加以區分,比較可惜的是背光燈並不支援亮度調節,在晚上使用時還是略微有點太亮了。鍵帽的設計上也能感覺出此次惠普對於遊戲的重視,W鍵做了小短線狀的突起,這也方便了玩家在遊戲時的盲操。

三個USB介面,位於機身左側的還有一個防盜鎖孔,一個MiniDP介面,一個HDMI介面,一個壓縮過的全尺寸RJ45網線介面,一個支援關機充電的USB3.1 Type-C介面(旁邊的Type-A也可以關機充電的),以及一個耳機麥克風合一的介面和一個單獨的麥克風介面。右側則放置了電源介面,兩個USB Type-A介面和SD讀卡器。可以說在介面上面惠普做的非常不錯,基本上兼顧了各種使用場景。

顯示輸出分別配備了MiniDP和HDMI兩種介面,這也讓使用者需要外接顯示器的時候線上纜上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全尺寸RJ45網線介面的加入也讓遊戲時的體驗更加出眾。SD讀卡器也讓這台電腦上優秀的螢幕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非要說有什麼不足的話,我認為既然已經給了一個USB3.1 Type-C介面了,卻沒有配備Thunderbolt3管控晶片,這樣的話會對有高端擴展需要的一些使用者造成一些麻煩。

點評:

惠普暗影精靈III繼承了前代所有優秀的品質,在續航以及效能表現方面都有著出色的表現,紅黑配色的搭配一如既往的經典,而120赫茲高刷新率、72%色域的全高清IPS專業級電競顯示幕也帶來了不同于普通螢幕的視覺衝擊,多級背光鍵盤在顯示方式上設計得十分簡潔但卻美觀實用——事實上,筆者十分喜歡這種純粹的設計,很幹練。總的來說,惠普的這款遊戲本在顏值和性能上都有著不俗的實力,機殼的手感也很舒服。

華碩飛行堡壘ZX53VE

優點:

1.外觀簡潔,做工扎實,濃重的華碩飛行堡壘風格

2.鍵盤舒適,背光很棒

3.華碩作為一線品牌,售後有保障

缺點:

1.散熱只有一個出風口,美中不足

2.對比FX60VM使用S5模具的誠意,ZX53幾乎照抄了ZX50的模具

3.大塑膠外殼,廉價感較重

點評:

通過親測兩款遊戲的感受:飛行堡壘ZX53VE的遊戲性能毋庸置疑。

GTX1050Ti擁有超越上代次旗艦GTX970M的性能,在實際遊戲體驗中發揮出了不俗的性能,面對目前主流大作都能夠流暢運行。一方面,最新CPU和GPU性能優異,另一方面飛行堡壘ZX53VE在結構設計上的合理,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出晶片的性能。綜合來看,擁有全面超越GTX970M性能的飛行堡壘ZX53VE非常值得遊戲玩家入手。

神舟戰神Z7-KP7GT

戰神Z7KP7GT配置了英特爾最新七代酷睿i7-7700HQ處理器,8GDDR4-2400記憶體,硬碟方面該機配備了128GB的固態硬碟和1TB機械硬碟,顯卡方面則採用了NVIDIAGeForceGTX1060獨立顯卡。其外戰神Z7KP7Gt採用了一塊15.6英寸的全高清顯示幕,解析度為1920x1080.

優點:

1.毋庸置疑的高性價比

2.自帶固態,免去升級麻煩

3.散熱較好,畢竟3風扇

缺點:

1.擴展性不足,記憶體插槽少兩個

2.左側沒有任何介面,不方便

3.機身比較厚重,拆機清灰十分困難

點評:

微星GP62M 7RD-222CN

微星從主機板顯卡業務發展到遊戲筆記本,本身有了墊實的硬體基礎,其GAMING系列口碑還是不錯的,這款微星GP62M 7RD-223CN是6000元價位的均衡美選手,Intel-7700HQ處理器和GTX 1050顯卡的主力硬體組合,代表著高水準的電競水平線,其次存儲方面1TB HDD和128GB SSD也不失主流的萬用搭配,這部機器最大的直觀所見是採用1920x1080P 94%sRGB色域的霧面屏,色彩還原度高,加上長期調教的賽睿遊戲鍵盤,遊戲體驗也更加豐富暢快。

