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前蘇聯的最先進戰機之一,現在還有很多服役,米格

前蘇聯的軍力可以說是非常強大, 而且軍工科研實力也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 研製出了不少現在看來還非常先進的軍事裝備。 前蘇聯當時研製出了多款優秀的戰機, 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蘇-27等等, 但是還有一款戰機也很優秀, 現在許多國家還在裝備,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米格-29戰機。

米高揚米格-29(英語:Mikoyan MiG-29, 俄語:МиГ-29)戰鬥機是蘇聯米高揚·古格列維奇設計局(現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研製生產的雙發空中優勢戰鬥機, 北約代號:支點(Fulcrum)。 是蘇聯第一種從設計思想上就定義為第四代戰鬥機的型號。

米格-29誕生自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先進戰術戰鬥機”(Perspektivnyi Frontovoi Istrebitel, PFI)計畫, 旨在針對美國的“FX”計畫(後演變為F-15戰鬥機), 展開相對應的對抗措施, PFI計畫分為兩個, 一個演變為蘇-27, 另一個則是米格-29。

米格-29後來的改型達20餘種, 包括教練機(米格-29UB "支點-B" )、戰鬥轟炸機(米格-29M"支點-E" )、海軍艦載機(米格-29K "支點-D")等。 除蘇聯外超過30多個國家使用, 總生產數量1600余架, 成為了一款出色的多用途戰鬥機。

蘇聯/俄羅斯空軍共裝備了超過800架米格-29, 外銷也達到500架。 據稱截至1995年1月, 俄羅斯已生產1216架米格-29單座型和197架雙座型, 合共1413架。

格-29在氣動設計上的最大特色, 就是其精心設計的翼身融合體。 米格-29的主機身和機翼內段之間呈圓滑過度, 機翼內段前端形成邊條, 後掠角73.5度。 機翼外段前沿後掠角42度, 展弦比3:5, 2度下反角。 翼身融合體帶來的升力占總升力的40%。 米格-29機身結構主要為鋁合金組成, 部分機身加強隔框使用了鈦材料,

以適應特定的強度和溫度要求, 另少量採用了鋁鋰合金部件。

米格-29採用的RD-33(PД-33)渦扇發動機由克裡莫夫設計局研製, 雙軸, 低涵道比, 採用共11個單元體的單元體結構。 單台最大推力為50千牛(5040千克力), 加力推力為81.4千牛(8300千克力), 採用全許可權數位控制。

米格-29翼下有七個掛點,

機翼每側3個+機身中軸線下一個。 基本配置為:APU-470, APU-73-1D和APU-68-85E發射架, R-27R1、R-27E、R-73空對空導彈, S-8和S-24B火箭彈及相應類型的發射器、250千克、500千克航空炸彈, 最大載彈量2000千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