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樣的人就該滅絕

“你是攝影師啊!幫我隨便拍組寫真吧!”

“你現在工資都那麼高了, 請我們吃飯肯定輕輕鬆松。 ”

“我是你表姐, 用你身份證貸款買房, 怎麼不行?”

怎麼不行?就是不行!

伸手黨們的有毒邏輯

1、“畢竟我們是親戚啊”

去年, 網友“依戀雨中的你”在貼吧發了一個帖子:

她與丈夫一起貸款買了房, 丈夫的親戚有的在北上廣深工作, 她家就成為武漢的中轉站。

凡是要在武漢歇歇腳的親戚, 都要到她家小住。 她多次委婉拒絕, 可是老公的舅舅說, 就算是沙發也要來睡。 這讓她實在無法接受。

一個朋友說, 來借住的親戚家小孩在玩的時候竟然掀起了她的裙子,

她立即掙脫開。 結果親戚對孩子說:“你看, 人家嫌棄你”。

有人說, 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 “都是親戚嘛”、“都是朋友嘛”、“還是孩子嘛”, 這些話成為一個人不斷去麻煩別人的藉口。

可正如網友說的, “都是第一次做人, 我憑什麼讓你?”

2、“你不就應該幫我麼”

“大衣哥”朱之文在春晚上成名之後, 依然眷戀農村的生活。

他為村裡做了不少好事, 修路、翻新幼稚園、買健身器材、解決自來水問題……

好事做遍了之後, 他坦言, “人跟人打交道是最難的。 ”

村民們把他當成搖錢樹, 向他借錢, 甚至有人一開口就要20萬。

記者採訪向朱之文借錢的村民:“錢借了, 您還了嗎?”

村民卻說:“他錢都花不了, 誰想著還給他。 ”

《紀錄片編輯室——朱之文成名的煩惱》

這是“伸手黨”典型的無理取鬧套路:你的就是我的, 我的還是我的。

3、“白來的錢, 不要白不要”

蘇州有個乳腺癌患者的家屬, 通過網路管道募捐30萬, 聲稱為了治病, 已經花光了所有積蓄。

事件的反轉, 令網友的一腔熱血變成了一地雞毛。

有記者親自在該網站註冊帳號, 編造了所在醫院、患者資料、善款用途, 以及照片等必要資訊。

沒想到, 專案沒有經過嚴格的審核就立即上線了。

該網站的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說, “我們相信沒有人會用自己的誠信來騙大家。 ”可不計其數的眾籌糾紛, 以及轟動一時的“羅一笑”事件, 都讓人對這句話產生了深深的疑問。

伸手黨可能會害了你

1、莫名其妙無處說理

有時候, 人的善良就像便利貼一樣。

你對任何人都有求必應, 但往往之後就被隨手拋棄。

對於伸手黨來說, “有求必應”只還讓他們覺得, 就算欺負你也沒關係。

重慶一小男孩在地鐵上突然伸手扯程女士手裡的蛋捲, 理直氣壯地說“你給我, 我要吃”。

程女士覺得很詫異, 但還是把蛋捲給了孩子。

沒想到的是, 小孩的媽媽不但不阻止, 反而讓孩子吃完了再要。

2017年7月20日, 上海, “熊孩子”拿媽媽萬元面霜拌出“天價橡皮泥” / 視覺中國

感覺如鯁在喉,卻又無話可說:本就是“伸手党”的家長,如何能教出懂事的孩子?

2、付出被認作理所應當

電影《芳華》中,劉峰在文工團是一個“活雷鋒式”的人物,連炊事班的豬跑了都要找他幫忙。

“我們誰也沒有想過,我們這支隊伍裡沒有了劉峰會是怎樣。”

而劉峰的無私,換來的卻是大家的無情。

林丁丁為了前途,在被表白後污蔑劉峰猥褻她。而除了何小萍,所有人都選擇了相信。

劉峰離開三天,就再沒有人說起他了。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就沒有責任需要承擔,沒有道義能來譴責。

對伸手党善良,只能被辜負。

遠離伸手黨

伸手黨之所以自帶“黨”屬性,是因為他們永遠不知道適度的重要性。正常的朋友會互相幫助而伸手黨只會一味索取。

因為他們從來不懂,人與人之間需要界限感。

朋友的小姨來旅遊蹭住,趁朋友不在,丟掉了她收養了十幾年的貓。

而這只是因為她自己很不喜歡貓,覺得髒,還曾經當著朋友的面說要把貓扔了。

評論區一陣哀嚎。很多人都有過自家寵物被親戚丟掉的經歷。

“伸手黨”到了極致,不僅會覺得索取理所應當,還會強行干涉你的私人生活。

面對這樣的人,很多人都學不會的拒絕,才是保護自己的第一要義。

不必害怕因為拒絕別人而得罪人,真正的朋友不會強迫你幫她。“對事不對人”,是一種成熟的相處模式。

學會拒絕,既是負責,也是一種相處的智慧。

遠離“伸手黨”。

感覺如鯁在喉,卻又無話可說:本就是“伸手党”的家長,如何能教出懂事的孩子?

2、付出被認作理所應當

電影《芳華》中,劉峰在文工團是一個“活雷鋒式”的人物,連炊事班的豬跑了都要找他幫忙。

“我們誰也沒有想過,我們這支隊伍裡沒有了劉峰會是怎樣。”

而劉峰的無私,換來的卻是大家的無情。

林丁丁為了前途,在被表白後污蔑劉峰猥褻她。而除了何小萍,所有人都選擇了相信。

劉峰離開三天,就再沒有人說起他了。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就沒有責任需要承擔,沒有道義能來譴責。

對伸手党善良,只能被辜負。

遠離伸手黨

伸手黨之所以自帶“黨”屬性,是因為他們永遠不知道適度的重要性。正常的朋友會互相幫助而伸手黨只會一味索取。

因為他們從來不懂,人與人之間需要界限感。

朋友的小姨來旅遊蹭住,趁朋友不在,丟掉了她收養了十幾年的貓。

而這只是因為她自己很不喜歡貓,覺得髒,還曾經當著朋友的面說要把貓扔了。

評論區一陣哀嚎。很多人都有過自家寵物被親戚丟掉的經歷。

“伸手黨”到了極致,不僅會覺得索取理所應當,還會強行干涉你的私人生活。

面對這樣的人,很多人都學不會的拒絕,才是保護自己的第一要義。

不必害怕因為拒絕別人而得罪人,真正的朋友不會強迫你幫她。“對事不對人”,是一種成熟的相處模式。

學會拒絕,既是負責,也是一種相處的智慧。

遠離“伸手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