優點:

1.雙風扇、6銅管設計

2.Nahimic2 音效

3.自帶龍盾控制軟體,硬體運行 一目了然

缺點:

1.有兩種散熱規格,且散熱表現有所不同

2.拆機清灰換矽脂非常困難,卡扣過緊,設計不合理

點評:

微星GP62M是一款15.6英寸遊戲筆記本,偏輕量化的外形與遊戲風格的設計完美融合,賽睿打造啊的多彩背光鍵盤夜晚遊戲體驗更絢麗,豐富的介面能讓使用者無論在遊戲時接駁各類設備還是日常生活和工作時的使用都能夠感受到方便快捷。

附:

一般選筆記本會考慮這幾點:CPU、獨立顯卡、續航、散熱、尺寸/重量等。

CPU裡哪些英文數字都是什麼意思?

例如Intel Core i5 6500,首先Intel產品線分為賽揚、奔騰、酷睿。這是一款酷睿系列產品,大家常聽說某某的電腦是i3或i5的,但是同為i3、i5、i7性能可能差距非常大,簡單的說,數越大的越強。再看型號數位部分的參數,第一位數表示這是一款第六代酷睿i5處理器。i7 6700K,後面加了一個字母k,意味著這是一款不鎖倍頻版,您可以調整CPU倍頻獲取更高的性能;i7 5960x後面的字母x代表著這是一款極致性能版,性能超強;i7 4770T表示這是一款超低功耗版。還有移動版、低壓版等筆記本CPU性能稍弱。E3、E5則是伺服器CPU,新一代桌面級主機板已經不支持伺服器CPU,不過E3依然比較受歡迎,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沒有集顯的i7,價格卻比i7低。

賽揚、奔騰、酷睿三巨頭,哪個比較好?區別在哪裡?

賽揚(Celeron):英特爾低端CPU系列,主要以價格優勢和較強的穩定性吸引了辦公和文字使用者等一系列低端用戶,當然低端家用機市場也很有優勢。賽揚系列CPU主要特點是價格低,缺點是性能低,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在賽揚身上得到了應驗。

奔騰(Pentuum):英特爾中低端CPU系列,主要面向基礎遊戲娛樂用戶和基本家庭娛樂用戶,以及對檔處理速度要求較高的辦公使用者。奔騰系列CPU的性價比一直比較高,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奔騰系列CPU的主要特點是性價比高,主要缺點是,有高不成低不就之嫌。

酷睿(Core):英特爾中高端CPU系列,主要面向中高端遊戲用戶,以及中高端的辦公用戶,特別受到許多遊戲玩家的親睞和追捧。酷睿系列CPU的主要特點是性能強勁,節能高效,熱量小;缺點是價格高。

顯卡:我們常聽說GTX 10XX、RX 4XX都是什麼意思呢?N卡A卡怎麼選?

生產顯卡晶片的目前只有兩家企業:NVIDIA公司和AMD旗下ATI公司,我們聽某人說我用的N卡或者A卡就指的是這兩家公司的產品。關於A卡好還是N卡好的爭議已經很久了,仁者見仁,智者見者。各家顯卡有各家顯卡的優點,從自己使用需求出發才是最好的。

N卡近年來勢頭迅猛,許多遊戲廠商都針對N卡作特別優化,N卡驅動更新較快,A卡驅動版本比較多,更新相對慢一些。有些朋友說N卡更適合遊戲,筆者不太認同。兩種顯卡都很適合遊戲,只不過個人認為A卡在畫面上更豔麗多彩,N卡與遊戲廠家合作,行銷手段高明看起來更適合遊戲,實際上同級別顯A卡N卡表現差不多。同級別N卡功耗更高、價格稍貴,但A卡相容性略差,各有千秋。

下面我們就說說NVIDIA常見的命名規律。我們看GTX 1080、GTX 1070第一位數為10系列,為最新產品。較早生產的還有GTX 980、GTX 780等意味著這是9系、7系產品;第二位數越大越強;GTX 980TI後面的“TI”表示這是GTX 980加強版,性能比GTX 980高。

