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直播答題成新年互聯網界爆款,究竟是新風口還是曇花一現?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蔚 張聰

2018年的互聯網經濟開門就爆紅, 從出現到引爆僅僅半個月時間, 直播答題贏獎金模式已迅速進入百萬級——單場線上人數破百萬、獎金額度破百萬。 各大平臺紛紛入場, 鬥得如火如荼, 用提升獎金額度、拉明星助戰等方式爭奪使用者。 直播答題到底為什麼能火?錢撒出去了, 後續要如何盈利?直播答題這個新風口能持續多久?對於這個新爆款, 業內觀點不一。

舊瓶裝新酒搶奪流量

知識問答的模式, 本不是什麼新鮮事物。 在電視領域, 從曾經霸佔週末螢屏的《幸運52》和《開心辭典》,

到近年來也曾紅極一時的《一站到底》, 幾乎每隔幾年就會有一個答題類現象級節目誕生。

“直播答題是互聯網+傳統模式的進步, 開創了直播新模式。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數字行銷副教授李小曼認為, 過往答題類節目成功的經驗, 證明這種模式在吸引使用者方面行之有效, 成為直播答題如今再次火爆的原因之一。 同樣是知識問答, 直播答題能吸引如此之多的受眾, 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直播這種形式。 通過直播, 受眾形成了一種線上和線下的互動模式。 它不分年齡、沒有地域的普適性降低了參與門檻, 看直播從花錢到賺錢的轉變激起用戶熱情, 即答即提現的高效性增加了用戶的參與意願。 將傳統的電視節目搬上互聯網,

將單純的直播變為全民狂歡。

“電視媒體或者廣播電臺上受限於議程設置和播出, 決定了那個時期只能是少數人參與、多數人圍觀的模式, 但手機直播大大降低了用戶參與門檻, 擴大了參與群體, 直播答題也大大啟動了直播的即時互動性, 帶來了一大波流量。 ”不過李小曼認為, 直播平臺在內容傳播上屬於初期階段, 仍在探索, 這種火爆能持續多久還不得而知。

此外, 直播答題通過引導好友分享、組隊參賽、相互競爭等做法, 成功使遊戲具備了一定的社交互動功能, 用戶在答題過程中相互連結、熟絡感情, 自然是樂此不疲。 從某種意義上說, 直播答題平臺, 橫跨並打通了“遊戲”和“社交”這兩個互聯網大項, 紅極一時有其道理。

能否為直播帶來第二春?

對於直播行業來說, 從2016年到2017年, 經歷了一場冰火兩重天的境遇。 2016年被互聯網行業稱為是“直播元年”, 中國線上直播平臺數量已經超過200家, 活躍在這些平臺的網路主播數量更是多到無法統計。 2017年, 移動直播雖然在直播+、直播綜藝等內容上做出了持續的探索與改變, 但依舊沒有走出秀場內容的天花板。 這一年, 行業洗牌, 優勝劣汰。

2018年伊始, 直播答題來了。 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 被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已經成為第一個風口。 然而, 到底是直播成就了直播答題, 還是答題復活了直播行業?

流量是直播行業的生命線。 一直以來, 直播行業都試圖通過社交方式來為自己引流, 獲取更多的受眾。

從去年來說, 風靡直播領域的“吃雞”遊戲直播就是一個例證。 然而, 雖然遊戲直播可謂成功, 但畢竟還是無法成為全民熱點。

遊戲直播沒有做到的, 直播答題卻輕鬆做到了, 它對平臺獲取新流量的幫助顯而易見。 資料顯示, 不到一周的時間裡, 推出了答題的西瓜視頻和映客, 下載量急速上升, “沖頂大會”下載量則單天就從0上升到16萬, 一直播等平臺也坐不住了, 紛紛加入戰局搶奪這波流量。

直播行業人士認為, 直播平臺其最大的問題是商業模式單一, 就是主要通過主播吸引用戶, 通過使用者打賞的方式獲取收益。 “直播答題最成功的一點是, 它豐富了直播行業的商業模式, 解決了一直以來行業的困惑。 它的商業模式區別于單一打賞,

而是可以通過會員制、道具銷售、廣告植入、商家冠名等, 這些變現方法也讓企業看到了商機。 ”

從用戶習慣上來說, 很多用戶為了按時答題, 專門開推送。 此外, 分享二維碼復活答題等, 對流量快速積累也是一個非常好的促進。 “獵奇、誘導、曖昧”, 這是推送內容的共同特徵, 從答題直播到母體直播平臺, 借由“推送通知”這個不起眼的設置, 用戶被導流到了主平臺上, 答題直播的流量價值實現了充分榨取。

實現商業變現或可盈利

互聯網領域從來都不缺現象級的爆款產品。 然而, 對爆款而言, 關鍵並不在於開始飛得有多高, 而在於最後飛得有多遠。 很多人認為, 對於當紅的直播答題而言, 潛在的危機依然不能小覷。

李小曼表示,雖然直播答題模式現在比較火,但從目前來看,形式比較枯燥單一,各個直播平臺的答題模式同質化嚴重,沒有一個持久的生命力。久而久之,很快會造成用戶反感,流量優勢會逐漸消失。“僅僅靠流量是無法驗證其價值的,也不足以完成資本運作的。”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也不看好直播答題,在他看來,直播答題沒有什麼技術含量,題目中嵌入關於企業的一些知識,是赤裸裸的商業行為,還可能催生出外掛等作弊手段,這就會加速行業的衰亡速度。百萬獎金看起來十分吸引人,但背後卻是以贊助“金主”獲得不菲的品牌形象等商業利益為支撐。若“金主”覺得效果不好,就會中斷投資,這種模式就難以持續。

