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場關於筋脈成因的討論盛宴,來自火山還是外太空?

2018年1月10日晚八點, 由網名“雄獅”的筋脈石愛好者王洪志老師牽頭在筋脈石愛好者樂園微信群中帶領眾位玩家探討筋脈石的形成,

短短4個小時間有300餘人參與, 討論資訊2000餘條, 而討論話題則一直延續到了第二天上午, 依然熱度不退。

本次討論話題主要圍繞筋脈石形成的兩種可能, 即“隕石形成說”與“火山熔岩形成說”, 究竟哪一種才是真正的原因?眾群友從多個角度紛紛展開了精彩的論辯!

活動主持人王洪志老師, 于2002年步入奇石收藏的行列, 最初以收藏長江畫面石和戈壁石小精品為主, 在2008年看到了魚籽筋脈, 慧眼識珠的他從此徹底放棄了其他石種的收藏而轉向筋脈瑪瑙。 後來飄花筋脈、綠筋脈、紅筋脈、血脈等多種筋脈相繼現身,

這些神奇而美麗的大地舍利一時間令人耳目一新, 讚歎自然神奇的同時也感到萬分困惑:筋脈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包括玩石經驗豐富的王洪志老師都感到無從下手。

直到2012年, 對筋脈成因的探索終於出現了契機, 王洪志偶然在奇石市場的一個地攤上發現了一位眼光“獨特”的年邁老者,

這名看似經驗豐富的老人竟然避過精品而一絲不苟地挑揀著毫無收藏價值、無法加工飾品的通貨, 於收藏者而言, 這完全不和情理。 於是出於一番好心, 王先生忍不住出言提醒老者, 然而攀談之後才發現, 原來老者並非藏家而是一位地質學院的教授, 這些通貨也並非收藏, 而是用於研究。

自此兩個月的平靜之後, 一通電話讓王洪志驚喜不已, 原來是筋脈成因的研究有了新的進展和突破, 為此, 王先生遠赴北京與老教授見面詳談。

據王先生轉述:科學界有共識, 恐龍滅絕大抵是因為在兩三億年前遭遇了大型的流星雨,地球在三億年前所處的環境條件十分特殊,外星球受地球的引力而大量地落到了地球表面,大的直徑有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撞擊力堪比數顆氫彈同時爆發。

當時地球表面主要以海洋為主,僅有小面積陸地,看起來就像個水球,而隕石表面經大氣摩擦升溫高達幾千度,落入海洋後因為熱脹冷縮而在海洋中爆炸,從一個體型無比巨大的隕石迅速炸裂成了無數個小隕石,這些爆炸後的小隕石有一部分即是我們所說的筋脈。這一觀點同樣被老教授的合作者——一位美國位址研究人員所認可。

由於海水對隕石同樣具有一定的阻力,所以他們即使分離也不會相聚甚遠,這符合筋脈成窩出現的現象:同種相似品相的筋脈往往出現在同一個區域,有多個礦井且相聚不遠,且以一圓心向外呈放射狀分佈。經過億萬年歲月變遷,地殼拱起,海洋漸漸變成了沙漠,而沙漠的風通常在早上的時候是由而東,下午則是由東而西,故而伏於地表的筋脈不會隨風“漫步”到其他的地方。

至於筋脈表面的黑點、傷裂大抵是因為火山二次噴發致使筋脈表面被灼傷,而在億萬年的海水與風沙的侵蝕中又漸漸褪去,不否認火山在筋脈的形成過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噴出的紅山熔岩只是暫時的為筋脈披上了一層外殼,而筋脈的本質卻是隕石。

那麼這一推論是否可以成立?甚至推翻公認的火山噴發形成筋脈之說嗎?