再看HD 5850來舉例,第一個5代表是5系列卡,這代表了焦點型號和用了哪些新技能;第二個8代表在5系列中的職位,越大越好;第三個5代表在5系同級卡中的級別,好比HD 5830RX 470>RX 460。

在選購時顯卡性能與價格因素顯然是首要的。單機遊戲愛好者應選擇高水準顯卡,如GTX 1080、GTX1070、R9 295等;而網游愛好者可以選購一款中檔水準的顯卡即可,如GTX 1060、RX 480、RX 470等;設計工作者可以考慮專業圖形顯卡。若您只是OFFICE辦公,刷刷貼吧看看視頻,那就別湊熱鬧了,CPU集顯就可以勝任這些工作,完全不需要配備獨立顯卡。

記憶體:一般選多的的記憶體?

記憶體是與CPU溝通的橋樑,電腦中所有程式的運行都是在記憶體中進行的,因此記憶體的性能對電腦的影響非常大。目前來講記憶體容量主流分4GB、8GB、16GB幾種。4GB記憶體勉強夠用,目前大部分都會選擇8GB記憶體,尤其是APU還會佔用一部分記憶體容量作為顯存,所以APU平臺至少應該選擇8GB。而16GB適合大型遊戲或者多開需求的朋友。

機械硬碟HDD、固態硬碟有什麼區別SSD?

機械硬碟在使用時間長了會有噪音,固態硬碟較為靜音。固態硬碟讀寫速度較快,不怕震動,機械硬碟最怕震動,所以很多筆記型電腦硬碟比較容量壞。

左:SSD 右:HDD

固態硬碟SSD的特點:

資料存儲速度: 電腦在同樣配置情況下,當按下電腦的電源開關時,搭載SSD固態硬碟的電腦從開機到出現桌面一共只用了10秒多,而搭載傳統硬碟的電腦總共用時20秒多。進入系統後不管是運行程式或是打開檔也可以明顯感覺到固態硬碟佔有絕對優勢。

防震抗摔:傳統硬碟(ATA或SATA)都是磁片型的,資料儲存在磁片磁區裡。而固態硬碟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製作而成,所以金速固態硬碟SSD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尤其是運用於筆記本之內。

功耗:同樣是因為少了很多機械部件,所以固態硬碟的功耗上也要優於傳統機械硬碟。

噪音:由於固態硬碟屬於無機械部件及快閃記憶體晶片,所以具有了發熱量小、散熱快等特點,而且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靜音,噪音值為0分貝,這使得傳統機械硬碟就要遜色很多。

筆記型電腦續航

商務機需要重點考慮的,商務辦公出差概率高,就需要考慮續航能力和筆記本便攜性。

筆記本散熱

代表一個本子是否可以長期運行在這個CPU和顯卡的理論值,保證機器性能輸出的穩定性。一般而言筆記本的CPU和顯卡在達到80度時會大幅度降頻以防止過熱燒毀原件。溫度過高而觸發機器的保護機制,這在遊戲和程式的體驗中就是幀數不穩定,是非常致命的體驗。辦公的話,機器負載不高,散熱的考量相對來說有個風扇就可以了。

以上幾款遊戲本硬體參數差異都不是很大,變現方面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可以說各有千秋,有在新年期間入手遊戲本計畫的朋友可根據自身預算結合給款機型的優劣勢選擇。

現在扇熱口越來越多的筆記本選擇放在機器的後方,這樣出風口的面積更大,並且在機器高速運行時,散熱口的熱風也不會影響到用戶的正常使用。拯救者R720也是採用的這種設計方法,並採用了柵格的機身設計,使得出風口並不是非常的突兀。吸風口設置在機身底部,大面積的吸風口加上腳墊使得機器的的散熱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不知道聯想一直被詬病的散熱效果這次表現如何。總之,雙熱管和雙風扇肯定會對散熱有相當正面的作用!

