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從美團、驢媽媽組織架構調整,看17年線上旅遊的競爭在何處 ?

2017年1月9日, 美團點評CEO王興通過內部信(實際上CEO的內部信從來就沒有對內過, 一直被PR簡單粗暴的用作公關稿)的方式對外宣佈, 原平臺事業群的點評平臺將與到店綜合事業群合併為“點評平臺及綜合事業群”, 原平臺事業群的美團平臺將與酒店旅遊事業群合併為“美團平臺及酒旅事業群”。 而在2016年7月30日, 美團點評宣佈將設立不久的餐飲生態平臺連同原到店餐飲事業群、外賣配送事業群共同整合為“餐飲平臺”。 至此, 美團點評新的組織架構“三駕馬車”算是在形式上完成了。

2016年6月17日, 同程旅遊宣佈進行架構調整:將同程旅遊分拆為以休閒度假遊及景區目的地為核心的同程旅行社(集團),

以及以機票、酒店、火車票等標品為主要業務的同程網路。 2016年11月, 據可查的媒體消息顯示, “同程旅遊已對旗下景區、酒店、自由行等業務充分整合, 組建了大周邊事業部, 今後通過資源整合和業務協同, 進一步助力目的地行銷創新。 ”

近期筆者從相關管道確認得知, 同程旅遊已經將區域內的酒店、門票、跟團遊業務進行了整合, 並適當進行了裁員。 此番調整, 按照年中大架構調整來看, 應該屬於同程旅行社內部的組織架構調整。

2016年11月22日, 據《中國旅遊新聞網》等媒體報導消息顯示, 驢媽媽成立景區玩樂事業群。 此外, 將原目的地事業部、國內遊事業部、大交通事業部合併成立國內度假事業部。

早在2015年初, 驢媽媽就對自身的組織架構進行了深度調整, 從之前職能制公司架構設置轉變為事業部制, 當時一共成立5個事業部。 其中, (原)門票事業部是驢媽媽5個事業部中員工最多的事業部。 此次將(原)門票事業部升級為景區玩樂事業群, 若是結合2017年1月3日, 景域文化(835188)申請終止掛牌新三板來看, 意義遠非是一次組織架構調整, 資本的“非理性”因素, 已經開始滲入其中。

1.美團:誰的互聯網下半場?

美團點評王興最經典的論斷是:“互聯網的下半場”。 而在某虎網 闌夕:“2017年, TMD(頭條、美團、滴滴)中至少有兩家公司會上市”。 轉眼有人就寫文章對三家進行分析, 其中“最殘忍”的是將美團點評所做的業務批的“遍體鱗傷”。

其實, 在王興2017年1月9日的公開信中, 也並未提及關於17年上市的“深謀遠慮”, 也只是“讓業務和平臺之間有更好的協同聯動, 為了進一步打通“商戶-平臺-用戶”的價值鏈, 增強平臺的運營能力, 並不斷積累通用靈活的中後臺系統, 公司決定進一步強化我們的“三駕馬車”架構, 對相關的組織結構進行升級”。 根據2017年1月10日, 美團發佈2016年酒旅報告來看, 2016年酒店夜間銷量1.3億間, 酒店商家達到32萬家, 景區門票達到6700萬張, 機票銷量200萬張, 火車票銷量800萬張。 感覺這些應該是OTA應該做的事情呢?實際上, 有很大一部分確實是OTA的銷量, 但是這並不影響美團點評的存在感, 恰恰相反, 這樣的資料更加反襯出了美團點評對於OTA等旅遊產品代理商實實在在的威脅。
選擇在進行組織架構調整的時間節點對外發佈2016年度酒旅報告可謂用意不言自明, 但是這組織架構調整的背後, 意味著什麼呢?結合16年以來, 不論是2016年12月9日, 美團點評首次對外公佈的“美酒學院”還是在2016年Q3季度對景區實行的直簽行動, 美團點評已經完成在高頻生活服務團購平臺上嫁接一個低頻旅遊消費平臺的全部過程, 美團點評會員在其旅遊消費方面的實力已經不懼現存的任何一家OTA。 似乎美團點評勝出的曙光指日可待了?美好的事情往往是你一廂情願所致。 到底是誰的互聯網下半場, 是OTA還是美團點評甚至是O2O的下半場還未可知?