群友趙斌提出質疑:如果是天外來石,那麼其成分就會與地球上的物質成分不同,也有人提出應當是因為有特殊的元素侵入了石頭的內部,才使得筋脈具有迥異于其他石種的特徵,比如色澤和形態。

而王洪志認為:外太空的石頭與地球上的石頭在化學構成上具有更多的共性,因為構成石頭的基本元素大體是一致的,這從登月後的發現即可略見一斑,月球表面的石頭與地球表面的石頭在構成上基本一致,不同之處只是多了微量的鉻元素,且我們也不能排除宇宙中存在類似於地球的存在,更不能排除外太空中也有類似于地球之石的存在,以化學成分不能直接否定筋脈來自外太空的可能性。

然而群友潤石閣則再次否定隕石形成一說,同時亦不贊同有元素侵入的情況。首先隕石不容易形成規則的圓形,而筋脈多見規則圓形、橢圓形,自然並非隕石爆炸而直接形成,同時提出筋脈圓潤的外形應是由海水沖刷而成,這一點得到群友的普遍認同;再者SiO2晶體具有很強的斥力,一旦形成就比較穩定,不容易被其他元素侵入,且筋脈色澤豐富,顯然有二氧化鐵、三氧化鐵等顯色的物質存在,根據目前對隕石的研究成果,這些均是隕石所不具備的,如果筋脈即是隕石,那麼隕石爆炸四散之後又是如何被顯色的物質入侵的呢?

顯然,隕石形成筋脈之說一時還難以取信,至於火山熔岩形成之說,在群中呼聲較高。

潤石閣以為多彩的筋脈、內外貫穿的脈絡是因為高溫到冷卻,又經長期氧化而逐漸形成,並非一蹴而就,就火山噴發的特點而言,火山噴發後岩漿覆蓋的範圍也是以噴發口為中心,足以解釋筋脈成窩出現的現象。

王剛亦認同火山形成之說,並以實地考察經驗為據,表示在一窩窩的原礦被挖開後可以看到其內部與溶洞相似,這與火山噴發後形成的地貌相吻合。

另外,火山噴發也存在類似於爆炸的情況,岩漿噴向空中之後零星散落也是有的。群友星石舉證:前幾年的一則新聞說的是國外一座火山最大的一次噴發,岩漿是最高直接打到距離地面六公里左右的空中,下落過程中即呈現的是流星雨一樣的水滴體,落到地面以後是成炸裂狀佈局,落到海裡的就是一窩窩的形態。由此看來,火山噴發形成筋脈的推論也可以立足。

看到兩方激烈交鋒,中國觀賞石協會小品石筋脈石專業委員會會長朱明敬明確表示:在協會成立之初時,由協會聯絡了我國多名地質學專家,其中還包括幾名著名院士,就筋脈的成因有過長期的探討,最終經過長期的研究與考察,專家們一致認為:筋脈的成因就是火山爆發。

群內短時間的探討,自然不能細緻入微地推知筋脈形成的每一個細節。筋脈瑪瑙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還需要更多的地質工作者為之貢獻智慧與力量,讓我們共同期待。同時歡迎有研究、有想法的朋友們在文後討論舉證,也歡迎大家加入到筋脈石愛好者的行列,為筋脈石之家輸入一份新鮮血液!

恐龍滅絕大抵是因為在兩三億年前遭遇了大型的流星雨,地球在三億年前所處的環境條件十分特殊,外星球受地球的引力而大量地落到了地球表面,大的直徑有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撞擊力堪比數顆氫彈同時爆發。

當時地球表面主要以海洋為主,僅有小面積陸地,看起來就像個水球,而隕石表面經大氣摩擦升溫高達幾千度,落入海洋後因為熱脹冷縮而在海洋中爆炸,從一個體型無比巨大的隕石迅速炸裂成了無數個小隕石,這些爆炸後的小隕石有一部分即是我們所說的筋脈。這一觀點同樣被老教授的合作者——一位美國位址研究人員所認可。

由於海水對隕石同樣具有一定的阻力,所以他們即使分離也不會相聚甚遠,這符合筋脈成窩出現的現象:同種相似品相的筋脈往往出現在同一個區域,有多個礦井且相聚不遠,且以一圓心向外呈放射狀分佈。經過億萬年歲月變遷,地殼拱起,海洋漸漸變成了沙漠,而沙漠的風通常在早上的時候是由而東,下午則是由東而西,故而伏於地表的筋脈不會隨風“漫步”到其他的地方。