聯想R720的介面配備了USB2.0一 個、USB3.0兩個、耳機、麥克風二合一介面、HDMI介面、Type-C 、 mini DP、RJ45各一個。並且這個一鍵還原的介面的設置較為人性化,只需要一個手機的取卡針,就可以讓電腦自動還原C盤,這一點還是很方便的。

至於配置以及顯卡在上文已經提到了,不再做闡述。

電池方面,該機配備了45WH的鋰電池,容量不能說算大,這也是和機身輕薄、元件散熱佈局等情況一個妥協的結果。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拯救者R720內置的聯想自己開發的“Y空間”這個程式,這款小軟體可以優化遊戲網路連接,也可以直接開啟極致散熱模式,作為常駐狀態列功能區的一個小軟體實用性還是相當不錯的。

從程式的主頁看去,介面上直接顯示了目前電腦的硬體設定,而且底下的四個功能可以說是完全針對遊戲影音用戶開發的一鍵快速優化的程式。

比如極速散熱,可以手動開啟,也可以設置快速鍵,打開後能明顯聽到後置風扇立刻開啟狂轉模式,同時噪音也隨之增大,但是帶來的好處是機身內部溫度迅速降低,如果遇到大型3D遊戲或者有相關需求的時候打開就可以,能實現立竿見影的效果。

而遊戲音效增強也是一個針對遊戲用戶開發的功能,要知道,拯救者R720的音效系統也是相當給力的,得益於內置兩個經過專業調校的哈曼卡頓揚聲器,大音盆音箱帶來更加渾厚的音效,配合音箱固定螺絲的緩震墊,還能有效防止低音過重引起的機器共振,再結合第四代Dolby家庭影院技術,能足夠帶來最頂級的聽覺享受。

整體的魯大師測試,i7頂配版綜合性能跑分達到了247000以上,給玩家帶來更淋漓盡致的戰鬥體驗。

點評:

聯想拯救者R720的遊戲性能確實沒得說,一塊不縮水的GTX 1050Ti+Core i7 7700HQ處理器足夠帶動各類大型主流遊戲,對於不追求太高畫質的遊戲玩家,這款遊戲本的配置已經足夠你使用了。而且這款遊戲本在散熱性能上的表現非常優秀,保證長時間遊戲的穩定性。此外,鍵盤背光的加持也能讓該遊戲本的顏值更加增色不少。外觀上的騷紅配色,搭上了內心狂野的硬體猛獸,這款遊戲本的綜合實力已然超群。

惠普暗影精靈III代

主要評測:

機身上大量運用了直線與切割的設計,同時在邊角過度的地方也做了斜切面的處理,讓機身的視覺觀感變得更薄,更加硬朗。類超跑排氣口的散熱系統,搭配120HZ 高刷新率IPS螢幕,可以有效解決畫面撕裂和延遲等問題對遊戲體驗的影響,而且每秒傳輸的畫面資訊更多,遊戲反映速度更快,高速移動瞄準更準確,一切都是圍繞電競遊戲主題。三代暗影精靈採用全新的模具結構,內部設計合理散熱效果更好,搭載Intel Core-i5 7300HQ和GTX 1050 Ti組合。

細節展示:

暗影精靈III代的外觀可以看出來是完全釋放了遊戲的酷炫,機身設計的非常大氣。在機身上大量運用了直線與切割的設計,同時在邊角過度的地方也做了斜切面的處理,讓機身的視覺觀感變得更薄,更加硬朗。

此次惠普在暗影精靈系列產品中首次運用的“飛船助推器”雙通道散熱的設計了。得益于並不算厚重的機身,這個散熱模組的設計也沒有特別張揚,而顯得相對內斂一些,同時這個“飛船助推器”的直線也很好的與A面上的直線進行了呼應,在設計語言上實現了一致。

暗影精靈III代的一大亮點了:在主流遊戲本中史無前例的120Hz刷新率72%NTSC色域的IPS屏。這是一塊不足萬元的高刷新且素質也非常不錯的IPS。要知道這塊螢幕即使不是高刷新率的話素質也是遊戲本中數一數二的了,在120Hz的刷新率的加持下,這塊螢幕就變成了一個既能修圖也能暢玩遊戲的怪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的暗影精靈III代是可以像MacBook一樣優雅的單手將螢幕打開的。這種小地方雖然會在成本上加幾個美金,但是這的確是會實實在在影響到用戶的使用感受。不過對於經常需要在不同的場景下使用的人群來說,轉軸的阻尼就顯得有點小了,在桌面不穩的情況下螢幕可能會有所晃動。