2.同程:繼續拆分上市還是產品創新?

來看看同程旅遊,

2016年的大結構調整, 拆分成2部分, 是為了IPO上市用, 未必會對內部組織架構進行大規模調整;所以, 真正對外可見的實際上的組織架構調整, 應該是在2016年11月份, 有消息流出的關於“景區、酒店、自由行等業務充分整合, 組建了大周邊事業部”。 同程16年戰略原本是在出境, 但是年初之後就“一蹶不振”, 過早的把“口號喊的震天響”, 回頭才發現, 居然沒有“小弟”跟隨, 只好無聲的咽下這顆“苦果”。 但是卻在“1元門票”業務起家的門票操起了“刀”, 景區、酒店本來就是組成自由行產品的元素, 合併並非是壞事, 似乎只是優化了組織流程, 資源整合方面, 並沒有對業務體系進行深入的改革, 要清楚這部分所屬的同程旅行社(集團)並沒有實現盈利, 自己當初釀成的苦果, 似乎也在自己默默嚼。也許有人會認為,同程將景區、酒店、自由行等業務合併,是不是降低了景區的地位,反而提升了自由行的地位呢?目前來看,不排除這種傾向,但是更應該關注同程在產品方面的創新,從起初的“品質同程”到如今的“百旅會”,每個產品都獲得了較好的聲譽和會員數量。也有一種可能,同程在景區、酒店方面的佈局已經完成,轉而向“自由行”這樣的方向開始轉型,進而獲取高額利潤,彌補在景區、酒店方面的低毛利,實現盈利,為整體上市鋪墊。

3.景域集團:線上旅遊細分市場的寡頭壟斷者?

最後看一下景域集團驢媽媽組織架構方面調整,筆者遍查網路上關於驢媽媽此次組織架構調整的資訊,對此次組織架構做出較深刻分析的當屬“旅遊商業觀察”,可能遺憾是,更多的是從戰略角度去考慮這件事,可能還是沒有注意到細節的變化。礙于某些原因,筆者只對名稱方面的改變給出自己的一點看法。由“門票事業部”變成“景區玩樂事業群”,多了“景區玩樂”少了“門票”,同時“部”變成“群”。這樣的變化難道不應該從字面的變化上去觀察驢媽媽在某些細節上的調整麼?現在的線上旅遊市場,已經很難再有宏大的敘事篇章,多的只會是細微之處的變化。如果再結合2017年1月3日,景域文化突然宣佈申請終止掛牌新三板。在洪清華內部中開門見山的提到“景域文化申請終止新三板掛牌,為了公司戰略發展需要和為下一步更深層次資本運作服務”,整個郵件一直圍繞2個字:資本。早在2016年11月28日,時值中國黃山首屆旅遊投資發展高峰論壇盛之時,洪清華就發表了《全域旅遊時代的旅遊重構》的主題演講,開篇就認同“旅遊業進入大資本時代”的觀點。更早在2016年9月28日洪清華受邀發表了《甘肅省全域旅遊的旗子可以舉得更高一些》的主題演講,在演講第5部分,提到出了“全域旅遊需要借助資本的力量”的觀點,但是略微顯得克制些,並未過多提及。綜上,這些事件串聯起來,不免引人猜測,景域文化可能要借助已有資本的力量實現重組上市;或者是獨立赴港上市;更甚者是驢媽媽單獨上市而非景域集團。無論是通過何種方式獲取更多的資本力量的注入,從2015年12月掛牌新三板開始,對資本的追逐就從未停止過,而且似乎進入“狂熱”的境地,更像是整個線上旅遊市場“最後的晚餐”,爭取更多的資本,完成細分領域的寡頭壟斷而進行的“最後一擊”。

序幕:被小程式引爆商業價值悖論的2017年?