然而,從輿論來看,積極的聲音還是超過了消極的。直播答題爆紅一周後,花椒直播就迎來了首次商業化合作,美團作為贊助商提供了100萬獎金,為此,花椒直播的百萬贏家開設美團問答專場,30分鐘內吸引了約400萬人參與。當天的12道題目中,有4道植入有關美團的問題,涉及外賣、旅行等業務。而趣店也在最近投了上億元的廣告給映客直播的“芝士超人”。京東作為第一家與《百萬贏家》進行品牌行銷合作的電商客戶,嘗到了直播答題創新行銷的“頭啖湯”。

直播平臺Misszhubo.com創始人尹春認為,直播答題大大地降低了企業獲客的成本,以前平臺獲取互聯網使用者一個人需要50、60元的預算,而以“芝士超人”某場答題為例,整場獎金10萬元,共吸引到了35萬的活躍粉絲同時線上,平均獲得一個粉絲的成本不到3元,而且互動性是很真實的。“不管是從品牌的美譽度來說,還是獲取流量和註冊用戶,直播答題的效果是超預期的,不管怎麼算,對平臺來說都是賺到了。”

“能夠今年年初爆點,巨額獎金固然是一大因素,更多的節目本身的素質跟的上,與傳統節目相比,能夠幫助平臺拜託低俗的形象。”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徐紅表示,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現象級別的節目,與傳統電視相比,直播平臺的節目互動性太強了,彈幕間的即時溝通交流,其參與度和互動性是電視平臺難以做到的,更不用說手機移動端隨走隨看。可以說這類平臺節目的成功,關鍵在於將優質的電視節目轉移到了互聯網上,這個衝擊對傳統電視將是巨大甚至致命的。

但是反過來,目前這種節目靠撒幣的方式增強使用者粘性,多數“吃瓜群眾”在經過幾輪的陪跑之後,興趣會衰減,所以熱點應給是階段性的。至於這類節目將來會如何發展,由於目前這類節目各大直播平臺都在投入,想要脫穎而出,關鍵在於差異化,平臺要找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後續如何留住用戶,並且在持續燒錢之後成功變現將成為直播平臺比拼的重點。

李小曼表示,雖然直播答題模式現在比較火,但從目前來看,形式比較枯燥單一,各個直播平臺的答題模式同質化嚴重,沒有一個持久的生命力。久而久之,很快會造成用戶反感,流量優勢會逐漸消失。“僅僅靠流量是無法驗證其價值的,也不足以完成資本運作的。”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也不看好直播答題,在他看來,直播答題沒有什麼技術含量,題目中嵌入關於企業的一些知識,是赤裸裸的商業行為,還可能催生出外掛等作弊手段,這就會加速行業的衰亡速度。百萬獎金看起來十分吸引人,但背後卻是以贊助“金主”獲得不菲的品牌形象等商業利益為支撐。若“金主”覺得效果不好,就會中斷投資,這種模式就難以持續。

然而,從輿論來看,積極的聲音還是超過了消極的。直播答題爆紅一周後,花椒直播就迎來了首次商業化合作,美團作為贊助商提供了100萬獎金,為此,花椒直播的百萬贏家開設美團問答專場,30分鐘內吸引了約400萬人參與。當天的12道題目中,有4道植入有關美團的問題,涉及外賣、旅行等業務。而趣店也在最近投了上億元的廣告給映客直播的“芝士超人”。京東作為第一家與《百萬贏家》進行品牌行銷合作的電商客戶,嘗到了直播答題創新行銷的“頭啖湯”。

直播平臺Misszhubo.com創始人尹春認為,直播答題大大地降低了企業獲客的成本,以前平臺獲取互聯網使用者一個人需要50、60元的預算,而以“芝士超人”某場答題為例,整場獎金10萬元,共吸引到了35萬的活躍粉絲同時線上,平均獲得一個粉絲的成本不到3元,而且互動性是很真實的。“不管是從品牌的美譽度來說,還是獲取流量和註冊用戶,直播答題的效果是超預期的,不管怎麼算,對平臺來說都是賺到了。”

“能夠今年年初爆點,巨額獎金固然是一大因素,更多的節目本身的素質跟的上,與傳統節目相比,能夠幫助平臺拜託低俗的形象。”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徐紅表示,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現象級別的節目,與傳統電視相比,直播平臺的節目互動性太強了,彈幕間的即時溝通交流,其參與度和互動性是電視平臺難以做到的,更不用說手機移動端隨走隨看。可以說這類平臺節目的成功,關鍵在於將優質的電視節目轉移到了互聯網上,這個衝擊對傳統電視將是巨大甚至致命的。

但是反過來,目前這種節目靠撒幣的方式增強使用者粘性,多數“吃瓜群眾”在經過幾輪的陪跑之後,興趣會衰減,所以熱點應給是階段性的。至於這類節目將來會如何發展,由於目前這類節目各大直播平臺都在投入,想要脫穎而出,關鍵在於差異化,平臺要找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後續如何留住用戶,並且在持續燒錢之後成功變現將成為直播平臺比拼的重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