鍵盤是比較標準的巧克力鍵盤,在周圍做了一圈非常硬朗的下沉式的設計,在設計上與機身整體的設計語言保持了一致。

整個鍵盤的下方都有紅色的背光燈,在遊戲中常用的WASD鍵位採用了白色的背光燈加以區分,比較可惜的是背光燈並不支援亮度調節,在晚上使用時還是略微有點太亮了。鍵帽的設計上也能感覺出此次惠普對於遊戲的重視,W鍵做了小短線狀的突起,這也方便了玩家在遊戲時的盲操。

三個USB介面,位於機身左側的還有一個防盜鎖孔,一個MiniDP介面,一個HDMI介面,一個壓縮過的全尺寸RJ45網線介面,一個支援關機充電的USB3.1 Type-C介面(旁邊的Type-A也可以關機充電的),以及一個耳機麥克風合一的介面和一個單獨的麥克風介面。右側則放置了電源介面,兩個USB Type-A介面和SD讀卡器。可以說在介面上面惠普做的非常不錯,基本上兼顧了各種使用場景。

顯示輸出分別配備了MiniDP和HDMI兩種介面,這也讓使用者需要外接顯示器的時候線上纜上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全尺寸RJ45網線介面的加入也讓遊戲時的體驗更加出眾。SD讀卡器也讓這台電腦上優秀的螢幕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非要說有什麼不足的話,我認為既然已經給了一個USB3.1 Type-C介面了,卻沒有配備Thunderbolt3管控晶片,這樣的話會對有高端擴展需要的一些使用者造成一些麻煩。

點評:

惠普暗影精靈III繼承了前代所有優秀的品質,在續航以及效能表現方面都有著出色的表現,紅黑配色的搭配一如既往的經典,而120赫茲高刷新率、72%色域的全高清IPS專業級電競顯示幕也帶來了不同于普通螢幕的視覺衝擊,多級背光鍵盤在顯示方式上設計得十分簡潔但卻美觀實用——事實上,筆者十分喜歡這種純粹的設計,很幹練。總的來說,惠普的這款遊戲本在顏值和性能上都有著不俗的實力,機殼的手感也很舒服。

華碩飛行堡壘ZX53VE

優點:

1.外觀簡潔,做工扎實,濃重的華碩飛行堡壘風格

2.鍵盤舒適,背光很棒

3.華碩作為一線品牌,售後有保障

缺點:

1.散熱只有一個出風口,美中不足

2.對比FX60VM使用S5模具的誠意,ZX53幾乎照抄了ZX50的模具

3.大塑膠外殼,廉價感較重

點評:

通過親測兩款遊戲的感受:飛行堡壘ZX53VE的遊戲性能毋庸置疑。

GTX1050Ti擁有超越上代次旗艦GTX970M的性能,在實際遊戲體驗中發揮出了不俗的性能,面對目前主流大作都能夠流暢運行。一方面,最新CPU和GPU性能優異,另一方面飛行堡壘ZX53VE在結構設計上的合理,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出晶片的性能。綜合來看,擁有全面超越GTX970M性能的飛行堡壘ZX53VE非常值得遊戲玩家入手。

神舟戰神Z7-KP7GT

戰神Z7KP7GT配置了英特爾最新七代酷睿i7-7700HQ處理器,8GDDR4-2400記憶體,硬碟方面該機配備了128GB的固態硬碟和1TB機械硬碟,顯卡方面則採用了NVIDIAGeForceGTX1060獨立顯卡。其外戰神Z7KP7Gt採用了一塊15.6英寸的全高清顯示幕,解析度為1920x1080.

