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知道嗎?這些小症狀超時趕快就醫!

進入冬季, 人們經常出現咳嗽、頭痛、鬧肚子等症狀, 這主要由感冒和腸胃炎引起, 具有自限性, 可如果這些症狀持續一段時間仍不見好轉,

就要警惕了。 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刊文, 總結身體發出的7個報警信號。 《生命時報》專家建議, 一旦出現以下情況, 應及時就醫。

半年內體重大幅減輕

合理膳食和適量運動利於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但如果沒有刻意控制飲食和增加運動量, 半年之內體重大幅下降, 並伴有疲勞、乏力、酸痛感等, 要當心可能是一些較嚴重的疾病。

中國女醫師協會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韓醫生解釋, 由於腫瘤細胞會消耗人體營養, 短期內不明原因的體重大幅減輕, 很可能是腫瘤信號, 如大腸癌、胰腺癌、肝癌等。 其他常見原因有內分泌系統疾病, 如糖尿病、甲亢;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肝硬化等; 另外, 精神性疾病也不可忽視,

如抑鬱症。

韓醫生建議, 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排查腫瘤, 如實告訴醫生既往病史和家族遺傳病史, 並根據相關症狀, 在醫生指導下做檢查。

突發性胸痛超5分鐘

導致胸痛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胸壁本身損傷、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 但只要出現突發性胸痛, 都應立即就醫。

韓醫生指出, 心臟問題引起的胸痛最危險。 如心絞痛, 多表現為悶痛、壓榨性疼痛或胸骨後、咽喉部緊縮感, 有些患者僅有胸悶, 可分為典型性心絞痛和不典型性心絞痛。 典型的心絞痛常在勞累、情緒激動、受寒、飽食、吸煙時發生, 歷時1~5分鐘, 很少超過15分鐘。 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 疼痛在1~2分鐘內(很少超過5分鐘)消失。 不典型性心絞痛常與胃病、牙痛、肩周炎發作,

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需注意識別。

急性心肌梗死疼痛部位與心絞痛相仿, 但性質更劇烈, 持續時間可達數小時, 常伴有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 並有發熱, 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使之緩解。 另外, 帶狀皰疹、脊柱退行性變、腫瘤等可引起肋間神經痛。 常見症狀為胸部疼痛、咳嗽、深呼吸或打噴嚏時疼痛加重 。

韓醫生提醒, 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稍微活動一下就感到胸悶、心慌, 並時常出現僅有幾秒鐘的心前區或胸骨後痛, 就應特別注意, 及早就醫診治。 患有冠心病的人應隨身攜帶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藥物, 發作時立即舌下含服並及時就醫。

大便異常持續1~2周

“多長時間大便一次?”“排便是否順暢?”“便色有無異常?”這些問題,

如不是醫生問起, 很少有人注意。 韓醫生提示, 當排便習慣改變超過1~2周, 意味著腸道功能異常, 需要引起注意。

在飲食習慣沒改變的情況下, 大便突然時幹時稀、粗細不一, 甚至帶血或黏液, 最好及時排查一下是否是腸道腫瘤。 有胃潰瘍和萎縮性胃炎病史的患者, 如果長時間排泄黑色柏油便, 需考慮消化道出血或胃癌風險。

韓醫生表示, 健康體檢時, “大便潛血”和“肛門指診”檢查是篩查消化道腫瘤最基本的必檢專案, 體檢中不能嫌麻煩而漏做。 建議45歲以上或有消化道腫瘤風險的人每年最好做一次胃腸鏡檢查。 大便異常超過2周時, 要及時就醫, 不要自己隨意服藥。

咳嗽伴氣短超過3周

咳嗽是最常見的病症, 一般3周即可痊癒。 但如果咳嗽持續時間過長, 並伴有氣短症狀, 有可能是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前兆。

中日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陳醫生表示, 有長期吸煙習慣的中老年人如果時常咳嗽, 伴有少量黏液性痰, 有罹患慢阻肺的可能。 年輕人有這樣的症狀, 並有過敏史, 可能是哮喘前兆。 持續咳嗽的其他原因還包括:慢性支氣管炎、黴菌和塵蟎過敏、支氣管擴張症、鼻後滴漏, 某些處方藥物也會導致咳嗽。 陳醫生建議, 有不良生活習慣和過敏史的人咳嗽時間過長, 應及時就醫檢查, 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持續頭痛超過1周

