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宋正龍:做大數據時代的“領跑者”

2017年度道德模範——宋正龍

他是大連車務段網路技術總監, 主要負責車務段資訊設備管理、維護、應用和軟體發展工作。 入路29年來,

從一名普普通通的技術人員, 一步步成長為全段網路資料開發的“主管”。 近日, 宋正龍榮獲瀋陽局集團公司2017年度道德模範稱號。

宋正龍同志先進事蹟

1989年, 宋正龍畢業于大連鐵道學院電腦專業, 來到原大連北站工作。 他苦心研究, 反復設計, 相繼開發出適合車站的“編組順序表”“貨運制票程式”軟體, 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統計工作的準確性。

1999年, 原路局TMIS1.0現在車系統在大連北站試點, 他用自己的所學聯繫實際拓展應用, 在系統基礎上開發了運統四、運統九和作業量統計報表、相關貨運統計報表等。 2000年, 又研發了車站“公文流轉”系統及電子信箱, 成為當時大連地區第一家資訊化應用單位。

2014年, 大連車務段提出了創建數位化管理平臺, 實行全覆蓋閉環管理的工作思路。 臨危受命的宋正龍, 擔當課題籌畫、研發和建設任務, 踏上了孜孜求索的科技創新之路。

為設計製作好資訊管理平臺, 他白天組織研發, 晚上挑燈奮戰建模, 帶領開發團隊自主研發了管理平臺、預警防控平臺、作業控制平臺和表簿冊電子化平臺。

四大平臺構築起立體安全管理防護網, 實現了人防、物防和技防的深度融合, 推進了企業管理創新,

加快了“數位連車”向“智慧連車”的創新升級。

在設計製作開發過程中, 宋正龍既要克服一個個技術業務上的難題, 又要每天接上百個電話, 處理電腦應用業務, 指導辦公設備、網路的維護維修, 負責組織應用系統的升級維護。 開發中遇到有些技術“瓶頸”難以突破的問題, 他寢食難安,經常是人在路上走,腦子卻在“碼數字”。

去年5月20日,集團公司第五個“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現場示範推進會在大連召開,宋正龍及團隊研發的大連車務段大資料建設推進管理創新的做法得到了集團公司領導和兄弟單位的高度認可。

同事

這麼說

“說實話,幹我們這一行的,都三十多歲,像宋工這樣,五十歲了還和我們一塊兒拼,真是太不容易了。他妻子住院時,我到醫院去給他送資料,在走廊就聽到護士們議論,這個病房的家屬天天半夜三更不睡覺,煙不離手的玩電腦,也不知道她媳婦兒咋想的。我走進去一看,宋工臉貼著電腦就睡著了,五十歲的人了啊,手裡還掐著未燒完的煙頭,我當時鼻子一酸,眼淚就下來了。”

宋正龍妻子

這麼說

“2017年3月的一天,我被查出肺部有陰影需要立即入院手術治療。而宋正龍他一面是大資料平臺建設進入攻堅決勝階段,一面是病床上我渴望他陪伴的眼神。令我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他左手拎著一堆資料,右手夾著筆記型電腦把“辦公室”搬到了我的病床前。白天他要照顧術後的我,而晚上夜深人靜時,就靠一根接一根的吸煙,強打精神繼續工作。”

宋正龍說:“在開發大資料建設的四年裡,不累是假的。然而,當我看到車務段大資料建設被領導認可,被幹部職工接受,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付出很有價值、很有意義。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生逢大資料時代很幸運,我願意用科技手段實現車務運輸生產管理的數位化,更願意看到大資料的運用為安全管理保駕護航。”

他寢食難安,經常是人在路上走,腦子卻在“碼數字”。

去年5月20日,集團公司第五個“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現場示範推進會在大連召開,宋正龍及團隊研發的大連車務段大資料建設推進管理創新的做法得到了集團公司領導和兄弟單位的高度認可。

同事

這麼說

“說實話,幹我們這一行的,都三十多歲,像宋工這樣,五十歲了還和我們一塊兒拼,真是太不容易了。他妻子住院時,我到醫院去給他送資料,在走廊就聽到護士們議論,這個病房的家屬天天半夜三更不睡覺,煙不離手的玩電腦,也不知道她媳婦兒咋想的。我走進去一看,宋工臉貼著電腦就睡著了,五十歲的人了啊,手裡還掐著未燒完的煙頭,我當時鼻子一酸,眼淚就下來了。”

宋正龍妻子

這麼說

“2017年3月的一天,我被查出肺部有陰影需要立即入院手術治療。而宋正龍他一面是大資料平臺建設進入攻堅決勝階段,一面是病床上我渴望他陪伴的眼神。令我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他左手拎著一堆資料,右手夾著筆記型電腦把“辦公室”搬到了我的病床前。白天他要照顧術後的我,而晚上夜深人靜時,就靠一根接一根的吸煙,強打精神繼續工作。”

宋正龍說:“在開發大資料建設的四年裡,不累是假的。然而,當我看到車務段大資料建設被領導認可,被幹部職工接受,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付出很有價值、很有意義。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生逢大資料時代很幸運,我願意用科技手段實現車務運輸生產管理的數位化,更願意看到大資料的運用為安全管理保駕護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