三家共同點,似乎是在資本層面,但是不可忽視的是,資本如果落實下來就是業務層面,三家在業務層面的重合,在2017年將更加明顯。但是,故事的劇情往往並非單純的依靠“資本”的力量就可以改變,也有可能是技術,甚至是思維意識層面。

對於組織架構的調整,往往意味著更深層次的戰略佈局,如果開局之年佈局不當,那麼接下來就有可能會陷入步步落後,處處被動挨打的尷尬處境。

似乎也在自己默默嚼。也許有人會認為,同程將景區、酒店、自由行等業務合併,是不是降低了景區的地位,反而提升了自由行的地位呢?目前來看,不排除這種傾向,但是更應該關注同程在產品方面的創新,從起初的“品質同程”到如今的“百旅會”,每個產品都獲得了較好的聲譽和會員數量。也有一種可能,同程在景區、酒店方面的佈局已經完成,轉而向“自由行”這樣的方向開始轉型,進而獲取高額利潤,彌補在景區、酒店方面的低毛利,實現盈利,為整體上市鋪墊。

3.景域集團:線上旅遊細分市場的寡頭壟斷者?

最後看一下景域集團驢媽媽組織架構方面調整,筆者遍查網路上關於驢媽媽此次組織架構調整的資訊,對此次組織架構做出較深刻分析的當屬“旅遊商業觀察”,可能遺憾是,更多的是從戰略角度去考慮這件事,可能還是沒有注意到細節的變化。礙于某些原因,筆者只對名稱方面的改變給出自己的一點看法。由“門票事業部”變成“景區玩樂事業群”,多了“景區玩樂”少了“門票”,同時“部”變成“群”。這樣的變化難道不應該從字面的變化上去觀察驢媽媽在某些細節上的調整麼?現在的線上旅遊市場,已經很難再有宏大的敘事篇章,多的只會是細微之處的變化。如果再結合2017年1月3日,景域文化突然宣佈申請終止掛牌新三板。在洪清華內部中開門見山的提到“景域文化申請終止新三板掛牌,為了公司戰略發展需要和為下一步更深層次資本運作服務”,整個郵件一直圍繞2個字:資本。早在2016年11月28日,時值中國黃山首屆旅遊投資發展高峰論壇盛之時,洪清華就發表了《全域旅遊時代的旅遊重構》的主題演講,開篇就認同“旅遊業進入大資本時代”的觀點。更早在2016年9月28日洪清華受邀發表了《甘肅省全域旅遊的旗子可以舉得更高一些》的主題演講,在演講第5部分,提到出了“全域旅遊需要借助資本的力量”的觀點,但是略微顯得克制些,並未過多提及。綜上,這些事件串聯起來,不免引人猜測,景域文化可能要借助已有資本的力量實現重組上市;或者是獨立赴港上市;更甚者是驢媽媽單獨上市而非景域集團。無論是通過何種方式獲取更多的資本力量的注入,從2015年12月掛牌新三板開始,對資本的追逐就從未停止過,而且似乎進入“狂熱”的境地,更像是整個線上旅遊市場“最後的晚餐”,爭取更多的資本,完成細分領域的寡頭壟斷而進行的“最後一擊”。

序幕:被小程式引爆商業價值悖論的2017年?

三家共同點,似乎是在資本層面,但是不可忽視的是,資本如果落實下來就是業務層面,三家在業務層面的重合,在2017年將更加明顯。但是,故事的劇情往往並非單純的依靠“資本”的力量就可以改變,也有可能是技術,甚至是思維意識層面。

對於組織架構的調整,往往意味著更深層次的戰略佈局,如果開局之年佈局不當,那麼接下來就有可能會陷入步步落後,處處被動挨打的尷尬處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