優點:

1.毋庸置疑的高性價比

2.自帶固態,免去升級麻煩

3.散熱較好,畢竟3風扇

缺點:

1.擴展性不足,記憶體插槽少兩個

2.左側沒有任何介面,不方便

3.機身比較厚重,拆機清灰十分困難

點評:

微星GP62M 7RD-222CN

微星從主機板顯卡業務發展到遊戲筆記本,本身有了墊實的硬體基礎,其GAMING系列口碑還是不錯的,這款微星GP62M 7RD-223CN是6000元價位的均衡美選手,Intel-7700HQ處理器和GTX 1050顯卡的主力硬體組合,代表著高水準的電競水平線,其次存儲方面1TB HDD和128GB SSD也不失主流的萬用搭配,這部機器最大的直觀所見是採用1920x1080P 94%sRGB色域的霧面屏,色彩還原度高,加上長期調教的賽睿遊戲鍵盤,遊戲體驗也更加豐富暢快。

優點:

1.雙風扇、6銅管設計

2.Nahimic2 音效

3.自帶龍盾控制軟體,硬體運行 一目了然

缺點:

1.有兩種散熱規格,且散熱表現有所不同

2.拆機清灰換矽脂非常困難,卡扣過緊,設計不合理

點評:

微星GP62M是一款15.6英寸遊戲筆記本,偏輕量化的外形與遊戲風格的設計完美融合,賽睿打造啊的多彩背光鍵盤夜晚遊戲體驗更絢麗,豐富的介面能讓使用者無論在遊戲時接駁各類設備還是日常生活和工作時的使用都能夠感受到方便快捷。

附:

一般選筆記本會考慮這幾點:CPU、獨立顯卡、續航、散熱、尺寸/重量等。

CPU裡哪些英文數字都是什麼意思?

例如Intel Core i5 6500,首先Intel產品線分為賽揚、奔騰、酷睿。這是一款酷睿系列產品,大家常聽說某某的電腦是i3或i5的,但是同為i3、i5、i7性能可能差距非常大,簡單的說,數越大的越強。再看型號數位部分的參數,第一位數表示這是一款第六代酷睿i5處理器。i7 6700K,後面加了一個字母k,意味著這是一款不鎖倍頻版,您可以調整CPU倍頻獲取更高的性能;i7 5960x後面的字母x代表著這是一款極致性能版,性能超強;i7 4770T表示這是一款超低功耗版。還有移動版、低壓版等筆記本CPU性能稍弱。E3、E5則是伺服器CPU,新一代桌面級主機板已經不支持伺服器CPU,不過E3依然比較受歡迎,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沒有集顯的i7,價格卻比i7低。

賽揚、奔騰、酷睿三巨頭,哪個比較好?區別在哪裡?

賽揚(Celeron):英特爾低端CPU系列,主要以價格優勢和較強的穩定性吸引了辦公和文字使用者等一系列低端用戶,當然低端家用機市場也很有優勢。賽揚系列CPU主要特點是價格低,缺點是性能低,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在賽揚身上得到了應驗。

奔騰(Pentuum):英特爾中低端CPU系列,主要面向基礎遊戲娛樂用戶和基本家庭娛樂用戶,以及對檔處理速度要求較高的辦公使用者。奔騰系列CPU的性價比一直比較高,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奔騰系列CPU的主要特點是性價比高,主要缺點是,有高不成低不就之嫌。

酷睿(Core):英特爾中高端CPU系列,主要面向中高端遊戲用戶,以及中高端的辦公用戶,特別受到許多遊戲玩家的親睞和追捧。酷睿系列CPU的主要特點是性能強勁,節能高效,熱量小;缺點是價格高。

顯卡:我們常聽說GTX 10XX、RX 4XX都是什麼意思呢?N卡A卡怎麼選?