每個人都有過頭痛的經歷, 但大多數都是偶發性的, 多是疲勞所致, 大部分沒有器質性病變, 但如果持續時間超過1周,最好及時就醫。

北京醫院疼痛中心主任醫師趙醫生介紹,頭痛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頭痛主要與心腦血管疾病有關,伴有頭暈、噁心、噴射狀嘔吐。慢性頭痛包括神經性頭痛、血管性頭痛、緊張性頭痛、偏頭痛和頸椎病引發的頭痛。

往往是慢性疼痛的急性發作,持續時間超過1周,如不及時就醫,嚴重可導致精神抑鬱。

趙醫生建議,頭痛持續發作時,合理服用止痛藥,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局部痛點注射、理療、射頻等治療。

傷口3周不癒合

我們的身體有一個強大的免疫系統,當皮膚有傷口時,吞噬細胞和體液會幫助癒合。如果傷口3周內不癒合,或出現異常症狀,可能意味著身體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

韓醫生說,糖尿病患者由於體內胰島素分泌調節功能不正常,影響了機體的糖代謝,組織的再生修復功能受累,從而造成傷口不易癒合。體質較弱的人傷口也好得慢,是因為本身營養不良,外傷後破壞機體的代謝平衡,使體內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消耗過度,從而影響傷口癒合。

韓醫生建議,生活中應定期檢查皮膚,觀察是否存在異常變化。外傷後觀察傷口癒合和破潰程度,後背等自己看不到的部位,可請家人幫忙檢查。

喉嚨痛超過3周

喉嚨痛通常是病毒感染的結果,冬季尤其常見,症狀通常持續1周自行消失。但如果喉嚨痛超過3周,應儘早就醫。趙醫生指出,反流性食管炎由於反流液體進入食管與氣管交接口,也會刺激引起喉嚨疼痛,此外,部分頸部和顱底腫瘤患者也有喉嚨痛症狀。

咽拭子檢查是最基本的致病因素檢測方法。若檢測為細菌感染,如鏈球菌咽喉炎,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療;當喉嚨痛伴隨腺體腫大時,應遵醫囑接受血液檢查,排查免疫性疾病和骨髓異常、淋巴瘤和白血病的可能。

但如果持續時間超過1周,最好及時就醫。

北京醫院疼痛中心主任醫師趙醫生介紹,頭痛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頭痛主要與心腦血管疾病有關,伴有頭暈、噁心、噴射狀嘔吐。慢性頭痛包括神經性頭痛、血管性頭痛、緊張性頭痛、偏頭痛和頸椎病引發的頭痛。

往往是慢性疼痛的急性發作,持續時間超過1周,如不及時就醫,嚴重可導致精神抑鬱。

趙醫生建議,頭痛持續發作時,合理服用止痛藥,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局部痛點注射、理療、射頻等治療。

傷口3周不癒合

我們的身體有一個強大的免疫系統,當皮膚有傷口時,吞噬細胞和體液會幫助癒合。如果傷口3周內不癒合,或出現異常症狀,可能意味著身體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

韓醫生說,糖尿病患者由於體內胰島素分泌調節功能不正常,影響了機體的糖代謝,組織的再生修復功能受累,從而造成傷口不易癒合。體質較弱的人傷口也好得慢,是因為本身營養不良,外傷後破壞機體的代謝平衡,使體內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消耗過度,從而影響傷口癒合。

韓醫生建議,生活中應定期檢查皮膚,觀察是否存在異常變化。外傷後觀察傷口癒合和破潰程度,後背等自己看不到的部位,可請家人幫忙檢查。

喉嚨痛超過3周

喉嚨痛通常是病毒感染的結果,冬季尤其常見,症狀通常持續1周自行消失。但如果喉嚨痛超過3周,應儘早就醫。趙醫生指出,反流性食管炎由於反流液體進入食管與氣管交接口,也會刺激引起喉嚨疼痛,此外,部分頸部和顱底腫瘤患者也有喉嚨痛症狀。

咽拭子檢查是最基本的致病因素檢測方法。若檢測為細菌感染,如鏈球菌咽喉炎,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療;當喉嚨痛伴隨腺體腫大時,應遵醫囑接受血液檢查,排查免疫性疾病和骨髓異常、淋巴瘤和白血病的可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