至於筋脈表面的黑點、傷裂大抵是因為火山二次噴發致使筋脈表面被灼傷,而在億萬年的海水與風沙的侵蝕中又漸漸褪去,不否認火山在筋脈的形成過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噴出的紅山熔岩只是暫時的為筋脈披上了一層外殼,而筋脈的本質卻是隕石。

那麼這一推論是否可以成立?甚至推翻公認的火山噴發形成筋脈之說嗎?

群友趙斌提出質疑:如果是天外來石,那麼其成分就會與地球上的物質成分不同,也有人提出應當是因為有特殊的元素侵入了石頭的內部,才使得筋脈具有迥異于其他石種的特徵,比如色澤和形態。

而王洪志認為:外太空的石頭與地球上的石頭在化學構成上具有更多的共性,因為構成石頭的基本元素大體是一致的,這從登月後的發現即可略見一斑,月球表面的石頭與地球表面的石頭在構成上基本一致,不同之處只是多了微量的鉻元素,且我們也不能排除宇宙中存在類似於地球的存在,更不能排除外太空中也有類似于地球之石的存在,以化學成分不能直接否定筋脈來自外太空的可能性。

然而群友潤石閣則再次否定隕石形成一說,同時亦不贊同有元素侵入的情況。首先隕石不容易形成規則的圓形,而筋脈多見規則圓形、橢圓形,自然並非隕石爆炸而直接形成,同時提出筋脈圓潤的外形應是由海水沖刷而成,這一點得到群友的普遍認同;再者SiO2晶體具有很強的斥力,一旦形成就比較穩定,不容易被其他元素侵入,且筋脈色澤豐富,顯然有二氧化鐵、三氧化鐵等顯色的物質存在,根據目前對隕石的研究成果,這些均是隕石所不具備的,如果筋脈即是隕石,那麼隕石爆炸四散之後又是如何被顯色的物質入侵的呢?

顯然,隕石形成筋脈之說一時還難以取信,至於火山熔岩形成之說,在群中呼聲較高。

潤石閣以為多彩的筋脈、內外貫穿的脈絡是因為高溫到冷卻,又經長期氧化而逐漸形成,並非一蹴而就,就火山噴發的特點而言,火山噴發後岩漿覆蓋的範圍也是以噴發口為中心,足以解釋筋脈成窩出現的現象。

王剛亦認同火山形成之說,並以實地考察經驗為據,表示在一窩窩的原礦被挖開後可以看到其內部與溶洞相似,這與火山噴發後形成的地貌相吻合。

另外,火山噴發也存在類似於爆炸的情況,岩漿噴向空中之後零星散落也是有的。群友星石舉證:前幾年的一則新聞說的是國外一座火山最大的一次噴發,岩漿是最高直接打到距離地面六公里左右的空中,下落過程中即呈現的是流星雨一樣的水滴體,落到地面以後是成炸裂狀佈局,落到海裡的就是一窩窩的形態。由此看來,火山噴發形成筋脈的推論也可以立足。

看到兩方激烈交鋒,中國觀賞石協會小品石筋脈石專業委員會會長朱明敬明確表示:在協會成立之初時,由協會聯絡了我國多名地質學專家,其中還包括幾名著名院士,就筋脈的成因有過長期的探討,最終經過長期的研究與考察,專家們一致認為:筋脈的成因就是火山爆發。

群內短時間的探討,自然不能細緻入微地推知筋脈形成的每一個細節。筋脈瑪瑙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還需要更多的地質工作者為之貢獻智慧與力量,讓我們共同期待。同時歡迎有研究、有想法的朋友們在文後討論舉證,也歡迎大家加入到筋脈石愛好者的行列,為筋脈石之家輸入一份新鮮血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