生產顯卡晶片的目前只有兩家企業:NVIDIA公司和AMD旗下ATI公司,我們聽某人說我用的N卡或者A卡就指的是這兩家公司的產品。關於A卡好還是N卡好的爭議已經很久了,仁者見仁,智者見者。各家顯卡有各家顯卡的優點,從自己使用需求出發才是最好的。

N卡近年來勢頭迅猛,許多遊戲廠商都針對N卡作特別優化,N卡驅動更新較快,A卡驅動版本比較多,更新相對慢一些。有些朋友說N卡更適合遊戲,筆者不太認同。兩種顯卡都很適合遊戲,只不過個人認為A卡在畫面上更豔麗多彩,N卡與遊戲廠家合作,行銷手段高明看起來更適合遊戲,實際上同級別顯A卡N卡表現差不多。同級別N卡功耗更高、價格稍貴,但A卡相容性略差,各有千秋。

下面我們就說說NVIDIA常見的命名規律。我們看GTX 1080、GTX 1070第一位數為10系列,為最新產品。較早生產的還有GTX 980、GTX 780等意味著這是9系、7系產品;第二位數越大越強;GTX 980TI後面的“TI”表示這是GTX 980加強版,性能比GTX 980高。

再看HD 5850來舉例,第一個5代表是5系列卡,這代表了焦點型號和用了哪些新技能;第二個8代表在5系列中的職位,越大越好;第三個5代表在5系同級卡中的級別,好比HD 5830RX 470>RX 460。

在選購時顯卡性能與價格因素顯然是首要的。單機遊戲愛好者應選擇高水準顯卡,如GTX 1080、GTX1070、R9 295等;而網游愛好者可以選購一款中檔水準的顯卡即可,如GTX 1060、RX 480、RX 470等;設計工作者可以考慮專業圖形顯卡。若您只是OFFICE辦公,刷刷貼吧看看視頻,那就別湊熱鬧了,CPU集顯就可以勝任這些工作,完全不需要配備獨立顯卡。

記憶體:一般選多的的記憶體?

記憶體是與CPU溝通的橋樑,電腦中所有程式的運行都是在記憶體中進行的,因此記憶體的性能對電腦的影響非常大。目前來講記憶體容量主流分4GB、8GB、16GB幾種。4GB記憶體勉強夠用,目前大部分都會選擇8GB記憶體,尤其是APU還會佔用一部分記憶體容量作為顯存,所以APU平臺至少應該選擇8GB。而16GB適合大型遊戲或者多開需求的朋友。

機械硬碟HDD、固態硬碟有什麼區別SSD?

機械硬碟在使用時間長了會有噪音,固態硬碟較為靜音。固態硬碟讀寫速度較快,不怕震動,機械硬碟最怕震動,所以很多筆記型電腦硬碟比較容量壞。

左:SSD 右:HDD

固態硬碟SSD的特點:

資料存儲速度: 電腦在同樣配置情況下,當按下電腦的電源開關時,搭載SSD固態硬碟的電腦從開機到出現桌面一共只用了10秒多,而搭載傳統硬碟的電腦總共用時20秒多。進入系統後不管是運行程式或是打開檔也可以明顯感覺到固態硬碟佔有絕對優勢。

防震抗摔:傳統硬碟(ATA或SATA)都是磁片型的,資料儲存在磁片磁區裡。而固態硬碟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製作而成,所以金速固態硬碟SSD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尤其是運用於筆記本之內。

功耗:同樣是因為少了很多機械部件,所以固態硬碟的功耗上也要優於傳統機械硬碟。

噪音:由於固態硬碟屬於無機械部件及快閃記憶體晶片,所以具有了發熱量小、散熱快等特點,而且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靜音,噪音值為0分貝,這使得傳統機械硬碟就要遜色很多。

筆記型電腦續航

商務機需要重點考慮的,商務辦公出差概率高,就需要考慮續航能力和筆記本便攜性。

筆記本散熱

代表一個本子是否可以長期運行在這個CPU和顯卡的理論值,保證機器性能輸出的穩定性。一般而言筆記本的CPU和顯卡在達到80度時會大幅度降頻以防止過熱燒毀原件。溫度過高而觸發機器的保護機制,這在遊戲和程式的體驗中就是幀數不穩定,是非常致命的體驗。辦公的話,機器負載不高,散熱的考量相對來說有個風扇就可以了。

以上幾款遊戲本硬體參數差異都不是很大,變現方面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可以說各有千秋,有在新年期間入手遊戲本計畫的朋友可根據自身預算結合給款機型的優劣勢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